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天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天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tiān bēng dì tā天崩地塌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灾难、重大的事变或强烈的声响。《三国演义》第七一回:“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示例〗忽听得轰的一声,犹如天崩地塌一般。 ★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jiē dì xiān tiān揭地掀天指翻天覆地。清 蒋涟《<于忠肃公集>序》:“公乃以一身支柱其间,扶危定倾,使揭地掀天之日,为苞桑磐石之安。”
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七回:“我说的不是功名么?你们不知道‘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呢’?”
jí tiān pán dì极天蟠地谓充塞天地之间。语本《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语出《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tōng tiān chè dì通天彻地①形容本领十分高强。②从天到地,到处。元·石君宝《李亚仙花酒曲江池》第二折:“总饶你便通天彻地的郎君,也不够三朝五日遭瘟。”
tiān xià tāo tāo天下滔滔滔滔:连续不断的样子。洪水弥漫,遍地都是。比喻社会普遍纷乱。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风气比比皆是。《三国志通俗演义·赵子龙磐河大战》:“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
tiān xuán dì gé天悬地隔悬、隔:距离远。比喻相差极大。《南齐书 陆厥传》: “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rǎo zhī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新唐书 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tóng shì tiān yá lún luò rén同是天涯沦落人大家都是有不幸的遭遇的人。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tiān xià dà zhì天下大治指国泰民安。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尧舜时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
tiān dì jīng wěi天地经纬指天地间理所应当、无可非议的道理。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
xiàng tiān ér tuò向天而唾仰头向着天吐唾沫,唾沫还是落在自己的脸上。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
tiān zhēn làn màn天真烂漫自然纯真;毫不造作。多指少年儿童纯真可爱。天真:心地单纯;不虚伪做作;烂漫:坦率自然。宋 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高三齿儿未冠,天真烂熳好容仪,楚楚衣装无不宜。”
tiān yuán còu hé天缘凑合天缘:自然的机缘。旧时认为男女结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属巧合。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四折:“这婚姻是天缘凑合。”
tiān shēng tiān shā天生天杀指自生自化,自生自灭。汉·张良《阴符经》:“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yǐ tiān bá dì倚天拔地倚天而立,拔地而起。极言魁伟雄奇。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至杜陵,负其倚天拔地之材,更欲驾《风》、《骚》而上之,则有所不能。”
jī quǎn shēng tiān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东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一子出家,七祖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fā hǎn lián tiān发喊连天连天:与天相连。叫喊的声音直达天上。形容喊声宏大。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一折:“凭着俺猛将千员,士卒勇健,相征战,则听的发喊连天,将武艺可便从施展。”
jú tiān shuò dì焮天铄地形容火势炽盛。唐·王维《京兆尹张公德政碑》:“火燎将至,焮天铄地。”
tiān mìng yǒu guī天命有归天命:上天的意志;归:归宿。上天所安排的归宿。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可见天命有归,岂是人为。”
hū tiān qiāng dì呼天抢地呼:呼叫;抢地:触地;撞地。指向天呼号;用头碰地。形容极端悲痛。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萧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guǎn zhōng kuī tiān管中窥天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庄子 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yuàn tiān yōu rén怨天忧人怨:怨恨;天:命运;忧:责怪。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ǐ lín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xiān tiān bù zú先天不足先天:中医指人或动物在母腹中的孕育时期;与“后天”相对。原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清 李汝珍《镜花缘》:“小弟闻得仙人与虚合体,日中无影;又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亦或日中无影。”
tiān xià dì yī天下第一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治平为天下第一。”
huò cóng tiān jiàng祸从天降祸:祸害;灾难;降:落下来。灾祸从天上落下来。比喻意外的灾祸突然到来。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则为那窈窕娘,不招你个俊俏郎,弄出这一番祸从天降。”
míng zhú tiān nán明烛天南烛:照耀。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清·姚鼐《登泰山记》:“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pǔ tiān zā dì普天匝地满天遍地,普天下。元·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诗:“百尺竿头更移步,普天匝地生清风。”
tāo tiān zuì xíng滔天罪行滔天:漫天。比喻罪恶极大。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除对亲日派破坏抗日、袭击人民军队、发动内战之滔天罪行,另有处置外……”
qíng tiān pī lì晴天霹雳雳:炸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发性的令人吃惊的事情或灾祸。宋 杨万里《诚斋集 卷二十一 人日出游湖上》诗:“平地跳雪山,晴空下霹雳。”
zhǐ shǐ tiān rì指矢天日见“指天誓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窦氏》:“女要誓;南指矢天日,以坚永约,女乃允之。”
tiān gāo rì yuǎn天高日远指偏远地区。比喻离帝王很远。宋·秦观《代王承事乞回授一官表》:“臣父独婴罪衅,流寓江海,天高日远,自新无路,臣诚私心痛之。”
huǒ guāng zhú tiān火光烛天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明·张岱《海志》:“火光烛天,海水如沸,此来得见海战,尤奇。”
yǒu tiān wú rì有天无日比喻社会非常黑暗,没有公道。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元来个梁山泊有天无日。”
tiān jiǎ qí nián天假其年同“天假之年”。南朝·梁·沈约《与徐勉书》:“若天假其年,还得平健,才力所堪,惟思是策。”
yí hèn zhōng tiān遗恨终天谓终身感到悔恨。佩蘅子《吴江雪》第十六回:“则我之身虽死犹幸,他日殉节,庶有名目。但恐辱抹爹娘,害他涉险,计不出此,遗恨终天矣!”
tiān gāo tīng xià天高听下谓天子圣明,虽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下情。《南齐书·王融传》:“皇鉴烛幽,天高听下,赏片言之或善,矜一物之失时。”
yún jǐn tiān zhāng云锦天章云锦:神话传说中织女用彩云织出的锦缎。天章:彩云组合成的花纹。比喻文章极为高雅、华美。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诗:“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
zhào tiān là zhú照天蜡烛照亮天空的烛光。比喻官吏的明察宋·范镇《东斋纪事》第四卷:“田元均密谏况,宽厚明辨,其治成都最为声。……蜀人谓之‘照天蜡烛’,又谓之‘不错事尚书’。”
jǐn tiān xiù dì锦天绣地形容房屋或其他环境布置得十分美观华丽。宋·范成大《清明日试新火作牡丹会》:“那得青烟穿御柳,且将银烛照京花……锦天绣地春不散,任教檐雨卷泥沙。”
pǔ tiān lǜ tǔ溥天率土谓整个天下、四海之内。语本《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语出《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tiān xià mò dí天下莫敌见“天下无敌”。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tiān gāo huáng dì yuǎn天高皇帝远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元 无名氏《台温处树旗谣》:“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
huí tiān wǎn rì回天挽日见“回天倒日”。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贴赘说》:“则回天挽日之功,皆出宪台起死嘘枯之赐矣。”
mí tiān dà huǎng弥天大谎弥:充满。天大的谎话。元 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那厮主置定乱宫心,酝酿着漫天谎。”
tí tiān kū dì啼天哭地呼天叫地的哭号,形容非常悲痛。元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阑路驾上书》:“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nǚ wā bǔ tiān女娲补天女娲:传说中上古女帝名。有说是伏羲的妹妹;有说是伏羲的妻子。相传共工氏祝融败;斗触不周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hú tiān rì yuè壶天日月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金 长筌子《西江月》词:“返照壶天日月,休言尘世风波。”
háo tiān hǎn dì嚎天喊地见“嚎天动地”。《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里边丈母嚎天喊地的哭。”
shùn tiān xù mín顺天恤民顺:依顺,顺从;恤:体恤。顺应天意,体恤民众。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朕与单于俱由此道,顺天恤民,世世相传,施之无穷,天下莫不咸嘉。”
mèi dì mán tiān昧地谩天比喻昧着良心隐瞒真实情况,用谎言欺骗他人。亦作“昧地瞒天”。金侯善渊《酹江月》词:“昧地谩天,多能已会,以巧翻为拙。”
tiāo huā luàn zhuì天花乱坠从天上落下许多花朵。比喻说话漂亮动听而不切合实际或用甜言蜜语骗人。也用来形容雪花纷纷飘落。《法华经 序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mán tiān mán dì瞒天瞒地指瞒上欺下。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你便休得要瞒天瞒地,你则会帐房里闲坐的,咱可便委其实。”
mǎn tiān xīng dǒu满天星斗星斗:星的总称。布满天空的星星。比喻事情多而杂乱。后形容文章华美。唐 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tiān wǎng huī huī,shū ér bù lòu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73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zhù tiān wéi nüè助天为虐趁有天灾的时候害人。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年》:“死在朝夕,无助天为虐。”
gǎn tiān dòng dì感天动地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形容诚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形容冤屈极大。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义柔禅师》:“诸佛出世,说法度人,感天动地;和尚出世,有何详瑞?”
tiān yī wú fèng天衣无缝天上神仙的衣服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五代 前蜀 牛峤《灵怪录 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dà bái yú tiān xià大白于天下大白:彻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国。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9回:“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将无以大白于天下,而佥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图。”
tiān zhī lù mín天之戮民亦作“天之僇民”。受天惩罚的人;罪人。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
tiān gāo tīng bēi天高听卑卑:低下。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间最卑微的地方。旧时称好的帝王了解民情。西汉 司马迁《史记 宋微子世家》:“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
yī chàng xióng jī tiān xià bái一唱雄鸡天下白公鸡一叫,天就亮了。形容东方破晓,长夜宣告结束。指真相大白。唐·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qīng tiān pī lì青天霹雳霹雳:响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南康军云居宗振首座》:“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
dòng tiān dì,qì guǐ shén动天地,泣鬼神动:感动;泣:低声哭。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清·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chéng tiān zhī hù承天之祜承:蒙受;祜:福。蒙受老天的赐福。《诗经·小雅·信南山》:“受天之祜。”
huā tiān jiǔ dì花天酒地花:比喻美女;旧指娼妓或娼馆。指整天挟妓饮酒。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tiān jī bù kě xiè lù天机不可泄露旧时迷信认为世事都由上天安排,而事先却不能泄露。也指涉及机密的事,不到时候不能预先透露。同“天机不可泄漏”。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那时老先生尚不曾高发,天机不可泄露,所以晚生就预先回避了。”
dì kuò tiān cháng地阔天长阔:宽广。指天空广大,大地辽阔。唐·李华《吊古战场文》:“地阔天长,不知归路。”
nóng yīn bì tiān浓荫蔽天蔽:挡住。形容树木茂密遮挡阳光。《星火燎原·难忘的日子》:“我们全团战士集合在有几排浓荫蔽天的大树遮盖的一个院子里。”
wèi tiān ài mín畏天爱民畏:敬畏。敬畏上天,怜爱下民。宋·陆游《上殿札子》:“祖宗畏天爱民,子孙皆当取法。”
hún fēi tiān wài魂飞天外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形容惊恐到极点。元 李文蔚《张子房圮桥进履》:“听说罢,魂飞天外,好教我心惊失色。”
tiān nián bù qí天年不齐谓命运和流年不相配合,以致运道不好。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张教头道:‘贤婿,甚么言语!你是天年不齐,遭了横事,又不是你作将出来的。’”
qí tiān hóng fú齐天洪福称颂人福气大,与天相齐。明·无名氏《献蟠桃》第四折:“众群仙都来祝寿,金銮殿乐奏箫韶,愿圣主齐天洪福,祝延龄万国来朝。”
tiān kuān dì zhǎi天宽地窄窄:狭小。形容天下难以容身。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只为他财散人离,闪的我天宽地窄,抵死待要屈脊低腰,又有会巧言令色。”
tiān dì shén míng天地神明指上天和神灵。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7回:“童贯在马上以手加额,顶礼天地神明道:‘惭愧!脱得这场大难!’”
bí kǒng liáo tiān鼻孔辽天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见“鼻孔撩天”。
yán tiān shǔ yuè炎天暑月指炎热的夏天。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这八句诗题着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调冰雪藉避暑,尚兀自嫌热。”
hūn tiān hēi dì昏天黑地昏:黑暗。指天色漆黑;不能辨别方向。也形容昏昏沉沉;神志不清;糊里糊涂。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没人将我拘管收拾,打秋千,闲斗草,直到个昏天黑地。”
tiān dào hǎo huán天道好还旧指恶有恶报。先秦 李耳《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dòng dì jīng tiān动地惊天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tiān yuán qí yù天缘奇遇缘:缘分。天赐机缘,使男女奇巧遇合婚配,天然巧合的缘分。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卷:“宗保听罢,默然自思,此真天缘奇遇。”
zuàn tiān mì féng钻天觅缝见“钻洞觅缝”。老舍《女店员》第一幕:“只要你不给他点烟倒茶,侍侯周到了,他就钻天觅缝地收拾你!”
tiān bēng dì chè天崩地坼崩:倒塌;坼:裂开。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战国策 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tiān bēng dì liè天崩地裂比喻重大的事变。崩:倒塌。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大树坡义虎送亲》:“忽地乱喇的一声响亮,如天崩地裂,一件东西向前而坠。”
wèn tiān mǎi guà问天买卦求问上天以卜吉凶。《刘知远诸宫调·君臣弟兄子母夫妇团圆》:“三娘起对诸亲,奴有愿,问天买卦。”
tiān hūn dì cǎn天昏地惨惨:凄惨,悲伤。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1回:“只见天昏地惨,东西南北,茫然不辨。”
jú tiān jí dì跼天蹐地跼:弯腰;蹐:前脚接后脚地小步走。形容惶恐不安的样子,也指窘迫无路的样子。《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jīng wěi tiān dì经纬天地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曰比,经纬天地曰文。”
rén yuàn tiān nù人怨天怒人民怨恨,天公震怒。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后汉书 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tiān nù mín yuàn天怒民怨怒:发怒;怨:怨恨。上天震怒,人们怨恨。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4回:“三纲尽绝,五伦有乖,天怒民怨,自古及今,罪恶昭著未有若此之甚者。”
màn tiān zā dì漫天匝地铺天盖地。宋·范成大《雪复大作六言》:“遥想漫天匝地,近听穿幔鸣窗。”
tiān xià xiōng xiōng天下匈匈形容局势动荡不安,群情喧扰。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天下匈匈数岁,成败未可知。”
zhī shǒu qíng tiān只手擎天擎:举。一只手能把天举起。形容本领很大。清·夏敬渠《野臾曝言》第111回:“前日令先生陈奏功绩,朕已惊叹为古今未有,今观东宫所奏,方知先生尚未道其十之一二,先生真只手擎天者也。”
bái làng xiān tiān白浪掀天掀:翻腾。形容风大浪高。唐 白居易《风雨晚泊》诗:“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tiān duó zhī nián天夺之年上天褫夺其年寿。谓不能享其天年。清·顾贞观《栩园词弃稿》序:“渐有应者,而天夺之年,未口,辄风流云散。”
wēi zhèn tiān xià威震天下威:威势或威望。震:震动。威势或威望震动天下。亦作“威振天下”。汉·桓宽《盐铁论·非鞅》:“蒙恬却胡千里,非无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强也。”
tiān xià wū yā yī bān hēi天下乌鸦一般黑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儿黑暗、龌龊,别处还不是一样。”
tiān zī xióng hòu天资雄厚具有想象或发明的天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