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老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老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bǎi lǎo zī gé摆老资格摆出自己具有基于年长的声誉或权威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这一点他自己说了,说是有点摆老资格。”
māo kū lǎo shǔ猫哭老鼠比喻假慈悲。《说唐》第62回:“如今又不知那里杀来,又同牛鼻道人在此‘猫儿哭老鼠’,假慈悲。”
lǎo xiū chéng nù老羞成怒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那一个老羞成怒,就假公济私,把他参改,拿问在监。”
yǎng zǐ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养子防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元·无名氏《认金梳》:“儿也,可不道养子防老,积谷防饥,抬举的你成人长大,划的说这等言语那!”
tián jùn yě lǎo田畯野老乡间农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间百姓。南朝·梁·王僧孺《答江琰书》:“其或蹲林卧石,籍卉班荆,不过田畯野老,渔父樵客。”
lǎo shí bā jiāo老实巴交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dì lǎo tiān hūn地老天昏形容变化剧烈。明·汤显祖《牡丹亭·忆女》:“地老天昏,没处把老娘安顿,思量起举目无亲,招魂有尽。”
qí rú shuò lǎo耆儒硕老耆:老;硕:大。盛德高年的儒者。汉·扬雄《剧秦美新》:“是以耆儒硕老,抱其书而远逊;礼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谈。”
qī lǎo bā shí七老八十形容年纪很大。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
huó dào lǎo,xué dào lǎo活到老,学到老指人一生虚心好学。老舍《老舍短篇小说选·后记》:“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今天能看出昨天的缺欠或错误,正好鞭策自己努力学习,要求进步。”
yǎng xiǎo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养小防老,积谷防饥积:聚,储蓄。生养儿子是为了方便老年生活,储存谷物是为了防备荒年挨饿。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nüè lǎo shòu xīn虐老兽心虐老:虐待老人。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有如野兽。汉 班固《汉书 武五子传》:“呜呼!薰鬻氏虐老兽心,以奸巧边氓。朕命将率,徂征厥罪。”汉 司马迁《史记 王世家》:“于戏!荤粥氏虐老兽心,侵犯寇盗,加以奸巧边萌。”
lǎo wǔ lǎo yǐ jí rén zhī lǎo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敬爱。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xī lǎo lián pín惜老怜贫惜:爱惜;怜:哀怜;同情。爱护老年人;怜悯穷苦人。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我们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
yí lǎo yí shào遗老遗少遗老:称前朝的旧臣;遗少:指封建时代留恋前期;思想陈腐的年轻人。指改朝换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后指思想陈腐、顽固守旧的老人和年轻人。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
yuè xià lǎo ér月下老儿见“月下老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儿,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栓的,再不能到一处。”
jìng lǎo zūn xián敬老尊贤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西汉 刘向《说苑 修文》:“入其境,土地辟除,敬老尊贤,则有庆,益其地。”
bǐ lǎo mò xiù笔老墨秀指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明 宋濂《跋东坡书〈乳泉赋〉后》:“李侍郎微之,谓笔老墨秀,挟海上风涛之气,当为海内苏书第一,诚知言也。”
qī ér lǎo shǎo妻儿老少见“妻儿老小”。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引了妻儿老少,和刘青等心腹三十余人,径投望江县天荒湖来。”
lǎo tiān bá dì老天拔地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你老人家老天拔地的,跑什么呢?”
xú niáng bàn lǎo,fēng yùn yóu cún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fǎn lǎo huán tóng反老还童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清 翟灏《通俗编 识馀》:“《急就章》‘长乐无极老复丁’即《参同契》所云老翁复丁壮也,今变之曰反老还童。”
shí tú lǎo mǎ识途老马认识路的老马。比喻熟悉情况、富有经验的人。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shǎo nián lǎo chéng少年老诚见“少年老成”。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现在的玉郎早已不是你我在能仁寺初见的那个少年老诚的玉郎了。”
lǎo huáng lì老皇历比喻过时的老规矩。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6章:“既然社会的变化已经成为铁的事实,那么聪敏人就不应该再抱着一本老皇历念到头。”
lǎo xiǔ wú néng老朽无能老朽:衰老陈腐。形容人衰老不能做什么事情。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以耽沈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
chūn guī rén lǎo春归人老归:回去。比喻女人青春已去,人老珠黄。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三折:“只怕你春归人老,花残月缺,树倒根摧。”
tiān lǎo dì huāng天老地荒见“天荒地老”。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天老地荒,此情无尽穷。”
xié lǎo qiè yòu携老挈幼携:搀扶;挈: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指成群结队而行。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9回:“但见朱仙镇上的百姓,一路携老挈幼,头顶香盘,挨挨挤挤,众口同声攀留元帅,哭声震地。”
yí lǎo gū chén遗老孤臣指改朝换代后已经失势而仍效忠前朝的老臣。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昔者改姓易代,兴亡倏忽,一二遗老孤臣,不忍见宗社之倾,君父之辱,犹或黄冠草履,歌哭空山,乱礁穷岛,相望饮泣。”
fú lǎo jiāng yòu扶老将幼扶:挽着。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宋·陆游《董逃行》诗:“逾城散走坠空壕,扶老将幼山中号。”
lǎo shēng cháng tán老生常谈老生:老书生。原指老书生经常谈论的事物或观点。后泛指毫无新意的理论或老话。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
lǎo jiān jù huá老奸巨猾老:很;极;奸:奸诈;巨:大;极;猾:狡猾。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盖甚至前日。”
jiāng dōng fù lǎo江东父老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的地区。故乡父兄之辈。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lǎo qì héng qiū老气横秋老气:老年的气概;横秋:横亘秋空。形容神态老练严肃。也形容为人死板;缺乏朝气。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lǎo pó shé tóu老婆舌头比喻善于花言巧语、搬弄是非。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那厮是能言巧辩之士,口里含着一堆的老婆舌头。”
fú lǎo xié ruò扶老携弱扶:挽着;携: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歧下。”
yǐ lǎo mài lǎo倚老卖老仗着年纪大;卖弄老资格。多形容摆老资格;轻视别人。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一折:“我尽让你说几句便罢,则管里倚老卖老,口里唠唠叨叨的说个不了。”
qī lǎo bā xiǎo七老八小指老人与小孩。老老少少。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五章:“起开,我又不七老八小的,搀着架着干什么?”
lǎo móu shēn suàn老谋深算老:老练;谋:计谋;深:很;算:打算。指周密地筹划;深远地打算。形容人老练精细;很有谋略。清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沉毅哉!老谋深算,革命军之革命家。”
lǎo ruò cán bīng老弱残兵军队中年老、体弱、伤残的士兵。指军队中丧失战斗力的部分。也比喻年老体弱、能力很差的人。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jìng lǎo cí shǎo敬老慈少见“敬老慈幼”。宋·陈亮《蔡元德墓碣铭》:“敬老慈少,使诡猾暴横者不得自肆,平民安之,而官事赖以省。”
guò jiē lǎo shǔ过街老鼠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清 翟灏《通俗编 兽畜》:“《慎子》:‘一兔过街,百人逐之。’按,流俗有过街老鼠语,似承此而讹。”
lǎo zǐ tiān xià dì yī老子天下第一老子:不谦虚的人的自称。自以为是天下第一号人物。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
jī quǎn zhī shēng xiāng wén,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ái tóu xié lǎo白头偕老白头:指头发全白了;偕:共同;老:老年。夫妻共同生活到头发白了的老年。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
shēn shān lǎo lín深山老林见“深山穷林”。秦牧《莽原语丝》:“还有些人,钻到深山老林里找人参、采木耳,摘蘑菇。”
rén lǎo zhū huáng人老珠黄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象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清 张贵胜《遣愁集》:“人老珠黄,春残花谢。”
lǎo chéng liàn dá老成炼达形容人稳重老练,通达事理。太平天国·洪秀全《设赍奏官诏》:“朕今添封殿前正副赍奏官二员,职同天将,专理进本事务,令表们选举老成炼达元臣保封。”
gào lǎo huán jiā告老还家告老:因年老而告退;还:回,返;家:故乡、故里。因年老而辞职回归故乡安度晚年。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名唤王忠,曾做过宰辅,如今告老还家。”
huán nián què lǎo还年卻老恢复年轻,长生不老。
guī lǎo tián jiān归老田间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回:“我明日即行辞职,还是归老田间罢。”
qī lǎo bā dǎo七老八倒形容年老体衰。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一出:“到得那七老八倒,腰驼背曲时候,富的也死,贫的也死。”
lǎo ér bù sǐ shì wéi zéi老而不死是为贼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论语 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gǒu dǎi lǎo shǔ狗逮老鼠见“狗拿耗子”。柳青《狠透铁》五:“你狗逮老鼠多管那闲事做啥?”
lǎo shǔ guò jiē老鼠过街比喻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亦作“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shī lǎo bīng pò师老兵破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mǔ lǎo hǔ母老虎雌性虎。借指泼妇或刁妇。老舍《柳屯的》:“我曾经作过一个噩梦,梦见一个母老虎,脸上擦着铅粉。”
fú lǎo xié zhì扶老挟稚扶:挽着;挟:夹在胳膊下。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宋史·可适传》:“夏人扶老挟稚,中夜入州城,明日俘获甚夥,而庆兵不至,乃引还。”
lǎo shǔ guò jiē,rén rén hǎn dǎ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比喻害人的东西,大家一致痛恨。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lǎo sēng rù dìng老僧入定和尚静坐,使心定于一处,不起杂念,叫入定。形容人静静地端坐着。曾朴《孽海花》第20回:“却是个黑瘦老者,危然端坐,仿佛老僧入定一样。”
jiāng guì zhī xìng,dào lǎo yù là姜桂之性,到老愈辣姜:生姜;桂:肉桂;性:性质。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刚强。《宋史·晏敦复传》:“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请勿言。”
lǎo ér mí dǔ老而弥笃弥:更加;笃:深厚。人越老对某事物的感情越深厚。《梁书·王筠传》:“余少好书,老而弥笃,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
lǎo shǔ wěi bā老鼠尾巴比喻条件很差,力量很小。陈立德《前驱》:“却被她一把揪住了脑后的那条花白的细辫子,像抓住了一条就想逃走的老鼠尾巴。”
sān cháo yuán lǎo三朝元老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
lǎo hǔ tóu shàng pū cāng yíng老虎头上扑苍蝇比喻自己找死。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老虎头上扑苍蝇,怎的?落得做好好先生。”
sān lǎo wǔ gēng三老五更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礼记·文王世子》:“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
fú lǎo xié yòu扶老携幼扶:挽着;携:带着。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儿。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欢迎、观看或逃难。后也用来形容关心照顾老人和孩子。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lǎo hǔ jiè zhū,xiàng gōng jiè shū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lǎo yù néng jiě老妪能解老妪:老年妇女;解:解读;明白。老年妇女都听得懂。后用以形容诗文通俗明白;浅显易懂。宋 释惠洪《冷斋夜话》第一卷:“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sān lǎo sì shǎo三老四少①老少众人。②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
qí dé shuò lǎo耆德硕老盛德高年的人。唐 李翱《卓异记 三拜左仆射》:“其后以南省事疏,乃带平章之号,然非耆德硕老有嘉名者,莫得居之焉。”
jú lǎo hé kū菊老荷枯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颜衰老。明·沈采《千金记·通报》:“辜负却桃娇柳嫩三春景,捱尽了菊老荷枯几度秋。”
qī ér lǎo xiǎo妻儿老小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明 梁辰鱼《浣纱记 见王》:“你一向远出,可速与妻儿老小相聚。”
guī lǎo lín xià归老林下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翩翩》:“大业已归老林下,意侄已死,忽携佳孙美妇归,喜如获宝。”
lǎo lèi zòng héng老泪纵横纵横:泪流满面的样子。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唐·杜甫《羌村三首》:“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guì shǎo jiàn lǎo贵少贱老见“贵壮贱老”。《史记·匈奴列传》:“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
shēng lǎo bìng sǐ生老病死佛教认为出生、衰老、疾病、死亡是人生的“四苦”;后指社会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重大生活现象。《敦煌变文集 八相变》:“生老病死相煎逼,积财千万总成空。”
nián lǎo lì shuāi年老力衰年事已高,身体衰弱。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9回:“因他年老力衰,将买卖收了,临别时就将此楼托付我了。”
lǎo diào chóng tán老调重弹调:调子;曲调。陈旧的曲调重新弹奏。比喻已经说过的话再说过;也指说话或文章没有新意。邹韬奋《无政府与民主政治》:“如今不过是略换花样,实际是老调重弹罢了。”
lǎo dà wú chéng老大无成老大:年老。年纪已老,无所成就。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些,遂致老大无成。”
xù lǎo lián pín恤老怜贫周济老人,怜惜穷人。元·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恤老怜贫,视民如子,起死回生。”
bō lán lǎo chéng波澜老成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唐 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yù guān rén lǎo玉关人老《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戍守西域,凡三十一年。年老思归,上和帝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原生入玉门关。”后以“玉关人老”借指久戍思归之情。《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戍守西域,凡三十一年。年老思归,上和帝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原生入玉门关。”《宋史·蔡挺传》:“[挺]在渭久,郁郁不自聊,寓意词曲,有‘玉关人老’之叹。”
yǎng ér dài lǎo,jī gǔ fáng jī养儿待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2卷:“自古道,‘养儿待老,积谷防饥。’你我年过四旬,尚无子嗣。光阴似箭,眨眼头白。百年之事,靠着何人?”
lǎo ér bù sǐ老而不死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lǎo bù xiǎo shì老不晓事年老而不明白事理。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植益内不自安”注:“老不晓事,强著一书,悔其少作。”
lǎo xióng dāng dào老熊当道当道:把路挡住。比喻猛将镇守要塞。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
lǎo guā wō lǐ chū fèng huáng老鸹窝里出凤凰老鸹:乌鸦;凤凰:古代鸟王。比喻在卑微的环境中出了高贵的人物。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三姑娘的混名儿叫‘玫瑰花儿’: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有刺扎手,——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
lǎo hǔ tóu shàng sāo yǎng老虎头上搔痒比喻不自量力。蔡东藩《明史演义》第63回:“今严嵩父子,威焰薰天,一百个仇鸾,尚敌不过他,老虎头上搔痒,无补国家,转取祸戾,何苦何苦!”
lǎo hǔ pì gu mō bù dé老虎屁股摸不得比喻自以为是了不起,听不得批评意见,一触即跳。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
què lǎo hái tóng却老还童返老还童。清·黄钧宰《金壶遁墨·候仙》:“摄神御气,救护命宝,可以却老还童。”
xiào miàn lǎo hǔ笑面老虎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李良杰《人生》:“现在,我算领教到他这微笑的厉害了——简直是笑面老虎。”
tiān huāng dì lǎo天荒地老指经历的时间极久。唐 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lǎo shēng cháng tán老生常谭谭:同“谈”。指年老书生的平凡议论。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意的话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
lǎo ruò cán bìng老弱病残老:老人;弱:弱小的幼童;病:病人;残:残疾人。泛指弱势群体。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研人员美国有一百二十万,苏联九十万,我们只有二十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
lǎo lái yú qīn老莱娱亲表示孝顺父母。西汉 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lǎo yóu tiáo老油条比喻处世经验丰富而油滑的人,或者是老毛病总是改不掉的人。柯岗《逐鹿中原》第八章:“饲养员老陈摆起一副老油条的架子。”
nán nǚ lǎo yòu男女老幼泛指所有的人。南朝 梁 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男女老幼,大临街衢,接响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