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zhī

致知


拼音zhì zhī
注音ㄓˋ ㄓ



※ "致知"的意思解释、致知是什么意思由元亨利贞网国学站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致知造句


  • 1.知更鸟数量不多,但蚊类似乎觉得它的血液最为可口,因此导致知更鸟成为了西尼罗病毒的“超级传播者”。

    2.第一个转座子出现在大约一百万年前,通过研究这些序列现在的位置,科学家可以大致知道当时可以生育的人口数量。

    3.先秦时期,已存在知行之辩,主要源于哲人思者对人们的致知过程和践行过程的思考和反思。

    4.王振宇努力想了想后世一些接人待物方面的经验,大致知道该怎么操作。

    5.其实,我最想读的是最后三辑里的文字,想大致知道他插架的书。

    6.“我们大致知道事情是如何发生的,但是我们不了解其中的细节”,故宫博物馆的北京出副主任李文儒如是说。

    7.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王阳明 

    8.致当说客力劝宁与仲言和,宁装作反脸无情,令致知难而退。

    9.在离震旦大学不远处的一家咖啡厅的二楼一间包厢中,柳致知和尤佳嘉对面而坐,桌子上两杯咖啡冒着热气,散发着一种咖啡特有的苦香。

    10.万物皆有道,格物致知,要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11.朱熹就通过解释发展二程思想,把“格物致知”解释为“即物穷理”。

    12.怎么样格物致知?潇洒哥:行与知相得益彰,爱自己、爱人民、爱国家……

    13.棋艺方面,还不错,明道公有机会,不妨切磋切磋,而且,这小子常以知先行后处事,和明道公的那一句致知格物,正是不谋而合。

    14.只是,守仁的龙场悟道,用的还是传统的格物致知用语,还点不出“良知”。

    15.陆贤侄,这是我的侄子吴盛熙,是庚寅年的举人,正在府上随我攻读,这蒙阴的产业不妨带上盛熙,让他也能格物致知,学以致用!

    16.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欲修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7.其妙乃以吾神合彼神,吾靈合彼靈,儒書謂致知格物是矣。

    18.原指格物致知,即穷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19.实际上,“格物致知”包含更多的还是“即物穷理”的意思。

    20.儒家与道家在这第二步也是相同,儒家更进一步的典籍大多都是写人情道理教人格物致知,道家的诸多道经也都描述他们认识的天地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