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ǔnjié

撙节


拼音zǔn jié
注音ㄗㄨㄣˇ ㄐㄧㄝˊ

繁体撙節



词语解释

撙节zǔn jié

  1. 抑制;节制。

  2. 节省;节约。

  3. 调节;料理。

引证解释

  1. 抑制;节制。

    《礼记·曲礼上》:“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孙希旦 集解:“有所抑而不敢肆谓之撙,有所制而不敢过谓之节。”
    《南史·颜延之传》:“恭敬撙节,福之基也。骄佷傲慢,祸之始也。”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年》:“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

  2. 节省;节约。

    《新唐书·柳公绰传》:“遭岁恶,撙节用度,輟宴饮,衣食与士卒钧。”
    《明史·周经传》:“滥费无纪,至帑藏殫虚,宜大为撙节。”

  3. 调节;料理。

    《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老人心性渐渐的没了正经,饮食不知飢饱,都是别人与他撙节。”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须先生出个方儿,把这几桩事,撙节得长远些,享用着安稳些便好。”

国语辞典

撙节zǔn jié

  1. 约束、抑制。

    《礼记·曲礼上》:「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恭敬撙节,福之基也。」

  2. 节省、节约。

    《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遭岁恶,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钧。」
    《明史·卷一八三·周经传》:「滥费无纪,致帑藏殚虚,宜大为撙节。」

    滥用 浪费

网络解释

撙节

撙节:节制;节约;调节。

古籍《礼记·曲礼上》有言:“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孙希旦集解:“有所抑而不敢肆谓之撙,有所制而不敢过谓之节。”

分字解释


※ "撙节"的意思解释、撙节是什么意思由元亨利贞网国学站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撙节造句


  • 1.但绝大多数的希腊人表示,在希腊衰退进入第三年之际,他们无法承受更多的撙节举措.

    2.希腊议会必须通过撙节计划,才可取得国际援助的下一笔资金,以偿还债务.

    3.投资人担心,欧洲各国的撙节措施加尚未解决的银行债务,可能使脆弱的经济复苏脱离正轨.

    4.报导,艾迪纳一直饱受狗粪袋失窃之苦,此外也想撙节开支。

    5.对那些科夹禚物的认可,除能撙节时分战省下许多电费,借让我每年攒下上千好圆。

    6.这项撙节计划规定向年收入超过9万欧元的人课徵"团结税",为期三年.

    7.希腊议会初步批准新一轮撙节举措,这是该国避免债务违约所必需的,而债务违约可能在欧元区此起彼伏.

    8.议会通过撙节方案是希腊获得欧元区国家更多援助资金的前提.如果资金无法到位,可能造成希腊大规模债务违约,这可能扰乱市况.

    9.如同金融与房地产危机的交互拖累现象,消费景气下滑也是一样,缩衣节食会导致企业裁员,而企业裁员又让民众更加撙节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