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邫字的解释
邫

读音bāng注音ㄅㄤ繁体
部首总笔画11结构左右
五笔DTKC统一码90AB
笔顺一一一ノ丨フ一フ丨一フ
名称横、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折、竖、横、竖弯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āng(ㄅㄤ)

⒈ 古同“邦”。

统一码

邫字UNICODE编码U+90AB,10进制: 37035,UTF-32: 000090AB,UTF-8: E9 82 AB。

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邫的意思、基本解释,邫是什么意思由元亨利贞网国学站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邫【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補》古文邦字。《洞靈經》有邫國者,謂其有人衆也。餘詳本畫。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邦【卷六】【邑部】

國也。从邑丰聲。,古文。博江切〖注〗邫、,古文邦。

说文解字注

(邦)國也。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析言之也。許云。邦、國也。國、邦也。統言之也。周禮注又云。邦之所居亦曰國。此謂統言則封竟之內曰國曰邑。析言則國野對偁。周禮體國經野是也。古者城?所在曰國、曰邑。而不曰邦。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書序云。邦康叔。邦諸矦。論語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周禮故書。乃分地邦而辨其守地。邦謂土畍。杜子春改邦爲域。非也。从邑。丰聲。博江切。九部。

()古文。從㞢田。之適也。所謂往卽乃封。古文封字亦從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