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心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jiāng xīn bǔ lòu江心补漏 | 船到了江心;才着手堵塞漏洞。比喻错失良机;补救已迟。 | 元 无名氏《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叶公》:“今为吾主计之,必先预为准备,莫待临歧勒马、江心补漏,是臣之愿也。” |
gé xīn yì xíng革心易行 | 谓改正错误思想,改变错误行为。 | 汉·贾谊《新书·先醒》:“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田改丰)馂,昼学道而夕讲之。” |
yì zhào yī xīn亿兆一心 | 全国人民一条心。 | 毛泽东《祭文 祭黄帝陵》诗:“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
xiǎo lù chù xīn tóu小鹿触心头 | 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 | 清·翟灏《通俗编·兽畜》:“为帝迫困于斯,见之汗湿衣襟,若小鹿之触吾心头。” |
xiàng xīn rú yì像心如意 | 顺心如意。 | 《黄金世界》第一回:“只要于己有一丝的好处,且把良心歪到半边,千方百计,竭力钻谋,便像心如意了,还不住手。” |
shí xīn shí yì实心实意 | 言行发自内心,真诚。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九回:“五儿听了,句句都是宝玉调戏之意,知这位呆爷却是真心实意的话。” |
chī xīn wàng xiǎng痴心妄想 | 痴:呆;傻;痴心:心思沉迷于某人或某种事物;妄:荒唐;胡乱;不切实际。失去理智的心思;想法荒唐。指一心想着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痴心妄想,时刻难过。” |
jī xīn xiè cháng机心械肠 | 【解释】:机巧诈变的心计。 | 清·李渔《意中缘·错怪》:“非吾辈,真鄙儒,机心械肠全未除。” |
kōng xīn lǎo dà空心老大 | 指装腔作势、无真实本领的人。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苏联作家七人集序》:“读者自有确当的批判,不再受空心老大的欺骗了。” |
cùn xīn bù mèi寸心不昧 | 寸心:区区之心;昧:隐藏。指不昧良心。 |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你不将王法依,平将百姓欺,早难道寸心不昧。” |
màn bù jīng xīn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明 朱国桢《涌幢小品 存问》:“近见使者至城外,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经心。” |
xīn hé qì píng心和气平 | 和:温和;平:平静。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身心安宁 | 宋·苏辙《既醉备五福论》:“醉而愈恭,和而有礼,心和气平,无悖逆暴戾之气干于其间。” |
yī jiàn qīng xīn一见倾心 | 倾心:一心向往。初次相见便完全被对方吸引住了。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晋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 |
wèn xīn wú kuì问心无愧 | 愧:惭愧。问问自己;认为没有什么感到惭愧的地方。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一》:“君无须问此,只问己心。问心无愧,即阴律所谓善。” |
hài xīn dòng mù骇心动目 | 犹言惊心动目。 | 宋·苏轼《顺济王庙新获石砮记》:“传观左右,失手坠于江中,乃祷于神,愿复得之,当藏之庙中,为往来者骇心动目诡异之观。” |
xīn yǒu yú jì心有余悸 | 指可怕的事情虽已过去;心里还感到害怕。悸:因为害怕而心跳。 | 柳洲《风雨桃花洲》:“谈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赵老大心有余悸地说:‘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庄稼全毁了。’” |
dān xīn jī lǜ殚心积虑 | 殚:竭尽;积:聚;虑:思虑。竭尽心力思考谋划。 | 清·钱泳《履园丛话·臆伦·五福》:“必至殚心积虑者数十年,捐去三纲五常,绝去七情六欲,费其半菽如失金珠,拔其一毛有关痛痒。” |
chéng xīn chéng yì诚心诚意 | 诚:真实的心意。真心诚意。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也作“诚心实意”。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 |
yóu xīn hài ěr游心骇耳 | 发人遐想,动人听闻。 |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可以览观扬意,以示后世好事者读之,以游心骇耳,以附益上方太史公之三章。” |
shāng xīn hāo mù伤心蒿目 | 旧时谓志士仁人对艰危时世的关切忧虑。 | 战国·宋·庄周《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 |
xīn wèn kǒu,kǒu wèn xīn心问口,口问心 | 指内心反复思量,自问自答。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心问口,口问心,打算良久,连那奇珍异宝卖了,大约也够了,且自顾命要紧。” |
shà fèi kǔ xīn煞费苦心 | 煞:很;十分。费尽了心思。 | 清 李宝嘉《中国现在记》:“办河工难除积弊,做清官煞费苦心。” |
xīn rú mù shí心如木石 | 心灵像树木石头一样,毫无情感、欲念。 | 《五灯会元 百丈怀海禅师》:“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四》:“君不以异类见薄,故为悦己者容,北室生心如木石,吾安敢近?” |
quán yù xūn xīn权欲熏心 | 权力的奢望迷住了心窍。 | |
guì mù chù xīn刿目怵心 | 刿:刺伤;怵:惊动。指触目惊心。 | 清 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至于秦汉之文,莫不洞达駘宕,刿目怵心。” |
zhèn fèn rén xīn振奋人心 | 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 峻青《火把赞》:“啊,火把,这饱经革命风暴的胶东老根据地的乡亲们手中高举的火把,是那么炽热,那么明亮,那么振奋人心。” |
gé miàn gé xīn革面革心 | 见“革面洗心”。 | 明·杨慎《送薛曲泉之镇雄勘夷手卷词》:“笑鄙夫畏首尾,蔚蔚九变豹,俾心人革面革心,惠我无私。” |
gān xīn rěn shòu甘心忍受 | 甘心:情愿。情愿忍受痛苦。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九年》:“管、召仇也,请受而甘心焉。” |
yán zhě wú yì,tīng zhě yǒu xīn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 说话的人不是有心的,听话的人却认真计较。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正触着阿珠的‘隐痛’,要想保持平静也不可能了。” |
xū qì píng xīn虚气平心 | 虚:通“舒”。心平气和。 |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虚气平心,乃至怒喜。” |
gāo xià zài xīn高下在心 | 高下:比喻伸和屈。原意是做事要斟酌情况,采取适当办法。后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 |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 |
bié yǒu jiàng xīn别有匠心 | 别:独特的;匠心:巧妙的心思。构思巧妙,与众不同。 | |
yī xīn tóng tǐ一心同体 | 犹言同心同德。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 |
guān xīn mín mò关心民瘼 | 瘼:疾,疾苦。关心群众的疾苦。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非得关心民瘼之员,竭力抚循,不足以资补救。” |
fàng xīn tuō dǎn放心托胆 | 形容毫无顾虑。 | 《何典》第七回:“赶茶娘只道师姑为女子所做,既然修行念佛,自当谨守清规;故放心托胆,打发女儿去。” |
xīn mó shǒu zhuī心摹手追 | 用心揣摩,追随仿效。 |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3卷:“一路论诗,渠最心折于吾乡樊榭先生,心摹手追,几可抗手。” |
zì xīn suǒ yù恣心所欲 | 恣:放纵。恣纵己意,心想事成。 | 《梁书·中天竺国传》:“其宫殿皆雕文镂刻,街曲市里,屋舍楼观,钟鼓音乐,服饰香华,水陆通流,百贾交会,奇玩珍玮,恣心所欲。” |
yì luàn xīn máng意乱心忙 | 犹心忙意乱。 | |
lǐ chǒu pěng xīn里丑捧心 | 指妄学别人而愈见其丑。 | 庄周《庄子 天运》:“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
jīng xīn diào dǎn惊心吊胆 | 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2回:“我们在这里也是惊心吊胆。” |
rén lǎo xīn bù lǎo人老心不老 | 指人虽然老了,但有一颗年轻的心。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他这个汉子,人老心不老,有朝一日,会靠不住的。” |
sān xīn liǎng yì三心两意 | 见“三心二意”。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九阿姐,你休得三心两意。” |
pī xīn lì xuè披心沥血 | 剖开心滴出血来。比喻竭尽忠诚。 | 《南史 袁昂传》:“推恩及罪,在臣实大,披心沥血,敢乞言之。” |
shòu xīn rén miàn兽心人面 | 面貌虽是人,心却如野兽。形容人凶恶残暴。 |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时台中谓之语曰:侯知一不伏致仕,张琮自请起复……皆非名教中人,并是王化外物。兽心人面,不其然乎!” |
zuò shàng qín xīn坐上琴心 | 指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 | 《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载,汉司马相如宴于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相如于座上以琴声传意,文君心悦,遂夜奔相如。 |
xīn lǐng shén wù心领神悟 | 见“心领神会”。 | 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 |
xīn fán yì rǒng心烦意冗 | 同“心烦意乱”。 | 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儿呵,暂时间月直年空,好将息你这心烦意冗。” |
qīng xīn guǎ yù清心寡欲 | 清:清净;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 |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我奉师父法旨,着你清心寡欲,受戒持斋,不许凡心动。” |
kǔ xīn gū yì苦心孤诣 | 苦心:用心良苦。孤诣:独到的成就或境地。用尽苦心;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指精心钻研学问或技艺;很有独到之处。 | 清 翁方纲《复初斋文集 格调论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今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 |
dǎn dā xīn cū胆大心粗 | 做事胆子在,但心粗。考虑不周全。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扑咚咚阶下升衙鼓,唬得我手忙脚乱,使不得胆大心粗。 |
shén sǒng xīn tì神竦心惕 | 肃敬貌。 | 明·张居正《荆门州题名记》:“乃使人斤斤焉神竦心惕,及过荆门,谒先生祠下,又低回久已不能去。” |
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心有余而力不足 |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够。 |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
mán xīn mèi jǐ瞒心昧己 | 昧:欺瞒。违背良心干坏事。 | 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一折:“我堪那无端的豪户,瞒心昧己使心毒,他可便心狡狠,倒换过文书。” |
xīn gū yì qiè心孤意怯 | 谓心虚而胆气不壮。 |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士卒本将,一朝相失,心孤意怯,难以有功。” |
xīn fán jì yǎng心烦技痒 | 烦:烦燥;技痒:指某人想表现其技艺以显示于人。形容擅长及爱好某种技艺,一遇机会就急于表现的情态。 | 晋·潘岳《射雉赋》:“屏发布而累息,徒心烦而技痒。” |
kǔ xīn jīng yíng苦心经营 | 苦心:用心劳苦。经营:筹划;安排。用尽心思筹划安排。 | 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但专制政体不除,任凭你君相恁地苦心经营,民力是断不能发达的。” |
dān xīn bì xuè丹心碧血 | 丹心:红心、忠心。碧血:血化为碧玉。碧:青绿色的宝石,表示血的珍贵。赤诚的忠心,宝贵的鲜血。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 |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元·郑元祐《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
yì lǎn xīn huī意懒心灰 | 犹心灰意懒。 | 元·乔吉《乔梦符小令·玉交枝·头适二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
yì rǎng xīn láo意攘心劳 | 攘:扰乱。思绪不安,心中感动劳累。 |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二折:“卢生也,也是你三生累积功千劫,教我一夜思量计万条,意攘心劳。” |
qí xīn xié lì齐心协力 | 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 《周书 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
bù chén zhī xīn不臣之心 |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只说是他自己做的,中怀不臣之心,妄言污蔑妃后,要坐他族灭之罪。” |
yún xīn hè yǎn云心鹤眼 | 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 唐·白居易《酬杨八》诗:“君以旷怀宜静境,我因蹇步称闲官。闭门足病非高士,劳作云心鹤眼看。” |
kuàng xīn yí shén旷心怡神 | 舒畅心胸,愉悦精神。 | 明·沈榜《宛署杂记·古墨斋》:“得其片言只字,自令旷心怡神,非必商彝周鼎之为宝也。” |
láng zǐ yě xīn狼子野心 | 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狼崽子虽小却有野兽的凶残本性。比喻坏人凶残的秉性或疯狂的欲望。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
xīn guàn bái rì心贯白日 | 谓心地与太阳一般光明。极喻坦诚,磊落。 | 《晋书·宣帝纪》:“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 |
xǐ xīn huàn gǔ洗心换骨 | 道家语,指洗去尘心,换掉凡骨,即可超离凡尘而入圣。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3卷:“为吾洗心复换骨,背凡入圣奔长生。” |
xīn zhí zuǐ kuài心直嘴快 | 见“心直口快”。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袭人在旁‘嗤’的一笑,说道:‘云姑娘,你如今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
xīn jīng dǎn zhàn心惊胆战 | 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战:发抖。 | 元 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
chái hú zhī xīn豺狐之心 | 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样的凶残、狡猾的心肠。 | 《敦煌变文集 伍子胥这文》:“近闻楚王无道,遂发材(豺)狐之心,诛妾家破亡消。 |
yī xīn yī jì一心一计 | 一心一意。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6回:“他怎的就知我和你一心一计?想必你叫他话来。” |
yì mǎ xīn yuán意马心猿 | 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 宋 朱翌《睡轩》:“意马心猿不用忙,睡乡深处解行装。” |
bái fà dān xīn白发丹心 | 丹心:赤诚之心。形容年迈苍老,仍然怀有一颗赤诚之心。 | 《汉书 苏武传》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丹心一片,及还,须发皆白的故事。 |
xīn dǎn jù liè心胆俱裂 | 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俱:都;裂:破开。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大37回:“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叼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 |
jìn xīn jié lì尽心竭力 | 竭:用尽;尽:全部用出。费尽心思;用出全部力气。形容做事十分认真负责。 | 《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
xīn píng qì hé心平气和 |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 宋 程颐《明道先生行状》:“先生每与论事,心平气和。” |
dǎn chàn xīn hán胆颤心寒 | 颤:颤抖;寒:忧惧,战栗。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半空中一声霹雳,只震得三妖胆颤心寒。” |
qiān cháng yíng xīn牵肠萦心 | 犹牵肠挂肚。 | 叶圣陶《线下·一个青年》接信后竟置之不答,那种牵肠萦心的期待不将把血管都绞破么!” |
gǎn rén xīn pí感人心脾 | 见“感人肺肝”。 | 清·顾彩《焚琴子传》:“[琴子]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 |
xīn xiǎo zhì dà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
wàn jiàn chuān xīn万箭穿心 | 犹万箭攒心。形容万分伤痛。 | 《野叟曝言》第七回:“[璇姑]再听到哥子末后一段说话,真如万箭穿心,竟放声大哭起来。” |
shì yǔ xīn wéi事与心违 | 同“事与原违”。 | 北齐·魏收《魏书·王叡传》:“诚思竭尽力命,以报所受,不谓事与心违,忽婴重疾。”宋·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 |
pò dǎn hán xīn破胆寒心 | 犹胆颤心惊。形容非常恐惧。 |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 :“臣永所以破胆寒心,豫言之累年。” |
guì xīn kè shèn刿心鉥肾 | 同“刿鉥心腑”。 | 清·钱谦益《复徐巨源书》:“仆之马齿长矣,下上今古,刿心鉥肾,亦不啻三折肱矣。” |
shǐ cè dān xīn史策丹心 | 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 元·脱脱《宋史·文天祥传》:“人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kū xīn diāo shèn刳心雕肾 | 犹言刻骨铭心。表示强烈的情感。 | |
jīng xīn dào dǎn惊心悼胆 |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 清 章炳麟《新方言 释言》上卷:“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悼胆。” |
chèn xīn rú yì称心如意 | 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 | 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
xiáng rén yǐ xīn降人以心 | 降:降服。使人心服。 | 《三略·下略》:“圣人之政,降人以心;贤人之政,降人以礼。” |
chèn xīn mǎn yì称心满意 | 称心如意。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
xīn kuān tǐ pán心宽体胖 | 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
dé yú xīn yìng yú shǒu得于心应于手 | 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
hé dǎn tóng xīn合胆同心 | 犹言同心同德。 | 天地会《共同和合歌》:“和气自然兄弟众,合胆同心拜五人。” |
cùn xīn qiān gǔ寸心千古 | 千古:时间久远。寸心具有千古识力。 | 唐·杜甫《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
kǒu chuán xīn shòu口传心授 | 心授:不立文字;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通过口头讲述和心中悟解来传授。 | 明 解缙《春雨杂述 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
yī tǐ tóng xīn一体同心 | 一体:一个整体;同心:齐心。比喻关系密切,共同一心。 | 《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周易·系辞上》:“二人凡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xīn fán yì luàn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蔽鄣于谗,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
nüè lǎo shòu xīn虐老兽心 | 虐老:虐待老人。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有如野兽。 | 汉 班固《汉书 武五子传》:“呜呼!薰鬻氏虐老兽心,以奸巧边氓。朕命将率,徂征厥罪。”汉 司马迁《史记 王世家》:“于戏!荤粥氏虐老兽心,侵犯寇盗,加以奸巧边萌。” |
shēn zài jiāng hú,xīn cún wèi què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审为》:“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 |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wèi kě quán pāo yī piàn xīn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孙富叫家童算还了酒钱,与公子携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
jīng xīn dòng pò惊心动魄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