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世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mò shì bù wàng没世不忘 | 一辈子也忘不了。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所以没世不忘也。” |
bìng shì wú liǎng并世无两 | 犹举世无双。 | 鲁迅《集外集拾遗 绍介<海上述林>上卷》:“本卷所收,都是文艺论文,作者既系大家,译者又是名手,信而且达,并世无两。” |
jǔ shì hún zhuó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
bǎi shì liú fēn百世流芬 | 美名永传于后世。同“百世流芳”。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结构》:“予以生花之笔,撰为倒峡之词,使人人赞美,百世流芬。” |
gōng gāo gài shì功高盖世 | 功劳极大,当代没人能比。 | 唐浩明《曾国藩》第二部第二章:“小人在江湖上,到处听说将军功高盖世。” |
huá shì qǔ chǒng哗世取宠 | 犹言哗众取宠。 | 明·归有光《送国子助教徐先生序》:“至于久而天下靡然,习其辞而不复知其原,士以哗世取宠,苟一时之得以自负。” |
yí chòu wàn shì遗臭万世 | 同“遗臭万载”。 | 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一:“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一旦为此,若不早改图,必且遗臭万世。” |
tiǎn yán rén shì靦颜人世 | 靦颜:表现出惭愧的脸色。形容丧气失节,厚颜无耻地活在世上。 | 《晋书·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靦颜天壤邪!” |
yáng kuáng bì shì佯狂避世 | 佯:假装。假装疯狂以回避世人。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41回:“少不得借鉴着佯狂避世,放浪形骸,以为遮饰地步。” |
rén miàn zhú gāo dī,shì qíng zháo lěng nuǎn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 | 指世风日下,对人的态度随地位和权势的高低有所不同。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40回:“常言道:‘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冯主事虽然欠下老爷银两,见老爷死了,你又在难中,谁肯唾手交还?” |
qì qíng yí shì弃情遗世 | 犹言忘情脱俗。 | 明·何景明《七述》:“乃有弃情遗世,餐气服道,忽迢遥以轻举,望玉京而径造。” |
shì dào rén qíng世道人情 | 泛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同“世道人心”。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5回:“虽不敢说历尽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领悟了些须。” |
shì tài rén qíng世态人情 | 社会风尚和为人处世之道。亦作“世道人情”。 | 元·关汉卿《四块玉·闲适》曲:“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
sù shì yuān jiā夙世冤家 | 亦作“夙世冤业”。①前世的仇人。形容积怨极深。②昵称所钟爱的人。 | 宋·高晦叟《珍席放谈》下卷:“岁设水陆斋,常旁设一位,立牌书曰:‘夙世冤家石介。’” |
sù shì yuān yè夙世冤业 | 见“夙世冤家”。 | 明·无名氏《双调夜行船序·重会》套曲:“兜的夙世冤业,却如何一见两情寄牵掣。” |
miǎo rú kuàng shì邈如旷世 | 仿佛隔了久远的年代。 | 清 冯桂芬《致李伯相书》:“距今只二十余年,惟以工员四散,军兴多故,遂邈如旷世,知之者绝少。” |
xíng ér shì wèi tiān xià fǎ行而世为天下法 | 行:所作所为;法:效法。言行要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为世人作学习榜样。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
gé shì zhī gǎn隔世之感 | 世:古指30年为一世;世指一个时代。指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大而引起的、像隔了一个时代似的感觉。 | 宋 范成大《吴船录下》:“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
gài shì zhī cái盖世之才 | 盖世:压倒当世,超出世上所有的;才:才能。形容超出当代、无与伦比的才能。 | 宋·苏轼《留侯论》:“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
shì dài shū xiāng世代书香 | 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林家虽贫到没饭吃,也是世代书香人家,断不肯将他家的人丢给亲戚,落的耻笑。” |
rén qíng shì tài人情世态 | 人世间的情态。多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情分。 | 明·陈所闻《新水令·填归去来词》套曲:“俺与那人情世态既相违,披襟散发最相宜。”明·洪应明《菜根谭·闲适》:“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太真。” |
rén shēng zài shì人生在世 | 指人生活在世上。 | 南朝·齐·萧嶷《遗令》第六卷:“人生在世,本自非常,吾年已老,前路几何?” |
jiǔ jīng shì gù久经世故 | 世俗,俗气,老于世故。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这老头儿虽说粗豪,却是个久经世故的,须是不露一毫芒角才引得出他的真话来呢。” |
huò shì wū mín惑世诬民 | 指蛊惑世人。 | 明刘若愚《酌中志 内臣职掌纪略》:“极厌憎释教,以为惑世诬民,最宜摈绝者。” |
bá shān gài shì拔山盖世 | 拔山:把山拔起来。引申为力大无比。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jīng shì hài mù惊世骇目 | 谓使世人见而惊奇。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然不若时用变体,如兵之出奇,变化无穷,以惊世骇目。” |
chāo sú jué shì超俗绝世 | 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 汉·赵壹《非草书》:“夫杜崔张之,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 |
dùn shì wú mèn遁世无闷 | 谓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 | 《易·乾》:“不成乎名,遁世无闷。”孔颖达疏:“谓逃遁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 |
bǎo liàn shì gù饱练世故 | 指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同“饱谙世故”。 | 宋 叶适《郭府君墓志铭》:“察江之言,皆饱练世故而不回挠,是足以继其父兄矣。” |
wàn shì bù yì万世不易 | 易:改变。永远不改变。亦作“万代不易”。 | |
jué shì jiā rén绝世佳人 | 绝世:当世独一无二;佳人:美人。当代最美的女人。 | 《汉书 外戚传》载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
gāo shì hài sú高世骇俗 | 高世:超出世人;骇:惊吓,震惊。具有令一般人吃惊的才能。比喻才智超群。 | |
jì shì kuāng shí济世匡时 | 济:拯救;匡:匡正。拯救人世,匡正时政。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5回:“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 |
xī shì zhī zhēn稀世之珍 | 世间罕见的珍宝。比喻极宝贵的东西。 | 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当时卿相及好事者,得居寀图障卷簇,家藏户宝,为稀世之珍。” |
nián yì shì hào年谊世好 | 年谊:科举时代称同年登科的关系;世好:两家世代友好。科举时代两家因同年登科而为世交的人。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 |
dūn shì lì sú敦世厉俗 | 使民俗敦厚,世风振兴。 | 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欲兴利除害,则无其人,欲敦世厉俗,则无其具。” |
gài shì wú shuāng盖世无双 | 盖:压倒。世上再没有第二个。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
lì shì mó dùn历世磨钝 | 见“历世摩钝”。 | |
fēng mǐ yī shì风靡一世 | 靡:倒下;风靡:风行。随风一边倒。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流行。 |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个人主义,渐得势力,所谓民约说、人权论等,渐风靡一世。” |
jué rén jué shì觉人觉世 | 指启发世人觉悟 | 清 郑燮《<道情>序》:“若遇争名夺利之场,正好觉人觉世。” |
hùn shì mó wáng混世魔王 | 比喻扰乱人世的凶人或骄纵恣肆的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
luàn shì xiōng nián乱世凶年 | 时世动乱,年成极坏。 | |
fèn shì jí è愤世嫉恶 | 愤:愤恨,不满;世:世道,现状;嫉:憎恶,仇恨。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 宋·李觐《与王章秘校书》:“其辩说骎骎到义理,愤世嫉恶,有大丈夫之芒角。” |
lì shì mó dùn厉世摩钝 | 指磨砺世人,使笨拙的人奋发有为。 | 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爵禄束帛者,天下之底石,高祖所以厉世摩钝也。” |
xī shì zhī bǎo稀世之宝 | 稀世:世上稀有。世上稀有的珍宝。 | 宋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当时卿相及好事者,得居寀父子图障卷簇,家藏户宝,为稀世之珍。” |
huā huā shì jiè花花世界 | 指热闹繁华的地方或灯红酒绿寻欢作乐的场所。也泛指人世间。含贬义。 | 宋 文及翁《贺新郎 西湖》词:“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 |
jiǎo shì lì sú矫世励俗 | 矫世:纠正世风。励:鼓励。改变颓废的世风,鼓励淳厚的民俗。 | 宋·王禹偁《四皓庙碑》:“远害全身,矫世励俗。清泉洗耳,紫芝充腹。” |
dào yuǎn zhī jì,shì wěi zhī xián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 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 三国·魏·曹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
kuàng shì qí cái旷世奇才 | 旷世:当代没有能相比的。指当代少见的奇才。 | 明 屠隆《彩毫记 祖饯都门》:“李公旷世奇才,正宜匡扶社稷。” |
suí shì chén fú随世沉浮 | 沉浮:在水面上出没。形容缺乏操守,随俗俯仰。亦作“与世沉浮”、“随俗浮沉”。 | 《零陵先贤传》:“君令子初随世沉浮,容悦玄德,交非其人,何足为高士乎?” |
guǐ wù fàn shì轨物范世 | 指作事物的规范、世人的榜样。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 |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shēng tiān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 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合家见防御说得伤心,一齐号哭起来。直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连崔生也不知陪下了多少眼泪。” |
luàn shì yīng xióng乱世英雄 | 乱世:动乱的不安定的时代;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
jǔ shì zhǔ mù举世瞩目 | 举:全;瞩目:注视。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 战国 楚 屈原《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国语 晋语》:“则恐国人这瞩目于我也。” |
huá shì dòng sú哗世动俗 | 用浮夸的言行去惊动世俗之人。 | 宋·曾巩《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铭》:“其为人,居家孝友,遇人和易质厚,不为聪明技巧以哗世动俗。” |
xián hú wèn shì悬壶问世 | 在社会上挂牌行医。原只作“悬壶”,意即行医。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费长房传》:“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 |
shì fēng rì xià世风日下 | 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坏。 |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我国世风日下,亲戚尚如此,况友乎?” |
wàn shì liú fāng万世流芳 | 好名声永远流传。 | |
bù shì zhī lüè不世之略 | 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略:谋略。不平凡的谋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4回:“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 |
qī shì dào míng欺世盗名 | 欺:欺骗;世人:指当时的人。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 荀况《荀子 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 |
jǔ shì wú dí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他们认为是‘异常强大’的,‘举世无敌’的。” |
mò shì nán wàng没世难忘 | 没世:死。一辈子也忘不了。 | 《礼记 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
tiǎn yán rén shì腼颜人世 | 腼颜:表现出惭愧的脸色。形容丧气失节,厚颜无耻地活在世上。 | 《晋书 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腼颜天壤邪!” |
xī shì zhī zhēn希世之珍 | 希世:世上希有;珍:宝物。世间罕见的珍宝。比喻极宝贵的东西。 | 宋 陆游《素心砚铭》:“希世之珍那可得,故人赠我情可极。” |
xī shì zhī cái希世之才 | 指世间很少有的人才。 | 元 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欲解倒悬之厄,须杖希世之才。” |
qióng nián lěi shì穷年累世 | 形容时间长久。 | 《荀子 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
jiù shì jì mín救世济民 | 挽救天下,拯济百姓。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八回:“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 |
ē shì qǔ róng阿世取容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别人的欢心。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
dùn shì yí róng遁世遗荣 | 谓避世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 | 晋·慧远《答何镇南书》:“是故遁世遗荣,反俗而动。” |
méi shì bù yú没世不渝 | 终身不变。 | 郭沫若《历史人物·鲁迅与王国维》:“一直到鲁迅的病殁,蔡元培是尽了没世不渝的友谊的。” |
jì shí zhěng shì济时拯世 | 济:救助。形容拯济救助时世。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骃列传》:“且济时拯世之术,岂必体尧蹈舜然后乃理哉?” |
jiǎo shì biàn sú矫世变俗 | 指纠正和改变不良的世风民俗。 | 《宋史 王安石传》:“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
yǒng shì qí fāng永世其芳 | 永世:永远。这个芳香永远流传。比喻美德长存。 | 《剪灯余话·胡媚娘传》:“长春不老,永世其芳。” |
yǒng shì wú qióng永世无穷 | 永世:永远。永远没有穷尽。 | 《尚书·微子之命》:“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 |
jì shì jīng bāng济世经邦 | 济:拯救,救助;邦:国家。拯救人世,治理国家。 | 明·屠隆《彩毫记·知畿引退》:“此行指望济世经邦,谁想竟成画饼。” |
fèn shì jí sú忿世嫉俗 | 同“愤世嫉俗”。 |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自尊至者,不平恒继之,忿世嫉俗,发为巨震,与对跖之徒争衡。” |
dùn shì lí qún遁世离群 | 犹言避世独处。 | 《元史·隐逸传序》:“后世之士,其所蕴蓄或未至,而好以迹为高,当邦有道之时,且遁世离群,谓之隐士。” |
yù shēng diào shì鬻声钓世 | 犹言沽名钓誉。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 |
qī shì diào yù欺世钓誉 | 欺:欺骗;世:世人;誉:名声。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 《元史·隐逸传》:“世主亦苟取其名而强起之,不如所闻,则曰:‘是欺世钓誉者也。’” |
diào míng qī shì钓名欺世 | 作伪求取虚名,欺骗世人。 | 清 郑燮《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不过挪移借贷,改窜添补,便尔钓名欺世。” |
jì shì ān rén济世安人 | 拯救时世,安定人民。 | 唐·刘禹锡《哭吕衡州》:“一夜霜风雕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 |
yú shì chén fú与世沉浮 | 与:和,同;世:指世人;沉浮:随波逐流。随大流,大家怎样,自己也怎样。 | 《史记·游侠列传》:“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
yǔ shì fú chén与世浮沉 | 见“与世沉浮”。 | 宋·司马光《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然不能与世浮沉。平视贵要,若无人,故所至龃龉。” |
bì shì lí sú避世离俗 | 逃避浊世,超脱凡俗。 | 东汉 王充《论衡 定贤》:“以清节自守,不降志辱身为贤乎?是则避世离俗,长沮、桀溺之类也。” |
dùn shì lí sú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汉·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河,故言抗迹也。” |
qī shì luàn sú欺世乱俗 | 乱:迷惑。欺骗世人,破坏习俗。 | 宋·陈亮《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给事中王时升似朴实诈,足以欺世乱俗。” |
qiáo mù shì jiā乔木世家 | 乔木:代指贵族、高官。指贵族世家。 |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
yǔ shì wú zhēng与世无争 | 和社会上的人没有争执。多指一种消极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 《战国策·楚策四》:“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
yǔ shì mǐ zhēng与世靡争 | 靡:无。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 晋·潘岳《许由颂》:“邈哉许公,执真履贞,辞尧天下,抱朴隐形,川停岳峙,澹泊无营,栖迟高山,与世靡争。” |
dùn shì cháng wǎng遁世长往 | 避世隐居而长期不出。 | 明·归有光《白庵程翁八十寿序》:“其所见四方贤公卿大夫、名士才人有几;遁世长往、怀道蕴术之士有几?” |
yí shì yuè sú遗世越俗 | 超脱世俗。 | 三国·魏·曹植《七启》:“亦将有才人妙妓,遗世越俗,扬《北里》之流声,绍《阳阿》之妙曲。” |
zhī míng dāng shì知名当世 | 知名:著名、有名。在当代很著名。 |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图画相次于未央宫,第一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皆有功德,知名当世。” |
yóu xì rén shì游戏人世 | 见“游戏人间”。 | |
dāng shì wú shuāng当世无双 | 当前世上没有能相比的。无双;没有两个;意即只有一个。 | 西汉 桓宽《盐铁论 褒贤》:“东方朔自称辨略,消坚释石,当世无双。” |
míng chuí hòu shì名垂后世 | 好名声流传的后代。 | 《三国志·魏书·臧洪传》:“身著图象,名垂后世。” |
shí yí shì biàn时移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同“时易世变”。 | 唐 白居易《唐淮南节度使李公家庙碑铭序》:“朝当晏驾,时移世变,遂出掾高要,佐浔阳。” |
jué shì wú lún绝世无伦 | 绝世:冠绝当世。冠绝当世,超过同辈。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四卷:“其第三子名玉斧,长名挧,字道翔。道德淳莹,绝世无伦。” |
bù xiǎo shì wù不晓世务 | 不知晓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 《宋史 王安石传》:“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
yuè fán yí shì越凡遗世 | 超越凡俗,脱离世俗社会。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每进一卮,侍女们八音齐奏,音调清和,令人有越凡遗世之想。” |
dāng shì cái dù当世才度 | 当世:当代,现世。才:才华。度:气度。当代具有才华气度的人。亦作“当世才具”。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曹肇传》:“肇有当世才度,为散骑常侍、屯骑校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