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郑义


拼音zhèng yì
注音ㄓㄥˋ ㄧˋ

繁体鄭義

词语解释

郑义zhèng yì

  1. 指东汉经学家郑玄受马融之学,为《易经》《尚书》等所作的注释。

引证解释

  1. 指 东汉•经学家 郑玄 受 马融 之学,为《易经》《尚书》等所作的注释。 《隋书·经籍志一》:“玄 作《易注》, 荀爽 又作《易传》。 魏 代 王肃、王弼,并为之注…… 梁、陈,郑玄、王弼 二注,列於国学。

    齐 代唯传 郑 义。至 隋,王 注盛行, 郑 学浸微,今殆絶矣。”
    清•皮锡瑞 《经学历史·经学复盛时代》:“王鸣盛 《尚书后案》,专主 郑 义。”

网络解释

郑义 (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专业作家)

郑义(1947年3月10日~)原名郑光召。生于重庆,祖籍四川省双流县。现旅居国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专业作家,是《黄河》的主编。

分字解释


※ "郑义"的意思解释、郑义是什么意思由元亨利贞网国学站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郑义造句


  • 1.郑义找到几个比他先到并且相熟的记者,从他们身上零零星星的收集了一些相关信息。

    2.属于明军的米脂县是郑义斗争对象,属于流贼势力的混天王同样是郑义斗争对象,龙战于野无关正义是非。

    3.郑义对这位传说当中残暴**大魔王多瞧两眼,绝望发现刘宗敏比李自成还庸俗,不耍奸不偷滑,苦力似的任劳任怨扛米袋。

    4.同在长安离的那样近,藕断丝连不定什么时候就要破镜重圆,艾麦麦管不住郑义馋嘴,只能琢磨彻底消除高秀雯威胁。

    5.青涧、绥德、米脂诸县要道一时官兵盈野,骇得八大王乱兵贼首黄虎再次请降官兵,而郑义亦不得不极力缩小活动范围以规避官兵杀戮清洗。

    6.不管明末流寇是正义还是暴虐,郑义早已经视他们为潜在兵源。

    7.郑义联想到自己的父亲,同样是政法干部,同样是正直清廉,但一辈子也有过两次,为了家人而“以权谋私”。

    8.由于人手较足,郑义又令高立功集合所有十六岁以下少年新立为少年营,高立功弟弟高一功列编少年营,李定国跟着高一功混入少年营想来也不难。

    9.行宝的爸爸郑义新,今年65岁,1米6的个头,鬓发皆白,佝偻着身子,靠每天在村里做清洁工作,一个月950元的收入,养活一家四口人。

    10.陕北民俗腊八禁忌吃菜,说今儿吃菜明年地里长草,郑义身为一军之主要做表率。

    11.残酷而冰冷的事实,令李鸿基、刘宗敏等人只能庆幸郑义远见卓识提前带大伙儿离开米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