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天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天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yǐ tiān bá dì倚天拔地倚天而立,拔地而起。极言魁伟雄奇。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至杜陵,负其倚天拔地之材,更欲驾《风》、《骚》而上之,则有所不能。”
dì fù tiān fān地覆天翻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唐 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dì kuò tiān cháng地阔天长阔:宽广。指天空广大,大地辽阔。唐·李华《吊古战场文》:“地阔天长,不知归路。”
shì qīng tiān xià势倾天下形容权势极大,压倒一切人。《三国志·魏书·袁绍传》:“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zhòng kǒu xūn tiān众口熏天指群言可以动天。比喻舆论力量大。《吕氏春秋 离谓》:“毁誉成党,众口熏天。”
xiān tiān dòng dì掀天动地见“掀天揭地”。梁启超《王荆公传》第14章:“读其诗词,几无复为曾造作掀天动地大事业开拓于千古者也。”
cháng tiān lǎo rì长天老日指夏季昼长的日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贾母因向宝钗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
tiān xiāng guó sè天香国色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唐 李濬《松窗杂录》:“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gǎn tiān dì,dòng guǐ shén感天地,动鬼神感:感动。感动天地,使鬼神为之哭泣。形容事迹或文艺作品感人至深。清·黄宗羲《陈苇庵年伯诗序》:“向令风雅而不变,则诗为之道,狭隘而不及情,何以感天地而动鬼神乎?”
dāng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这就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什么不好的呢?”
dé pèi tiān dì德配天地谓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
pǔ tiān lǜ tǔ溥天率土谓整个天下、四海之内。语本《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语出《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tiān dào huī huī天道恢恢恢恢:宽广的样子。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西游补》第八回:“天道恢恢,法律无情。一切掌善司恶刑使,毋得以私犯公,自投罗网。”
jīng tiān wěi dì经天纬地经、纬:南北纵线为经;东西横线为纬;引申为治理、规划。比喻经营规划治理。形容人的才能极大。《国语 周语》:“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北周 庾信《拟连珠》:“盖闻经天纬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màn tiān bì yě漫天蔽野犹铺天盖地。形容盛多。明·陈大声《普天乐·四景题情》:“倩南枝早报先春,飘绵坠粉,任漫天蔽野休阻闲人。”
tiān lǎng qì qīng天朗气清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hū tiān qiāng dì呼天抢地呼:呼叫;抢地:触地;撞地。指向天呼号;用头碰地。形容极端悲痛。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萧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zhī dì zhī tiān知地知天地:地形:天:天气。了解地形,了解气候。春秋·齐·孙武《孙子·地形》:“知地知天,胜乃可全。”
tiān yá zhǐ chǐ天涯咫尺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左传 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唐 李中《宫词二首》:“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
hú zhōng tiān dì壶中天地指道家的生活。元 刘秉忠《永遇乐》词:“壶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还明日。”
jú tiān cù dì局天促地窘迫无路。王维城《新乐府》:“华工苦,华工苦,局天促地无门诉。”
qíng tiān jià hǎi檠天架海形容本领大,能力非凡。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一折:“我是个出水金精兽,稳情取檠天架海梁。”
tiān bēng dì chè天崩地坼崩:倒塌;坼:裂开。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战国策 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tiān xià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清 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jí tiān jì dì极天际地形容十分高大。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8回:“颂魏公曹操功德‘极天际地,伊周莫及,宜进爵为王’。”
jú tiān shuò dì焮天铄地形容火势炽盛。唐·王维《京兆尹张公德政碑》:“火燎将至,焮天铄地。”
tiān bēng dì tān天崩地坍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茅盾《参孙的复仇》:“立时天崩地坍一阵响,整个大殿倒塌。”
tāo tiān dà zuì滔天大罪形容罪恶极大。毛泽东《质问国民党》:“这两种错误,都是滔天大罪的性质,都是和敌人汉奸毫无区别的,你们必须纠正这些错误。”
tiān fù dì zǎi天覆地载覆:盖;载:承受。象天覆盖万物,地承受一切一样。比喻范围极广大。也比喻恩泽深厚。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载。”
liàn shí bǔ tiān炼石补天炼: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dà bái yú tiān xià大白于天下大白:彻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国。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9回:“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将无以大白于天下,而佥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图。”
tiān hūn dì hēi天昏地黑见“天昏地暗”。唐·韩愈《龙移》诗:“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
qīng tiān pī lì青天霹雳霹雳:响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南康军云居宗振首座》:“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
tiān shēng yóu wù天生尤物指容貌艳丽的女子。明 梅鼎祚《玉合记 砥节》:“看他虽是禅踪,自然冶态,正是那天生尤物,世不虚名。”
náng xuè shè tiān囊血射天囊血:盛满血的皮囊;射:射击。将充血的皮囊挂在高处用箭射。比喻暴虐狂妄,犯上作乱。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
bào tiǎn tiān wù暴殄天物暴:残害;殄:灭绝;天物: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爱惜物品;随意毁坏糟蹋。《尚书 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pǔ tiān shuài tǔ普天率土普天:整个天下;率土:指四海之内。指全中国或全世界。《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tiān lǎo dì huāng天老地荒见“天荒地老”。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天老地荒,此情无尽穷。”
tiān dì bù róng天地不容天地:天地之间,人世间。容:宽容。天地所不能容纳。指大逆不道、罪孽深重的人与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若有苟且,天地不容。”
pǔ tiān zā dì普天匝地满天遍地,普天下。元·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诗:“百尺竿头更移步,普天匝地生清风。”
qǐ rén yōu tiān杞人忧天杞:古时国名;忧天:担心天塌陷。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寝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chái tiān gǎi wù柴天改物指改朝换代。改物,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宋书 武帝纪赞》:“至于钟石变声,柴天改物,民已去晋,异于延康之初,功实静乱,又殊感熙之末。”
tiān lǐ zhāo zhāng天理昭彰昭彰: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这一个天理昭昭,谁想到有今朝。”
hēi tiān mō dì黑天摸地形容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7回:“众军黑天摸地,不辨东西,只得下马受降。”
hú tiān hú dì胡天胡帝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诗经 鄘风 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màn tiān kāi jià漫天开价无限度地乱开价码阿英《城隍庙的书市》:“城隍庙的定价是靠不住的,他‘漫天开价’,你一定要‘就地还钱’,慢慢的和他们‘推敲’。”
tiān gāo dì hòu天高地厚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脊。”
gōng gài tiān xià功盖天下功劳天下第一。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正此之谓也。”
tiān kōng hǎi kuò天空海阔①谓天地广阔。②常用以形容宏大宽阔。宋·汤恢《满江红》词:“酒醒香销人自瘦,天空海阔春无极。”清·顾炎武《答子德书》:“要希馀光下被,俾暮年迂叟得自遂于天空海阔之间,尤为知己之爱也。”清·高凤翰《砚史》:“墨乡磅礴,天空海阔。”
yí tiān yì rì移天易日易:更换。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晋书 齐王冏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
suí dì jú tiān蹐地局天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后以“蹐地局天”形容戒慎小心。
tiān fāng yè tán天方夜谭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张洁《沉重的翅膀》:“郑子云的话在他看来是书呆子的呓语,咬文嚼字、天方夜谭、理想主义。”
màn tiān zā dì漫天匝地铺天盖地。宋·范成大《雪复大作六言》:“遥想漫天匝地,近听穿幔鸣窗。”
dòng tiān dì,gǎn guǐ shén动天地,感鬼神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金·元好问《陶然集诗序》:“诗之极致,可以动天地,感鬼神。”
áng shǒu tiān wài昂首天外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清 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
yī bù dēng tiān一步登天登:上。一步登上青天。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也比喻突然得志;爬上高位。清 李绿园《歧路灯》:“万望口角春风,我就一步登天,点了买办差,就过好日子。”
hū tiān jiào dì呼天叫地见“呼天号地”。清·唐训方《里语徵实》卷下引《暗室灯》:“[韩魏公曰]百姓多愚,或为枉断,抱憾终身,早夜呼天叫地,我岂安乎?”
yuàn tiān yóu rén怨天尤人怨恨天命;责怪别人(怨:怨恨;天:这里指命运;尤:责怪;归罪)。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shuō dì tán tiān说地谈天天上地下,无所不谈。形容话题广泛或巧于言辞。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三回:“指挥说地谈天口,来诱翻江搅海人。”
rì jiǔ tiān cháng日久天长指时间很久远。日:指时间。清 曹雪芹《红楼梦》:“日久天长,这些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呢?”
bù chì tiān yuān不啻天渊不啻:无异于。渊:深潭。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比喻差别极大。清 李渔《闲情偶寄 宾白第四》:“吴有吴音,越有越语,相去不啻天渊。”
hōng tiān liè dì轰天裂地见“轰天烈地”。梁启超《新英国巨人克林威尔传》:“此十一年间,表面上之克林威尔,其声希味淡也若此,而后此轰天裂地之克林威尔又何以称焉。”
yìng tiān shùn shí应天顺时应:适应。应天命顺时势。用来颂扬新建立的封建朝代。《晋书·元帝纪》:“爰暨世祖,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kǒu xián tiān xiàn口衔天宪见“口含天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恒帝永兴元年》:“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衔天宪。”
tiān qí dì guài天奇地怪怪:奇异。指天地间非常奇怪的事情。宋·周密《齐东野语·黄婆》:“此事前所未闻,是知穷荒绝数,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
tiān bēng dì tā天崩地塌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灾难、重大的事变或强烈的声响。《三国演义》第七一回:“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示例〗忽听得轰的一声,犹如天崩地塌一般。 ★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zhǐ tiān shì xīn指天誓心指着天,对心起誓。指意志坚定或对人忠诚。唐·张说《为郭振让官表》:“臣与一二贞士,指天誓心,枝梧群邪,捍城王室……艰危备尝,几不免祸。”
gāo tiān hòu dì高天厚地①比喻长久。②比喻深重。明·吴承恩《贺金耻齐翁媪齐寿障词》引:“高天厚地,共启长年。”
suō tiān mō dì梭天摸地指上窜下跳。比喻到处逃窜。《醒世姻缘传》第七六回:“素姐忘记了是猴,只道当真成了自己的老公,朝鞭暮扑,打得个猴精梭天摸地的着极。”
gǎ dài èr tiān感戴二天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艰难、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
nì tiān bèi lǐ逆天背理逆:违背。违背天道常理。元·无名氏《陈仓路》头折:“则他那逆天背理可钐杀,我则待要剿除乱掠扶家国。”
màn tiān biàn yě漫天遍野满山遍野,形容数量多、分布广。冰心《颂“一团火”》:“这星罗棋布、漫天遍野的一团团火光,会把我们新的万里征途,照耀得多么光明,多么灿烂!”
yuān fēi lì tiān鸢飞戾天鸢:又名黑耳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到。比喻为功名利禄而极力高攀《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yǎng miàn tuò tiān仰面唾天仰头向着天吐唾沫,唾沫还是落在自己的脸上。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
yǎng bú kuì tiān仰不愧天仰:抬头;愧:惭愧。抬头没有对不起天的地方。指自省没有做过不好的事;问心无愧。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bái rì shēng tiān白日升天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晋 葛洪《神仙传 阴长生》:“后于平都山东白日升天而去。”
chéng tiān chì dì熯天炽地形容火势极猛。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1回:“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是个熯天炽地。”
wèi dìng zhī tiān未定之天比喻事情还没有着落或还没有决定。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莫若此时趁事在成败未定之天,自己先留个地步。”
tiān bǎo jiǔ rú天保九如天保:《诗经·小雅》中的篇名;九如:该诗中连用了九个“如”字,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旧时祝寿的话,祝贺福寿绵长。《诗经 小雅 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làn màn tiān zhēn烂漫天真形容心地纯真,不虚伪。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九卷:“李太白着宫锦袍醉眠长安市上,纯是烂漫天真,千古岂容第二人装点此蕃举动。”
cān tiān èr dì参天贰地见“参天两地”。《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jú dì kòu tiān局地扣天见“局天扣地”。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纂熧礼启》:“局地扣天,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
bí kǒng cháo tiān鼻孔朝天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见“鼻孔撩天”。
tiān nù mín yuàn天怒民怨怒:发怒;怨:怨恨。上天震怒,人们怨恨。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4回:“三纲尽绝,五伦有乖,天怒民怨,自古及今,罪恶昭著未有若此之甚者。”
tiān huāng dì lǎo天荒地老指经历的时间极久。唐 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tiān bù jiān nán天步艰难天步:时运。国运艰难。《诗经·小雅·白华》:“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chǔ tiān yún yǔ楚天云雨指巫山神女,或男女欢情。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zōu yǎn tán tiān邹衍谈天《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后因以“邹衍谈天”喻善辩。邹,通“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
wú fǎ wú tiān无法无天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guó sè tiān xiāng国色天香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又指女子容貌出众。唐 李濬《松窗杂录》:“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yī fū dé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夫得道,九族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九回:“我听说一夫得道,九祖升天,那有个九族升天之说吗?”
jīng qí bì tiān旌旗蔽天旌旗:旗帜;蔽:遮蔽。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宋·周密《武林旧事·御教》:“戈甲耀日,旌旗蔽天,连亘二十余里,粲如锦绣。”
lián tiān zā dì连天匝地形容规模大,数量多。明·屠隆《彩毫记·归隐山泉》:“那管他翻云覆雨把冤家构,连天匝地兵戈斗,真个是一往冥鸿不可求。”
xuě jiào bīng tiān雪窖冰天窖:收藏东西的地洞。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销雪窖;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dǐng tiān lì dì顶天立地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hún fēi tiān wài,pò sàn jiǔ xiāo魂飞天外,魄散九霄魂:灵魂;魄: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形容惊恐到了极点或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梁中书看了,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tiān bēng dì jiě天崩地解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清·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天崩地解,落然无与我事。”
mí tiān dà huò弥天大祸弥:满。天大的灾祸。元 无名氏《盆儿鬼》:“这都是你不合自揽着这场弥天大祸。”
dòng tiān dì,qì guǐ shén动天地,泣鬼神动:感动;泣:低声哭。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清·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bié yǒu tiān dì fēi rén jiān别有天地非人间别:另外;天地:风格或境界。另有一番新的境界,不是人间所有的。唐·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