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yuàn

民怨


拼音mín yuàn
注音ㄇㄧㄣˊ ㄩㄢˋ


词语解释

民怨mín yuàn

  1. 人民群众对不恤民情的政府或统治者的怨言愤恨。

    popular discontent;

翻译

  • 英语 popular grievance, complaints of the people
  • 法语 griefs populaires, plaintes du peuple

引证解释

  1. 人民的怨恨。参见“民怨沸腾"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ac6f4eaaa>民怨沸腾”。

    《书·酒诰》:“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诞惟民怨,庶羣自酒,腥闻在上。”
    汉•张衡 《东京赋》:“今公子苟好勦民以媮乐,忘民怨之为仇也。”
    明•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户部·江南白粮》:“庶几弊政少除,民怨少息。”

国语辞典

民怨mín yuàn

  1. 人民的怨恨。

    《文选·陆倕·石阙铭》:「民怨神怒"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21705ddf4>民怨神怒,众叛亲离。」
    《三国演义·第二二回》:「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

网络解释

民怨

民怨,读音mín yuà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人民的怨恨。

分字解释


※ "民怨"的意思解释、民怨是什么意思由元亨利贞网国学站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民怨造句


  • 1.贵州官员日前承认,在瓮安县确实存在某种民怨。上周末,一个女孩的意外身亡引发了当地群体性暴力抗议事件。

    2.杨干贞暴虐无道,天怒民怨,神仙对你暗中相助,是助你为主的意思(造 句 网),你不应辜负天意民心啊!

    3.荀攸和田丰也一样,看着大汉朝一天天衰落,各地民怨四起,天灾人祸不断,朝堂之上阉宦当道,残害忠良,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啊。

    4.平凡是人生的常态,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成就非凡、出类拔萃、彪柄史册的人是少数,大奸大恶、民怨沸腾、遗臭万年的人也是少数。处于大千世界,人们大多岗位平凡、角色普通、生活平淡,可谓每天“为了生活而奔波、奋斗”。面对考学、升职、岗变、恋爱、婚姻、荣誉、挫折……凡此种种,感受着百味人生的喜怒哀乐。

    5.贪墨成风、民怨沸腾的房地产10年黄金时期,埋藏下了无数的仇恨和祸根,这一切的果,将在到来的8年里开始清算。

    6.特别是“青苗法”在执行中严重走样,损害了百姓利益,导致民怨沸腾,因此,他多次上书提意见。

    7.岂意赵公明不守顺,专行逆,助灭纲败纪之君,杀戮无辜百姓,天怒民怨。

    8.王绪失踪,建康城民怨鼎沸,皆曰王绪是真凶。

    9.事故发生后,当地村民怨言四起。

    10.为讨妲己欢心,纣王不惜残害忠良、杀人取乐,民怨沸腾,最终国亡身死。

    11.这也难怪,此时的天津正刚经历过一场水灾,各地民怨沸腾,无数百姓流连失所,卖儿鬻女。

    12.明宗即位和宁,观其所颁诏令,无非普通行政,并不闻有暴虐之行,致干民怨,而王忽察都之信宿,即致暴崩。

    13.陛下,十常侍卖官鬻爵,接着陛下的名义横征暴敛才弄得民怨四起,以致太平道起事,为天下计还请陛下诛杀十常侍!

    14.分红不公引民怨被举报2012年12月20日11:54。

    15.蜀土十分富饶,但自光天元年(918)后主王衍继位后,蜀国朝政浊乱,卖官风气盛行,赋敛苛重,主荒民怨。

    16.这首童谣,正是当地文人借此现象,来喻示生活艰难、攻苦茹酸,更暗喻长年深受朝廷欺压,民怨极甚。

    17.他的担忧完全是动摇军心,什么国内民怨急聚。

    18.邝辉向记者介绍,当时龙坛附近有一群伪军,经常盘剥百姓,群众民怨汹涌,于是游击队打算清除这一小伙伪军。

    19.此六罪也,致民怨沸腾,烽烟四起,先帝创业维艰,历经数十载,终得平定我华夏数百年之乱世,开创盛世大隋。

    20.黄家湾本来就贫瘠,何家父子又急于敛财,所以弄得民怨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