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一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hún rán yī tǐ浑然一体浑然:完整不可分。融合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二程遗书》第二卷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yì shǒu zhē tiān一手遮天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唐 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sòng jūn qiān lǐ,zhōng xū yī bié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君:敬称对方;终:终究。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哥哥你回去。”
yī lóng yī shé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先秦 管仲《管子 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
yī yǔ pò dì一语破的一句话就说中要害。指说话简洁精练;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破的:射中箭靶)。唐 李欣《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一口吸尽西江水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居士庞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zhōng hé shī zhōu,yī hú qiān jīn中河失舟,一壶千金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遏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
yī zhì qián kūn一掷乾坤指以天下为孤注之一掷。乾坤,天下。语出唐韩愈《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huàn rán yī xīn焕然一新焕然:形容有光彩。光彩夺目;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显得很光彩。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其有晋宋名迹,焕然如新,已历数百年,纸素彩色未甚败。”
tǒng yī zhàn xiàn统一战线比喻在某些问题上抱同样态度。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
yī jǔ chéng míng一举成名原指一旦科举及举;就会名闻天下。现在指因某一件事一下子就出了名。唐 韩愈《国子监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举成名而东。”
yī kè bù fán èr zhǔ一客不烦二主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52回:“一客不烦二主,你不接济他这一步儿,叫他又往那里借去?”
jiǔ sǐ yī shēng九死一生九:表示次数或多数。形容多次经历生死危险而幸存。比喻情况极其危险。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唐 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yī dé zhī yú一得之愚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yī zì yī zhū一字一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唐 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yī tuī liù èr wǔ一退六二五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欧阳山《三家巷》:“陈家的老的、小的,只是个一退六二五,说他们做买卖的人素来不结交官府,推得干干净净!”
yī zhěn huái ān一枕槐安泛指梦境。也比喻一场空欢喜。元 范康《竹叶舟》第二折:“分明是一枕槐安,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
yī zhú gān dǎ dào dǐ一竹竿打到底指一次就做成功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我爷娘当初把我嫁给王押司,只指望一竹竿打到底,不想半路相抛。”
yī zhǐ bì mù,bù jiàn tài shān一指蔽目,不见泰山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zhǐ zhī qí shān,bù zhī qí èr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yī cùn dān xīn一寸丹心丹心:赤心;忠心。一片赤诚的心。宋 杨万里《诚斋集 卷十二 新除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诗:“向来百炼今绕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nán kē yī mèng南柯一梦南柯:朝南的树枝。指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宋 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香从灵坚陇上发,味自白石源中生。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柯一梦成。”
yī hěn èr hěn一狠二狠犹言索性,干脆。多指下极大的决心。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你既要干这营生,不如一狠二狠,把奴才结果了。”
zài guǐ yī chē载鬼一车载:乘载。载了一车鬼,比喻十分荒诞。《周易·睽》:“见豕负涂,载鬼一车。”
bù gù yī qiè不顾一切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yī qì hē chéng一气呵成呵:呼气。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duō yī shì bù rú shǎo yī sh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二回:“现在国家正当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得百事俱废,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
bǎi bù shī yī百不失一失:过失,错误。万无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东汉 王充《论衡 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yī yǔ dào pò一语道破一句话就说穿(语:话;道:说)。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但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
yī bǐ mǒ shā一笔抹煞抹煞:涂抹掉;勾销。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也作“一笔抹杀”。徐特立《研究历史的目的与方法》:“可是对于他们在某一个时候追求真理的热忱和老绩,我们现在是不该一笔抹煞的。”
yī niú jiǔ suǒ一牛九锁比喻无法解脱。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牛九锁,更相牵挛,案明如市,不得东西,请谳得报,日中被刑。”
wàn wú yī shī万无一失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yán xíng bù yī言行不一说的和做的不一致。《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相似,始终相悖。”
yī hū bǎi nuò一呼百诺诺:答应的声音。一声呼唤就有许多人答应。形容权势显赫;仆从很多。唐 拾得《诗》:“人生浮世中,个个愿富贵;高堂车马多,一呼百诺至。”
yī qì hún chéng一气浑成形容诗文首尾贯通,完满自然,不见雕凿。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以诗志别,分韵得‘秋’字,援笔立就,一气浑成。”
yī yè bào qiū一叶报秋同“一叶知秋”。唐·鲍溶《始见二毛》诗:“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唐·柳氏《杨柳枝》词:“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yòu ruò yī gè又弱一个弱:丧失,减少。又少了一个。表示哀悼人去世。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fǎn yǎo yī kǒu反咬一口原指没有抓住兽类,反而被它咬了一口。比喻遭到指责的人强词夺理反过来攻击指责他的人。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拿奸拿双,拿不住双,反咬一口,就受不得了。”
yī jiā yī huǒ一家一火谓所有家当什物。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王媪嫁了马周,把自己一家一火,都搬到马家来了。”
yī kè bù fàn èr zhǔ一客不犯二主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
yī bǐng dà gōng一秉大公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明·张居正《答工部郎中刘公伯燮言用人毁誉》:“仆近来用人处事,一秉大公。”
yī xiàn sān chóu一献三酬《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后因以“一献三酬”谓人臣过蒙宠幸。亦作“一献三售”。《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
qí xīn yī zhì齐心一致众人心齐,一致向一个目标。毛泽东《论持久战》:“此时我们的任务,在于动员全国民众,齐心一致,绝不动摇地坚持战争,把统一战线扩大和巩固起来。”
yī dài zōng chén一代宗臣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亦作“一代鼎臣”。《汉书·萧何曹参传赞》:“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
yī yíng yī hé一迎一合迎:逢迎。迎合他人。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也是你不合去杀人处,一迎一合。”
yī qí tiān xià一齐天下齐:统一。一统天下。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今陛下临制海内,一齐天下,口虽未言,声疾雷电,令虽未发,行化如神。”
gèng jìn yī gān更进一竿更:再,又;竿:竹竿。又前进了一步。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yī niàn zhī sī一念之私一个念头的差错。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伯言》:“阴曹不与人世等,一念之私不可容。急消他念,则火自息。”
wéi yī wú èr唯一无二只有这一个,没有第二个。形容唯一的,没有相同或可以相比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四十九回:“这件事儿,说也话长,真是江苏省内唯一无二的新闻。”
yī dài dǐng chén一代鼎臣见“一代宗臣”。《南史·丘灵鞠传》:“公为一代鼎臣,不可复为覆餗sù。”
shuō yī shì yī,shuō èr shì èr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话算数,确定不移。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我向来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yī dān yī piáo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zhī qí yī bù dá qí èr知其一不达其二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宋·苏轼《汉武帝论》:“知其一,不达其二;见其利,不睹其害。”
bié kāi yí gé别开一格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陈春华《丙午萍醴起义记》:“是役事迹,冯自由同志之《开国前革命史》已将大略记录,故本篇别开一格。将当日香港《中国日报》纪录及由各方面采集之资料,详细排叙,不厌求详。”
zhī yī ér bù zhī èr知一而不知二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它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zhōng shǐ ruò yī终始若一自始至终都不改变。《荀子 礼论》:“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若一,是君子之道。” 又“然后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数,皆有翣菨文章之等,以敬饰之,使生死终始若一。”
bié chuàng yí gé别创一格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杜甫与苏涣》:“仅存的三首,从内容来说,实在是别创一格。”
yī tán sǐ shuǐ一潭死水一池子死水。比喻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潭:深水池。元 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我正忒坎坷,自怨咨,九重天忽有君恩至,正是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bǎi mì yī shū百密一疏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清 魏源《庸易通义》:“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
rì shèn yī rì日慎一日一天比一天谨慎。形容做事十分小心。《韩非子·初见秦》:“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chěng yī jiān yán成一家言指学问自成体系可派别。《新唐书·韩愈传》:“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
fěng yī quàn bǎi讽一劝百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yī yán jiǔ dǐng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wàn kǒu yī tán万口一谈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宋史·胡铨传》:“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之肉。”
yī zhì bǎi wàn一掷百万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晋书·何无忌传》:“刘毅家无儋石之储,樗蒱一掷百万。”
yī chuàn lí zhū一串骊珠骊珠:一种珍贵的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比喻歌声宛转就象成串的骊珠一样。明·陶宗仪《辍耕录》:“有字多声少,有声少字多,所谓一串骊珠也。”
yī gè luó bo yī gè kēng一个萝卜一个坑比喻一个人有一个位置,没有多余。也形容做事踏实。老舍《骆驼祥子》:“他是愿意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
qī cì liáng yī yī cì cái七次量衣一次裁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yī cí tóng guǐ一辞同轨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韩非子 八奸》:“此皆俱进俱退,皆应皆对,一辞同轨以移主心者也。”又《内储说上》:“今群臣无不一辞同轨乎季孙者,举鲁国尽化为一,君虽问境内之人,犹不免于乱也。”
zhōng liú yī xíng中流一壸喻可贵难得。语出《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壸千金。”壶,指瓠类,系之可以不沉。语出《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壸千金。”壶,指瓠类,系之可以不沉。
yī rì sān xǐng一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quán guó yī pán qí全国一盘棋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邓小平《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
yī tiáo lóng一条龙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张平《抉择》:“据说现在时兴的已经是一条龙服务:跳舞、吃饭、桑拿、唱歌、打牌,从下午开始,可以一直玩到凌晨。”
yī tái èr miào一台二妙台:古代官署名。同一官署中有名气的两个人。《晋书·卫瓘传》:“瓘学问渊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
yī chuáng liǎng hǎo一床两好比喻夫妇两人情投意合。宋·曾慥《高摘漫录》:“一床两好世间无,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珠帘明点烛,试教菩萨看麻胡。”
yī shǐ shuāng chuān一矢双穿犹一箭双雕。清·陈天华《狮子吼》楔子:“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什么代越庖俎,还他个一矢双穿。”按,此指抗洋倒清二者并进,一举两得。
yī rén shàn shè,bǎi fū jué shí一人善射,百夫决拾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吴语》:“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
bù néng zàn yī cí不能赞一词赞一词:说一句话。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jiā rén yī děng加人一等加:超过。超过别人一等。比喻学问才能超过一般人。也指争强好胜。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夫子曰:‘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yī jiǎo bù yí一脚不移借喻坚定不移。
ān yú yī yú安于一隅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不肯即安于一隅,是有功于社稷也。”
yī shī zú chéng qiān gǔ hèn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9回:“这件事本来是我错在前头,此刻悔也来不及了。古人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zhú lán dǎ shuǐ yī chǎng kōng竹篮打水一场空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清·惜阴堂主人《二度梅》第15回:“这个孩子今日被小姐看出他的面目来了,只怕老爷要将小姐许配与他,你我不是竹蓝打水一场空吗?”
yī yè mí shān一叶迷山意谓一叶蔽目,不见泰山。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yī yán liǎng yǔ一言两语为数不多的几句话。《玉娇梨》第二回:“倒只愁儿子无真实之才,恐怕一言两语露出马脚。”
yī hū zài nuò一呼再喏听到一声呼唤即连声应答。表示恭顺。《韩诗外传》卷五:“据法守职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当前决意,一呼再喏者,人隶也。”
rén shēng yī shì,cǎo shēng yī qiū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人活一生,草只有一个秋天。形容生命短暂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
yī wǎng dǎ jìn一网打尽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四卷:“聊为相公一网打尽。”
qiān zǎi yī rì千载一日犹千载一时。元·寿宁《静安八咏·赤乌碑》:“龟龙剥兮皇象书,千载一日兮传赤乌。”
yī xīn yī lì一心一力同心协力。清·魏源《圣武记》卷九:“自阖营将弁,以及士卒,无不一心一力。”
yī zhòng yī yǎn一重一掩谓山峦重迭稠密。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yī zhěn nán kē一枕南柯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后因以“一枕南柯”指一场梦幻。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
chū yī tóu dì出一头地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谓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出一头地”喻高人一着。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yī mǎ yī ān一马一鞍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人各有志,不可相强。便是妇人女子的志向,也有个不同:有的讲究个女貌郎才,不辞非鸦非凤的,就有讲究个穿衣吃饭,只图一马一鞍的。”
yī wú jì dàn一无忌惮忌惮:顾忌和畏惧。没有一点顾忌和害怕。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8回:“纣王心甚欢悦,又见闻太师远征,放心恣乐,一无忌惮。”
bào xiào wàn yī报效万一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效力。指恩德极大,只给以微不足道的报答。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且今上体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
yī chuáng jǐn bèi zhē gài一床锦被遮盖比喻请求别人通融、庇护。宋 周密《齐东野语 淮西之变》:“寻常伏事太尉不周,今日乞做一床锦被遮盖。”
yī dài fēng sāo zhǔ一代风骚主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泛指文学。一个时代的文坛领袖。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第六卷:“当其为一代风骚主。”
yī sī bù xiàn,dān mù bù lín一丝不线,单木不林一根丝不能织成线,一棵树不能形成林。比喻一个人力量单薄,办不成事。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回:“这福儿一丝不线,单木不林,也觉读的慢懈。”
yī nuò wú cí一诺无辞一口答应,没有二话。清·张南庄《何典》第四回:“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诺无辞,就同六事鬼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