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2.第三部分,对交通肇事罪中是否存在共同犯罪问题,从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共同犯罪理论方面进行论证分析,认为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过失犯罪,不存在共同犯罪。
3.对合行为与刑法总则共同犯罪的规定关系复杂,应区别情况分别处理。
4.本文认为,共同过失犯罪与共同故意犯罪可共同构成共同犯罪的二种形态,用共同的原则来界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5."这一理论站不住脚.大家共同犯下一个严重错误,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没有规定经常帐平衡的标准,"一位央行官员表示."。
6.与共同故意犯罪相对,共同过失犯罪也是共同犯罪形态的一种。
7.自首制度有利于鼓励犯罪人自动投案、悔罪自新、分化瓦解共同犯罪人,并有利于提高刑事司法的准确性和效率,进而有助于实现刑罚目的。
8.而在复合行为犯只有部分行为被共同实施时,虽然在定罪上不能成立共同犯罪,但在量刑上应当对共同实施的部分予以考虑。
9.在处罚上,对于单位内部成员而言,虽然其所具有的双重身份是共同犯罪成立的前提条件,但不能成为对其数罪并罚的理由。
10.间接正犯是共同犯罪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1.一般认为,间接正犯是客观主义共同犯罪理论为弥补其共犯从属性的不足而推衍出来的概念。
12.偷税罪的因果关系在不作为方式下具有特殊性,其不作为方式下的共同犯罪也有别于疏忽大意的失职行为。
13.教唆犯理论是共同犯罪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唆犯问题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在司法实践操作上具有重大意义。
14.教唆犯的犯罪未遂问题既与单个人犯罪的未遂有著区别,也与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有所不同,情况非常特殊和复杂。
15.其次,为了能进一步明晰共谋的涵义,论文比较分析了共谋与犯意表示、共同犯罪意思联络、阴谋等近似概念的区别。
16.刑法第25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17.我国刑法理论通说也认为:正是通过意思联络,各共同犯罪人的个人犯罪故意,才结成一体,转化为共同的犯罪故意。
18.无过当之防卫的立法初衷是鼓励公民勇敢地同犯罪作斗争,但是也造成了一种危险,这种危险是指可能使不轨之徒易于歪曲利用无限防卫权以遂其杀人目的。
19.共同犯罪中,时军锋起主要作用,系主犯,但其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系自首,依法可对其从轻处罚;时建锋起次要作用,系从犯,依法应对其减轻处罚。
20.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时军锋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应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被告人时建锋起次要作用,系从犯,依法应对其减轻处罚。
21.在共同犯罪中,时军锋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应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被告人时建锋起次要作用,系从犯,依法应对其减轻处罚。
22.在这项犯罪产业中,专业人士已近构成了某些小集团,他们负责伪造网站或协调其他低水平的同犯。
23.同时,温州警方已查清“冷漠的哥”是李文臣的同村族亲堂兄弟叫李文凯,有足够证据证明李文凯涉嫌构成共同犯罪。
24.法庭休息期间,其中一名囚犯向同犯扔了一张纸飞机,这是他们对诉讼程序的轻蔑。
25.在一个告密流行的社会,“罪与非罪”界限不清,非罪行为会受到等同犯罪的处理。这样,问题突然就简单了,不合理的制度在简化复杂的告密问题。林达
※ "同犯"造句元亨利贞网国学站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