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若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chā ruò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礼记 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sī ruò yǒng quán思若涌泉 | 思:思绪,文思。指人的文思如泉水涌出。形容文思丰富敏捷。 |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强记冶闻,幽赞微言;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
báng ruò wú rén傍若无人 | 好象旁边没有人在。形容神情态度高傲自如。 | |
kuàng ruò fā méng旷若发矇 | 旷:开朗;矇: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朗。比喻人头脑开窍,明达起来。 | 三国·魏·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闲者此游,喜欢无量,登芒济河,旷若发矇。” |
shì ruò tuō tù势若脱兔 | 势:攻势。脱:脱逃。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 | 唐·陆龟蒙《杂讽》诗:“攻如饿鸱叫,势若脱兔急。” |
cóng è ruò bēng从恶若崩 | 见“从恶如崩”。 | 《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liáo ruò guān huǒ燎若观火 | 谓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 清·黄宗羲《朱康流先生墓志铭》:“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燎若观火。” |
xīn ruò sǐ huī心若死灰 | 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 《淮南子·精神训》:“若然者,正肝胆,遗耳目,心志专于内,通达耦于一,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浑然而往逯然而来,形若槁木,心若死灰。” |
xū huái ruò gǔ虚怀若谷 | 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 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áng rán zì ruò昂然自若 | 形容气宇轩昂满不在乎的样子。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31回:“昂然自若,并不畏缩。” |
shì ruò ér xì视若儿戏 | 见“视同儿戏”。 | 西汉·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
chàng rán ruò shī怅然若失 | 怅然:失意;懊恼。形容因不如意而心情沮丧;好像丢了什么似的。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牛成章》:“主人视其里居、姓氏,似有所动,问所从来。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若失。” |
gù ruò jīn tāng固若金汤 | 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
yù rén wù zhī,mò ruò wù wéi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 想要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坏事)。 | 《汉书 枚乘传》:“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晋书 苻坚载记上》:“谚曰:‘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谓也。” |
shì yǒu ruò wú视有若无 | 视:看待。把有这回事看得就像没有这回事一样。形容不当一回事。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8回:“宝之这戏子见怪贤闲事,视有若无。” |
xīn xǐ ruò kuáng欣喜若狂 |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欢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 |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páng ruò wú rén旁若无人 |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
piāo rán ruò xiān飘然若仙 | 飘然:神形潇洒的样子。神形潇洒好像神仙。形容人的动作潇洒自如轻盈优美。 | |
zhū ruò cǐ lèi诸若此类 | 同“诸如此类”。 | 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二六:“诸若此类,注所未及,讵可以非注所有,而谓为异说乎?” |
jiàn shàn ruò jīng见善若惊 | 善:善良,美好;惊:震动。看见好人好事就会受到震动。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忠果正直,心怀霜雪;见善若惊,嫉恶如仇。” |
shēn cáng ruò xū深藏若虚 | 把宝物藏起来,好象没有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而不外露。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
yán xiào zì ruò言笑自若 | 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灸引酒,言笑自若。”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 |
càn ruò fán xīng灿若繁星 | 灿:灿烂。繁:众多。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比喻才能出从的人很多。 | |
xuán ruò rì yuè悬若日月 | 宛如太阳和月亮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李氏绝笔之本,悬若日月焉,方之五臣,犹虎狗、凤鸡耳!” |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 | 同“始终如一”。 | 《周书·于谨传》:“故功臣之中,特见委信,始终若一,人臣间言。” |
tài rán zì ruò泰然自若 | 泰然:镇静的样子;自若:跟平常一样。形容碰上意外、严重或紧急的情况;能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 《金史 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
tà rán ruò sàng嗒然若丧 | 形容懊丧的神情。 | 《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 |
qīng ruò hóng máo轻若鸿毛 | 见“轻于鸿毛”。 | 《晋书·皇甫谧传》:“轻若鸿毛,重若泥沉,损之不得,测之愈深。” |
jǔ zhòng ruò qīng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shén yì zì ruò神意自若 | 见“神色自若”。 | 金·王若虚《哀雁调》:“宰夫砺刃而欲前,坐客垂涎而思噬,而犹神意自若,低回睥睨不知祸期之行至。” |
ruò shì zhòng fù若释重负 | 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同“如释重负”。 | 《旧唐书 高祖纪》:“宜依前典,趋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 |
qì ruò bì xǐ弃若敝屣 | 亦作“弃之敝屣”。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比喻毫不可惜。 | 《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屣)也。” |
huān xīn ruò kuáng欢欣若狂 |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吴玉章《辛亥革命》:“当变法的诏书一道道地传来的时候,我们这些赞成变法的人,真是欢欣若狂。” |
ruò míng ruò mèi若明若昧 | 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同“若明若暗”。 | 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 以畜寡人义》:“此等若明若昧之论,作记者无由知之。” |
huǎng rán ruò shī恍然若失 |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宁,不知如何是好。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9回:“金钟儿听了这一番言语,恍然若失,心上愧悔的无地自容。” |
ān ruò tài shān安若泰山 |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 《南史 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
jīng xǐ ruò kuáng惊喜若狂 | 若:好像;狂:发狂。既惊且喜;神态失常;像发了狂似的。形容惊喜到了极点。 |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
tǎn rán zì ruò坦然自若 | 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钗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 |
ruò yǒu ruò wú若有若无 | 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 明 洪应明《菜根谭 闲适》:“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
ruò cún ruò wáng若存若亡 |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 先秦 李耳《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
xí guàn ruò zì rán习惯若自然 | 惯:同“贯”;若:像。习惯了就像很自然的事。 |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 |
xí ruò zì rán习若自然 | 若:像。习惯了就像很自然的事。 | 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
xī mò ruò jīn惜墨若金 | 惜:爱惜。爱惜墨就像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 | 清·张岱《又枯木竹石臂阁铭》:“运笔如铁,惜墨若金。” |
wén chǒng ruò jīng闻宠若惊 | 犹言受宠若惊。 | 南朝·梁·殷芸《小说》第二卷:“恐泊泥以浊白水,飘尘以乱清风,是以承命倾筐,闻宠若惊。” |
zhì ruò wǎng wén置若罔闻 | 置:放;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 |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
jiāo dàn ruò shuǐ交淡若水 | 指道义上的往来。 | 《庄子·山水》:“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ruò shè yuān shuǐ若涉渊水 | 比喻处境艰险。 | 《书 大诰》:“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腾攸济。” |
cóng róng zì ruò从容自若 | 沉着镇静,神态自若。 | 张天民《创业》:“华程从容自若。” |
ruò yǒu suǒ sī若有所思 | 好像在想什么似的。形容静坐沉思的样子。 | 唐 陈鸿《长恨歌传》:“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 |
máng rán ruò mí茫然若迷 | 茫然:渺茫,模糊不清。迷惑不解的样子。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2回:“弟前日闻先生正论,因久溺其说,锢蔽已深,竟茫然若迷,莫指一语。” |
qiǎo bù ruò zhuō巧不若拙 | 拙:笨拙。有时巧捷不如笨拙。 |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事有所至,而巧不若拙。” |
qīn ruò shǒu zú亲若手足 | 手足:指兄弟。像兄弟一样的亲密。 | 《金史·谢库德》:“欢都、冶诃及劾者、拔达、盆纳五人者,不离左右,亲若手足,元勋之最著者也。” |
mìng ruò xuán sī命若悬丝 | 比喻生命垂危。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6回:“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 |
tán jué zì ruò谈噱自若 | 噱:大笑;自若:跟平常一样。指和平常一样有说有笑。形容态度自然。 | 明·焦竑《玉堂丛语·筹策》:“密贿永左右,俱得其欢心。甩晨起直登永床,与语,谈噱自若。” |
dà zhì ruò yú大智若愚 |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 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
zhǐ bàng mò ruò zì xiū止谤莫若自修 | 止:停止,平息;谤:指责。要阻止别人毁谤,最好的方法是修身。 | 《新唐书·魏谟传》:“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惟陛下崇千载之盛德,去一旦之玩好。” |
shī zhī qiān lǐ,chà ruò háo lí失之千里,差若毫厘 |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 《隋书 天文志上》:“失之千里,差若毫厘,大象一乖,馀何可验!” |
ruò áo zhī guǐ若敖之鬼 | 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若敖氏的鬼将因灭宗而无人祭祀。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 《左传 宣公四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尔?” |
ān zhī ruò mìng安之若命 | 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 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
tiān yá ruò bǐ lín天涯若比邻 | 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情谊。 |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miǎo ruò shān hé邈若山河 | 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
xū rán ruò shén须髯若神 | 指胡须长得很美,如同神人。 | |
fēng yǔ shí ruò风雨时若 | 《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圣,时风若。”孔传:“君行敬,则时雨顺之。”后以“风雨时若”指风调雨顺。 | 《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圣,时风若。”孔传:“君行敬,则时雨顺之。” |
dà zhí ruò qū,dà qiǎo ruò zhu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 直:正直;屈:理亏;巧:灵巧;拙:笨拙。很正直的人表面好像枉屈,很灵巧的人表面好像笨拙。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45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shào chéng ruò xìng少成若性 | 指自幼形成的习惯就好象天性一样。 |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少成若性,习惯之为常。” |
rén shēng ruò jì人生若寄 | 见“人生如寄”。 | 晋·陶潜《荣木》诗:“人生若寄,憔悴有时。” |
yōu yóu zì ruò优游自若 | 从容不迫,不变常态。 | 清·陆以湉《冷庐识·彭文勤公》:“凡置卷数百,二仆待侧,左展卷,右收卷,循环不息。待者告疲,公优游自若也。” |
lǐn ruò bīng shuāng凛若冰霜 | 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态度严肃,不易接近。 | 宋 曾巩《酬柳国博》诗:“洞无畦畛心常坦,凛若冰霜节最高。” |
lěng ruò bīng shuāng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没有一丝热情。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使人无法靠近。 | 清 刘鄂《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笑起来一双眼又秀又媚,却是不笑起来又冷若冰霜。” |
ruò bēng jué jiǎo若崩厥角 | ①像野兽折了头角一样。比喻危惧不安的样子。②叩头的声响像山崩一样。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 《书 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孔传:“言民畏纣之虐,危惧不安,若崩摧其角,无所容头。” |
yàn rán zì ruò晏然自若 | 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自若:不变常态。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如常。 | 《三国志 吴志 孙坚传》:“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 |
huàn ruò bīng xiāo涣若冰消 | 犹言涣然冰释。 | 南朝·梁·王莹《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标理明例,涣若冰消。” |
cùn yīn ruò suì寸阴若岁 | 岁:年。一刹那象过一年。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 | 《北史 韩禽传》:“班师凯入,诚知非远,相思之甚,寸阴若岁。” |
yōu xīn ruò zuì忧心若醉 | 心中愁苦,神智像喝醉了一样。 | 《唐太宗入冥记》:“今受罪犹自未了,朕即如何归得生路?忧心若醉。” |
ào nì zì ruò傲睨自若 |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 宋 王谠《唐语林 豪爽》:“郑太穆郎中为金州刺史,一日忽致书襄阳于司空頔,其言恳切,而傲睨自若,似无郡僚之礼。” |
jiǎo ruò jīng lóng矫若惊龙 | 矫:强劲。强劲得像惊龙一样。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 《晋书 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zhāo rán ruò jiē昭然若揭 | 昭然:明明白白的样子;揭:高举。形容真相大白;非常明显。 |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
làn ruò pī jǐn烂若披锦 | 形容文辞华丽。 | 南朝 梁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
tán xiào zì ruò谈笑自若 | 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自若:跟平常一样。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甘宁传》:“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 |
shén tài zì ruò神态自若 | 神态:神情态度;自若:不拘束,不变常态。精神态度自如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所以并不觉得失望,神态自若地问道:‘你们杭州的房子是怎样的格局?’” |
jǔ qí ruò dìng举棋若定 | 下棋子好像有预断。比喻行事沉着果断。 | 朱德《十月战景》诗:“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若定自无悲。” |
pàn ruò liǎng rén判若两人 | 判:判断;评定;若:好像。评定一个人前后的表现;好像两个人一样;截然不同。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
qí yìng ruò xiǎng其应若响 | 比喻对答迅速,反应极快。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
huà ruò yǎn cǎo化若偃草 | 谓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语本《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语出《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pàn ruò hēi bái判若黑白 | 判:区别。像黑的与白的那样明显区分。形容界限分明。 | 清·方苞《书祭裴太常文后》:“夫文之高下雅俗,判若黑白。” |
gōng ruò qiū shān功若丘山 | 功:功绩。若:像,如同。功绩像山一样。比喻功绩非常大。 | |
kǒu ruò xuán hé口若悬河 |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
xiàng ruò ér tàn向若而叹 | 比喻向高明者折服,而自叹不如。 |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wéi huǐ fú cuī,wéi shé ruò hé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 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 《国语·吴语》:“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
huān xǐ ruò kuáng欢喜若狂 | 欢喜得好像发疯一样。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郭沫若《怎样使双十节更值得纪念》:“武汉三镇的人真是欢喜若狂,一直热闹了一个通夜。” |
ruò yǐn ruò xiàn若隐若现 | 好像隐没了;又好像现出了。形容隐隐约约、依稀可见的状态。 | 唐 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现,运有福而长今。” |
jìng ruò shén míng敬若神明 | 神明:神的泛称。像敬重神一样尊敬对方。 |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民率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 |
ruò luǎn tóu shí若卵投石 | 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败。同“以卵击石”。 | 《汉书 刑法志》:“以桀诈尧,若卵投石,夫何幸之有!” |
lǐn ruò qiū shuāng凛若秋霜 | 同“凛若冰霜”。 | 唐·刘知畿《史通·杂说上》:“谈恩惠是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 |
gǒu zhì bù ruò狗彘不若 | 连猪狗都不如。比喻品行十分恶劣。彘:猪。 | 荀况《荀子 荣辱》:“人也,下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
shì sǐ ruò shēng视死若生 | 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形容不怕死。 | 《庄子 秋水》:“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
ruò áo guǐ něi若敖鬼馁 | 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若敖氏的鬼受饿了。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 《左传·宣公四年》:“若敖氏之鬼,不其馁尔?” |
chén gù zì ruò沉痼自若 | 沉痼:积久难治的疾病。比喻积久难改的习俗或嗜好没有改变。 | 《宋史·赵与懽》:“第言端平以来,窜脏吏,禁包苴,戒奔竟,戢横敛,而风俗沉痼自若。” |
ruò yǐn ruò xiǎn若隐若显 | 若:好象;隐:隐藏;显:显现。好象隐藏不露,又好象显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 宋 赵佶《宣和画谱 山水三》:“作《风烟欲雨图》,非阴非霁,如梅天雾晓,霏微暗霭之状,殊有深思,使他人想象于微茫之间,若隐若显,不能穷也。” |
ruò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