首页成语词典亡在旦夕亡在旦夕的意思
wángzàidàn

亡在旦夕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旦:早晨;夕:晚上。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出处《元史·外夷传一·高丽》:“大军已驻乎心腹,鼎鱼幕燕,亡在旦夕。”

例子清·吴璿《飞龙全传》第49回:“河东亡在旦夕,汝尚不知死活,阻逆天兵。”


基础信息

拼音wáng zài dàn xī

注音ㄨㄤˊ ㄗㄞˋ ㄉㄢˋ ㄒ一

感情亡在旦夕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近义词危在旦夕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亡在旦夕的意思解释、亡在旦夕是什么意思由元亨利贞网国学站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只争朝夕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在此一举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芒刺在背芒刺:谷类壳上的细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心中惶恐不安、坐卧不宁。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一夕一朝同“一朝一夕”。
旦夕之间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有约在先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志在千里形容志向远大。
朝令夕改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毁于一旦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成竹在胸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亡命之徒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家破人亡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念兹在兹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不在话下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在此存照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亡魂失魄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势在必行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今夕何夕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近在咫尺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离。指近在眼前;很近。
音容如在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亡羊补牢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三星在天指新婚。
猛志常在比喻雄心壮志,至死不变。
亡魂丧胆形容惊慌恐惧到极点。
夕阳西下指傍晚落日的景象。也比喻人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