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公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公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gōng guī mì jiàn公规密谏谓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三国志·魏志·桓阶传》:“时太子未定,而临菑侯植有宠,阶数陈文帝德优齿长,宜为储副,公规密谏,前后恳至。”
zì bào gōng yì自报公议自己报名或报出自认的情况,由群众讨论评议。
jǐng gōng qiú yǔ景公求雨祈求龙王降雨的迷信活动。比喻统治者体恤民情,顺应民意。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于是景公出野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
dà gōng zhì zhèng大公至正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办理,毫不偏心。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来惩办林、邓,表示自己的‘大公至正’。”
wáng gōng guì qī王公贵戚泛指皇亲国戚。《宣和画谱 李成》:“其后王公贵戚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
zhí fǎ bù gōng执法不公拒绝公正,在实施法律中的不公正。
dà gōng wú sī大公无私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kè jǐ fèng gōng克己奉公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míng gōng jù rén名公巨人亦作“名公钜人”。谓有名望的显要人物。唐·韩愈《徐偃王庙碑》:“自秦至今,名公巨人,继迹史书。”
jiǎ gōng yíng sī假公营私见“假公济私”。《元典章·进表》:“在外诸司不详站赤生受指,以进表为由,假公营私,滥行给驿。”
gōng bào sī chóu公报私雠见“公报私仇”。
yú gōng yí shān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列子 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bǐng gōng bàn shì秉公办事秉持公正之心做事,公事公办。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昨儿巡抚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
zhì gōng wú sī至公无私至:极,最;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gōng sī jiān gù公私兼顾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在公私关系上,就是‘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
míng gōng jù rén名公钜人见“名公巨人”。
tuī chéng bù gōng推诚布公示人以诚,公正无私。明·刘元卿《贤奕编·官政》:“亦使士大夫识得行记己用世规模,须在推诚布公,集谋广益。”
gōng zhū yú shì公诸于世向社会上公开,使人们知道。《上饶集中营·茅家岭地狱》:“把许多革命青年、爱国志士的遭遇,公诸于世。”
chū yǐ gōng xīn出以公心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三章:“大丈夫立身行事,须出以公心。”
jiè gōng xíng sī借公行私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一卷:“见善忘举者妒,知恶不劾者比,依违是非者谲,借公行私者佞。”
gōng zǐ wáng sūn公子王孙指王公贵族子弟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gōng píng zhèng zhí公平正直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体面,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人传。”
jiǎ gōng jì sī假公济私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gōng zhèng wú sī公正无私公道正直;没有私心。荀况《荀子 赋》:“公正无私,反见从横。”
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项庄之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李大钊《国民之薪胆》:“盖项庄之剑,志在沛公,青岛之用兵,不在报德之前仇,非在履英之盟约,殆欲借端以树兵威于我大陆,作强暴要索之先声耳。”
bǐng gōng wú sī秉公无私秉:掌握,主持。指做事公道不搀杂私念。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73回:“以明天地鬼神,秉公无私,但有报应轻重远近之别耳。”
fèng gōng rú fǎ奉公如法奉行公事,遵守法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tiān gōng bù zuò měi天公不做美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13回:“偏偏天公不做美,疾风凄雨,彻夜飘零,把这般普天同庆的大喜事,未免减色三分。”
shǒu fǎ fèng gōng守法奉公守:遵守。遵守法令,奉行公事。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常则要守法奉公理遮民,屏邪除佞进忠良。”
gōng zhī yú zhòng公之于众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8回:“曾向玉帝上过条陈,拟把电力公之于众,要使人间负有执法权者,皆可利用吾电,以惩治恶人。”
tiān gōng dì dào天公地道像天地一样公道。形容非常公平合理。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如今人人的脑袋里头既都有了一个社会平等,政治自由,是个天公地道的思想。”
jī qǐ gōng fèn激起公愤激发了公众共同的愤慨。
gōng zhèng bù ē公正不阿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九卷:“相之本主元祐政事者,然其言公正不阿如此,可谓贤矣。”
lián míng gōng zhèng廉明公正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一卷:“以尔廉平公正,命长郡治。”
míng gōng jù qīng名公巨卿亦作“名公钜卿”。指有名望的权贵。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与他往来的,俱是名公巨卿。”
gōng zhèng lián míng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洁严明。清·许奉恩《里乘》第六卷:“公正廉明,爱才如命。”
gōng tīng bìng guān公听并观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东汉 班固《汉书 邹阳传》:“公听并观,垂明当世。”
gōng píng hé lǐ公平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毛泽东《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只要美国政府愿意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不再如过去那样用种种可耻的方法破坏和阻挠谈判的进行,则朝鲜的停战谈判是可能成功的。”
gōng sī liǎng biàn公私两便对公家私人都便利。《晋书·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huáng gōng hào qiān黄公好谦指人过分谦虚。《尹文子·大道上》:“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
fèng gōng kè jǐ奉公克己谓严以律己,一心为公。《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
jiāng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
gōng zhū tóng hào公诸同好公:公开;诸:“之于”的合音;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拿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同爱好相同的人一起欣赏。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定仁义之度,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
tuì shí zì gōng退食自公减膳以示节俭。谓操守廉洁。《诗经·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shě jǐ wèi gōng舍己为公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zhí rù gōng táng直入公堂比喻言行直截了当,不绕弯子。老舍《骆驼祥子》九:“可是,咱们就这么直入公堂的去说,还是不行。”又《四世同堂》七:“到这几家去!别直入公堂的跟人家求事,明白吗?要顺口答应的探听有什么路子可走!”
chǒu xí fù shǎo bù dé jiàn gōng pó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7回:“常言道:‘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只得脱袍解带,免冠徒跣,跪于门外。”
huā huā gōng zǐ花花公子指服饰华丽、不务正业、整天吃喝玩乐的富家子弟。清 翟灏《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好好先生,花花公子。”
gē bì méng gōng割臂盟公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gōng mén táo lǐ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huì lù gōng xíng贿赂公行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公行:公开做。指公开行贿受赂。《陈书 皇后传 后主张贵妃》:“内外勾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
míng gōng zhèng yì明公正义见“明公正气”。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7回:“若遇着买花儿东西,明公正义问他要。”
gōng sī jiāo kùn公私交困公家私人均陷困境。《明史·食货志六》:“虚糜干没,公私交困焉。”
diǎn dī guī gōng点滴归公点滴:比喻细微的东西。指公家的东西都要交给公家。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那要算是数目最大而且最容易舞弊的一件,却是点滴归公。”
yīn gōng xíng sī因公行私见“因公假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宠传》:“断狱者急于蒡格酷烈之痛,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纵威福。”
bā gōng cǎo mù八公草木将八公山的草木视为敌人。形容心情极为紧张和恐惧。《晋书·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píng xū gōng zǐ凭虚公子凭:依托。比喻假设的人或事。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忲。”
chéng běi xú gōng城北徐公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战国策·齐策一》:“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kāi chéng bù gōng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坦白无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评论》:“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huà gōng wéi sī化公为私将公有财产化为私有。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但是武营里的习气,所有的兵丁平时是从不习练;而且还要克扣粮饷,化公为私。”
gōng míng zhèng dà公明正大公正无私,光明磊落。清·陈确《翠薄山房帖》:“若一本于公明正大之心,则岂直如此而已。”
bù chī bù lóng,bù chéng gū gōng不痴不聋,不成姑公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南史·庾仲文传》:“言‘仲文贵要异他尚书’,又云‘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敢作此言,亦为异也。”
zhèng zhí gōng píng正直公平公正不偏,处事公道。元·关汉卿《王闰香夜月四春园》:“我平日所行正直公平,所断之事并无冤枉。”
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zuì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唐 张鷟《朝野佥载》第一卷:“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
gōng shì gōng bàn公事公办公家事按公家规定来办;不徇私情;不讲情面。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2回:“卑职也知道罪无可逭,所以带印在此,情愿纳还此职,只求大帅把这件事公事公办。”
gōng yě fēi zuì公冶非罪形容无辜蒙冤或入狱。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公冶长非罪也。”
chí lùn gōng yǔn持论公允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
gōng gōng dào dào公公道道不偏不倚的、公平合理的事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咱们今儿可要公公道道的贴一炉子烧饼,要有一个充正经的人。”
yī bǐng zhì gōng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
gōng sī liǎng lì公私两利见“公私两济”。《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gōng shì gōng fēi公是公非公认的是非。唐·刘禹锡《天论上》:“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
gōng ér wàng sī,guó ér wàng jiā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gōng chē shàng shū公车上书公车:汉代官署名。指举人进京应试。特指入京会试的士人上书言事。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干奏牍。”
juān dī guī gōng涓滴归公涓滴: 小水点; 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东西。 非所应得的东西; 虽然极少极微; 都要缴公; 自己绝不侵占。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真正是涓滴归公,一丝一毫不敢乱用。”
piān piān gōng zǐ翩翩公子旧时对风流而有文采的富贵子弟的誉称。三国魏·曹植《侍太子坐》诗:“齐人进奇乐,歌者出西秦,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
jí gōng hào yì急公好义急:急于;公:公众;好:喜好;义:义举。热心公益;见义勇为。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使急公好义者信从,而吝啬顾钱者不得不听。”
fèng gōng bù ē奉公不阿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东观汉记·李恂》:“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dǐ jié fèng gōng砥节奉公磨砺名节,奉行公事。《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gōng zhōng tǐ guó公忠体国谓尽忠为国。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来办这项国事。”
gōng ěr wàng sī,guó ěr wàng jiā公耳忘私,国耳忘家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yè gōng hào lóng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xùn gōng miè sī徇公灭私徇:献出生命。为国家公众献身,弃私利于不顾。唐·白居易《与薛苹诏》:“卿勤王之节,徇公灭私;事主之诚,移忠资孝。”
dǐ jié shǒu gōng砥节守公砥:磨刀石;节:节操。磨砺名节,奉行公事。《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gōng ěr wàng sī公耳忘私见“公尔忘私”。汉·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
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yōu gōng rú jiā忧公如家忧:忧虑。忧虑国事,就像忧虑家事一样。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杨洪传》:“洪少不好学问,而忠清款亮,忧公如家。”
wén zhāng jù gōng文章钜公见“文章巨公”。
miè sī fèng gōng灭私奉公灭:消灭。消灭私念,一心为公。唐·元稹《崔倰授尚书户部侍郎制》:“辟名用物者逃无所入,灭私奉公者得以自明。”
huǒ dào zhū tóu làn,qián dào gōng shì bàn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形容钱能通神,不管办什么事,都必须用金钱打点贿赂才能办成。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自古道好: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凭你世间稀奇作怪的东西,有了钱,那一件做不出来。”
lǎo hǔ jiè zhū,xiàng gōng jiè shū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sè jǐ fèng gōng啬己奉公啬:节俭。自己节俭,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
gōng ěr wàng sī公尔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明·李贽《晃错》:“[晃错]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
jié jǐ fèng gōng洁己奉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宋书·林邑传》:“法命肃齐,文武毕力,洁己奉公,以身率下。”
mù gōng jīn mǔ木公金母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宋·张元干《瑞鹤仙·寿》词:“对木公金母,子孙三世,妇姑为寿满酌。”
bǐng gōng bàn lǐ秉公办理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人。”
xiāo fù cóng gōng枵腹从公饿着肚子办公事。形容一心为公;勤奋工作。枵:空虚;从公:从事公务。清 李宝嘉《活地狱》:“要想他们毁家纾难,枵腹从公,恐怕走遍天涯,如此好人,也找不出一个。”
wáng sūn gōng zǐ王孙公子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晋 葛洪《抱朴子 崇教》:“若夫王孙公子,优游贵乐,婆娑绮纨之间。”
tiě gōng jī铁公鸡比喻极其吝啬的人。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他爹爹名叫卞龙,自称是‘铁公鸡’,乃刻薄成家,真是一毛儿不拔。”
yǐ sī hài gōng以私害公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韩诗外传》卷一:“楚白公之难,有庄之善者,辞其母,将死君……比至朝,三废车中。其仆曰:‘子惧,何不反也?’曰:‘惧,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遂往死之。”
duì bù gōng táng对薄公堂在法庭上受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