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牛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jū mǎ jīn niú裾马襟牛 |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
jí niú léi tún瘠牛羸豚 | 瘠:瘠瘦;羸:病弱的。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国家。 | 清 梁启超《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杜兰斯哇人,撒逊人等,亦随其所敌视之马哥耶族,同成灰烬。瘠牛羸豚,坐待割。” |
chū shēng niú dú bú pà hǔ初生牛犊不怕虎 | 牛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年轻人勇敢胆大;无所畏惧;敢作敢为。也作“初生牛犊不惧虎”、“初生牛犊不畏虎”。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俗云:‘初生牛犊不惧虎。’” |
niú tóu ē páng牛头阿旁 | 佛教称地狱中长着牛头的鬼卒。 | 《新唐书·路岩传》:“奢肆不法,俄与韦保衡同当国,二人势动天下,时目其党为‘牛头阿旁’,言如鬼阴恶可畏也。” |
zhuàng qì tūn niú壮气吞牛 |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 明 孙梅锡《琴心记》第二十出:“男儿汉壮气吞牛,丈夫志岂困荒丘?” |
hán niú zhī dǐng函牛之鼎 | 函:包含,包容。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形容气势宏大。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不敢入。” |
hū niú zuò mǎ呼牛作马 | 见“呼牛呼马”。 | 《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
niú tí zhī cén牛蹄之涔 | 涔:雨水。牛蹄印中的积水。形容水量极少。也比喻处在不能有所作为的境地。 | 《淮南子 汜论训》:“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淮南子 俶真》:“牛蹄之涔,无尺之鲤。”北周 庾信《为杞公让宗师表》:“况复一枝倦曲,终危九层之台;一股涔蹄,必伤千里之驾。” |
niú mǎ shēng huó牛马生活 | 比喻饱受压迫剥削的非人生活。 | 邹韬奋《经历·高三分院》:“我所做的只是捐了一天的薪水所得,救济在日本纱厂里过牛马生活,罢工后饥寒交迫的中国同胞。” |
chuī niú pāi mǎ吹牛拍马 | 吹嘘奉承。 | 鲁迅《伪自由书·后记》:“我想假如曾某能把那种吹牛拍马的精力……用到求实学一点上,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吗?” |
wō xíng niú bù蜗行牛步 | 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 |
niú jiǎo zhī gē牛角之歌 | 后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 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 |
tóng niú jiǎo mǎ童牛角马 | 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 汉 扬雄《太玄 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测曰,童牛角马,变天常也。” |
niú huáng gǒu bǎo牛黄狗宝 |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若大家好取和便罢,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了出来,再和那泼妇拼了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 |
zhì chōng niú dǒu志冲牛斗 | 牛斗:牵牛星与北斗星。形容人的气势很盛。 | 明·无名氏《赵匡胤打董达》第五折:“三位将军,乃人中豪杰,志冲牛斗,气吐凌云。” |
wú niú chuǎn yuè吴牛喘月 |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 汉 应劭《风俗通》:“吴牛望月则喘;使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
jiǎn sī niú máo茧丝牛毛 | 形容功夫细密。 | 明 郎瑛《七修续稿 诗文》:“茧丝牛毛,充栋汗牛,字书之繁也;道听涂说,井蛙瓮鸡,学识之拘也。” |
niú dǐng pēng jī牛鼎烹鸡 |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 《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
jīn jū mǎ niú襟裾马牛 |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 | 语出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
qiān niú xià jǐng牵牛下井 | 比喻事情棘手,很难办到。 |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5回:“至如负贩经商,登山涉水,吃烟人更是牵牛下井。” |
hàn niú sāi wū汗牛塞屋 | 汉牛:使牛出汗。指藏书太多,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
niú pí dà wáng牛皮大王 | 牛皮:指虚套的话。指会吹嘘而不干实事的人。 | 李晓明《平原枪声》:“都是牛皮大王!” |
mǎ miàn niú tóu马面牛头 | 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 《西湖二集 文昌司怜才慢注禄籍》:“没慈心的马面牛头,两股叉,两条鞭,恶恶狠狠。” |
niú yī yè kū牛衣夜哭 | 见“牛衣对泣”。 | 唐·温庭筠《上裴舍人启》:“今则阮路兴悲,商歌结恨;牛衣夜哭,马柱晨吟。” |
káng dǐng biàn niú扛鼎抃牛 | 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 《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汉·杨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
rú zǐ niú孺子牛 | 孺子:儿童。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 郭小川《登九山》:“人在变,思想在变,多少英雄甘当孺子牛。” |
niú jì tóng zào牛骥同皂 | 皂:牲口槽。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 | 汉 焦赣《易林 升之小畜》:“牛骥同槽,郭氏以亡。” |
fàng niú guī mǎ放牛归马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hàn niú sāi dòng汗牛塞栋 | 同“汗牛充栋”。 | 明·唐顺之《胡贸棺记》:“余不自揆,尝取《左氏》、历代诸史及诸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塞栋者,稍删次之以从简约。” |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牛头不对马嘴 |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 |
hēi niú bái jiǎo黑牛白角 | 形容办事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解老》:“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鸣于门外。” |
hū niú yě kě,hū mǎ yě kě呼牛也可,呼马也可 | 呼:称呼;可:可以。叫我牛也好,叫我马也好,我不在乎。指不管别人说什么,自己还是按自己意愿去做。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
xī tián duó niú蹊田夺牛 | 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 《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 |
qí niú mì niú骑牛觅牛 | 见“骑驴觅驴”。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师即造于百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骑牛觅牛。’” |
chuáng xià niú dòu床下牛斗 | 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 《晋书·殷仲堪传》:“仲堪父尝患耳聪,闻床下蚁动,谓之牛斗。” |
yī niú jiǔ suǒ一牛九锁 | 比喻无法解脱。 | 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牛九锁,更相牵挛,案明如市,不得东西,请谳得报,日中被刑。” |
niú jiǎo shū shēng牛角书生 |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 《新唐书 李密传》:“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
gé shān mǎi lǎo niú隔山买老牛 | 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 |
zhí niú ěr执牛耳 |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
niú bù yǐn shuǐ qiáng àn tóu牛不饮水强按头 | 比喻强迫他人干某一件事。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九章:“牛不饮水强按头尚且不行,何况是婚姻大事。” |
páo dīng jiě niú庖丁解牛 |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
qì tūn niú dǒu气吞牛斗 |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 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蟠桃记 诞孙相庆〉》:“看兰孙,气吞牛斗,知不是等闲人。” |
jīng xī niú yǐn鲸吸牛饮 | 鲸吸:像鲸鱼吸水一样。如鲸吸百川,似牛饮池水。比喻放量狂饮。 |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四卷:“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道望十里,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饮如长鲸吸百川。: |
fēng niú mǎ bù xiāng jí风牛马不相及 | 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 梁启超《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传略》:“夫孰知兰之生产,与彼风牛马不相及之猫,有此若大关系乎?” |
mǎ bó niú sōu马勃牛溲 | 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 清 褚人获《坚瓠十集 遗臭文词》:“马勃牛溲君受用,何须开口出而哇。” |
duì niú gǔ huáng对牛鼓簧 | 见“对牛弹琴”。 | 《庄子·齐物论》“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晋·郭象注:“是犹对牛鼓簧耳,彼竟不明,故己之道术终于昧然也。” |
niú dāo gē jī牛刀割鸡 | 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 汉 王充《论衡 自纪》:“牛刀割鸡,舒戟采葵。” |
yī niú míng dì一牛鸣地 | 见“一牛吼地”。 | 清·钱谦益《山庄八景诗·锦峰晴晓》序:“其旁有锦峰书院,去山庄一牛鸣地。” |
niú jì tóng wěn牛骥同皁 | 亦作“牛骥同槽”。谓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 | |
zhì chōng dǒu niú志冲斗牛 | 斗牛:牵牛星与北斗星。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 |
mài jiàn mǎi niú卖剑买牛 | 卖掉刀剑;买进耕牛。形容改业归农;也形容离开战斗生活;从事生产劳动。 | 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 龚遂》:“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椟。” |
niú mián dì牛眠地 | 指有助于后代升官发财的坟地。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堪舆》:“经月余,各得牛眠地。” |
chōng dòng hàn niú充栋汗牛 | 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 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
mù niú liú mǎ木牛流马 | 木制的牛马形体、可行走的运输器具。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
niú tí zhōng yú牛蹄中鱼 | 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积水。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 | 三国(魏) 应璩《与韦仲将书》:“诚恐将为牛蹄中鱼,卒鲍氏之肆矣。” |
xiū niú fàng mǎ休牛放马 | 休:休息。将牛马放牧,停止军用。比喻天下太平,停止战争。 |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今丧乱即平,休牛放马,烽燧灭影。” |
chuǎn yuè wú niú喘月吴牛 | 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 五代 谭用之《寄王侍御》诗:“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
niú yī bìng wò牛衣病卧 | 形容贫病交迫。 | 宋·刘克庄《沁园春·再和林卿韵》词:“便羊裘归去,难留严子;牛衣病卧,肯泣王章?” |
jí niú fèn tún瘠牛偾豚 | 瘦瘠的牛仆倒在小猪身上,小猪必死。比喻无德的大国权势虽衰,欺凌羸弱的小国,小国也会灭亡。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三年》:“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 |
qiān niú zhī nǚ牵牛织女 | 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织女。 | |
zhēng māo diū niú争猫丢牛 | 比喻贪小失大。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0回:“真正是争得猫儿丢了牛。” |
qí wáng shě niú齐王舍牛 | 《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后以“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 《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
fēng mǎ niú风马牛 | 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盗侠》:“唐责之:‘某与公风马牛耳,不意盱眙相遇,实慕君子,何至驺卒不若也。’” |
dù zhuó pōu liáng zhù,wén méng zǒu niú yáng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 | 蠹:蛀虫;剖:破开;虻:蚊虫。蛀虫能毁坏梁柱,蚊虻可以赶走牛羊。比喻忽视微小的有害因素就会产生大的祸患。 |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
shuǐ niú guò hé水牛过河 | 指出露头角,出头露面。 | |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风马牛不相及 | 风:放逸;走失;及:到达;碰头。指两地相隔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另种说法:兽类雌雄相诱叫“风”;马和牛不同类;不致相诱。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
xué zhě rú niú máo,chéng zhě rú lín jiǎo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学的人很多,学成的人极少。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 | 三国·魏·蒋济《蒋子万机论》:“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niú sōu mǎ bó牛溲马勃 | 牛溲:牛屎;一说指车前草。马勃:一种生长在湿地及腐木上的菌类植物;俗称牛尿和马屁菌。借指不值钱的下贱而有用的东西。 | 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
qì chuǎn rú niú气喘如牛 | 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脸是喝了个漆紫,连乐带忙,一头说着,只张着嘴,气喘如牛的拿了条大手巾擦那脑门子上的汗。” |
niú máo xì yǔ牛毛细雨 | 指极细的小雨。 |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五卷:“牛毛细雨送斜阳。” |
mǎi niú mài jiàn买牛卖剑 | 见“买牛卖剑”。 | 元·朱庭玉《青杏子·归隐》:“归来好向林泉下,买牛卖剑,求田问舍,学圃耘瓜。” |
shé shén niú guǐ蛇神牛鬼 |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 清·李必恒《谒浮山禹次昌黎石鼓韵作歌》:“楚俗纷纷竟淫祀,蛇神牛鬼争媕婀。” |
chuí niú xiǎng shì椎牛飨士 | 椎牛:杀牛;飨士:犒劳军士。指慰劳作战的官兵。 | 《后汉书·吴汉传》:“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伤而起,椎牛飨士……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
niú jì gòng láo牛骥共牢 | 骥:好马。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 | 《晋书 张载传》:“及其无事也,则牛骥共牢,利钝齐列,而无长涂犀革以决之,此离朱与瞽者同眼之说也。” |
bó niú zhī méng搏牛之虻 |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九牛二虎之力 | 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 | 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
mǎi niú xī gē买牛息戈 | 犹言卖剑买牛。 | 明·何景明《雁门太守行》:“太守下牛,买牛息戈。” |
niú tí zhī yú牛蹄之鱼 | 见“牛蹄中鱼”。 | 《孔丛子·连丛子下》:“且今已乏矣,而方须租人,是犹古人欲决江海以救牛蹄之鱼之类也。” |
qí niú dú hàn shū骑牛读汉书 | 形容刻苦攻读。 | 《新唐书 李密传》:“(李密)闻包恺的缑山,往从之。以蒲韀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
yī niú míng一牛鸣 | 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牛吼地”。 | 唐 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游方丈寺》诗:“回看双凤阙,相去一牛鸣。” |
niú dāo xiǎo shì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宋 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
jiǔ niú yī háo九牛一毫 |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 | 陈毅《感事书怀》诗:“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
niú zhī yī máo牛之一毛 | 牛身上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九牛一毛”。 | 《魏略》:“臣知言出必死,而臣自比于牛之一毛,生既无益,死亦何损?” |
niú láng zhī nǚ牛郎织女 |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群音类选 南西厢记》:“你影只形单,羞睹牛郎织女星。” |
jiǔ niú lā bù zhuàn九牛拉不转 | 形容态度十分坚决。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旁人只说是慢慢的劝着就劝转来了,那知他早打了个九牛拉不转的主意,一言抄百总,任是谁说,算是去定了。” |
niú kǒu zhī xià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 |
jiǔ niú yī máo九牛一毛 | 九:表示多数。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
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割鸡焉用牛刀 |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
qì chōng niú dǒu气冲牛斗 |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指天空。原指宝剑的光气射入天际。形容气势极盛;直冲星空。有时也指怒气极盛。 | 唐 杨炯《杜袁卅墓志铭》:“宝剑之沉,夜气冲于牛斗。” |
nìng wéi jī shī,wú wéi niú cóng宁为鸡尸,无为牛从 | 尸:主持,主管。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指宁可在小地方当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胡三省注:“苏秦说韩王宁为鸡尸,无为牛从。尸,主也。” |
shā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杀鸡焉用牛刀 |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
niú tīng dàn qín牛听弹琴 | 比喻听不懂。 | 瞿秋白《乱弹》:“现在,‘治于人的小人’,要想在无线电的播音里去听清楚昆曲的平上去入,自然是牛听弹琴,一窍不通了。” |
niú xīng zhī nǚ牛星织女 | 即牛郎织女。 |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诗之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rú niú fù zhòng如牛负重 | 像牛负担着沉重的东西。比喻负担很重。 | 《佛说四十二章经》:“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 |
yǐ yáng yì niú以羊易牛 | 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
nìng wéi jī kǒu,wú wéi niú hòu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
zhuī niú shà xuè椎牛歃血 | 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 清·戴名世《纪红苗事》:“或欲有剽掠,则潜结众誓于神,椎牛歃血,乃出所获者,集而瓜分之。” |
chuī niú pí吹牛皮 | 说大话,闲聊天。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我就不相信,那是吹牛皮。” |
zhuī niú fā zhǒng椎牛发冢 | 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 宋·苏轼《策别》十七:“小者呼鸡逐狗,大者椎牛发冢,无所不至。” |
niú mián jí dì牛眠吉地 | 吉:吉祥。指有助于后代升官发财的坟地。 | 《晋书·周光传》:“遇一老父,谓曰:‘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