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生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ún yún zhòng shēng芸芸众生 | 佛家语;指世间众多的生灵。后多指世上大群无知识的人。芸芸:众多的样子。 | 先秦 李耳《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
shēng ròu kū gǔ生肉枯骨 | 枯骨:白骨。使死者再生,枯骨长肉。形容施惠很深。 | 《晋书·刑法志》:“至义畅于三代之际,遗风播于百世之后,生肉枯骨,惠侔造化。” |
kǔ bù liáo shēng苦不聊生 | 聊生:赖以维持生活。形容备受痛苦,无法生存。 | 东汉·班固《汉书·严安传》:“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
sǐ lǐ táo shēng死里逃生 | 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 《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今日死里逃生,夫妻再合,乃阴德积善之报也。” |
shēng róng sǐ āi生荣死哀 |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
shēng ér zhī zhī生而知之 | 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 《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shēng sǐ kǔ hǎi生死苦海 | 佛教语。指众生轮回六道,生生死死,茫无涯际,有如大海。 | 唐·慧能《坛经·行由品》:“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
rěn rǔ tōu shēng忍辱偷生 | 偷:苟且。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 |
chū shēng niú dú bú pà hǔ初生牛犊不怕虎 | 牛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年轻人勇敢胆大;无所畏惧;敢作敢为。也作“初生牛犊不惧虎”、“初生牛犊不畏虎”。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俗云:‘初生牛犊不惧虎。’” |
jiàn shì fēng shēng见事风生 | 谓遇事雷厉风行。 | 东汉·班固《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
gè ān shēng lǐ各安生理 | 各:各个;生理:职业和日常生活。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过自己的生活。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2回:“我去高老庄探亲,哥哥去花果山称圣,白龙马归大海成龙……我们都各安生理去也。” |
kū shù shēng huā枯树生花 | 枯树开起花来。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 《三国志·魏志·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
shēng sǐ wú èr生死无贰 | 贰:背叛,有二心。至死没有二心。指十分坚定。 | 《论立宪与外交之关系》:“陷阵则生死无贰,其所以致胜于我者,殆不尽由船坚炮利之故。” |
shēng sāng zhī mèng生桑之梦 | 梦见桑树从井中长出。比喻死期将至。 | 晋·陈寿《益都耆旧传》:“何祗梦桑生井中。赵真占曰:‘桑非井中之物,桑字四十八,君寿恐不过此。’祗年四十八而卒。” |
miào qù héng shēng妙趣横生 | 横生:层现迭出。美妙动人的意趣;时时迸发;处处充溢。形容人的谈吐、诗文等充满了意趣。 | 秦牧《艺海拾贝 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好些平常的事物,在卓越的作者笔下妙趣横生,他们借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运用譬喻。” |
péng shēng má zhōng蓬生麻中 | 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 |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gēn shēn tǔ zhǎng根生土长 | 当地出生长大。也指世代居住。 |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却不道一般儿根生土长,开花结子,带叶连枝。” |
shēng pīn yìng còu生拼硬凑 | 生:生硬。勉强连缀,凑合。 | 《人民日报》1957.10.29:“使得人物性格能够在浓烈的生活气息中向前发展,而没有生拼硬凑违反常情的弊病。” |
rén jí jì shēng人极计生 | 谓人到绝境就会产生计谋。 | 《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那人急了,正好没出豁,却见明晃晃一把劈柴斧头,正在手边,也是人极计生,被他绰起,一斧正中刘官人面门。” |
mén shēng gù jiù门生故旧 | 指学生和旧友。 | 《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妒忌之人因见他门生故旧布满朝班,说他恃宠专权。” |
pà sǐ tān shēng怕死贪生 | 同“贪生怕死”。 | 《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佯)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
gǒu qiě tōu shēng苟且偷生 | 不求长远利益;只图眼前生存。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贪图生存。 | 宋 王令《与杜子长书》:“令贫无资,身术从礼,有责不敢易。受寒饿死,俱辱先人后,以故苟且偷生。” |
shēng sǐ zhī jiāo生死之交 | 同生共死的交谊。 | 元 郑德辉《绉梅香》:“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 |
xū shēng làng sǐ虚生浪死 | 虚:空,徒然;浪:滥,放纵。活得毫无意义,死得毫无价值。形容虚度一生 | 《旧唐书·越王贞传》:“诸王必须以匡救为忠,不可虚生浪死,取笑于后代。” |
wěi shēng bào zhù尾生抱柱 | 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典出《庄子·盗跖》。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 《庄子 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
zài shēng fù mǔ再生父母 | 再次给予生命的人。多指救命恩人;也指对自己有重大恩德的人。 | 宋 曾晞颜《贺新郎 贺耐轩周府尹》:“夹路香花迎拜了,见说家家举酒,道公是再生父母。” |
mǎn liǎn shēng huā满脸生花 | 满脸高兴的样子。 | |
sān rì bù tán,shǒu shēng jīng jí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 弹:用手指拨弄。三天不弹琴,手就像长满荆棘那样不灵活。比喻技艺不经常练习,就会生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6回:“这果真是‘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
zì shēng zì miè自生自灭 | 自然地生长;自然地消灭。形容任其自然;无人过问。 | 唐 白居易《山中五绝句岭上云》诗:“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
yā cháo shēng fèng鸦巢生凤 | 乌鸦的窝里生出了凤凰。比喻贫苦人家培养出了才化的人物。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如何是异类?’显端曰:‘鸦巢生凤。’” |
ěr hòu shēng fēng耳后生风 | 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 《梁书·曹景宗传》:“景宗谓所亲曰:‘我昔日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 |
huò shēng bù cè祸生不测 | 测:估计,猜度。灾祸的产生不可揣测。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6回:“倘若迟延,祸生不测,悔之晚矣。” |
tài jí shēng pǐ泰极生否 | 泰、否:《周易》卦名,泰吉否凶。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好事会变成坏事。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1回:“泰极生否,乐盛成悲,今被妖邪捕获。” |
péng bì shēng guāng蓬荜生光 | 蓬荜:蓬门荜户,形容穷人的陋屋。使贫贱之家增加光彩。 | 宋·王柏《回赵星诸书》:“专使远临,俯授宝帖,联题累牍,蓬荜生光。” |
bì ròu fù shēng髀肉复生 |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 |
hòu shēng xiǎo zǐ后生小子 | 指年轻晚辈。 | 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恐数十年后老成凋丧,后生小子,不知根柢,耳濡目染,目变而复还。” |
shì shēng qǔ yì释生取义 | 犹言舍生取义。 | \"\"\"《三国志 魏志 齐王芳传达室》:“[郭修]于广坐之中手刃击袆,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 |
jiàn shì shēng miáo见世生苗 | 比喻眼前就会收效得利。 |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你尚图些紫绶金章,赤紧的见世生苗,我则理会的埋根千丈。” |
shēng jī àng rán生机盎然 | 充满生气和活力的。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6章:“春天来了,满山青绿,遍地黄花,它们都生机盎然,而我为什么要死?” |
píng shēng zhī yuàn平生之愿 | 平生:一生。指一生的志愿。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公子听说,两手加额:‘趁我平生之愿矣。’” |
tú dú shēng líng荼毒生灵 | 荼毒:毒害、残害;生灵:指百姓。指残害人民。 |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德祐表诏》:“庶免大军前去,荼毒生灵。” |
jiā shēng zǐ ér家生子儿 | 奴婢生的子女仍在主家服役的人。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我又比不得是这里的家生子儿。” |
rén dì shēng shū人地生疏 | 疏:不熟悉。初到一个地方;对当地的人、环境、习俗都不熟悉。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门生这一到省,人地生疏,未必登时就有差委。” |
bǐ dǐ shēng huā笔底生花 | 比喻文章写得生动、出色。 | 谢冕《远方的星》:“有的同学则富于想象,笔底生花,具有当诗人的气质。” |
wán tiě shēng guāng顽铁生光 | 硬铁放出光辉。比喻人遇到好的机会就会大为改观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4回:“俗语道得好:运去黄金减价,时来顽铁生光。” |
lè jí bēi shēng乐极悲生 |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 《史记 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淮南子 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
shēng dòng huó pō生动活泼 | 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活跃。 | 毛泽东《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应当提倡讲话,应当是生动活泼的。” |
wú fēng shēng làng无风生浪 | 见“无风起浪”。 |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第11卷:“山内差役多客民充当,无风生浪,遇棚民有事,敲骨吸髓,弁兵附和为奸。” |
tiān shēng dì shè天生地设 | 犹天造地设。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看他二人恰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 |
lǘ shēng jǐ jiǎo驴生戟角 | 驴子长角。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 |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无钱的可要亲近,则除是驴生戟角瓮生根。” |
lóng shēng jiǔ zǐ龙生九子 | 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 明 徐应秋《玉芝堂谈荟 龙生九子》:“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
shí shēng jiǔ sǐ十生九死 | 形容历尽艰险。 | 唐 韩愈《八月十五赠张功曹》诗:“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
nǎo zǐ shēng xiù脑子生锈 | 比喻思想僵化。 | |
píng shēng zhī zhì平生之志 | 平生:一生。指一生的志向。 | 唐·杜甫《梦李白》:“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
chóng shēng fù mǔ重生父母 | 重生:再一次获得生命。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恩人。 | 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你是我重生父母,再长爷娘。” |
shēng mín tú tàn生民涂炭 | 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六十一回:“今国君无道,天愁民怨,四海分崩,生民涂炭,刀兵不歇,天下无不思叛,正天之欲绝殷商也。” |
qī shēng qī sǐ七生七死 | 见“七死七生”。 | |
rén shēng cháo lù人生朝露 | 形容人生短暂 | |
shēng tuō sǐ zhuāi生拖死拽 | 形容强行拖扯。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遂打了个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 |
shēng tūn huó duó生吞活夺 | 生:原封不动。形容粗暴地抢夺。 | 郭沫若《洪波曲》第16章:“原先本打算田三厅直接办理的,梁寒操生吞活夺的抢夫,乃超和鹿地便只以顾问的名义留下。” |
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 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 晋 常璩《汉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
lóu yǐ tān shēng蝼蚁贪生 | 蝼蚁:蝼蛄和蚂蚁。蝼蛄和蚂蚁那样的小虫也贪恋生命。旧指乞求活命的话,有时也用以劝人不可轻生自杀。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六回:“万望大圣慈悲,可怜蝼蚁贪生之意,饶了我命,愿送你师父过山。” |
lán tián shēng yù蓝田生玉 | 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裴松之注引晋 虞溥《江表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
lè jìn āi shēng乐尽哀生 | 犹言乐极生悲。 | 唐·张鷟《游仙窟》:“有同必异,自昔攸然;乐尽哀生,古来常事。” |
jiè jǐng shēng qíng借景生情 | 借眼前的事物激发思想感情。 |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章:“郭祥抱着卡宾枪,食指不离扳机,不断地借景生情地喊着鼓动口号。” |
bǐ tóu shēng huā笔头生花 | 形容诗文写得绚丽多采,非常漂亮。亦作“笔底生花”、“笔下生花”。 |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hòu shēng lì yòng厚生利用 | 谓富裕民生物尽其用。语出《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蔡沉集传:“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 | 语出《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蔡沈集传:“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 |
shēng lóng huó xiàn生龙活现 | 形容描绘生动逼真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七》:“呈辞上说得生龙活现,不由你不核准。” |
jiāo shēng guàn yǎng娇生惯养 | 娇:宠爱。惯:姑息。从小受到长辈过分的宠爱和姑息。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似这几日,我看菩萨的面上,不和你一般见识,谁想娇生惯养了,你通常不像样了。” |
kǒu chǐ shēng xiāng口齿生香 | 嘴和牙齿都有香味。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隽永宜人。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6回:“前者捧读诸位姐姐佳作,真令人口齿生香。” |
qīng niǎo shēng yì鸮鸟生翼 | 旧传鸮鸟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负义。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蛙神》:“今老幼皆以温饱,遂如鸮鸟生翼,欲啄母睛邪!” |
yù shì fēng shēng遇事风生 | 形容遇到事情进行处理像风一样迅速 | 东汉·班固《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
yī xiàn shēng jī一线生机 | 还有一点儿生存的希望(一线:极其细微;微少;生机:生存的机能;指生存)。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若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生路,借范尧夫之言,为君子忧后来之祸,则失之矣。” |
dǐ sǐ mán shēng抵死谩生 | 谩:谎骗。形容殚智竭虑,绞尽脑汁。 |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五卷:“待阎王道俺无凭准,抵死谩生断不定,也不共他争,我专指着伊家做照证。” |
kū yáng shēng huā枯杨生华 | 枯:干枯;华:同“花”。枯萎的杨树重新开花。比喻老年女子嫁了做官的丈夫,好景不长。 | 《周易·大过》:“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 |
dǐ sǐ màn shēng底死谩生 | 底:通“抵”。竭尽全力,想尽办法。 | 南唐 冯延巳《应天长》词:“兰房一宿还归去,底死谩生留不住。” |
āi lè xiāng shēng哀乐相生 | 悲痛和喜乐互为因果。 | 西汉 戴圣《礼记 孔子闲居》:“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
dāo zǔ yú shēng刀俎余生 | 犹虎口余生。 | 清 昭槤《啸亭杂记录 记辛亥败兵事》:“余刀俎余生,受君恩乃不死,今得以马革裹尸幸矣!” |
yàn hàn shū shēng燕颔书生 | 见“燕颔儒生”。 | |
shēng sǐ gǔ ròu生死骨肉 | 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形容恩惠极深厚。 | 唐·颜真卿《谢户部侍郎表》:“生死骨肉,受赐已深。” |
huān ruò píng shēng欢若平生 | 平生:平素;平时。像平素久已相交一样地欢乐。 | 清 张元赓《张氏卮言 陈友石》:“即邀至船中,茶罢对奕,欢若平生。” |
hé tóu shēng ěr禾头生耳 | 耳:耳状物。禾头长出牙蘖,庄稼就报废。灾年的象征 | 唐·张鷟《朝野佥载》:“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舟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 |
cùn cǎo bù shēng寸草不生 | 寸草:一点儿草;生:生长。①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②亦形容灾情严重。 |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 |
fú shēng qiè xiǎng浮生切响 | 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 | |
shēng sǐ xiāng yī生死相依 | 在生死问题上互相依靠。形容同命运,共存亡。 |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 |
rén shēng miàn bù shú人生面不熟 | 人的面貌陌生,素不相识。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孩子见大郎如此待得他好,心里虽也欢喜,只是人生面不熟,又不知娘的意思怎么,有些不妥贴,还想要去。” |
wàn jiā shēng fó万家生佛 | 旧时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 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香火。” |
jīng jí cóng shēng荆棘丛生 | 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困难极多。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此时家难未靖,荆棘丛生,一经还乡,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岂肯自投罗网。” |
rén shēng rú fēng dēng人生如风灯 | 人的生命短暂而微弱,像风前的灯随时都可能熄灭。 | 《辽史·耶律和尚传》:“‘顾人生如风灯石火,不饮将何为。’晚年沉湎尤甚,人称为‘酒仙’云。” |
zhī wài shēng zhī枝外生枝 | 比喻派生、繁衍而出者。同“节外生枝”。 | 清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善观场者,止于前数出所见,记其人之姓名。十出以后, 皆是枝外生枝,节中长节,如遇行路之人,非止不问姓字,并形体面目,皆可不必认矣。” |
rén shēng zài shì人生在世 | 指人生活在世上。 | 南朝·齐·萧嶷《遗令》第六卷:“人生在世,本自非常,吾年已老,前路几何?” |
nù cóng xīn qǐ,è xiàng dǎn shēng怒从心起,恶向胆生 | 恶:凶暴。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 曾朴《孽海花》第14回:“不觉怒从心起,恶向胆生,顾不得什么,一口气赶到客厅。” |
qī sǐ qī shēng七死七生 | 亦作“七生七死”。佛数谓小乘初果者,尚须往返天上人间,受七度生死,才能证得阿罗汉果。 | |
rén shēng rú zhāo lù人生如朝露 | 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时间短。比喻人生短促。 | 《汉书·苏武传》:“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
mǎn zuò fēng shēng满座风生 | 见“满坐风生”。 | 宋·韩淲《涧泉日记》中卷:“谈论滑稽,文彩可观,围棋饮酒,满座风生。” |
bù zé shēng lěng不择生冷 | 犹言不择手段。 | 沙汀《淘金记》九:“我们这场上的事情,你晓得的,有些人一点不择生冷!一天就想方设法,拖人下水。” |
zhāo shì shēng fēi招是生非 | 见“招是惹非”。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他也有不平,有反抗,有战斗,而往往不过是将败落家族的妇姑勃谿,叔嫂斗法的手段,移到文坛上。嘁嘁嚓嚓,招是生非,搬弄口舌,决不在大处着眼。” |
lóng shēng jiǔ zhǒng龙生九种 | 见“龙生九子”。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行者道:‘一夫一妻如何生此九个杂种?’敖顺道:‘从所谓龙生九种,各种有别。’” |
shēng líng tú dì生灵涂地 | 生灵:百姓;涂:泥沼。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灵涂地。” |
yǔ duó shēng shā予夺生杀 | 《周礼·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夺、生、诛(责备)等权力。后因以“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 |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各当其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