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与民同乐与民同乐的意思
míntóng

与民同乐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例子人人都到五凤楼前,端门之下,插金花,赏御酒,国家与民同乐。(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戒指儿记》)


基础信息

拼音yǔ mín tóng lè

注音ㄩˇ ㄇ一ㄣˊ ㄊㄨㄥˊ ㄌㄜˋ

繁体與民同樂

感情与民同乐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地位高的人。

近义词与民偕乐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与民同乐的意思解释、与民同乐是什么意思由元亨利贞网国学站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与世长辞世:人世;长:永远;辞:辞别;告别。和人世永远告别。是死的委婉语。
殊途同归殊:不同的。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非同小可小可:寻常;一般。不同于一般的小事。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卵与石斗鸡蛋碰石头。比喻自不量力,一定失败。
乐道安命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苦中作乐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
物阜民安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不敢苟同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一轨同风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为民请命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敬业乐群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节用裕民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一视同仁视:看待;仁:仁爱。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同病相怜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普天同庆普:普遍;天:天下;庆:庆贺。普天下共同庆祝。
患难与共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乐道好古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劳民伤财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同室操戈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同心合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民不畏死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命与仇谋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祸国误民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异途同归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国泰民安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休戚是同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比众不同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