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意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zhí yì bù huí执意不回 | 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依从别人。 | 《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
yì lǎn xīn yōng意懒心慵 | 懒、慵:怠倦,消沉。心情怠倦消沉。亦作“意慵心懒”。 | 元·季子安《粉蝶儿·题情》套曲:“这些时意懒心慵,闷恹恹似痴如梦。” |
chèn xīn xiàng yì趁心像意 | 犹言称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趁:满足,遂。趁,通“称”。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像意。” |
yì dé zhì mǎn意得志满 | 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亦作“志得意满”。 |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今汉王大败亏输,项王意得志满。” |
chéng yì zhèng xīn诚意正心 | 诚:真心实意;正:纠正。有真诚的心意才能端正心思 |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
sān xīn liǎng yì三心两意 | 见“三心二意”。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九阿姐,你休得三心两意。” |
cí fēng yì xióng辞丰意雄 | 辞:文词;雄:庞大威武。文词丰盛,意气雄伟 | 宋·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非夫辞丰意雄,霈然有不可御之势。” |
yì rǎng xīn láo意攘心劳 | 攘:扰乱。思绪不安,心中感动劳累。 |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二折:“卢生也,也是你三生累积功千劫,教我一夜思量计万条,意攘心劳。” |
yòng xīn yòng yì用心用意 | 犹言专心致志。 | 姚雪垠《长夜》九:“其实他并不想晓得正文中讲些什么,他只在聚精会神地,用心用意地,向密密的方块字群中寻找他所要寻找的一个字。” |
qǔ yì fèng yíng曲意奉迎 | 见“曲意逢迎”。 |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虽曲意奉迎,动辄得咎,人咸不平。” |
gān xīn lè yì甘心乐意 | 甘心:心里乐意。心里完全愿意,毫不勉强。 | 老舍《四世同堂》:“但是为了钱先生的恢复健康,就是冬天没有皮袍穿,他也甘心乐意。” |
xū xīn píng yì虚心平意 | 平:宁静。心意空舒宁静,如同说心平气和。 | 春秋·齐·管仲《管子·九守》:“安徐而静,柔节先定,虚心平意以待须。” |
mǎn bù zài yì满不在意 | 全然不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 | 巴金《复仇集 不幸的人》:“这是一只破旧的提琴,他拿着弓满不在意地拉着。” |
bù yǐ cí hài yì不以词害意 | 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
yáng yáng dé yì扬扬得意 | 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隋炀帝逸游召谴》:“独杨素残忍深刻,扬扬得意,以为‘太子由我得立’。” |
chū hū yì biǎo出乎意表 | 出于意料之外。 | 鲁迅《彷徨·伤逝》:“我想只要离开这里,子君便如还在我的身边;至少,也如还在城中,有一天,将要出乎意表地访我,像住在会馆时侯似的。” |
qíng tóu yì zuǐ情投意忺 | 同“情投意合”。 | 明·陈铎《锦庭乐·春怨》套曲:“忆王孙,乍交欢,情投意忺,永远效鹣鹣。” |
jiǎ rén jiǎ yì假仁假意 | 伪装仁慈,其实内心奸恶。 | |
diū xīn luò yì丢心落意 | 放心。 | 沙汀《淘金经》:“表婶婶显出一副丢心落意的神情。” |
liǎng yì sān xīn两意三心 | 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犹豫不决或意见不坚定。 | 许地山《无法投递之邮件》:“似怕人知道我们曾相识,两意三心,把旧时的好话都撇在一边。” |
qiǎn cí cuò yì遣词措意 | 见“遣辞措意”。 | 宋·吴开《优古堂诗话》:“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则遣词措意,皆相缘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 |
chūn yì lán shān春意阑珊 | 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 南唐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
xīn máng yì luàn心忙意乱 | 犹心慌意乱。 | 明·郭勋《英烈传》第21回:“要有心忙意乱光景,倘或迟误,枭首示众。” |
shì chū bù yì事出不意 | 意:猜想。事情的发生出乎意料。 | 宋·周煇《清波杂志》第二卷:“京以攸被诏同至,乃置酒留贯,攸亦预焉。京以事出不意,一时失措。” |
xīn láo yì rǎng心劳意攘 | 犹心慌意乱。 | 元·刘庭信《端正好·金钱问卜》:“一见了神魂飘荡,不由我心劳意攘。” |
zhí wén hài yì执文害意 | 谓拘泥于字面而损害内容。 | 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推考其故,盖提举盐事司执文害意,谓非贫乏不在此数。” |
yì luàn xīn huāng意乱心慌 | 心中惊慌忙乱。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一旦有警,早已吓得意乱心慌。” |
cí bù dá yì词不达意 | 达:表达。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辞不达意”。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 |
dǎ dìng zhǔ yì打定主意 | 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 曾朴《孽海花》第七回:“打定主意,就把自己狎妓旷职的缘由,详细叙述,参了一本,果然奉旨革职。” |
mìng cí qiǎn yì命词遣意 | 见“命辞遣意”。 | 王闿运《郭新楷传》:“军檄笺启,日有百数,新楷命词遣意,轻重悉宜。” |
zhì zú yì mǎn志足意满 | 犹志得意满。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恒公虽然是个英主,却不道剑老无芒,人老无刚,他做了多年的侯伯,志足意满。” |
yán jiǎn yì gāi言简意该 | 见“言简意赅”。 | 清·崔述《读风偶识》卷一:“夫《论语》所载孔子论诗之言多矣,若《关雎》、《思无邪》章,诵《诗三百》以及《兴观群怨》、《周南》等章,莫不言简意该,义深词洁。” |
ná dìng zhǔ yì拿定主意 | 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却又一片深心,打了个呼牛也可,呼马也可的主意,任是谁说什么,我只拿定主意,干我的大事去。” |
chā qiáng rén yì差强人意 | 差:稍微地;强:振奋。原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形容某人某事还不错;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
qíng tóu yì hé情投意合 | 投:契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 |
yǔ jiǎn yì gāi语简意赅 | 语言简练,意思完备。 | 余易木《初恋的回声》十一:“如今,当‘周马’这个绰号,由于语简意赅,迅速地成为我的正式代号的时候,我反而处之泰然了。” |
yǐ yì wéi zhī以意为之 | 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
chū dí yì wài出敌意外 | 见“出敌不意”。 | 毛泽东《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此种计划出敌意外,在你们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敌人是很难觉察出来的。” |
hào xué shēn sī,xīn zhī qí yì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 深:深入。爱好学习并能深入思考,心里就懂得了其中的意义。 |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
cí bù dá yì辞不达意 | 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 宋 罗烨《醉翁谈录 崔木因妓得家室》:“但恐小子不才,辞不达意。” |
chěng xīn rú yì逞心如意 | 犹言称心如意。 | 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魔鬼夜访钱锤书先生》:“反过来说,作自传的人往往并无自己可传,就逞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老婆、儿子都认不得的形象。” |
hóng qíng lǜ yì红情绿意 | 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 宋 文同《约春》诗:“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
xīn máng yì jí心忙意急 | 犹心慌意乱。 | 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一折:“见一人急高呼骤征踠,慌的我兜战马急回还,心忙意急将人盼。” |
shì chū yì wài事出意外 |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3回:“那老姑子见宝玉来了,事出意外,竟象天上掉下个活龙来的一般,忙上来问好,命老道来接马。” |
shēn qíng hòu yì深情厚意 | 谊:交情。深厚的感情与友谊。 | 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铁公子本不欲留,因见过公子深情厚意,恳恳款留,只得坐下。” |
yì qián bǐ hòu意前笔后 | 谓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现。 | 晋·卫铄《笔阵图》:“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
wēn qíng mì yì温情密意 | 谓情意温柔亲密。 | 瞿秋白《饿乡纪程》:“然而散见零星的翠色,好一似美人的眉飞色舞,已确然见温情密意的‘春之和畅’之先声。” |
bàn xīn bàn yì半心半意 | 半:不完全。不充分地或不完全地,不十分热心地,只是敷衍应付。 | 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
ān xīn lè yì安心乐意 | 指心情安定,满意,很愿意如此。 | 清 李渔《奈何天 逼嫁》:“嫁到我家,须要安心乐意,不许憎嫌丈夫。” |
bù zú wéi yì不足为意 | 足:值得。不值得介意。 | 明 张居正《答郑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
zhēn xīn chéng yì真心诚意 |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
yì guǎng cái shū意广才疏 | 意:意愿,志向。志向远大,但才能浅薄。指志大才疏。 | 宋·杨万里《陈公墓志铭》:“臣素不识浚,亦闻其人意广才疏,虽有勤王之节,安蜀之功,然其败事亦不少。” |
chū rén yì biǎo出人意表 | 表:外。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 《陈书 袁宪传》:“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每有新议,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 |
ē yì gǒu hé阿意苟合 | 阿:迎合,曲从;苟:苟且;苟合:无原则地附和。曲从别人的意愿,无原则地附和。 | 东汉 班固《汉书 公孙刘车王杨蔡陈郑传赞》:“阿意苟合,以说其上。” |
chéng xīn shí yì诚心实意 | 见“诚心诚意”。 | 姚雪垠《长夜》二一:“刘老义是一个任性的人,他诚心实意地想要你跟他过日子。” |
wāi xīn xié yì歪心邪意 | 谓心术不正。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你总不听我的话,倒叫这些人教的歪心邪意,狐媚魇道的。” |
kě xīn rú yì可心如意 | 符合心意。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不是我女孩儿家没羞耻,必得我拣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才跟他。” |
quán xīn quán yì全心全意 | 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保留。 | 茅盾《鼓吹集》:“体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 |
zhǐ kě yì huì,bù kě yán chuán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
ān xīn luò yì安心落意 | 放心,无忧虑。 | |
xīn yuán yì mǎ心猿意马 |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 《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
yì zhōng rén意中人 | 心意相知的友人,后多指心中所眷恋的人。 | 晋·陶潜《示周祖谢三郎》:“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
yí qíng qiǎn yì移情遣意 | 变易情志,消遣烦闷。 | 严复《救亡决论》:“若夫词章一道,本无经济殊科,词章不妨放达,故虽极蜃楼海市,惝恍迷离,皆足以移情遣意。” |
qíng yì mián mián情意绵绵 | 情意:对人的感情。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形容情意深长,不能解脱。 | 周恩来《别李愚如并示述弟》:“何况情意绵绵,‘藕断丝不断’。” |
qíng zhēn yì qiē情真意切 | 谓情意十分真切。 | 清·吴乔《答万季埜诗问》:“六朝体宽无粘,韵得叶用,粘缀但情真意切,得句即佳。故‘城上草’一篇,止十三字,而意味无穷。” |
wàng xiàng dé yì忘象得意 | 忘记物象,得到真谛。 | 南朝·齐·刘邙《答竟陵王子良书》:“微文接粗,渐说或允;忘象得意,顿义为长。” |
wú sī yǒu yì无私有意 | 自己虽无私心,别人则将认为有意。意为要避嫌疑。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8回:“他是梁山泊造反的人,我如何与他厮见!无私有意,你可回他话道,只说我卧病在床,动止不得,难以相见。” |
yì qì yáng yáng意气洋洋 | 见“意气扬扬”。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85回:“见其夫为晏子赶车,拥盖策马,意气洋洋,甚自得也。” |
yì mǎ xīn yuán意马心猿 | 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 宋 朱翌《睡轩》:“意马心猿不用忙,睡乡深处解行装。” |
mì yì yōu cóng密意幽悰 | 密:亲密;幽:隐蔽;悰:欢乐。深藏内心的亲密的情意和欢乐。 | 元·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助人笑口欢容,几多密意幽悰。” |
xīn huī yì bài心灰意败 | 犹心灰意懒。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子安》:“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 |
xīn bù yóu yì心不由意 | 谓不出于本意。 | 《红楼梦》第七二回:“那彩霞之母满心纵不愿意,见风姐亲自和他说,何等体面,便心不由意的满口应了出去。” |
zuì wēng zhī yì醉翁之意 | 之:的;意:意趣。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yì liào zhī wài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刚才唐兄说国王必是暂缓吉期,那知全出意料之外,并且大动干戈,用兵征剿。” |
kě yǐ yì huì,bù kě yán chuán可以意会,不可言传 | 会:领会,理解。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 清·刘大魁《论文偶记》:“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
chèn xīn rú yì趁心如意 | 完全合乎心意。亦作“称心如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 |
yún qíng yǔ yì云情雨意 | ①云和雨的状态。②指男女欢会之情。 | 宋·袁去华《浣溪沙》词:“一夕高唐梦里狂,云情雨意两茫茫。袖间依约去年香。” |
màn bù jīng yì漫不经意 |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 郭沫若《文艺论集 <瓦特 裴德的批评论>》:“有时不能莹然彻底而变化,好像漫不经意地在四处爆发着一个优美的结晶。” |
yì qì fēng fā意气风发 |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 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
měi yì yán nián美意延年 | 对一切乐观的人,能够健康长寿。 | 先秦 荀况《荀子 致士》:“得众动天,美意延年。” |
yán jiǎn yì míng言简意明 | 简:简练。言辞简练,意思完备。 | 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王公伯言简意明地说:‘他的刑判得不合理,而且他没认罪。’” |
gù rén zhī yì故人之意 | 故人:旧友。指老朋友的情意。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雎蔡泽列传》:“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
zì yì wàng wéi恣意妄为 | 任意胡作非为。恣意:任意;随意;妄为:胡作非为。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20回:“吴主皓自改元建制,至凤凰元年,恣意妄为,穷兵屯戍,上下无不嗟怨。” |
xǐ xīn gé yì洗心革意 | 革:改变。洗去邪恶的想法,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向。 | 《周书·苏绰传》:“凡诸牧守令长,宜洗心革意,上承朝旨,下宣教化矣。” |
qíng zhì yì jìn情至意尽 | 指对人的情谊已经到极点。 | 唐 孔颖达疏《诗 大雅 板》:“我老夫教谏汝,其意乃款款然,情至意尽,何为汝等而未知?” |
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礼轻情意重 | 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 元 李致远《还牢末》:“兄弟,拜义如亲,礼轻义重,笑纳为幸。 |
yì qì xiāng dé意气相得 | 形容志趣极其相合。 | 唐·李百药《北齐书·高乾传》:“魏领军元叉,权重当世,以意气相得,接乾甚厚。” |
xìng jìn yì lán兴尽意阑 | 兴:兴致,兴味;阑:残,尽。兴致和情趣都没有了。 | 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等到兴尽意阑,便各自回去睡觉。” |
bié chū xīn yì别出新意 | 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 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 |
yán bù jìn yì言不尽意 | 言:说的话;尽:完全。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意思。多用于信的末尾。 | 《周易 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
dé yì zì míng得意自鸣 | 鸣:表达。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 清·陈琅《玉狮堂传奇·回流记·罢宴》:“笑他井底响繁蛙,得意自鸣,甘居人下。” |
yī xīn xiàng yì依心像意 | 犹言称心如意。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或者不拘那里天有缘在,等待依心像意寻个对得我来的好女儿为妻,方了平生之愿!”又卷四:“张廪生如此算计,若是后来依心像意,真是天没眼睛了。” |
yǒu xīn yǒu yì有心有意 | 犹言诚心诚意。 | |
sān xīn èr yì三心二意 |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
zhēn qíng shí yì真情实意 | 真实的情意。 | 明·李东阳《求退录·诗话》:“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彼小夫贱隶妇人女子真情实意,喑合而偶中,固不待于教。” |
zhuān xīn yī yì专心一意 | 一心一意。 | 《汉书·翟方进传》:“其专心一意毋贷,近医药以自持。”汉·陆贾《新语·怀虑》:“专心一意,身无境外之交,心无欹斜之虑。” |
xīn xīn dé yì忻忻得意 | 心情欢喜自觉快意。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0回:“那些小旦,取在十名前的,他相与的大老官来看了榜,都忻忻得意。” |
chèn xīn mǎn yì称心满意 | 称心如意。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
sì yì wàng wéi肆意妄为 | 妄:胡乱,非分的,出了常规的。妄为:胡作非为。指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胡作非为。亦作“肆意妄行”。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0回:“故令天媳管束,督做女工之事,非纵之使毫无忌惮,肆意妄为也。” |
zhēn xīn zhēn yì真心真意 | 犹真心实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那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我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