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东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东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wú dào dōng yǐ吾道东矣道:主张。自己的学术主张得人继承和推广。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dōng nán zhī bǎo东南之宝谓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gāo wò dōng shān高卧东山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dōng gǔn xī pá东滚西爬形容溃逃时的狼狈相。《中国民间故事选·铁金刚》:“打得官兵东滚西爬,急忙逃命。”
tōu dōng mō xī偷东摸西指小偷小摸。元 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那个弟子孩,不似好人,偷东摸西,打发他去了吧。”
dōng liè xī yú东猎西渔谓处处涉猎而不专精。唐·孙樵《骂僮志》:“凡为读书,东猎西渔,粗知首尾,则为有余。”
dōng chuáng jiā xù东床佳婿同“东床娇婿”。陈国凯《代价》:“他成了总工程师的东床佳婿以来,厂里的那些科长、主任们,对他似乎比过去客气多了。”
dōng chuáng jiāo xù东床姣婿同“东床娇婿”。《红楼梦》第七九回:“此人名唤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贾赦见是世交子侄,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遂择为东床姣婿。”
dōng chuāng shì fàn东窗事犯见“东窗事发”。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dōng kǎn xī zhuó东砍西斫谓四面激战。
dōng tǎo xī fá东讨西伐同“东征西讨”。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由是南驰北走,东讨西伐,运之无旁,按之无下。”
dōng tǎo xī zhēng东讨西征同“东征西讨”。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髫年学剑,卯岁论兵,以身许国,东讨西征。”
dōng chě hú lú xī chě piáo东扯葫芦西扯瓢说话东扯西拉。柯蓝《浏河十八弯》:“你少东扯葫芦西扯瓢,抗旱就抗旱,怎么又发癫,想起去查账了。”
dōng yáng xī dàng东扬西荡谓飘泊无定。《野叟曝言》第四一回:“姐姐若不见怜,怎样着落妹子死后魂灵,不至东扬西荡。”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东风射马耳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dōng fēng rén miàn东风人面指一年一度的春风依旧,而当年邂逅含情之人却不得重见。
dōng fēng rù lǜ东风入律谓春风和畅,律吕调协。常用以称颂盛世。
dōng míng xī yīng东鸣西应谓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蔡元培《欧美国学会丛刊发刊词》:“海通以来……自一缕一针之细故,以至政治风俗之大端,无不东鸣西应,速于邮命。”
dōng wāi xī dǎo东歪西倒形容身不由己,倾斜不稳。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9回:“日暮挑灯闲徙倚,郎不归来留恋谁家里?及至归来沉醉矣,东歪西倒扶难起。”
dōng héng xī dǎo东横西倒形容杂乱。刘复《晓》诗:“回看车中,大家东横西倒,鼾声呼呼。”
dōng fān xī dǎo东翻西倒翻:翻转,倒下;倒:颠倒,翻转。形容四处翻捡找寻。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回:“因先入厨房,搜寻食物,那知这庙中,竟无隔宿之粮,东翻西倒,只有一个腌菜坛。”
dōng xué xī dǎo东踅西倒形容行走艰难。明·冯惟敏《新水令·庚午春试笔》套曲:“看俺这曲脊是腰,手颤头摇,言语刁骚,衣履鏖糟,行动处东踅西倒,一步低一步高。”
xī shí dōng mián西食东眠在西家吃饭,在东家睡觉。比喻贪利的人企图兼有两利。曾朴《孽海花》第31回:“别人知道是性命交关的事,又谁敢多嘴,倒放骥东兼收并蓄,西食东眠,安享一年多的艳福了。”
dōng tuī xī zǔ东推西阻推:推诿;阻:阻挠。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都氏只是拣精剔肥,东推西阻,媒婆说得丑些,又落得好推。”
dōng lái zǐ qì东来紫气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比喻吉祥的征兆。唐·杜甫《秋兴》诗:“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dōng shān fù qǐ东山复起同“东山再起”。明·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悬拟壮猷,东山复起。夫何讣闻,遽骑箕尾?”
wàn shì jù bèi,zhǐ qiàn dōng fēng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dōng chōng xī zhuàng东冲西撞谓无把握地四处奔走寻找。杨朔《铁骑兵》:“他带着一班人巧妙地摔开了追击的敌人,东冲西撞,想再追上大队。”
dà jiāng dōng qù大江东去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ōng chě xī lā东扯西拉形容说话离题,没有中心。《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制台问了几句话,亏他东扯西拉,居然没有露出马脚。”
dōng táo xī cuàn东逃西窜四处逃亡与逃避。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因那年避乱南奔,被官兵冲散了女儿瑶琴,夫妻两口,凄凄惶惶,东逃西窜,胡乱的过了几年。”
jiǎo jīn dōng lù角巾东路《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
chāi dōng qiáng bǔ xī qiáng拆东墙补西墙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中国民歌资料 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
xī xué dōng jiàn西学东渐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尚书·禹贡》:“东渐于海。”
dōng dào zhǔ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dōng chuáng jiāo kè东床娇客同“东床娇婿”。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东海龙神差老僧来做媒,招你为东床娇客。”
dōng chuáng zé duì东床择对谓择婿。明·吴承恩《寿胡母牛老夫人秩障词》:“东床择对,得凤举之名英;中遘冓宣劳,励鸡鸣之至诚。”
dōng xī nán shuò东西南朔指居处无定之人。同“东西南北”。
shǔ dōng guā,dào qié zǐ数东瓜,道茄子形容说话罗唆,没完没了。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那珍哥狂荡了一日回来,正要数东瓜,道茄子,讲说打围的故事。”
dōng duǒ xī táo东躲西逃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2回:“这公子左冲右突,那番兵东躲西逃,直杀透番营。”
dōng niǔ xī niē东扭西捏扭捏作态,不爽快。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东扭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dōng qiāo xī bī东敲西逼各处敲诈逼迫。蔡东藩《后汉通俗演义》第二回:“百姓又最怕输粮,地方官刑驱势迫,东敲西逼。”
dōng duǒ xī pǎo东躲西跑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回:“这番遇了秦叔宝,里外夹攻,杀得东躲西跑,南奔北窜。”
shuō dōng dào xī说东道西没有中心地随意说。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
dōng fēng huà yǔ东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dōng wán xī quē东完西缺谓短缺,不完备。
dōng guō xiān shēng东郭先生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讲东郭先生救助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的故事。
dōng shī xiào pín东施效颦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shēng dōng jī xī声东击西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唐 杜佑《通典 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dōng chuǎng xī duó东闯西踱谓盲目地四处闯荡。茅盾《子夜》六:“他很想跑开,但想到不吴芝生作伴,到底比起独自东闯西踱较为‘有聊’,便又舍不得走。”
dōng líng xī luò东零西落零散稀疏。形容衰败。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出车站空场上,远远就看见东零西落的房屋,战争时烧毁的建筑,残石剩础,凄然的哀诉资本主义的破产呢。”
dōng gé dài xián东阁待贤特地开东门接待贤人。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dōng nán què fēi东南雀飞比喻夫妻分离。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zhǐ dōng huà xī指东画西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道闲禅师》:“到处插语,指东划西,举古举今。”
dào dōng shuō xī道东说西见“道西说东”。《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自入舍做女婿,觑俺咱似儿戏,使着后,道东说西畅憋气。”
dōng fēng yā dǎo xī fēng东风压倒西风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一方压倒另一方。现比喻革命力量对于反动势力占压倒的优势。清 曹雪琴《红楼梦》第82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dōng shǎn xī nuó东闪西挪形容有所畏惧,躲躲闪闪。《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褚一官平日在泰山跟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他的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nán zhēng běi zhàn,dōng dàng xī shā南征北战,东荡西杀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晋剧《打金枝》第二场:“父王的江山,是他郭家父子南征北战,东荡西杀,十大汗马功劳争来的。”
dōng chuáng kuài xù东床快婿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dōng fēng hào dàng东风浩荡东风:春风。指吹着强劲的春风。形容春风吹拂大地,大地即将万象更新,面貌焕然。唐·李咸用《春日》:“浩荡东风里,裴回无所亲。危城三面水,古树一边春。”
dōng qiáng chǔ zǐ东墙处子指邻居的处女。《孟子·告子下》:“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hé dōng sān qiè河东三箧指亡失的书籍。语出《汉书 张安世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qí dōng yě yǔ齐东野语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dōng xī jì jià东曦既驾曦:曦和,神话中驾日车的神。指太阳已经在东方升起。比喻驱散黑暗,光明已见。亦作“东曦既上”。
dōng lín xī shè东邻西舍住在左右前后的街坊邻居。唐 戴叔伦《女耕田行》:“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满衣。”
dōng chāo xī xí东抄西袭胡乱抄袭别人的文章。《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毓生又会想法,把人家译就的西文书籍,东抄西袭,作为自己译的东文稿子,印出来,人家看得佩服。”
dōng dàng xī yóu东荡西游荡:放浪,游荡;游:行走。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焦赞不肯歇息,邀军校乘着月色,东荡西游。”
dōng yóu xī dàng东游西荡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
dōng lā xī chě东拉西扯拉、扯:闲谈。没有明确话题地聊天;也指说话写文章条理紊乱;不紧扣中心议题。清 曹雪芹《红楼梦》:“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dōng xī yì miàn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汉 贾谊《新书 审微》:“事之適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dōng suō xī wàng东睃西望同“东张西望”。《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程相公此时两只眼睛不够使的,正在东睃西望,又听得那为吆喝:‘吃酪罢!好干酪哇!’”
dōng wàng xī guān东望西观同“东张西望”。《再生缘》第十一回:“这边受专心等,东望西观只候临。”
dōng guān xī wàng东观西望向四周张望,察看动静。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6卷:“张公也慌张了,东观西望,恐怕有人撞见。”
dōng qiáo xī wàng东瞧西望指到处乱看。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刘老老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锣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
dōng fāng jiāng bái东方将白天将破晓。
dōng jiàn nán jīn东箭南金东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比喻可宝贵的人才。唐 罗隐《秋夜寄进士顾荣》诗:“空羡良朋尽高价,可怜东箭与南金。”
dōng chuāng xiāo xī东窗消息见“东窗计”。明·无名氏《精忠计·东窗》:“心事难凭枉致疑,夫人其实好心机,凭此黄柑无后患,东窗消息少人知。”
jìn fù dōng liú尽付东流比喻完全丧失或前功尽弃。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那缘法尽了,往时的情义尽付东流,还要变成了仇怨。”
dào xī shuō dōng道西说东谓乱加谈论。《敦煌变文集·茶酒论》:“阿你两个,何用匆匆?阿谁许你,各拟论功!言词相毁,道西说东。”
fú rú dōng hǎi福如东海福气象东海之水浩瀚无边;旧时祝颂用语。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佳期。从今后,儿孙昌盛,个个赴丹墀。”
dōng chuáng jiāo xù东床娇婿对女婿的美称。《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东床娇婿实堪怜,况过青春美少年。”
dōng fāng qí东方骑指女子的如意郎君。也泛指身份煊赫者。唐·褚亮《烛花》诗:“言是东方骑,来寻南陌车。”
dōng niǔ xī wāi东扭西歪嘴唇不停地做怪样而实际并未说话柯岗《逐鹿中原》第四章:“只因年深日久水分充足,也就东扭西歪枝桠交错地长了起来。”
dōng tóu xī cuàn东投西窜同“东奔西走”。
jīn wū xī zhuì,yù tù dōng shēng金乌西坠,玉兔东升金乌:太阳;坠:落下;玉兔:月亮。太阳落山,月亮升起。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3回:“一路说,一路行,不多时,早已金乌西坠,玉兔东升。”
dōng pīn xī còu东拼西凑东一点;西一点零零碎碎地拼凑起来。也形容经济小为应急需到处挪借。清 曹雪芹《红楼梦》:“因是儿子的终身大事所关,说不得东拼西凑,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
dōng kē xī zhuàng东磕西撞犹言东奔西撞。《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你道这几件事岂是容易做的?这都是要脚奔波,足不沾地的勾当,岂是教书人所为?[汪为露]失了魂的一般东磕西撞。”
dōng lái xī qù东来西去谓行人来来往往。唐·李商隐《关门柳》诗:“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dōng zhāng xī qù东张西觑同“东张西望”。《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只见前面一个人摇摆将来,见张贡生带了一伙家人东张西觑,料他是个要嫖的勤儿没个帮的人,所以迟疑。”
dōng bì yú guāng东壁余光东邻墙壁上透过来的光。表示对他人有好处而对自己并无损害的照顾或好处。
dōng nán zhú jiàn东南竹箭《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后因以“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zhāo dōng mù xī朝东暮西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明·徐霖《绣襦记·闻信增悲》:“如今他在那里,朝东暮西,那有踪迹。”
dōng chuāng jì东窗计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剪灯新话 天台访隐录》:“建炎南渡多翻覆,泥马逃来御黄屋……东窗计就通和好,鄂王赐死蕲王老。”
dōng hǎi shì bō东海逝波东逝大海的波涛。比喻大势已去,无法挽回。明·刘若愚《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纵有真心为国、束身自好者,恐亦孤掌难鸣也。东海逝波,其奈之何哉!”
dōng hǎi jīng bō东海鲸波东海上的汹涌波涛。比喻来自东方的侵略。高珪《岳坟感赋》诗:“东海鲸波谁可靖,只今惜少岳家军。”
dōng hǎi lāo zhēn东海捞针从大海底下捞取一根针,形容非常难达到目的。元 柯丹丘《荆钗记 误讣》:“儿,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东海捞针。”
dōng hǎi yáng chén东海扬尘大海变陆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chāi xī bǔ dōng拆西补东见“拆东补西”。唐·寒山《诗》:“虽乃得如斯,有为多患累,与道殊悬运,拆西补东尔。”
dōng cāi xī yí东猜西疑谓胡乱猜疑。沙汀《柳永慧》:“当我正在东猜西疑的时候,拖拉机忽然停在我的身旁,柳永慧把我叫上去了。”
fù yǔ dōng liú付与东流付:交给;东流:向东的河流。扔在东流的江河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唐·高适《封丘县》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