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晚色,散秋馨,兵厨晓溜玉泠泠。
出自金朝:李治的《鹧鸪天·遗山乐府下附》
太一沧波下酒星,露醽秘诀出仙扃。
情知天上莲花白,压尽人间竹叶青。
迷晚色,散秋馨,兵厨晓溜玉泠泠。
楚江云锦三千顷,笑杀灵均话独醒。
“迷晚色,散秋馨,兵厨晓溜玉泠泠。”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太乙如同碧波荡漾的酒从星宿下凡到人间,酿酒的秘诀是从仙人的居所中流传出来的。
神仙所饮的酒色纯净,如同白莲花一样清新脱俗。压尽人间竹叶青,则是指这种酒的品质极高,超越了人间所有以竹叶为原料酿制的酒。
酒能够让人陶醉在晚景中,散发出秋天的香气。在清晨时分,从厨房中酿出的酒经过过滤后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种酒能够让人在楚江的美景中感到愉悦,笑傲屈原的独醒之言。
注释
露醽:是一种美酒的名称
灵均:屈原的字
秋馨:秋天的花香
“迷晚色,散秋馨,兵厨晓溜玉泠泠。”鉴赏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仙气和酒意,描述了诗人在晚色中饮酒的场景,以及他对仙境和自然的向往。其中,“太一沧波”形容的是酒液在杯中荡漾的场景,“露醽”指的是秘密的饮酒方法,“兵厨晓溜”则描述了清晨兵厨中酒液的清脆声。而“楚江云锦”则描绘了楚江沿岸的壮丽景色。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由、仙境和自然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屈原“独醒”品质的赞赏。诗人的情感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他迷恋晚色中的酒香和秋馨,欣赏天上的莲花白和人间竹叶青,沉醉在楚江云锦的美景中,感到灵均的“独醒”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品质。
李治简介
金朝·李治的简介

李治(1192—1279),字仁卿,号敬斋。真定栾城(今属河北)人。金末正大进士,辟知钧州(今河南禹县一带)。金哀宗开兴元年(1232),蒙古军来攻,城溃,乃微服北渡,流落忻、崞间。忽必烈在藩邸,闻其贤,遣使召至,问天下当如何治之,颇嘉纳其言。晚家元氏,学徒益众。忽必烈即位,复聘之,欲处以清要之职。辞以老病,恳请还山。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再以学士召,就职期月,复辞去。卒于家。学优才赡,为人所称。有《敬斋文集》等。存词五首,附见于元好问《遗山乐府》。
...〔► 李治的诗(2篇)〕猜你喜欢
- 迷晚色,散秋馨,兵厨晓溜玉泠泠。
出自 金朝 李治: 《鹧鸪天·遗山乐府下附》
-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 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
出自 宋代 柳永: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 千里不难到,莫遣历块蹶。
出自 宋代 苏轼: 《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
- 己未暮春,复还旧隐。
出自 宋代 向子諲: 《西江月·五柳坊中烟绿》
- 想媚容、耿耿无眠,屈指已算回程。
- 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
- 古钗封寄玉关秋,天咫尺,人南北。
出自 唐代 纳兰性德: 《天仙子·好在软绡红泪积》
-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 凤楼远、回头谩凝睇。
出自 宋代 曹组: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