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德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德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tóng xīn tóng dé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尚书 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wán rén sàng dé玩人丧德戏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尚书·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sì dé sān cóng四德三从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指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娶了个四德三从宰相女,平生愿足,托赖着众亲故。”
cái dé jiān bèi材德兼备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禅真逸史》前言:“路上为民除害,以武艺高强、材德兼备,[林时茂]被荐为建康宝刹妙相寺副住持。”
dé shèng tóu huí德胜头回德,通“得”。回,同“回”。宋明话本、通俗小说的引首。
dé pī bā fāng德被八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明·郭勋《英烈传》第29回:“不可,不可!主公德被八方,名高天下,岂可称臣逆贼!”
dé bó rèn zhòng德薄任重薄:轻微。德行不足,责任重大。三国·蜀·诸葛亮《坐上与杜微书》:“德薄任重,惨惨忧虑。”
nián gāo dé ér年高德卲年纪大,德行好。邵,亦作“劭”、“韶”,美好。
dé bó wàng qīng德薄望轻薄:轻微;望:名望,声望。德行不足,声望低微。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玄宗》:“大义不可易,显道不可诬,苟且因仍,无能改者,不容终隐于人心,而不幸发自德薄望轻之口。”
huì dé gòu xíng秽德垢行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宋 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中材解体,销声灭影,秽德垢行,以避此名。”
yí dé yú liè遗德馀烈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
jìn dé xiū yè进德修业修业:推广、扩大功业。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周易 乾》:“君子进德修业。”
dé zhòng ēn hóng德重恩弘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jìn dé xiū yè进德脩业指增进道德与建立功业。
hé shān zhī dé河山之德《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
ēn dé rú shān恩德如山比喻恩德极为深生。明·周楫《西湖二集·寿禅师两生符宿愿》:“老夫垂死之命恩人救援,恩德如山,无可图报。”
èr sān qí dé二三其德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诗经 卫风 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yī dé yī xīn一德一心德:心意。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尚书 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miè dé lì wéi灭德立违灭:消灭。败坏道德,做违背道德的事。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二年》:“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
qí nián shuò dé耆年硕德耆:古称六十岁为耆,泛指年高。硕:大。比喻年高而德望很重。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当今王大臣耆年硕德,虽不乏人,求其能深知水军事务,胆识俱优者,恐难其选。”
qián dé yǐn xíng潜德隐行谓不为人知的德行。宋·欧阳修《右班殿直赠右羽林军将军唐君墓志铭》:“士之为善者,虽潜德隐行,必有时而发。”
wéi dé bù zhōng为德不终见“为德不卒”。叶圣陶《乡里善人》:“唉,为德不终,我想起来非常之难过!”
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不以一眚掩大德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hòu dé zài wù厚德载物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周易 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dé yáng ēn pǔ德洋恩普谓德泽优渥普及。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盖闻中国有至仁焉,德洋恩普,物靡不得其所。”
bù dé shī ēn布德施恩布:给予;施:施舍。给人们以道德和恩惠。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则为你积功累行阴功厚,布德施恩神天佑。”
chóng dé bào gōng崇德报功崇:尊重,推重。尊崇有德之人,酬报有功之人。《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fù dé bèi yì负德背义犹言负恩背义。《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申侯]今又以国媚楚,使子之君,负德背义,自召干戈,祸及民社。”
dé bó wàng qiǎn德薄望浅薄:轻微;望:名望,声望。品德低下,名望轻微。
míng dé shèn fá明德慎罚慎:谨慎。多行恩惠,少用刑罚。《尚书·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liàng lì duó dé量力度德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yǐ dé fú rén以德服人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cái shū dé bó才疏德薄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元 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小生才疏学薄,敢劳大人下降,真乃蓬荜生辉也。”
huái cái bào dé怀才抱德抱:胸怀。既有才学,又有德行。元·关汉卿《陈母教子》楔子:“怕有那山间林下,隐迹埋名,怀才抱德。”
jiǔ hòu wú dé酒后无德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我当着你大奶奶、姑娘们替你赔个不是,担待我酒后无德罢!
dé qiǎn xíng báo德浅行薄行:德行、品行。指品德、操行浅薄。明·朱权《冲模子》第二折:“道窈然难言哉,恐子德浅行薄,何以克当?”
cái dé jiān bèi才德兼备才:才能。德:品德。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元 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huáng tiān wú qīn,wéi dé shì fǔ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皇天:上天;辅:辅助。老天爷公正无私,总帮助有德行的人。《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cái qīng dé bó才轻德薄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同“才疏德薄”。元 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想小官生居寒门,长在白屋,才轻德薄,智穷量浅,有劳先生不弃相探也。”
yǐ dé zhuī huò以德追祸指上对下施恩不当,适以招来祸患。《韩非子 用人》:“故明主除人臣之所苦而立人主之所乐,上下之利莫长于此。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诛薄罪,久怨细过,长侮偷快,数以德追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dà dé bù chóu大德不酬酬:报答,偿还。大的恩惠无法报答或不用报答。明·吴麟征《还里人田券书》:“谚云:大德不酬。”
cái qīng dé bó材轻德薄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qián guāng yǐn dé潜光隐德谓隐藏德才。南朝·梁·慧皎《高僧传·道渊》:“众经数论,靡不通达,而潜光隐德,世莫之知。”
jī dé lěi shàn积德累善积累德行与善事。《史记 韩信卢绾列传论》:“韩信、卢绾非素积德累善之世,徼一时权变,以诈力成功。”又《刘敬叔孙通列传》:“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
jī dé lěi gōng积德累功积累仁德与功业。三国·魏·高贵乡公《改元大赦诏》:“宣力之佐,比积德累功,忠勤帝室。”
gǎn ēn huái dé感恩怀德感激别人的恩德。《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南朝·宋·裴松之注:“古之舍生取义者,必有理存焉,或感恩怀德,投命无悔,或利害有机,奋发以应会,诏所称聂政、介子是也。”
xíng hǎo jī dé行好积德行:从事,做。做好事,积功德。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我虽错了,姑娘们吩咐了,以后改过,姑娘们那不是行好积德。”
dé gāo wàng zhòng德高望重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dé yóu rú máo德輶如毛德轻得象羽毛一样。谓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chēng dé duó gōng称德度功称:衡量;度:估量。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管子·君臣下》:“称德度功,劝其所能。”
dé róng yán gōng德容言功见“德言容功”。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jī shàn chéng dé积善成德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dé bó néng xiǎn德薄能鲜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gē gōng sòng dé歌功颂德颂扬功绩和德行。现多含阿谀奉承的意思。功:功绩。德:德行。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fēng gōng yì dé丰功懿德同“丰功茂德”。《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诱呼鲜卑,侵扰北方”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自先帝初兴,爱暨陛下,荣渊累叶,丰功懿德,策名褒扬,辩著廊庙,胜衣举履,诵咏明文,以为口实。”
gǎn ēn hè dé感恩荷德感:感激;荷:承受。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宋·张孝祥《代楤得居士上相府书》:“且禄优足以仁族,事简足以养疴,使某自谋,不过如此。感恩荷德,负戴靡胜!”
dé róng jiān bèi德容兼备德容:指女子的品德和容貌。兼备:都具备。品德和容貌都非常好。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必用心访个德容兼备的,我老爷总肯是一般相看。”
zhì dé yào dào至德要道至:极,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孝经·开宗明义》:“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qián dé mì xíng潜德秘行见“潜德隐行”。明·宋濂《陈府君墓志铭》:“其绩用昭著者,易于言;而潜德秘行者,难于形容也。”
huái cái bào dé怀材抱德抱:胸怀。既有才学,又有德行。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因为山间林下,多有怀材抱德之人,不肯进取功名,今着小官五路采访。”
fù dé gū ēn负德孤恩缺少恩义。宋·李觏《闵雨诗》:“安知愚下鬼,负德孤恩难制指,弄天之权侮人命。”
gōng dé wú liàng功德无量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南阳慧忠国师》:“功德无量,非口所说,非意所陈。”
huái dé wèi wēi怀德畏威畏:害怕,恐惧。对君王或上司既感怀恩德又畏惧其威严。《北齐书·文宣帝纪》:“怀德畏威,向风清顺。”
dào wēi dé báo道微德薄道行和才能都很差。多作谦辞。《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贫僧道微德薄,不堪为师。”
wén dé wǔ gōng文德武功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卓有成就。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示之以文德,陈之以武功。所以夜户不扃,所以重门罢柝。”
suì zhǒu dé chú谇帚德锄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后以“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
hé dé kān zhī何德堪之有什么德能承受得起这样的封赏。
dé hòu liú guāng德厚流光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穀梁传 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gōng dé yuán mǎn功德圆满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唐 陈集原《龙龛道场铭》:“更于道场之南造释迦尊像一座,遂得不日而成,功德圆满。”
bài dé rǔ xíng败德辱行败坏道德和操守。
yí dé xiū liè遗德休烈见“遗德馀烈”。宋·王珪《赐韩琦免恩命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朕蒙遗德休烈,既已布泽四海之遐,矧定策禁中,以安社稷,褒功赋爵,庸敢后乎!”
dé yì shuāng xīn德艺双馨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国语·周语》:“其德足以昭其馨香。”
dé gāo wàng zūn德高望尊道德高,声望高。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dé yán gōng mào德言工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四种德。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非是咱自夸奖:他有德言工貌,小生有恭俭温良。”
dé cái jiān bèi德才兼备品德和能力都具备。兼备:都具备。《元史 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dé běn cái mò德本财末谓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语本《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孔颖达疏:“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语出《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孔颖达疏:“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
mǔ yí zhī dé母仪之德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母亲的品德。泛指妇女的品德。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郭皇后纪》:“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
dé yán gōng róng德言工容见“德言容功”。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guǒ xíng yù dé果行育德以果断的行动培养高尚的道德。《易·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dào gāo dé zhòng道高德重道德高尚,很有威信。艾芜《回家》:“水元伯伯打发人来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丁永森知道定是讲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但因为水元伯伯是这村里道高德重的人,没法子违反他的命令,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yǒu tiǎn zǔ dé有忝祖德有愧于祖宗的德行,辱没了祖宗的声誉。
dé báo cái xiān德薄才鲜自谦道德修养不足,才能薄弱。
míng dé zhòng wàng名德重望犹德高望重。明·李贽《与弱侯太史书》:“所幸菩萨不至终穷,有柳塘老以名德重望为东道主。”
dào dé wén zhāng道德文章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宋·辛弃疾《渔家傲·为余伯熙察院寿》:“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
nián gāo dé xūn年高德勋年纪大而有德行。
jiǎn yǐ yǎng dé俭以养德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tóng dé xié lì同德协力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铁郎《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使其万众一心,同德协力,共逐白山之兽,追还我黄帝之魂。”
dì chǒu dé qí地丑德齐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
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dé女子无才便是德旧道德规范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女子无才便是德。’真千古至言也。”
huì dé zhāng wén秽德彰闻秽:秽恶;秽德:丑恶的行为;彰:明显。丑恶的行为已经为人所共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这等的秽德彰闻,焉得不人皆掩鼻!”
shèng dé bù mǐn盛德不泯盛德:美盛的品德;泯:灭。美盛的德行永远不会泯灭。指品德高尚的人永世受人崇敬。南朝·宋·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夫盛德不泯,义存祀典。”
duó dé liàng lì度德量力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nián gāo dé shào年高德邵邵:美好。年纪大,品德好。汉·扬雄《法言·孝至》:“吾闻诸传,老则戒之在得。年弥高而德弥邵者,是孔子之徒欤!”
dé shèng tóu huí德胜头迴德,通“得”。迴,同“回”。宋明话本、通俗小说的引首。
wú yuàn wú dé无怨无德既没有怨恨,也没有恩德。指彼此间没有恩怨关系。《左传·成公三年》:“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tóng dé tóng xīn同德同心见“同心同德”。《旧唐书·马燧传》“长城压境,巨舰济川,同德同心,扶危持颠。”明·罗贯中《平山冷燕》第一回:“然君臣同德同心,于兹可见。”
qiān dé huī hǎo愆德隳好愆:过失;隳:毁坏。损害道义,破坏友好。指破坏了道义原则和友好关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而皇叔愆德隳好,已得西川,又占荆州,贪而忘义,恐为天下所耻笑。”
jī dé yù hòu积德裕后指积累德行,则后世昌盛。清 朱仕琇《又答李磻玉书》:“姊丈以一身榰柱百世之重,今继嗣未立,诚可忧也。况姻母太夫人年亦高矣,尤不能不以此为念也。积德裕后,古岂吾欺,今犹未验,何也!”
dà ēn dà dé大恩大德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若非妹丈救我性命,必作异乡之鬼矣。大恩大德,将何补报!”
qián rén zhòng dé hòu rén shōu前人种德后人收德:德行。指上辈的人有德行,后辈的人会受到恩惠。明·冯惟敏《商调·集贤宾·归田自寿》:“恰才个绕蜗居编菊篱,又报道步蟾宫折桂手,端的是前人种德后人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