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情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xīn zhào qíng jiāo心照情交 | 见“心照神交”。 | 南朝·梁·任昉《答陆倕感知己赋》:“心照情交,流言靡惑。” |
qíng yǒu dú zhōng情有独钟 | 钟:汇聚,专注。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 | 季羡林《大觉寺》:“我为什么对大觉寺情有独钟呢?” |
shì tài rén qíng世态人情 | 社会风尚和为人处世之道。亦作“世道人情”。 | 元·关汉卿《四块玉·闲适》曲:“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
yī jiàn zhōng qíng一见锺情 | ①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即产生爱情。②借指对人或事物一看见就发生了很深的感情。 | |
yǔ zhòng qíng shēn语重情深 | 犹言语重心长。 | 严复《以〈渔洋精华录〉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诗见述率赋奉答》:“忽蒙佳什誉过庭,语重情深谁敢荷?” |
zhī yì duō qíng知义多情 | 义:情义。懂得情义,富于感情。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谁知爱势贪财的父母,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闻得退了前夫,另许李门,他使一条汗巾悄悄的寻了自尽。” |
gāo qíng yuǎn zhì高情远致 | 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高情远致,弟子蚤已服膺;一吟一咏,许将北面。” |
ài mèi zhī qíng暧昧之情 | 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的私事。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3卷:“做知县时,便能剖人间暧昧之情,断天下狐疑之狱。” |
zhì shuǐ zhī qíng置水之情 | 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庞参传》:“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 |
báo qíng wú yì薄情无义 | 薄:淡薄。感情淡薄,没有情义。常指对于生离死别的事无动于衷。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宝玉听了自思道:‘谁知这样一个人,这样薄情无义呢!’” |
wú qíng wú yì无情无义 | 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直如此狠毒,也被人笑话,说你无情无义。” |
zòng qíng huān lè纵情欢乐 | 纵:放纵,听任。放纵心情,寻欢作乐。 | |
duō qíng duō yì多情多义 | 指重情谊。 | 《品花宝鉴》第三回:“聘才已知富三是个热心肠、多情多义的人。” |
jiǎo qíng zì shì矫情自饰 | 矫情:掩饰真情。掩饰真情,自我粉饰。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官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
diào shén chàng qíng调神畅情 | 使精神顺适,情绪欢畅。 | 《北堂书钞》卷一四二引南朝·宋·徐爰《食箴》:“一日三饱,圣贤通执。奉君养亲,靡不加精。安虑润气,调神畅情。” |
róu qíng mì yì柔情密意 | 谓温柔亲密的情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1回:“如今悬空在宝玉屋内,虽说宝玉仍是柔情密意,究竟算不得什么,于是更哭得哀切。” |
kuí lǐ duó qíng揆理度情 | 揆:揣测;理:事理;度:估计,猜度;情:常情。从情理上揣度。 | 明 刘若愚《酌中志 辽左弃地》:“揆理度情,大有未便。” |
yí qíng qiǎn yì移情遣意 | 变易情志,消遣烦闷。 | 严复《救亡决论》:“若夫词章一道,本无经济殊科,词章不妨放达,故虽极蜃楼海市,惝恍迷离,皆足以移情遣意。” |
qíng bù zì jīn情不自禁 | 禁:抑制。感情激动;无法抑制自己。 | 南朝 梁 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
chàng xù yōu qíng畅叙幽情 | 畅:尽情;叙:叙谈。尽情地叙谈倾诉。 |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shǒu qiū zhī qíng首丘之情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
zòng qíng jiǔ sè纵情酒色 | 酒色:酒和女色。指沉迷于花天酒地和色欲之中。 | 《剪灯余话·秋夕访琵琶亭记》:“武弁则纵情酒色,文吏则惟事空言。” |
chǔ náng zhī qíng楚囊之情 | 《左传·襄公十四年》:“楚子囊还自伐吴,卒。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后因以“楚囊之情”谓爱国之情。 | 《左传·襄公十四年》:“楚子囊还自伐吴,卒。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 |
gāo qíng yuǎn yì高情远意 | 见“高情远致”。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西昆体》:“义山诗世人但称颂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 |
wū niǎo sī qíng乌鸟私情 | 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 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
gāo qíng hòu yì高情厚意 | 指深厚的情谊。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2回:“既承员外高情厚意,待老汉去叫小女出来拜见。” |
shǒu zú zhī qíng手足之情 |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间血肉关系的感情。 | 宋 苏辙《为兄苏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
zhī qíng shí qù知情识趣 | 趣:情趣。懂得人情,善体贴,通达情趣。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又且知情识趣,隐恶扬善,千百中难遇此一人。” |
qíng tóng yī jiā情同一家 | 比喻情谊深厚,如同一家。 | 《梁书·萧子恪》:“我与卿兄弟,便是情同一家。” |
yǔ duǎn qíng cháng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袁鹰《悲欢·深深的怀念》:“‘人民,真是太伟大了!’这句语短情长的衷心赞叹,我想,是足以代表所有长征战士的心意的。” |
xìng qíng zhōng rén性情中人 | 性情:性格。有性格和真情实感的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认定了姑娘是个性情中人,所以也把性情来感动他。” |
jiǎo qíng shì mào矫情饰貌 | 矫情:掩饰实情。掩饰实情,故作姿态。亦作“矫情饰行”。 | 《魏书·恩涬传序》:“夫令色巧言,矫情饰貌,邀眄睐之利,射咳唾之私,此盖苟进之常也。” |
róu qíng mì yì柔情蜜意 | 温柔甜蜜的情意。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1回:“如今悬空在宝玉屋内,虽说宝玉仍是柔情蜜意,究竟算不得什么,于是更哭得哀切。” |
bù xún sī qíng不徇私情 | 徇:曲从。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 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我们是好朋友,可是你能不徇私情,这才说明你是真正爱护我。” |
wèi yáng zhī qíng渭阳之情 | 渭阳:渭水的北边。传说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晋,直到渭水之北。指甥舅间的情谊。 | 《诗经 秦风 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后汉书 马援传》:“其令许侯思愆田庐,有司勿复请,以慰朕渭阳之情。” |
ér nǚ zhī qíng儿女之情 | 特指男女之间缠绵的恋情。亦作“儿女私情”。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2卷:“孩儿今已离尘奉道,岂复有儿女之情。” |
róu qíng mèi tài柔情媚态 | 指柔美的情态。同“柔情绰态”。 | 清 李心衡《金川锁记 陈生》:“[陈生]见一女子,年仅及笄,殆天人也……遂患心疾,辗转昏愦中,忽忆柔情媚态,则哑然笑;又忆浮萍断梗,何处追寻,则啜以泣。” |
xùn qíng wǎng fǎ徇情枉法 | 指曲从私情;歪曲和破坏法律;胡乱断案。徇:曲从;枉:使歪曲。 | 元 王謦《中书右丞相史公神道碑》:“使官吏一心奉公,而不敢为徇情枉法之私。” |
jiè jǐng shēng qíng借景生情 | 借眼前的事物激发思想感情。 |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章:“郭祥抱着卡宾枪,食指不离扳机,不断地借景生情地喊着鼓动口号。” |
xián qíng yì zhì闲情逸志 | 同“闲情逸致”。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4回:“要知世间好事甚多,谁有那些闲情逸志去做。” |
huái tǔ zhī qíng怀土之情 | 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 汉·班彪《王命论》:“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
xián qíng bié zhì闲情别致 | 同“闲情逸致”。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2回:“我们是有公事来的,拿我们丢在一边,倒有闲情别致在里头替人家画画儿!” |
duì jǐng shāng qíng对景伤情 | 对景:对着眼前的景物。看见眼前熟悉的景物,因而联想到一些人和事,引起伤感。 | 元 无名氏《集贤宾 逍遥乐》散曲:“我从来眼硬,不由人对景伤情一哭一个放声。” |
qíng tóu qì hé情投契合 | 同“情投意合”。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两下挑灯对坐,彼此倾心吐胆,各道生平志愿,情投契合,遂为至交。” |
méi yǎn chuán qíng眉眼传情 | 以眉毛、眼神传送情感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则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中心日夜藏之。” |
qíng qù xiāng dé情趣相得 | 情趣:性情志趣。彼此间的性情志趣投合。 | 《南齐书·孔稚珪传》:“稚珪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与外兄张融,情趣相得。” |
ē zhì shùn qíng阿旨顺情 | 阿:曲从;旨:圣旨。曲意逢迎。 | 唐 吴兢《贞观政要 政体》:“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 |
qíng jiàn yú sè情见于色 | 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生甚怒之,情见于色。” |
wàng yǐng chuāi qíng望影揣情 | 谓观察事物的表象即能测知其实质。 | |
yì wǎng qíng shēn一往情深 |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的感情;十分向往而不能克制。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
qíng miàn nán què情面难却 | 由于面子、情分的关系,很难推却。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湍制台情面难却,第二天就把话传给了藩台,不到三天,牌已挂出去了。” |
qíng fēi dé yǐ情非得已 | 情况出于不得已。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适才躲避桌下,自知失仪露丑,实系情非得已,诸位姐姐莫要发笑。” |
liǎng xiāng qíng yuán两相情原 | 双方互相愿意。 | |
xīn gān qíng yuán心甘情原 | 非常愿意,没有丝毫勉强。 | |
zhī qíng bù bào知情不报 | 知道情况而不报告,特指没有犯罪的人主动地或被动地对当局隐匿别人的叛逆罪或重罪的行为。 |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知情不报者,与坏人同罪。” |
jīn qíng zuò tài矜情作态 | 作态:故意作出一种姿态。故意做作。 |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九卷:“此子矜情作态,局面太小。” |
mò bù guān qíng漠不关情 | 漠:冷淡。对人对事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 清·林则徐《请定乡试……诸弊折》:“回思未第之先,与多士何异?乃于落卷漠不关情,设身处地,于心何忍?” |
yún mèng xián qíng云梦闲情 | 指男女欢会之事。 |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 |
rén qíng xiōng xiōng人情汹汹 | 见“人情恟恟”。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绍熙甲寅,孝宗升遐,光宗疾,不能丧,中外人情汹汹。” |
zhān qíng gù yì瞻情顾意 | 因有交情而互相照应或通融。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关碍处。” |
lái qíng qù yì来情去意 | 事情的内容和原因。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当下戴院长与宋公明说罢了来情去意,戴宗、宋江俱各大喜。” |
dǎ qíng mà qiào打情骂俏 | 情:风情;俏:俏皮;风趣。指用轻佻的语言、动作勾引挑逗。多指男女间调情。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齐巧这两天糖葫芦又没有去,王小四便打情骂俏起来。” |
qíng yǒu kě yuán情有可原 | 原:原谅。从情理上说;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霍谞传》:“光之所至,情既可原,守阙连年而终不见理。” |
mò mò hán qíng脉脉含情 | 脉脉:两眼凝神,要向别人诉说心曲的样子。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形容用眼神或行动默然地表达情意。 | 明 刘基《尉迟杯 水仙花》:“空将泪滴珠玑,脉脉含情无语。” |
qíng shēn kàng lì情深伉俪 | 伉俪:夫妻,配偶。形容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 清·张岱《萧邱<谵述>小序》:“汉武之情深伉俪,犹思环佩再见夫人。” |
qì qíng jìn yì讫情尽意 | 谓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不加控制。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帝王之怒,不宜讫情尽意。” |
guǎ qíng shǎo yì寡情少义 | 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 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神仙》:“岂寡情少义忍心害理者,方能为神仙耶?” |
qíng tóu yì hé情投谊合 | 同“情投意合”。 | 清·徐大椿《洄溪道情·祭顾碧筠》:“我天生顽鲁,狂放粗豪。性别形殊,一冰一炭,情投谊合,如漆如胶。” |
yī xiāng qíng yuàn一厢情愿 | 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一相情愿”。 |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有人说:‘你这一厢情愿,石敢同意去吗?’” |
jiàn jǐng shēng qíng见景生情 | 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某种联想或感慨,也指随机应变。 | 元 宫天挺《七里滩》第四折:“俺那里水似蓝山如黛,不由我见景生情,睹物伤怀。” |
qì qíng yí shì弃情遗世 | 犹言忘情脱俗。 | 明·何景明《七述》:“乃有弃情遗世,餐气服道,忽迢遥以轻举,望玉京而径造。” |
tǐ chá mín qíng体察民情 | 体察:考查,观察。考察民间生活生产情况。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上命差来此处歇马,体察民情。” |
fǎn bǔ zhī qíng反哺之情 | 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恩情。 |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慈鸟: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
chàng qíng yě sī倡情冶思 | 冶荡轻佻的情思。 | 清 戴名世《吴他山诗序》:“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义意之存。” |
fān liǎn wú qíng翻脸无情 | 翻:反转。形容突然变脸,不讲情义。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4回:“蒋爷听了,暗道:‘好小子,翻脸无情,这等可恶!’” |
rù qíng rù lǐ入情入理 | 形容合乎情况和道理。入:合乎。 | 明 张岱《陶庵梦忆 柳敬亭说书》:“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
shén qíng zì ruò神情自若 | 自若:自然,不变常态。神情态度仍和原来一样。 | 马南邨《燕山夜话 编一套“特技”丛书吧》:“举出最普通的例子来说,当你随便走进一家澡堂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些老工人,能够在滚开的热水中拧手巾,神情自若,并不烫手。” |
zhǐ duǎn qíng cháng纸短情长 | 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完深长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长。 | 徐枕亚《玉梨魂》第八章:“言尽于此,愿君之勿忘也。芳兰两种,割爱相赠,此花尚非俗品,一名小荷,一名一品,病中得此,足慰岑寂,且可为养心之一助焉。临颖神驰,书不成字,纸短情长,伏惟珍重。” |
yí qíng yuè xìng怡情悦性 | 心情分外愉快欢畅。怡;悦;愉快;高兴。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7回:“如今上了年纪,且案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的文章更生疏了。” |
qíng tiān lèi hǎi情天泪海 | 形容一味沉溺于感伤的爱情世界。 | 金松岑《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取无数高领窄袖花冠长裙之新人物,相与歌泣,于情天泪海之世界。” |
zòng qíng suì yù纵情遂欲 | 纵;放纵。放纵心情,顺遂欲念。指不能自我约束 | 汉·荀悦《汉纪·孝昭皇帝纪》:“亲用谗邪,放逐忠贤,纵情遂欲,不顾礼度。” |
yún qíng yǔ yì云情雨意 | ①云和雨的状态。②指男女欢会之情。 | 宋·袁去华《浣溪沙》词:“一夕高唐梦里狂,云情雨意两茫茫。袖间依约去年香。” |
shì cí jiǎo qíng饰词矫情 | 饰:修饰。修饰言辞掩盖真相。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都是汝等谗佞之徒,误国之辈,妒贤嫉能,闭塞贤路,饰词矫情,坏尽朝廷大事!” |
qíng jiān jīn shí情坚金石 | 彼此感情像金石一样牢固。 |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情坚金石,始终不改。” |
rén qíng shì gù人情世故 | 世故:处世的经验。指为人处世的习惯、道理。 | 明 杨基《闻禅》诗:“人情世故看烂熟,皎不如污恭胜傲。” |
qíng bù zì yǐ情不自已 | 犹情不自禁。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瑞云》:“过一二日,情不自已,修贽复往。” |
xià qíng shàng dá下情上达 | 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 语出《管子 明法》:“下情不上通,谓之塞。” |
táo qíng shì xìng陶情适性 | 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不过游戏笔墨,陶情性而已!” |
fēn qíng pò ài分情破爱 | 谓对原所爱之人不忠,移情于新欢。 | 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须听,我没奈何分情破爱,谁下得亏心短行。” |
bù jìn rén qíng不近人情 | 近:接近。不合乎人的常情。后指性情或言行怪僻;不合情理。也作“不近情理”。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
rén miàn zhú gāo dī,shì qíng zháo lěng nuǎn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 | 指世风日下,对人的态度随地位和权势的高低有所不同。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40回:“常言道:‘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冯主事虽然欠下老爷银两,见老爷死了,你又在难中,谁肯唾手交还?” |
shì qíng jiǎo xíng饰情矫行 | 谓掩饰自己的真心本意,行为矫揉造作。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间有廉洁自好之人,反为众忌,不说是饰情矫行,定指是钓誉沽名,群口挤排,每每是非颠倒,沉沦不显。” |
róu qíng sì shuǐ柔情似水 | 柔情:温柔的感情。像水一样温柔细腻。 | 宋·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méi qíng méi xù没情没绪 | 情绪低落的样子。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八卷:“崔宁到家中,没情没绪,走进房中,只见浑家坐在床上。” |
kàng lì qíng shēn伉俪情深 | 伉俪:夫妻,配偶。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 明·沈得符《万历野获编》:“盖圣德仁厚,加以中宫前后同忧患者积年,伉俪情更加笃挚。” |
qiū cǎo rén qíng秋草人情 | 形容人情冷漠,如同日益枯黄的秋草一样。 |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浮云世态纷纷恋,秋草人情日日疏。” |
yí qíng lǐ xìng怡情理性 | 陶冶性情。 | 汉·徐幹《中论·治学》:“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
kǒu jiǎo fēng qíng口角风情 | 口头表示的情爱。 | 清·李渔《比目鱼·联班》:“那些用小钱的主子,只还他些口角风情罢了。” |
shēn qíng hòu yì深情厚谊 | 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 郭小川《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诗:“这个岛呵,为什么如此高大不凡?只因为:亿万亲人的深情厚谊,在这里流连忘返。” |
tōng qíng dá lǐ通情达理 | 对事理认识得透彻、明了。指说话、做事很讲情理。通、达:明白、通晓。通达人情事理。 | 清 天花才子《后西游记》:“还是这位师兄通情达理,请坐奉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