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ǐjié

鬼节


拼音guǐ jié
注音ㄍㄨㄟˇ ㄐㄧㄝˊ

繁体鬼節

词语解释

鬼节guǐ jié

  1. 旧俗在清明和农历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扫墓祭祖,故称此三日为鬼节

引证解释

  1. 旧俗在清明和农历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扫墓祭祖,故称此三日为鬼节

    清•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七月望,俗谓之鬼节。”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三:“按照迷信说法,一年二十四节中,清明节是鬼节。”

国语辞典

鬼节guǐ jié

  1. 旧称清明、中元、十月初一日为鬼节。因在此三日祭祀祖先。

网络解释

鬼节 (民俗习称)

鬼节,顾名思义,与鬼有关的节日、祭祀鬼的节日。

鬼是在人类蒙昧时期,对生命的一种延伸。东西方文化对于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很多鬼节,分别有七月半,清明节,三月三,十月初一等。西方鬼节中有墨西哥鬼节等,但最著名的是万圣节。此词条将详细介绍中外各个鬼节的起源文化等内容。

分字解释


※ "鬼节"的意思解释、鬼节是什么意思由元亨利贞网国学站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鬼节造句


  • 1.清明节又称“扫墓节”、“鬼节”、“鬼门关节”、“踏青节”、“三月节”,在我国传统节日体系中,是个极具特色的节日。

    2.不想装鬼吓到你,让手机替我问候你。愿所有的妖魔鬼怪远离你,吉祥幸福伴随你。夜里怕黑有我保护你,我会永远守护你。鬼节快乐,不怕不怕拉!

    3.清明鬼节雨纷纷,祭墓行人欲断魂。

    4.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5.中元节古时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民间俗称“鬼节”、“亡人节”,时间在农历七月半。

    6.七月十五,鬼节,地官释罪之时,开鬼门,百鬼夜行。

    7.血牙的制作是地地道道的魔鬼行径!因此,在鬼节这个阴气最重的一天,不要佩戴为宜,而且这也是真正的玩友们所坚决抵制的。

    8.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

    9.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

    10.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大约始于周代,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

    11.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

    12.烟视媚行,颠倒众生的尤物柳如烟,此刻收起了媚态,声音颤抖着:“今天是鬼节,传说是真的,天地**大开,生之气息将最弱,死亡君主将降临世界!”。

    13.这时,如画已经恨不得下一秒就在屋里了,难怪她离开风尘苑的时候,乐歌说了那么阴阳怪气的话,原来他指的就是今天的鬼节。

    14.貌似***介个就是鬼节烧纸祭拜清朝先祖的神马格格,现在已经在人肉的力量下已经爆出了真身。

    15.听说今天是万圣节鬼节啊,大街上群魔乱舞,记得早早回家啊,临睡前把门窗关好啊!

    16.今天又整理出一批鬼节的照片,小贝是小巫师,呵呵。

    17.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又称“盂兰盆节”、“鬼节”。

    18.被多个男人摸过的女人更没有鬼魂理睬!女孩要想不去阴间作鬼的老婆,只有在鬼节的这几天,到鬼街上去,允许人们触摸*房,鬼才不管。

    19.主要论述鬼节、中元节和盂兰盆节的基本特点和主要活动。

    20.中元节猜迷:啥东西来无影去无踪,能温柔能粗鲁,或长或短,可有声可无声,随时出现不能预见。猜到吗?它就是~短信哦,我让它来陪你过鬼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