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安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zhì guó ān mín治国安民 | 治:治理;安:使安定;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业的意思。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定。 |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 |
ān zuò dài bì安坐待毙 | 坐着等死。指不积极想办法,坐等灭亡。 | 明 李贽《焚书 复邓鼎石》:“惟是世人无才无术,或有才术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趋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毙。” |
gè ān shēng yè各安生业 | 各自安于赖以生活的职业。生业:谋生之业。 | 《北史 隋炀帝纪》:“轻徭薄赋,比屋各安其业。” |
ān tǔ lè yè安土乐业 | 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 汉扬雄《连珠》:“吏不苟暴,役赋不重,财力不伤,安土乐业,民之乐也。” |
cù jí bù ān踧踖不安 | 恭敬而忐忑不安。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8回:“田氏踧踖不安,伸手出被,告罪请诊。” |
zhú bào píng ān竹报平安 | 指平安家信。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 |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
shǒu fēn ān cháng守分安常 | 信守本分,安于故常。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 |
qǐn kuì bù ān寝馈不安 | 馈:吃饭。吃饭睡觉都不得安宁。形容心事重重。 | 曾朴《孽海花》第26回:“水陆处处失败,关隘节节陷落,反觉得忧心如捣,寝馈不安。” |
chū bǎng ān mín出榜安民 | 榜:官府告示。张贴告示,安抚百姓。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收军进高唐州城内,先传下将令,休得伤害百姓。一面出榜安民,秋毫无犯。” |
ān bāng dìng guó安邦定国 | 邦:古代诸侯的封国;后泛指国家。定:使安定。使国家安定、巩固。 | 元 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老将军无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侯。” |
ān lè wō安乐窝 | 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 宋 邵雍《无名公传》:“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 |
tǎn tè bù ān忐忑不安 |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
tīng tiān ān mìng听天安命 | 听:任凭;命:命运。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 巴金《秋》:“也说不上满意,这不过是听天安命罢了。” |
ān lǎo huái shào安老怀少 |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 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安老怀少,伐罪吊民,农不迁业,市无易贾。” |
ān rán wú yàng安然无恙 | 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无恙:没有疾病、灾祸或事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经过动乱或灾害而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按院照旧供职,陆公安然无恙。” |
jū ān lǜ wēi居安虑危 | 同“居安思危”。 | 《宋书·文五王传》:“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虑危,不可不惧。” |
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床上安床 | 比喻不必要的重叠。 | 南朝 陈 姚最《续画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烦草。若比方诸父,则床上安床。” |
ān yú pán shí安于盘石 |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 《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杨倞注:“磐石,盘薄,大石也。” |
shāo ān wú zào稍安毋躁 | 稍:稍微;毋:不要。稍微安静一下,不要急躁 |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曾皓(带着那种稍安毋躁的神色):不,不,你让她自己考虑。” |
shǎo ān wù zào少安毋躁 | 毋:不要。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 唐 韩愈《答吕毉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所为,少安无躁。” |
qǐn bù huáng ān寝不遑安 | 遑:空闲。睡觉不能安眠。形容终日操劳忙碌。 | 宋·司马光《进五规状》:“栉风沐雨,东征西伐,扫除海内,当此之时,食不暇饱,寝不遑安。” |
sǔn rén ān jǐ损人安己 | 损人利己。 | 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你那厮损人安己,惹下祸灾。” |
ān liáng chú bào安良除暴 | 安抚善良的人,铲除强暴的人。 |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三侠五义》间在叙勇侠之士,游行村市,安良除暴,为国立功。” |
zhì guó ān bāng治国安邦 |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 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
zhī ān wàng wēi知安忘危 | 只知道过太平日子而忘记了危险的时候。 | 晋·潘岳《秋兴赋》:“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
huáng sǒng bù ān惶悚不安 | 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4回:“相父今又如此受苦,使孤日夜惶悚不安!” |
ān xīn dìng zhì安心定志 | 指安下心来。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二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 |
ān shì lì chù安室利处 |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 先秦 庄周《庄子 徐无鬼》:“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 |
ān rán wú shì安然无事 | 犹言平安无事。 |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哥哥当日在汉江之上,情愿舍了嫂嫂、侄儿,留您兄弟。岂知嫂嫂、侄儿安然无事。” |
yàn ān kè dú燕安酖毒 | 谓沉溺于安逸享乐,犹如饮毒酒自杀。 | |
ān xián zì zài安闲自在 |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 明 李贽《焚书 预约 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
ān yú suǒ xí安于所习 |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 明 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人情安于所习,故虽至美,亦以至恶掩也。” |
wèn ān shì shàn问安视膳 | 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 《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 |
zhuì zhuì bù ān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诗经 小雅 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
zuò wò bù ān坐卧不安 | 坐不稳;睡不安。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 《坛经 行由品》:“房中思想,坐卧不安。” |
zhuǎn cè bù ān转侧不安 | 转侧:移换方位。形容心有所思,睡不安稳的状态 | 汉·王充《论衡·案书》:“二语不定,转侧不安。” |
suí yù ér ān随寓而安 | 见“随遇而安”。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4卷:“安,谓随所寓而安,盖深于静也。” |
ān zhěn ér wò安枕而卧 | 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黥英列传》:“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 |
rén bù zì ān人不自安 | 人心惶惶,动摇不定。 | 《魏书 慕容盛传》:“于是上下震局,人不自安,虽忠诚亲戚,亦佥怀离贰。” |
chú bào ān liáng除暴安良 | 暴:暴徒;泛指给人民带来危害的人;安:安顺、安抚;良:善良的人;良民。除掉为非作歹的坏人;安抚善良的百姓。也作“安良除暴”。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0回:“俺闻剑客行为莫不至公无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恶报;至除暴安良,尤为切要。” |
rǎng wài ān nèi攘外安内 |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
cháng zhì jiǔ ān长治久安 | 治:太平。国家、社会长期太平安宁。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
jū ān zī shēn居安资深 | 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
ān mín gào shì安民告示 | 安:安定;告示:布告。①原指官府在新官上任或社会变乱后;为安定民心所发布的文告。②现借指把要办的事或问题预先通知下来;让大家有所准备。 |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25回:“李秀成全不费力,已拔了南康城……先出安民告示,次第收复汝宁、饶州各郡县。” |
ān cháng shǒu gù安常守故 | 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 明·海瑞《申军门吴尧便宜五事文》:“本院非安常守故人也。至任以来,千万人以鼓舞作兴,翻然改革望之矣。” |
shǒu dào ān pín守道安贫 | 坚守正道,安于贫穷。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 | 《旧唐书·王及善等人传赞》:“守道安贫,坏远当仁。” |
pán shí zhī ān盘石之安 | 形容极其安定稳固。 |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 |
ān rú pán shí安如盘石 | 安:安稳;盘石:大石头。像盘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 |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 |
ān fèn shǒu jǐ安份守己 | 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 李劼人《天魔舞》第17章:“所以我们对于空子,应该广劝他们安份守己的好。” |
ān zhī ruò mìng安之若命 | 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 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
mǐ dào ān mín弭盗安民 | 弭:平息;安:稳定。平息盗贼,稳定民生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像这盗贼横行,全不肯讲究一个弭盗安民的良法。” |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 忧患:患难。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 |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死于安乐也。” |
wú héng ān xī无恒安息 | 不要长期贪求安逸。 | |
ān cháng shǒu fèn安常守分 | 分:本分,自己分内的。习惯于平稳的生活,安守本分。 |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四:“如有一般人,只安常守分,不恁求利,然有时意思亦是求利,察其所安,又看他心所安稳处,一节深一节”。 |
ān ān wěn wěn安安稳稳 | 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
ān chē pú lún安车蒲轮 | 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并用蒲叶包着车轮,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 | 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壁,征鲁申公。” |
jú jí bù ān局蹐不安 | 局蹐:畏缩不安的样子。形容恐惧不安。 |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徐信闻言,甚局蹐不安,将自己虞城失妻,到睢阳村店遇见此妇始末,细细述了。” |
ān dǔ lè yè安堵乐业 | 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 三国 魏 钟会《檄蜀文》:“百姓士民,安堵乐业。农不易亩,市不回肆。” |
zì wǒ ān wèi自我安慰 | 指自己安慰自己。 | 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我看没有这种自我安慰的根据。” |
ān wēi yǔ gòng安危与共 | 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
huáng kǒng bù ān惶恐不安 | 惶恐:惊慌、害怕。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人民正营。”唐 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
ān xián zì dé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
dòng dàng bù ān动荡不安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欧阳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陈文婷谈起,两人都觉得纵然社会上动荡不安,革命的前途还是光明的,乐观的。” |
wò bù ān zhěn卧不安枕 | 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然则带兵呢?成日里卧不安枕,食不甘味,又将如何?” |
xiāng ān wú shì相安无事 | 安:平安。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 宋 邓牧《伯牙琴 吏道》:“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者,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
niǔ ní bù ān忸怩不安 | 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 | 茅盾《子夜》七:“在屠维岳的锋芒逼人的眼光下,这张长方脸儿上渐渐显现了忸怩不安的气色。” |
jì shì ān rén济世安人 | 拯救时世,安定人民。 | 唐·刘禹锡《哭吕衡州》:“一夜霜风雕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 |
sài wēng shī mǎ,ān zhī fēi f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ān guó fù mín安国富民 | 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 《汉书 汲黯传》:“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 |
zú bīng ān rěn阻兵安忍 | 阻:倚仗;阻兵:仗恃手握兵权;安忍:安于做残忍的事情。形容行凶作恶而有恃无恐。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
ān shēn lì mìng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
xīng guó ān bāng兴国安邦 | 兴:兴盛;邦:国家。国家兴盛安定。 | 《林海》:“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了。” |
ān jiā lè yè安家乐业 | 安定地生活,愉快地从事其职业。 | 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薄收赋税,毋殚民财,使天下梨元咸安家乐业。” |
tōu ān gǒu qiě偷安苟且 | 苟且:得过且过;偷安:贪图安逸。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 | 宋·苏轼《乞蠲减星子县税钱第二状》:“其幸存者,亦皆偷安苟且,不为子孙长久虑。” |
ān jiā luò hù安家落户 | 安:安置;落户:指定居。①在一个新的地方安家定居。有时指干部到基层长期居住。②也比喻某种动物、植物被移至某地后能生长繁殖。 | 丁玲《杜晚香》:“我们决心在这里安家落户。” |
ān hún dìng pò安魂定魄 | 魂、魄:人的灵气、精神。指使人心安定。 |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十四出:“不寻常,安魂定魄赛过反精香。” |
ān shén dìng pò安神定魄 | 安:安定,安稳;魄:魂魄。指安定心神,稳定神智。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剂,连进了数次粥汤,被众人扶入寝室,一夜稳睡。” |
yú mín ān zhī愚民安知 | 无知的老百姓哪里会知道。 | |
yàn ān kè dú晏安酖毒 | 谓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 | |
ān tǔ zhòng qiān安土重迁 | 安:习惯于;满意于;重:重视;不轻易。安于故土生活;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
fǎn cè zì ān反侧自安 | 反侧:翻来覆去不能入睡,心神不安。形容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去。指安抚人心的措施很奏效。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不省,会诸将军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 |
yǐ wēi wéi ān,yǐ luàn wéi zhì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 治:合理。把危亡当作安定,把祸乱当作太平。形容缺乏政治远见,看不到潜在的危机。 | 汉·贾谊《治安策》:“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
lǚ ān tí fèng吕安题凤 | 比喻造访不遇。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 |
zhī mìng ān shēn知命安身 | 命:命运。服从命运,安于自身所处的地位。 | 元·无名氏《滓范叔》第一折:“量范雎是一愚瞽之夫,则可待时守分,知命安身,未敢希望功名也。” |
zhì guǒ pān ān掷果潘安 | 旧时比喻为女子所爱慕的美男子。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
chuáng xià ān chuáng床下安床 | 比喻无谓之重复。同“床上施床”。 |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九:“[邵雍]平生不为训解之学,尝曰:‘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下安床,滋惑矣。’” |
róng xī zhī ān,yī ròu zhī wèi容膝之安,一肉之味 | 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 《列女传·贤明》:“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 |
qǐn bù ān xí,shí bù gān wèi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甘味:味道好。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饭时吃不出好味道。形容心事重重,坐卧不安。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tōu ān dàn xī偷安旦夕 | 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 三国魏·钟会《移蜀将吏士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俱碎。” |
lè yè ān jū乐业安居 | 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定正常。 |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见如今四海无虞,八方黎庶皆丰富,乐业安居。” |
fù guì ān lè富贵安乐 | 指富裕而有显贵的地位,过着安宁快乐的生活。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今日富贵安乐,从何而来?早晚将些金银,可使人亲到郓城县走一遭,此是第一件要紧的事务。” |
lè tuì ān pín乐退安贫 | 谓乐于逊退,安于贫穷。 | 唐·司空图《漫书》诗:“乐退安贫知是分,成家报国亦何惭。” |
ān shí chǔ shùn安时处顺 | 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适来,夫子时来;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
ān yú yī yú安于一隅 | 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 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不肯即安于一隅,是有功于社稷也。” |
fǎn cè huò ān反侧获安 | 反侧:翻来覆去不能入睡,心神不安。形容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去。指安抚人心的措施很奏效。 | 唐·陆贽《奉天遣使宣慰诸道诏》:“昨者改元施令,悔往布新,将反侧获安,则干戈日弭。” |
kě tóng huàn,nán chǔ ān可同患,难处安 | 患:患难;处:相处,交往。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指忘恩负义的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
ān bāng zhì guó安邦治国 | 使国家安定太平。 |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荐贤举善是吾心,安邦治国访知音。” |
lì mìng ān shēn立命安身 | 立命:精神上安定;安身:指得以容身。指精神上有寄托,生活上有着落。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
ěr ān yuǎn zhì迩安远至 |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
guó ān mín tài国安民泰 | 安:安定;泰:平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0回:“再拈信香一炷,愿今国安民泰,岁稔年和,三教兴隆,四方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