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有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有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bié yǒu tiān dì别有天地天地:风格或境界。另外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唐 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jīn zhāo yǒu jiǔ jīn zhāo zuì今朝有酒今朝醉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唐 权审《绝句》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jīn xī yǒu jiǔ jīn xī zuì今夕有酒今夕醉今天有酒则今天痛饮。形容人只顾眼前享乐,没有长远打算。茅盾《子夜》:“你的危言诤论,并不能叫小杜居安思危,反使得他决心去及时行乐,今夕有酒今夕醉!”
jiàng mén yǒu jiàng将门有将旧指将帅门第也出将帅。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尝君列传》:“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cí yǒu zhī yè辞有枝叶枝叶:比喻琐细的言辞,形容言辞虚美琐细。西汉·戴圣《礼记·表记》:“辞有枝叶。”孔颖达疏:“但言辞虚美,如树干之外而更有枝叶也。”
yǒu hài wú lì有害无利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东汉·班固《汉书·吾丘寿王传》:“以众吏捕寡贼,其势必得。盗贼有害无利,则莫犯法,刑错之道也。”
mào qiān yǒu wú贸迁有无买卖货物。指商业上货物买卖,互通有无。《晋书·食货志》:“贸迁有无,各得其所。”
yǒu qū wú shēn有屈无伸屈:委屈,冤枉。蒙受冤枉而无法伸诉。明·无名氏《女姑姑》第四折:“想当日酷刑害逢危遭困,您那一日便逼的我有屈无伸。”
miàn yǒu nán sè面有难色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贾大少爷因为奎官之事,面有难色,尚未回答得出。”
xùn liàn yǒu sù训练有素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qiáng zhōng zì yǒu qiáng zhōng shǒu强中自有强中手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元·无名氏《隋何赚风魔蒯彻》第三折:“你个萧何休夸蒯彻舌,这的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rén yǒu zàn shí huò f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李足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
dāng zhī yǒu kuì当之有愧担当不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感到惭愧。宋·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常用自谦之辞。
yán zhī yǒu wù言之有物物:指内容。说话或写文章内容具体。《周易 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lì yǒu wèi dǎi力有未逮能力做不到。
gè yǒu suǒ ài各有所爱爱:喜爱,爱好。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指人的爱好出自人的本性。傅光明《从老舍之死看老舍的幽默与悲剧意识》:“自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口味不可强求。”
shí bù zhī nèi,zì yǒu fāng cǎo十步之内,自有芳草芳草:香草,比喻美德。比喻处处都有人才。《隋书·炀帝纪》:“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天奇秀!”
shí bù zhī nèi,bì yǒu fāng cǎo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芳草:香草,比喻美德。比喻处处都有人才。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lù yǒu dòng sǐ g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nán ér xī xià yǒu huáng jīn男儿膝下有黄金指男子汉不可轻易向人下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1卷:“林上舍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如何拜人?’”
zé yǒu yōu guī责有攸归责任有所归属。指应承担的责任是推卸不掉的。宋 司马光《体要疏》:“夫公卿所荐举,牧伯所纠劾,或谓之贤者而不贤,谓之有罪而无罪,皆有迹可见,责有所归,故不敢大为欺罔。”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xìn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qiáng yǒu fèng,bì yǒu ěr墙有缝,壁有耳墙外有人偷听。指墙外有人偷听,秘密容易泄漏。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6回:“你骂他不打紧,墙有缝,壁有耳,恰似你醉了一般。”
tú yǒu xū míng徒有虚名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yǒu zhì nán chóu有志难酬酬:实现。有抱负难以实现。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二折:“有一等要读书的家私薄,更无钱办束脩,因此上有志难酬。”
bié yǒu dòng tiān别有洞天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唐 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yǒu yī lì jì yǒu yī bì有一利即有一弊弊:弊病,害处。在这一方面有好处,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6回:“天下事有一利即有一弊,那里有没有弊病的道理。”
dǐng chēng yǒu ěr鼎铛有耳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jǐng jǐng yǒu fǎ井井有法有条理、有法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女外理生计,内训孤儿,井井有法。”
yǒu zēng wú jiǎn有增无减只有增多,没有减少。形容不断地增加。宋·王禹偁《为寿宁节不任朝觐奏事状》:“当百辟称觞之日,是二年伏杭之余,历夏经秋,有增无减,莫预欢呼之会,仅成病废之身。”
bù shí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不识人间有羞耻事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形容恬不知耻。宋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jìn tuì yǒu cháng进退有常常:规律。前进和后退都有规律。《鹖冠子 泰鸿十》:“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度之稽也,月信死信生,进退有常。数之稽也。”
xìn ér yǒu zhèng信而有证真实而有根据。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旨。”
yǒu shì wú kǒng有恃无恐恃:依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仗而无所畏惧;毫无顾忌。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齐候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
yǒu shì wú kǒng有恃毋恐见“有恃无恐”。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临敌之时……地势、敌情了如指掌,绘图遍示,使一军谙悉情形,有恃毋恐,故战胜攻取如响应声。”
yǒu qián mǎi mǎ,méi qián zhì ān有钱买马,没钱置鞍有钱买一匹马,却没有钱添置马鞍。比喻用钱不当,花得起大钱,却花不起必要的小钱。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1回:“你看这‘有钱买马,没钱置鞍’的事么!有本儿开铺子,倒没有厨柜了。”
jiān ér yǒu zhī兼而有之指同时占有或具备有关的各方面。墨翟《墨子 法仪》:“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利之?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shí fān yǒu tú实蕃有徒见“实繁有徒”。《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yuān gè yǒu tóu,zhai gè yǒu zhǔ冤各有头,债各有主比喻处理事情必寻负主要责任的人。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武松捋起双袖,握着尖刀,指何九叔道:‘小子粗疏,还晓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你休惊怕,只要实说,对我一一说知武大死的缘故,便不干涉你!’”
sǐ yǒu yú zhū死有余诛犹死有余辜。宋·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臣等虽三尺之喙,日诵五车之书,反不如医卜执技之流、簿书奔走之吏,其为尸素,死有余诛。”
yǒu tóu wú wěi有头无尾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指说话做事不完整。宋 朱熹《朱子语类》:“若是有头无尾底人,便是忠也不久。”
yǒu nǎi biàn shì niáng有奶便是娘比喻贪利忘义,谁给好处就投靠谁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便是所谓‘有奶便是娘’,在人格上是很不足道的。”
kōng qián wèi yǒu空前未有前所未有,以前从来没有的。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须知正是在国民党十一中全会之后,内战危机是空前未有的。”
nán ér liǎng xī yǒu huáng jīn男儿两膝有黄金指男子汉不可轻易向人下跪。《西游补》第六回:“行者微露不忍之态,用手扶起道:‘常言道:男儿两膝有黄金。你今后不可乱跪!’”
yǒu zhì zhī shì有志之士指有抱负有理想的人。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此岂非以学术杀天下哉。”
xiāng zhī yǒu sù相知有素素:向来。指一向互相了解的好朋友。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6回:“他人不必论,就是段芝泉等,随从总统多年,相知有素,今日亦未免生疑。”
bié yǒu yòng xīn别有用心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宋 朱熹《与刘子澄书》:“方别寻得一头绪,似差简约端的,始终文字言语之处,真别有用心处。”
jiā yǒu qiān kǒu,zhǔ shì yī rén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家:家庭;主:主持,掌管。每家不论有多少人,只能有一个人掌管家事。泛指办事都要有为首负责的人。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有你男人在场,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dà yǒu bì yì大有裨益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北齐书·唐邕传》:“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渐虚,邕度支取金,大有裨益。”
dòng jìng yǒu cháng动静有常常:常规,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周易·系辞上》:“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yǒu bīn kě chéng有蠙可乘见“有隙可乘”。
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灵犀:古人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它的角上有条白纹从角尖通向头脑;感应灵敏;所以称灵犀。唐 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yǒu quán yǒu shì有权有势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从来有权有势的,多不得善终,都是如此。”
xīn zhōng yǒu shù心中有数比喻了解实际情况;心里有底。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yú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dé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ù zhī yǒu hàn,hé lùn wèi jìn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何论魏晋。”
yuān yǒu tóu,zhài yǒu zhǔ冤有头,债有主冤有冤头,债有债主。比喻要了解事情,必须找为主的人。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剑门安分庵主》:“卓拄杖一下,曰:‘冤有头,债有主。’”
wǎng ruò yǒu shī惘若有失惘:失意。神情颓丧,好像失去所爱所恋的样子。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精散思越,惘若有失,非敢羡宠光之休。”
yī wú suǒ yǒu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kǒng wǔ yǒu lì孔武有力形容人很有力气。《诗经 郑风 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yǒu lái yǒu wǎng有来有往指对等行动。所指因文而异。陶行知《怎样做小先生》十一:“你既虚心的请教他,他也会虚心的请教你。最好的教育是有来有往。”
máng zhōng yǒu shī忙中有失匆忙当中难免有失误。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6回:“这是他忙中有失,也是命中造定,归咎何人?”
wū yǒu xiān shēng乌有先生虚拟的人名或事物。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shì十室之邑,必有忠士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qiān lǐ kuì liáng,shì yǒu jī sè千里馈粮,士有饥色馈:赠送。缺粮时从千里之外送来,难免士兵挨饿。比喻远粮不解近饥,远水不解近渴。郑观应《盛世危言·恳荒》:“千里馈粮,士有饥色,虽有精兵名将,又岂能不饮不食。”
shì yǒu bì zhì,lǐ yǒu gù rán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还是要出现,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是无法改变的。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十九回:“看官们有所未知,从来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xīn yǒu yú jì心有余悸指可怕的事情虽已过去;心里还感到害怕。悸:因为害怕而心跳。柳洲《风雨桃花洲》:“谈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赵老大心有余悸地说:‘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庄稼全毁了。’”
cháo zhōng yǒu rén hǎo zuò guān朝中有人好做官朝:朝廷。指因有权势的人做靠山就能得到重用。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恰恰的被一个旁不相干的有心人听见了,倒着实的在那里关切,正暗合了‘朝中有人好做官’那句俗语。”
jiāng wú zuò yǒu将无做有见“将无作有”。熊龙峰《张生彩鸾灯传》:“常时节将无做有,几回价送暖偷寒。”
yǒu zhī tiān yè有枝添叶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老舍《四世同堂》:“桐芳回到家中,把这些话有枝添叶的告诉高第,而被招弟偷偷听了去。”
yǒu diǎn yǒu zé有典有则典:制度;则:法则。有制度,有法则可供依据。唐·刘穆之《卢公清德颂》:“无偏无党,有典有则。”
huī huī yǒu yú恢恢有余恢恢:形容宽广。指宽广而有余裕。庄周《庄子 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yǒu yán zài qián有言在前已以有话说在前头。指事先打了招呼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只是有言在前,一字也不敢开口。”
zǐ xū wū yǒu子虚乌有指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子虚、乌有:人名)。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38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既来至此,焉有怯进之理?”
yǒu wén bì lù有闻必录闻:听到的;录:记录。凡是听到的;全部记录下来。清 张春海《宦海》第11回:“在下做书的更不便无端妄语,信口雌黄,不过照着有闻必录的例儿,姑且的留资谈助。”
bié yǒu fèi cháng别有肺肠别有:另有;肺肠:指思想。比喻人动机不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张。《诗经 大雅 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郑玄笺:“自有肺肠,行其心中之所欲。”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yǒu贪天之功以为己有贪: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为自己的功劳。现指攘夺他人的功劳。宋·王禹偁《霍光论》:“然则光贪天之功以为己有,与夫日僤之割爱,邴吉之让位,德不侔矣。”
kāi juàn yǒu yì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益:益处;收获。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晋 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zhēng zhēng yǒu shēng铮铮有声铮铮:金属相击声。比喻为人正直,名声很好。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二出:“他也是敝世兄,在复社中铮铮有声,岂肯为此?”
shàng yǒu tiān táng,xià yǒu sū háng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指苏州、杭州比天堂还要美好。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4回:“从来江山秀丽,人物奢华,所以相传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tú yǒu qí míng徒有其名光有它的名。指有名无实。徒:空;白白地;名:不符合实际的名声。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铨选之门,徒有其名,莫责其实。”
ruò yǒu suǒ wáng若有所亡若:好象。好象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同“若有所丧”。《淮南子 原道训》:“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而心忽然若有所丧,怅然若有所亡也。”
yǒu bèi wú huàn有备无患备:防备;患:患难;灾祸。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xū yǒu qí biǎo虚有其表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并不好。虚:空;表:外表。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虚有其表耳!’”
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f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将来必定有幸福。宗璞《南渡记》第六章:“岂不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李姐姐身体会好起来。”
xiū duǎn yǒu mìng修短有命修:长;命:天命。人的寿命长短是由天注定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
zì yǒu fèi cháng自有肺肠肺肠:比喻心思。指做事有自己的用心。《诗经·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yóu rèn yǒu yú游刃有余刃:刀口;刀锋;游刃:运转刀刃;余:余地。比喻经验丰富;做事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huò tóng dāng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约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携,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不料他倒先来沾我们的光了。”
hù tōng yǒu wú互通有无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唐 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chǐ yǒu suǒ duǎn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下卷:“元长士章,并有盛才,词美英净,至于五言之作,几乎尺有所短。”
shàng fāng bù zú,xià bǐ yǒu yú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晋书 王湛传》:“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yǒu dì fàng shǐ有的放矢的:靶子;矢:箭。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有针对性;目标明确。宋 叶适《水心别集》:“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扶弓注矢以从之。”
xiāng jīng bó yǒu相惊伯有伯有:春秋时郑国大夫良霄的字,相传他死后鬼魂作祟。形容无缘无故自相惊扰。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chū shī yǒu míng出师有名有正当理由进行征伐。京剧《将相和》第一场:“赵若献璧,乃惧怕我邦,不难臣服;若是不献,再去征讨,方算出师有名。”
yǒu sān yǒu liǎng有三有俩谓有富馀钱财。
chí zhī yǒu gù持之有故持:持论;立论;故:根据。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根据。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yǒu běn yǒu yuán有本有原亦作“有本有源”。谓有根源;源源本本。唐·韩愈《原毁》:“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