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出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dǎ chū diào rù打出吊入 | 形容恶狠狠地走出走进的样子。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0卷:“周三那厮,打出吊入,公然干颡。” |
dà chū fēng tóu大出风头 | 指成为舆论注意的中心,出头露面,显示个人的表现。 | 林语堂《谈中西文化》:“记得民国二十四年,中国戏剧诗文在外国大出风头。” |
yán chū fǎ suí言出法随 | 言:话;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随:跟随。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 | 清 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
bá cuì chū qún拔萃出群 | 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蔡邕传》:“曾不能拔萃出群,扬芳飞文。” |
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出淤泥而不染 | 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污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 宋 朱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
chū rù shēng sǐ出入生死 | 出生入死。 | 唐·韩偓《海山记》:“吾常亲锋刃,冒矢石,出入生死,与子同之。” |
jì jiāng ān chū计将安出 | 计:计策;计谋;安:怎样。计谋将怎样制定呢?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 |
chū guǐ rù shén出鬼入神 | 谓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 唐·宋之问《嵩山天门歌》:“松移岫转,左变而右易;风生云起,出鬼而入神。” |
chū gǔ qiān qiáo出谷迁乔 | 从幽深的溪谷出来,迁上了高大的乔木。比喻地位上升。 | 《诗经 小雅 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
chū yí rù xiǎn出夷入险 | 出入于安危之中。 | 宋·叶適《故运副龙图侍郎孟公墓志铭》:“由此更践内外,出夷入险,择而守中,劳而有成,干方举德,而莫有助之者也。” |
jì chū wàn sǐ计出万死 | 谓谋划来自必死的决心。 | 《宋书·武帝纪》:“不然。彼兵速锐,计出万死。” |
zhèng yóu jǐ chū政由己出 | 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
tǐng shēn ér chū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 《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
chū qiǎn rù shēn出浅入深 | 犹言深入浅出。 | 阿英《敌后日记·摘抄停翅小撷》:“军长报告遂临时改题为《整风问题》……出浅入深,依具体事实,详加诠释。” |
yáng qún lǐ pǎo chū luò tuó lái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 比喻在寻常的人或事物中出现了个不同寻常的人或事物。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如今你还了得,‘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你又会做文章了!” |
wén xíng chū chǔ文行出处 | 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 《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zuān pí chū yǔ钻皮出羽 | 比喻极意夸饰自己偏爱的人。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下 赵壹》:“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shēng tiān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 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卷:“[李清]直等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方才有个青衣童子开门出来。” |
chū guāi nòng chǒu出乖弄丑 | 出丑,丢脸。 |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下:“已恁地出乖弄丑,泼水再难收。” |
dài xīng ér chū戴星而出 | 戴:头顶着。天没亮就出门了。形容人非常勤劳。 | 宋·苏轼《东坡应诏集·策别》:“夫今为京兆者,戴星而出,见烛而入,早出晚归。” |
héng xiáng jié chū横翔捷出 | 谓超逸特出。 | 宋·苏轼《上刘侍读书》:“执五寸之翰,书方尺之简,而列于大夫之上,横翔捷出,冠压百吏。” |
chū yán tǔ yǔ出言吐语 | 见“出言吐气”。 | 《平山冷燕》第六回:“宋信见冷绛雪出言吐语伶牙利齿,先有三分惧怯,不敢多言,只喏喏而已。” |
gōng nǔ shàng xián,dāo jiàn chū qiào弓弩上弦,刀剑出鞘 | 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接耳,不许语笑喧哗,弓弩上弦,刀剑出鞘。” |
pēn bó yù chū喷薄欲出 | 喷薄:气势旺盛;喷涌而出的样子;欲:将要。原形容水流喷涌的样子。后形容太阳将升上地平线时;光芒四射的样子。 |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一轮朝日。” |
páng yì xié chū旁逸斜出 | 逸:引申为超出。指树枝从树干旁边伸出。 | 茅盾《白杨礼赞》:“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
chū qí bù qióng出奇不穷 | 见“出奇无穷”。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有僧游交河苏吏部次公家,善幻术,出奇不穷,云与吕道同师。” |
yǐng tuō ér chū颖脱而出 | 颖,锥芒。言锥芒全部脱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即能全部显现出来。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
fān chén chū xīn翻陈出新 | 陈:陈旧。从旧的翻造出新的。 |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四卷:“题古迹能翻陈出新最妙。” |
chū tóu chuán ér xiān xiǔ làn出头椽儿先朽烂 | 椽:屋顶上的木条;朽:腐烂。露在屋檐外的椽子先腐烂。比喻抢先出头的人先遭受挫折。 | 《雍熙乐府·点绛唇》:“张弓专等南来雁,马行崖畔收疆晚,出头椽儿先朽烂。” |
chū chǒu yáng jí出丑扬疾 | 暴露丑恶。 |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这一场出丑扬疾,安排下佯小心,妆大胆,丹方一味。” |
chū shī wú míng出师无名 |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莫离支杀君,虐用其下如檴阱,怨痛溢道,我出师无名哉?” |
chū tóu lù miàn出头露面 |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孙二娘从小出头露面,况是过来人,惯家儿,也不害什么羞耻。” |
chū wén rù wǔ出文入武 | 谓文武兼备。 | 唐·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诗之一:“好著櫜鞬莫惆怅,出文入武是全才。” |
měng hǔ chū shān猛虎出山 | 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亦作“猛虎下山”、“猛虎离山”。 | 刘流《烈火金刚》第12回:“毁公路老百姓暴风卷土,歼敌人八路军猛虎出山。” |
chū shén rù dìng出神入定 | 形容聚精会神。 | 康濯《东方红》第十章:“杨殿山和刘成旺都对这件事十分注意,一定要大家详细介绍那每一户、每个人的种种缘由,并且出神入定一般默默地听得十分严肃。” |
chū dí bù yì出敌不意 | 指行动出于敌方意料。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不如让我去,出敌不意,拦腰插一拳,也许能够把敌阵冲乱。” |
chū dí yì wài出敌意外 | 见“出敌不意”。 | 毛泽东《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此种计划出敌意外,在你们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敌人是很难觉察出来的。” |
shēn jū jiǎn chū深居简出 | 简:少。指人呆在家里;不常出门。 | 唐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 |
zhèng chū duō mén政出多门 | 政令出自许多部门。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也,政令于是乎成。今其谋曰:‘晋政多门,不可从也。’” |
liù chū fēn fēi六出纷飞 | 六出:雪花六角,因别称“六出”。大雪纷纷。 | 汉·韩婴《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
chū chén yì xīn出陈易新 | 犹吐故纳新。去掉旧的换成新的。 |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仓谷与库银并重,今年有常平捐谷,照地亩劝输谷,各有款项。且每年出陈易新,或粜或贷,俱秋收时还仓。” |
rén cái bèi chū人才辈出 |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辈出:成批地连续出现。有才能的人一批接一批涌来。形容人才一批接一批不断涌现。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第六》:“犹之诗、赋、古文以及时艺,其中人才辈出,一人胜似一人。” |
chū yī tóu dì出一头地 |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谓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出一头地”喻高人一着。 |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
chū shān quán shuǐ出山泉水 | 出山:比喻出仕。旧指做了官的人,就不象未做官时那样清白了。 | 唐·杜甫《佳人》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
chū qí zhì shèng出奇致胜 | 见“出奇制胜”。 | 《老残游记》第七回:“[刘仁甫]在嵩山少林寺学拳棒。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致胜处,于是奔走江湖,将近十年。” |
jiǔ rù shé chū酒入舌出 | 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 |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臣闻之酒入者舌出,舌出者弃身,不宁弃酒乎?” |
fēng chū quán liú蜂出泉流 | 像群蜂倾巢,如泉水涌流。形容一时并作。 | 清 龚自珍《古史勾沉论二》:“孔子殁,七十子不见用,衰世著书之徒,蜂出泉流。” |
xiǎo dé chū rù小德出入 | 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 《论语 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
gū yàn chū qún孤雁出群 | 出:超出。形容很特殊。 | 清·夏世钦《槐轩论诗法》:“盖首句出韵,名为孤雁入群;末句出韵,名为孤雁出群。” |
rù xiào chū tì入孝出悌 |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
yǎ bā chī huáng lián,yǒu kǔ shuō bù ch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黄连:中药,味苦。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 |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寡妇孤儿,恐怕受人欺侮,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shén jì chū lì神骥出枥 | 骥:千里马;枥:马厩。比喻气魄雄伟,志向远大。 |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11节:“至是,而撒的尼亚之内治,一切就绪,骎骎乎有神骥出枥,鸷鹰脱鞲之志矣。” |
chū shī yǒu míng出师有名 | 有正当理由进行征伐。 | 京剧《将相和》第一场:“赵若献璧,乃惧怕我邦,不难臣服;若是不献,再去征讨,方算出师有名。” |
guǐ chū shén rù鬼出神入 | 见“鬼出电入”。 | 《隋书·卢思道传》:“饴蜜非甘,山川未阻,千变万化,鬼出神入。” |
chū rén yì biǎo出人意表 | 表:外。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 《陈书 袁宪传》:“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每有新议,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 |
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青:靛青;蓝:草名。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8回:“固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究竟是他受业之师,况紫衣女子又是他女,学问岂能悬殊?” |
chū qún bá cuì出群拔萃 | 见“出类拔萃”。 | 唐·韩愈《与崔群书》:“诚知足下出群拔萃,无谓仆何从而得之也。” |
chū jiàng rù xiàng出将入相 | 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 北魏《元英墓志》:“出将入相,朝望攸居。” |
zú bù chū hù足不出户 | 户:门。脚不跨出家门。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却说苏盼奴自从赵司户去后,足不出门,一客不见,只等襄阳来音。” |
rú chū yī kǒu如出一口 | 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下》:“问左右,左右言无有,如出一口。” |
duó mén ér chū夺门而出 | 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猛然奋力冲开门出去。形容迫不及待。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轻轻拨去门闩,拏在手中,预备当作兵器,可以夺门而出。” |
lì chū yī kǒng利出一孔 | 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 | 《管子·国蓄》:“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商君书·弱民》:“利出一孔,则国多物。” |
yī fó shēng tiān,èr fó chū shì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 升天:死亡;出世:生。佛出生又死去。指活过来又死去。 | 《慈禧太后演义》第六回:“那拉懿嫔回忆旧日慈眷,格外悲戚,哭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几乎有痛不欲生的形状。” |
ruò chū yī zhé若出一辙 | 辙:车辙。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种事物非常相似 | 宋·岳珂《桯史·汤岐公罢相》:“盖其相两朝,再罢相,乃累洪氏二兄弟,先后若出一辙,可笑如此。” |
xǐ chū wàng wài喜出望外 | 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 宋 苏轼《与李之仪》:“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
yú guàn ér chū鱼贯而出 | 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择,从窦中鱼贯而出,外面正是一条逼狭的胡同,还静悄悄的没人阻住。” |
liǔ shù shàng zháo dāo,sāng shù shàng chū xuè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 比喻代人受过。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0卷:“忽朝一日,发出句说话来,教‘张公吃酒李公醉’,‘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
chū lèi bá cuì出类拔萃 |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
fèng míng lín chū凤鸣麟出 | 凤凰鸣唱,麒麟出现。比喻贤人出现。 | |
chū hū yì biǎo出乎意表 | 出于意料之外。 | 鲁迅《彷徨·伤逝》:“我想只要离开这里,子君便如还在我的身边;至少,也如还在城中,有一天,将要出乎意表地访我,像住在会馆时侯似的。” |
fú róng chū shuǐ芙蓉出水 |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
kāi xiá chū hǔ开柙出虎 |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
yī huī chū shǒu一麾出守 | 麾:挥斥、排挤。原指阮咸受排挤,而出为始平太守。后指京官出任地方官。 | 南朝 宋 颜延之《五君咏 阮始平》:“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
chū qí wú qióng出奇无穷 | 谓多出奇兵,多用奇计。比喻变化多端,使人难以捉摸。 | 《史记·田单列传论》:“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 |
qiāng dǎ chū tóu niǎo枪打出头鸟 | 出头鸟:飞在鸟群前面或把头先从窝里伸出来的鸟,比喻表现突出或领头的人。比喻冒尖的人容易遭殃。 |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20章:“所以,武工队决定来个枪打‘出头鸟’,镇压了他。” |
hú míng yú chū狐鸣鱼出 | 鸣:叫。指动员众人起事。 |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曰:‘大楚兴,陈胜王。’” |
jiǎo lì jié chū角立杰出 | 卓然特立,超过一般。 | |
chū mén yīng zhé出门应辙 | 犹出门合辙。 |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中国则地大物博,交通未盛。学者每闭门造车,出门应辙,常非有所承而后起者也。故其学界为无数平行线形。” |
chū rù jiāng xiāng出入将相 | 犹出将入相。 | 宋·欧阳修《相州尽锦堂记》:“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 |
liú zhōng bù chū留中不出 |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 唐·元稹《唐穆宗文惠皇帝戒励风俗德音文》:“留中不出之请,益发其阴私;公论不容之词,实生于朋党。” |
chū shǒu dé lú出手得卢 | 卢: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为最胜采。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 《南齐书 张瓌传》:“献捷,太祖以告领军张冲,冲曰:‘瓌以百口一掷,出手得卢矣。’” |
hàn chū qià bèi汗出洽背 | 同“汗流浃背”。 | 《汉书·王陵传》:“[周勃]汗出洽背,愧不能对。” |
shēn rù xiǎn chū深入显出 | 见“深入浅出”。 | 清·俞樾《湖楼笔谈》六:“盖诗人用意之妙,在乎深入显出。入之不深,则有浅易之病;出之不显,则有艰涩之患。” |
kē bān chū shēn科班出身 | 科班:指旧时招收儿童;培养为戏曲演员的组织。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 茅盾《升学与就业》:“中外古今有不少伟大的事业家都不是‘学校’‘科班’出身,甚至科学家也有从没进过什么理工大学的!” |
bàn lù chū jiā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
qīng chū yú lán青出于蓝 | 青:靛春;蓝:蓼蓝;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但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chū shì lí qún出世离群 | 脱离人世。 |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他只顾把这些出世离群的话当作一件正经事,终久不妥!” |
yī yán chū kǒu,sì mǎ nán zhuī一言出口,驷马难追 | 驷马:四匹马拉车。话说出了口,就是四匹马拉车也难追回。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 宋·欧阳修《笔说·驷不及舌说》:“俗云: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论语》所谓‘驷不及舌’也。” |
rù bù fū chū入不敷出 | 敷:足够;出:支出。收入的不够开支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
chū mén rú bīn出门如宾 | 出外做事象接待贵宾那样认真谨慎。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
xiù cái bù chū mén,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 | 清·吴趼人《俏皮话·驴辩》:“然则秀才们,看得两卷书,何以便要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chū yǐ gōng xīn出以公心 | 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三章:“大丈夫立身行事,须出以公心。” |
shì chū wú nài事出无奈 | 事情出于无可奈何。指迫不得已只能如此。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同窗友认假作真》:“而今我们匆匆进京去了,心下如割,却是事出无奈。” |
fān kōng chū qí翻空出奇 | 形容诗文、字画等一反前人窠臼,以独特的想象取胜。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意翻空而易奇。” |
hū zhī huò chū呼之或出 | 呼:招呼;之:代词,指代呼唤的对象。形容所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也指人选已酝酿成熟,即将就任。 | 宋·苏轼《郭忠恕画赞序》:“空蒙寂历,烟雨灭没,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
sī bù chū wèi思不出位 | 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分。 | 《周易 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
liàng chū zhì rù量出制入 | 量:估量;制:规定。估量支出情况再定其收入之道。 | 《新唐书·杨炎传》:“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 |
háng wǔ chū shēn行伍出身 | 行伍:古代军队编制,1行25人,1伍5人,泛指士兵。指当兵出身。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幸亏炮船上统带赵大人是行伍出身,天生海量。” |
chāo qún chū zhòng超群出众 | 指超出众人。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回:“女郎题句,也有超群出众的。” |
chū qí bù bèi出其不备 | 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这倒不是道家法术,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出其不备’的妙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