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举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举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jǔ yī fǎn sān举一反三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jǔ zhǒng sī wàng举踵思望举:抬起;踵:脚后跟;举踵:踮起脚跟。形容十分思念,抬起脚后跟张望。汉·荀悦《汉纪·武帝纪》:“盖闻中国至仁,德洋恩普……举踵思望,如怙旱之望雨。”
jǔ shì hún zhuó举世混浊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jǔ shǒu jiā é举手加额拱手与额相齐,是古人表示欢庆的意思。宋 陈亮《与韩子师侍郎书》:“百姓闻贤使君之来,举手加额,以为天眼开矣。”
jǔ chóu jǔ zǐ举仇举子举:推荐;仇:仇敌;子:儿子。既推荐仇敌,也推荐儿子。形容办事公正。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shí chù jǔ yíng时绌举盈绌:不足、不够。盈:有余、多余。当衰败之时,而强作奢侈之事。盈,通“赢”。同“时绌举赢”。清 吕留良《与董方白书》:“度所费不下数千金,时绌举盈,极为民害。”
jǔ shǒu fèn bì举首奋臂举:抬起;奋臂:有力地高举手臂。形容精神奋发。宋·苏轼《论积欠六事状》:“民为积欠所压,如负千钧而行。免于僵仆则幸矣;何暇举首奋臂,以营求于一饱之外哉?”
bǎi fèi xián jǔ百废咸举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明 刘基《杭州路重修府治记》:“公受命来杭未及期月,威惠大行,百废咸举。吏民顺令,如臂使指。”
qīng jǔ jué sú轻举绝俗犹言避世隐居。《晋书·贺循传》:“或有遐栖高蹈,轻举绝俗,逍遥养和,恬神自足,斯盖道隆人逸,势使其然。”
yī jǔ sān fǎn一举三反《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máo jǔ lǚ xī毛举缕析毛举:琐碎列举。缕:一条一条,详详细细。缕析:详细地分析。琐细列举,详细地剖析。宋·张孝祥《乞改正迁谪士大夫罪名札子》:“毛举缕析,旁逮知旧,惧其不能废锢,必以赃私罪污之。”
yī jǔ yī dòng一举一动指人的每一个动作;所有的行动。宋 朱熹《朱子语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著力。”
jǔ zhí cuò wǎng举直措枉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jǔ rú hóng máo,qǔ rú shí yí举如鸿毛,取如拾遗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若拾遗。”
shǒu chàng yì jǔ首倡义举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0回:“公首倡义举,奈何以王位让人耶?”
jǔ shǒu kòu é举手扣额举:抬;扣:敲击。抬起头来拍击额头,表示气愤已极宋·洪迈《夷坚丁志·永宁庄牛》:“民泣清不悛,但时举手扣额,诉于天地。”
nèi jǔ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战国·鲁·尸佼《尸子》上卷:“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仁者之于善也,无择也,无恶也,唯善之所在。”
jǔ zhí cuò wǎng举直厝枉举:选拔;直:笔直,正直的人;枉:弯曲,邪恶的人。选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jǔ qí ruò dìng举棋若定下棋子好像有预断。比喻行事沉着果断。朱德《十月战景》诗:“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若定自无悲。”
jǔ shì jiē zhī举世皆知举:全;皆: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tǔ yáng bìng jǔ土洋并举本国的土法和外国的洋法都采用。古华《芙蓉镇》第二章:“这座建筑物,真可谓土洋并举、中西合璧了。”
huà méi jǔ àn画眉举案画眉:指汉张敞为妻画眉毛的故事;举案:指汉朝孟光为夫送饭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爱。《汉书·张敞传》:“(敞)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
guǎn kuī kuāng jǔ管窥筐举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郤正传》:“夫人心不同,实若其面,子虽光丽,既美且艳,管窥筐举,守厥所见。”
qīng jǔ yuǎn yóu轻举远游指避世隐居。战国 楚 屈原《楚辞 远游》:“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
jīng rén zhī jǔ惊人之举值得赞叹的、令人惊奇的、好像超出人的能力或努力所达到的事情。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5章:“他过去在学校里的一些小小的‘惊人之举’,完全出于性格本身所致。”
yī jǔ wàn lǐ一举万里见“一举千里”。《晋书·慕容盛载记》:“当如鸿鹄高飞,一举万里,不可坐待罟网。”
shù yūn jǔ huǒ束缊举火同“束缊请火”。清·钱谦益《吕季臣诗序》:“国破家亡,年衰岁暮,束缊举火,轹釜待炊,季臣意殊安之。”
jǔ shì wén míng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听到名声。形容知名度很高。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bǎi fèi jù jǔ百废具举指许多被废置的事业都等着兴办。同“百废俱举”。宋 王明清《挥麈录》卷一:“吴明可帅会稽,百废具举,独不传书。”
shí chù jǔ yíng时绌举赢绌:不足;赢:有余。在衰败的时强做奢侈的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 韩世家》:“今年旱,昭侯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谓时绌举赢。”
bǎi fèi bèi jǔ百废备举举:兴办。一切被废置的事情全部都兴办起来。形容建设事业兴旺发达。明·刘基《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明年六月,百废备举,庙有新室,学有新含。”
zhōng jiāng jǔ fān中江举帆中:到中心;举:升起,扬起。到江中心升起船帆。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bǎi fèi jù jǔ百废俱举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续资治通鉴 宋理宗绍定五年》:“了翁(魏了翁)乃葺其城楼橹雉堞,增置器械,教习牌手,申严军律……居数月,百废俱举。”
jǔ shǒu dài mù举首戴目举:抬起;戴目:仰视的样子。形容望着远处而有所期待或殷切期待。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天下举首戴目,属心执事者,难以一二计。”
qí xī zhī jǔ祁奚之举祁奚举荐贤人,不避亲仇,公正无私。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bǎi huī jù jǔ百堕俱举堕:荒废;废弃。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钱基博《吴禄贞传》:“在边三年,百堕俱举,而刊有《延吉边务报告》四册,则其客江阴章钟祚搜辑禄贞在边之书牍也。”
máo jǔ xì shì毛举细事毛举:列举琐碎的事情。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宋·陈亮《论励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举细事,以乱大谋。”
yuǎn jǔ gāo fēi远举高飞举:起飞。飞得又高又远。指摆脱困境,躲避到远方。比喻前程广大。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我看令郎相貌魁梧,长大来必然前程万里,远举高飞,就取个‘飞’字为名,表字‘鹏举’,何如?”
gǔ yán wàng jǔ瞽言妄举随便乱说,轻率行动。《晋书·挚虞传》:“臣生长筚门,不逮异物,虽有贤才,所未接识,不敢瞽言妄举,无以畴答圣问。”《晋书·挚虞传》:“臣生长筚门,不逮异物,虽有贤才,所未接识,不敢瞽言妄举,无以畴答圣问。”
zhī qíng bù jǔ知情不举举:检举。了解情况而不揭发。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我为巡城之职,理宜奏闻;若为朋友之情,匿而不奏,这知情不举的罪名,亦所不免。”
jǔ dǐng jué bìn举鼎绝膑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本纪》:“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qí xī jǔ wǔ祁奚举午午:祁奚之子。祁奚推荐自己的儿子。指举贤不避亲,客观公正。亦作“祁奚举子”。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jǔ bù rú fēi举步如飞举:抬起。形容走得很快。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42回:“宗保举步如飞,向马后赶上,踊身一跃,跳上了马。”
jǔ guó shàng xià举国上下举:全。全国上上下下的人。梁启超《管子传》第六章第一节:“苟且偷惰,习焉成风,举国上下,颓然以暮气充塞之。”
jǔ bù shēng fēng举步生风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相见了,便觉得分外高兴,说话处,脾胃多燥,行事时,举步生风,是这二种人与他说得活着。”
jǔ wú yí suàn举无遗算举:提出;算:计谋、办法。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晋书·袁蠸传》:“智者了于胸心,然后举无遗算耳。”
jǔ cuò shī dàng举措失当举措:举动、措置;失当:不恰当。举动安排不得当。先秦 管仲《管子 禁藏》:“举措失当,众民不能成。”
yán yáng xíng jǔ言扬行举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西汉 戴圣《礼记 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
gāo jǔ yuǎn dǎo高举远蹈举:起飞;蹈:踩上。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五柳先生上》:“唯其高举远蹈,不受世纷,而至于躬耕乞食,其忠义亦足见矣。”
chéng bài zài cǐ yī jǔ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晋书 苻坚载记上》:“成败之机,在斯一举。
shí qū jǔ yíng时诎举赢见“时绌举赢”。
shè zhāng jǔ cuò设张举措设:设置;举措:措施。指所采取的主张和措施。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因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既谢辞不许,其所设张举措,必本于宽人。”
bǎi wù jù jǔ百务具举各种事务全都兴办。《明史·沐英传》:“在滇,百务具举。”
bù huáng méi jǔ不遑枚举犹不胜枚举。梁启超《噶苏士传》第四节:“凡一切开民智增公益之事,无不尽力,设民会以通声气,立高等学校以养人材……凡兹文明之事业,不遑枚举。”
dài shí ér jǔ待时而举待:等待;举:行动。等待有利时机再采取行动。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寡君知天运之盛衰,达时务之机变,所以养兵练将,待时而举。”
jǔ bù shèng jǔ举不胜举举:列举;不胜:不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很多。鲁迅《伪自由书 后记》引谷春帆《谈“文人先行”》:“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
yī jǔ liǎng biàn一举两便举:做事。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落得永远快活,且又不担干系,岂非一举两便!”
bá shān jǔ dǐng拔山举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jǔ zhǒng sī mù举踵思慕举:抬起;踵:脚后跟;举踵:踮起脚跟;思慕:思念。形容十分思念,抬起脚后跟张望。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举踵思慕,若怙旱之望雨。”
máo jǔ xì gù毛举细故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明史 叶向高传》:“忠贤乃时毛举细故,责向高以困之。”
jǔ cuò bì dàng举措必当举措:举动,措置;当:适合,合宜。指行动措施完全得当。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举措必当,莫不如画。”
tù qǐ fú jǔ兔起凫举凫:野鸭。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
jǔ shì mò bǐ举世莫比举:全,皆;举世:全世界。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宋·钱易《南部新书》乙卷:“孝行忠鲠,举世莫比,门表阙台者六所,今古无之。”
qīng ér yì jǔ轻而易举轻:轻松;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jǔ zhǐ bù fán举止不凡举动不平凡。形容人的行为动作非同一般,与众不同。清 壮者《扫迷帚》第五回:“昨见二君举止不凡,询及栈主,始知兄即吴江卞某,此弟生平最敬佩的人,敢问此位名姓?”
bāo jǔ yǔ nèi包举宇内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jǔ guó yī zhì举国一致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yī jǔ shǒu zhī láo一举手之劳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tuī xián jǔ shàn推贤举善推:举荐。举荐贤士,引进好人。元·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喜孜孜推贤举善,永绵绵龙虎风云。”
jǔ shāng chēng qìng举觞称庆举:抬起;觞:古代酒器;庆:祝贺。举杯庆贺。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三折:“我所生五子,皆有国器,并膺宠爵,每语夫人崔氏,言及于此,未尝不举觞称庆。”
xīng miè jǔ fèi兴灭举废兴:兴起。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明·刘基《杞子来潮》:“胥教胥海,以引以为翼,以继武王周公兴灭举废之心,可也。”
qí méi jǔ àn齐眉举案同“举案齐眉”。元·于伯渊《点绛唇》套曲:“言行功容,四德三从,孟光合配梁鸿。怎教他齐眉举案劳尊重,俏书生别有家风。”
lóng jǔ yún shǔ龙举云属同“龙兴云属”。《南齐书·高帝纪上》:“麾旆所临,风行草靡,神算所指,龙举云属。”
xuān rán xiá jǔ轩然霞举像云霞高高飘举。形容俊美潇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海西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唯令稽王来,轩轩如朝霞举。”
fēng jǔ yún fēi风举云飞凭借风云飞腾而上。同“风举云摇”。《宋史 乐志七 》:“神驾来思,风举云飞。”
rén cún zhèng jǔ人存政举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jǔ mù jiē shì举目皆是抬头看满眼都是。形容数量多。林语堂《思满大人》:“今也不然,举目皆是‘同志’。”
xuǎn xián jǔ néng选贤举能选举贤人;荐举能人。《旧唐书 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遗患于黎庶。此义不可不知也。”
jǔ wú yí cè举无遗策举:提出;策:计谋、办法。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淮南子·主术训》:“万举而无遗策矣。”
jǔ wǎng cuò zhí举枉措直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措:罢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yuán yǐn jiàn jǔ援引荐举荐:推荐。引进和推荐人材。汉·王充《论衡·效力》:“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将援引荐举,亦将弃遗于衡门之下。”
bǎi fán dài jǔ百凡待举无数事情都等待兴办。平佚《临时政府成立记》:“而沪军陈都督,复以民军倡义伊始,百凡待举,无总机关以代表全国,外人疑虑,交涉为难。”
jǔ mù qiān lǐ举目千里放眼远眺,可以见到很远之处。形容视野广阔辽远。宋·刘学箕《松江哨遍》:“松江太湖,举目千里,风涛不作,水面砥平。”
xiá jǔ fēi shēng霞举飞升
jǔ shì wú lún举世无伦举:全,皆;举世:全世界;伦:类,同类。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唐·白居易《画竹歌序》:“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世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
bǎi fèi dài jǔ百废待举百废:指各种荒废的事业;举:举办。各种废置的事业都等待重新办起来。吴晗《海瑞罢官》:“百废待举,他不出头做主,实在令人着急。”
yán tán jǔ zhǐ言谈举止人的言语、举动、行为。清 黄宗羲《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yī jǔ liǎng shī一举两失举:举动。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纲鉴抄略》:“朝廷一举而两失。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道辅。”
jǔ shǒu jiā é举首加额举:抬起;额:额头。拱手与额相齐,表示喜悦庆幸。宋·司马光《谕若讷》:“上乃飞白‘安静’二字,以赐若讷,若讷然后举首加额,受而藏之。”
jǔ dòng jīng jí举动荆棘一举一动,就象在刺树林里一样,比喻不能随意,事事都遭威胁。
jǔ mù wú qīn举目无亲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唐 薛调《刘无双传》:“四海之广,举目无亲戚,未知托身之所。”
tóng shí bìng jǔ同时并举举:举行。在同一时间内进行。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0章:“吴进攻河南前,曾与阎锡山……等相约同时并举。”
shǒu chàng yì jǔ首唱义举唱:通“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晋书·刘弘传》:“诏惟令臣以散补空缺,然沐乡令虞潭忠诚烈正,首唱义举,举善以教,不能者劝,臣辄特转潭补醴陵令。”
jǔ yǎn wú qīn举眼无亲抬头看,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孤单无依,人地生疏。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我举眼无亲,见了你,如见我女儿一般。”
yòu rán jǔ shǒu褎然举首褎然:出众的样子;举:推举;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辈。《汉书·董仲舒传》:“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
jǔ shì wú bǐ举世无比举:全,皆;举世:全世界。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宋·钱易《南部新书》庚卷:“萧颖士,开元中,年十九,擢进士第,儒释道三教无不该通,然性偏躁,忽忿戾,举世无比。”
jǔ yī fèi bǎi举一废百举:提出;废:弃。提出一点,废弃许多。指认识片面。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百废百也。”
dà jǔ jìn gōng大举进攻大举:重大的行动。大规模出兵,向敌方进攻。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因吴佩孚此时目光,已从军事移到政治方面,也不大举进攻。”
bù kě méi jǔ不可枚举枚举:一一列举。无法一个个列举,形容数量多。元 王恽《秋涧全集 紫山先生易直解序》:“其至公正之大论,卓异特达之举,固不可枚举。”
fēng jǔ yún yáo风举云摇凭借风云飞腾而上。亦比喻飞黄腾达。汉 班固《西都赋》:“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唐 王勃《九成宫颂》:“风举云摇,历神都而一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