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于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dé yú xīn yìng yú shǒu得于心应于手 | 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
zhī lán shēng yú shēn lín芝兰生于深林 | 香草长在深山里依然芬芳。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不因身处逆境而败坏名节 | 《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于深林里,不以无人而不秀;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败节。” |
qiú dào yú máng求道于盲 | 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 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
chū yú wú nài出于无奈 | 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 《隋史遗文》四回:“本待砍你狗头,怜你也是贫民,出于无奈,饶你去罢!” |
jí yú shì gōng急于事功 | 指做事急于求成。 |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缔克,急于事功……” |
fèng huáng yú fēi凤皇于蜚 | 见“凤凰于飞”。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懿仲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谓凤凰于蜚,和鸣锵锵。’” |
rǎn zhǐ yú dǐng染指于鼎 | 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 《左传 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
yú hū āi zāi于呼哀哉 | 于呼:感叹词。哉:语气词。原意感叹或悲哀。又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 《诗·大雅·召旻》:“于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荀子·乐论》:“乱世恶善,不此听也。淤乎哀哉,不得成也。” |
qiān nù yú rén迁怒于人 | 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 《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朱熹注:“怒于甲者,不移于乙。” |
yí huò yú rén移祸于人 | 把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 |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1回:“移祸于人,此井又是官井,真真的这个囚徒行事古怪!” |
xǐ xíng yú sè喜行于色 | 高兴显现在脸上。 | |
móu mò nán yú zhōu mì谋莫难于周密 | 谋:计谋。谋划最难的地方在于周到严密。 | 《鬼谷子·摩篇》:“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 |
shèn zhōng yú shǐ慎终于始 | 谓结束时想要慎重,在开始时就要小心谨慎。 | 《尚书·太甲下》:“无轻民事惟难,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 |
bì qí gōng yú yī yì毕其功于一役 |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
gěng gěng yú xīn耿耿于心 | 耿耿:有所悬念而不能忘怀。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余拟为一诗,而其理精微,笔力不足以阐发,凡数易稿,皆不自惬,至今耿耿于心。” |
yú shì wú bǔ于事无补 | 对事情毫无补益。 | 丁玲《风雨中忆萧红》:“但徒劳的热情虽然常常于事无补,然在个人仍可得到一种心安。” |
qī niǎo yú quán栖鸟于泉 | 栖:栖息。让鸟栖息在水里。比喻处理或用人不当。 | 《南史·吴庆之传》:“若欲见吏,则是蓄鱼于树,栖鸟于泉。” |
huò shēng yú hū祸生于忽 | 忽:古代长度单位,1尺=10寸,1寸=10分,1分=10000忽。指灾祸产生于极细微的因素。 | 汉·刘向《说苑·谈丛》:“福生于微,祸生于忽。日夜恐惧,唯恐不卒。” |
xiàn yú léi xiè陷于缧绁 | 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指被关进监牢。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若非二哥众位把船相救,我等皆被陷于缧绁。” |
bà yú bēn mìng罢于奔命 | 罢:通“疲”,疲乏;奔命:奉命奔走。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
tuī zhōu yú lù推舟于陆 | 推船在陆地上行,比喻劳而无功。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 |
cún shí yī yú qiān bǎi存十一于千百 | 指亡多而存少。 | 语出晋 陆机《叹逝赋》:“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 |
tuì cáng yú mì退藏于密 |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 《周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
fēng chài zuò yú huái xiù蜂虿作于怀袖 | 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 | 《晋书·刘毅传》:“蜂虿作于怀袖,勇夫为之惊骇,出于意外故也。” |
fáng huò yú wèi rán防祸于未然 | 防止祸患于萌发之前。 | 《汉书 外戚传下 孝成赵皇后》:“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 |
rén fú yú shí人浮于食 | 浮:超过,多余。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 西汉·戴圣《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
jià huò yú rén嫁祸于人 | 嫁:转移。把灾祸转嫁给别人。 | 《南史 阮孝绪传》:“答曰:‘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乃焚之。” |
qǔ xìn yú rén取信于人 | 比喻取得别人的信赖。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大王犹自狐疑未定,安能取信于人?” |
yī yú hú dǐ伊于胡底 | 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 《诗经 小雅 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
jiǎ shǒu yú rén假手于人 | 假:借。借助别人的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指凭借别人的力量办事。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庞淯传》裴松之注引皇甫谧《烈女传》:“今虽三弟早死,门户泯绝,而娥亲犹在,岂可假手于人哉!” |
fāng cùn zhī mù,gāo yú cén lóu方寸之木,高于岑楼 | 方寸:比喻小;岑:尖顶高楼。一寸高的方木放在高楼的尖顶上其高度高于高楼。比喻类比不当。 |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
bù jí jí yú fù guì不汲汲于富贵 | 汲汲:心情急切。不迫切追求富贵。指人清高,安于清贫生活。 | 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
yàn yàn yú guī燕燕于归 | 谓女子出嫁。语本《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 语出《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
bù jū yú shí不拘于时 | 不受耻于从师的时俗限制。 | |
qiáng jiā yú rén强加于人 | 把一个人或一方的意见、看法勉强加诸于别人。 | 王朔《过把瘾就死》:“你就是这么霸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强加于人,而我不吃这一套!” |
chóng guī yú hǎo重归于好 | 归于:回到;好:和好。指彼此重新和好。 | 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为什么有的人使朋友损失巨大却能重归于好,有的人只因为说了短短两句话却使朋友终生无法原谅?” |
yōu xíng yú sè忧形于色 | 形:表现。色:面色表情。忧愁的神色从脸上表现出来。 | 《旧唐书·五行志》:“四年六月,天下旱,蝗食田,祷祈无效,上忧形于色。” |
zhòng yú tài shān重于泰山 | 像泰山一样重。比喻意义很大或分量很重。泰山:我国名山;五岳之首。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zhe yú zhú bó着于竹帛 |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亦作“着乎竹帛”、“着之竹帛”。 | |
yú sī yú sī于思于思 | 思:同腮;于思:鬓须茂盛的样子。指胡须长而多的人。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
cuò xīn yú huǒ厝薪于火 | 厝:同“措”,放置;薪:柴。置柴堆于火之上。比喻潜伏着极大危机。 | 《清史稿·诸王》:“躬蹈四罪,而犹逞志角力,谬欲收拾人心,是厝薪于火而云安,结巢于幕而云固也。” |
gé yú chéng lì格于成例 | 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内中只有安公子此时不但自知旗人格于成例,向来没个点鼎甲的,便是他在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儿了。” |
fú shēng yú wēi福生于微 | 微:小数名,长度为0.000001寸或圆度的六十分之一秒。福佑生于细微的小事件中。 | 汉·刘向《说苑·谈丛》:“福生于微,祸生于忽。日夜恐惧,唯恐不卒。” |
fèng huáng yú fēi凤凰于飞 | 本指凤和凰相偕而飞。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 | 《诗经 大雅 卷阿》:“凤皇于飞,刿刿其羽。” |
xīn fā yú xíng新发于硎 | 刀刚在磨刀石上磨过。形容非常锋利。新发:刚磨过;硎:磨刀石。 |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
jué shèng yú qiān lǐ zhī wài决胜于千里之外 | 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 《史记 留侯世家》:“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
qiè qiè yú xīn切切于心 | 切切:情意恳切的样子。牢牢地记在心里。形容殷切思念。 |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一折:“自从父母亡过,那郑彩鸾也不知去向,小生常切切于心,不能见面。” |
yī zhì yú sī一至于斯 | 同“一至于此”。 | 南朝·梁·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表》:“家国之事,一至于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兄弟阋于墙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 |
yì yú fǎn zhǎng易于反掌 | 犹易如反掌。 |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 |
qiān yú qiáo mù迁于乔木 | 迁:迁移。乔木:高树。原指鸟儿从幽深的山谷迁移到高树上去。比喻乔迁新居。 | 《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
yǒu yú xiōng dì友于兄弟 | 友:兄弟相敬爱。形容兄弟之间互相敬爱。 |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
míng yú zhì luàn明于治乱 | 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 |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yǒng yú zì zé勇于自责 | 敢于承认错误并自我批评。 | |
zhì yú cǐ jí至于此极 | 至:到。到了这般绝境。指痛苦到了极点。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
shòu zhì yú rén受制于人 | 制:控制,辖制。受别人所控制,不得自由。 |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
guǒ yú zì xìn果于自信 | 果:果敢。形容过分自信。 | 《列子·汤问》:“皇子果于自信,果于诬理哉?” |
qiān jīn zhī dī,kuì yú yǐ lòu千金之堤,溃于蚁漏 | 堤:堤坝;溃:崩溃。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千金之堤,溃于蚁漏,有罅故也。” |
jiàn qì yǔ rén见弃于人 | 见:被。弃:遗弃,抛弃。被别人抛弃。 | 萧逸《龙吟曲》第九章:“尤其是一个自尊心重的人,见弃于人,那种伤感是非常沉重的!” |
hóng jiàn yú gàn鸿渐于干 | 《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盘”,“九三,鸿渐于陆”。以次而进,渐至高处。后世因以“鸿渐于干”指始入仕途。 | 《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 |
xíng yú cí sè形于辞色 | 色:神色。内心的活动表露在言谈和神色上面。 | 《晋书·庾亮传》:“欲以灭胡平蜀为己任,言论慷慨,形于辞色。” |
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
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
gē yú sī,kū yú sī歌于斯,哭于斯 | 歌唱在这里,哭泣在这里。指安居的家宅。 | 《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 |
nù xíng yú sè怒形于色 | 形:显露;色:脸色。满腔愤怒显于脸上。 | 宋 洪迈《夷坚决》:“夫子赐之酒五尊。子夏怒形于色,举足蹴其二。” |
yì xíng yú sè义形于色 | 义:正义;伸张正义;形:表现;见之于形;色:脸色。伸张正义的神态流露在脸面上。 | 《公羊传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
bǐ yú bù xiè鄙于不屑 | 鄙:粗俗卑鄙。不屑:认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顾的程度。指既丑陋又下贱,叫人看不上眼。 | |
bù chǐ yú rén不齿于人 | 指被人看不起。 | 宋 沈括《梦溪笔谈 杂志》:“以为士人不齿,放弃终身。” |
qǔ xìn yú mín取信于民 | 取得人民的信任。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一一取信于民。” |
lì yú bù bài zhī dì立于不败之地 | 立于:处在;地:地位。指人处在不会失败的境地上。 | 孙武《孙子 军形篇》:“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
yì yú fǎn shǒu易于反手 | 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 晋 杨泉《物理论》:“夫清忠之士,乃千人之表,万人之英。得其人则事易于反手;不得其人,则难于拔筋。” |
wú dòng yú zhōng无动于中 | 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宋 朱熹集注:“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 |
qīng yú hóng máo轻于鸿毛 | 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要轻。比喻非常微小或毫无价值。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
mín yì láo zhǐ,qì yú xiǎo kāng民亦劳止,汔于小康 | 民亦劳止与汔可小康都是互文同义。意思是说老百姓太劳苦,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表达了奴隶制时代先民们的一种理想。 | 《诗经》中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
nìng mèi yú zào宁媚于灶 | 媚:谄媚;灶:灶神。宁愿巴结灶神。比喻与其巴结职位高的人,不如笼络职位低但有实权的人。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 |
yì yú yán wài溢于言外 | 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出。超出语言之外。指某种意思、感情通过语言文字充分表露出来。亦作“溢于言表”。 | 叶圣陶《倪焕之》:“郑重叮咛的意思,溢于言外。” |
xǐ jiàn yú sè喜见于色 | 同“喜形于色”。 | 《北史·尔朱荣传》:“与葛荣众寡非敌。葛荣闻之,喜见于色。” |
yòu yú jiàn wén囿于见闻 | 拘泥于所见所闻。 |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但是至少需要三人,不然会囿于见闻,不符合真实情况。” |
lǎo guī zhǔ bù làn,yí huò yú kū sāng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 移祸:嫁祸。把祸患转嫁给别人。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嫁祸于无辜的人。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险些儿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
wú tiān yú shàng,wú dì yú xià无天于上,无地于下 | 原指军将临战奋不顾身。 | 《尉缭子 武议》:“将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无天於上,无地於下,无主於后,无敌於前。” |
gōng yú xīn jì工于心计 | 工:擅长。擅长用心谋划。 | 钱钟书《围城》:“她刚才就劝我母亲快买外汇,我看女人全工于心计的。” |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shuǐ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 防:阻止;甚:超过。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水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
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周易 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mù xiù yú lín,fēng bì cuī zh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 秀:出众;摧:毁坏。林中最高的树必定先遭到大风的摧毁。比喻最出色的事物容易招致非议。 |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wēi yú lèi luǎn危于累卵 | 比垒起的蛋还危险。喻极其危险。 | 《战国策·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后汉书·申屠刚传》:“国家危弱,奸谋不禁;六极之效,危于累卵。” |
zhuǎn yú gōu hè转于沟壑 | 转:辗转;壑:山沟。辗转他乡,弃尸于山沟水渠。 |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下》:“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 |
qīng guò yú lán青过于蓝 |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 宋 朱熹《答吕季克书》:“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山谷下》:“东坡盖学徐浩书,山谷盖学沈传师书,皆青过于蓝者。” |
yán yú zé jǐ,kuān yǐ dài rén严于责己,宽以待人 | 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 《忆邓拓·邓拓和人民日报》:“老邓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承担责任,不使别的同志感到压力。” |
zhēng míng yú cháo,zhēng lì yú sh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 朝:朝廷。市:市场。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即争名夺利。 | 《战国策 秦策一》:“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苛政猛于虎 | 苛政: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政治;包括政令、赋税等。反动统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
yǒu yào yú shí有要于时 | 对当时有需要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
yì yú kōng yán讬于空言 | 见“讬之空言”。 | |
ān yú suǒ xí安于所习 |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 明 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人情安于所习,故虽至美,亦以至恶掩也。” |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xǐ xíng yú yán喜形于颜 | 形:表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 《南齐书·柳世隆传》:“而攸之始奉国讳,喜形于颜。” |
xīn guì yú guì薪贵于桂 | 薪:柴草;桂:桂木。形容物价飞涨。 |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无如鬼,王难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
qǔ fǎ yú shàng,jìn dé hū zhōng取法于上,仅得乎中 | 法:标准,规范。取上等的为标准,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 唐·唐太宗《帝范》第四卷:“取法于上,仅得乎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
wú jì yú shì无济于事 | 济:有益。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比喻不解决问题。 | 清 钱采《说岳全传》:“我岂不知贼兵众盛?就带你们同去,亦无济于事。” |
yù rǔ yú chéng玉汝于成 | 汝:你。玉汝:像爱惜玉一样爱护、帮助你。爱你如玉,帮助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 | 宋·张载《西铭》:“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 |
bù jué yú ěr不绝于耳 |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