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shú

书塾


拼音shū shú
注音ㄕㄨ ㄕㄨˊ

繁体書塾

分字解释


※ "书塾"的意思解释、书塾是什么意思由元亨利贞网国学站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书塾造句


  • 1.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

    2.这件事,对于信王府来说,只是一桩小事情而已,信王和王妃也都没有再过问,而朱昌在这之后,也不得不回到了书塾,继续念他的‘四书五经’。

    3.宁母所说的大伯,便是宁家村唯一的书塾先生,也是宁家人,是个落魄秀才,一直对宁无缺很照顾,宁无缺一身所学,全是宁风所教。

    4.洛刀没有上过书塾,他不认识字,秘籍上的文字自然也是一个都看不懂的。

    5.但他闲暇的时候就喜欢待在书塾门外听孩童们念书。

    6.其实李云中想的没错,洪秀全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

    7.但乐于经文,毕竟是女子只能深居刘府闺阁之中,不能像那些男孩一般可以再结伴到书塾上学,是以平日里只能自娱自乐,并无知心好友,倒有些孤寂烦闷。

    8.又像书塾里的小学生会描几个字、背几句诗,怎么就敢说能通文了!普通人里面随便说说还行,到行家面前,像什么?怪道惹人嘲笑呢!她不觉把脸羞红。

    9.在教育方面,阿拉伯帝国时期,有了书塾和小学出现,上课内容有古兰经,并包括算术、语法和诗歌;到了九世纪,清真寺数量众多,教育普及教广。

    10.这天,张铁牛在书塾念完书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走时想起家中早已没有米了,娘亲早上也叮嘱过:今天从书塾回家时,要记得去山上挖些番薯回来。

    11.这天,张铁牛从书塾放学回家,途中发现一处围满了人群,人声鼎沸;抱着好奇的心理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处卖艺的,热闹非常。

    12.苦着一张小脸,朱昌在王府里面专供朱家孩子读书的书塾里,无精打采地念叨着这三字经。

    13.再看下去,是南科大兴建的时候格局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无论南科大里面的区划怎么更改,大体上并没有改变一开始书塾的“两山两湖一中轴”。

    14.陆泽早早的洗刷完毕,等待他爹带他去书塾,今天是他开始上书塾的日子。

    15.俞伯伯这番说教,倒真像是书塾里的老学究。

    16.我幼年的书塾先生孙老夫子辞世了。

    17.昌儿,虽然为父允许你不上书塾,但你也不能整日无所事事的。

    18.教育也被达达铁木提了出来,大力创办书塾,一切费用由郡府承担,郡府出资,在每个村庄建设一个小楼,由村庄自己出钱请一位教书先生,教育子女。

    19.我爹是一个书塾的夫子,他想让我跟他一样教书育人。

    20.花渺渺的班主任是个中年男人叫胡国文,教的也是国文,很古板固执,就像是古代书塾的教书先生,满口的圣贤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