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íshū

直书


拼音zhí shū
注音ㄓˊ ㄕㄨ

繁体直書


分字解释


※ "直书"的意思解释、直书是什么意思由元亨利贞网国学站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直书造句


  • 1.故信笔直书,不稍沉思假借,唯慈悲亮察,林夫人前致意请安,不另肃矣。

    2.面对这份问卷,这些区(县)委*记、区(县)长或挥笔直书,或掩卷沉思,最终把属于他们的阅读世界呈现在公众面前。

    3.辛有的后裔,世袭晋国太史之职,至春秋时,有史官董狐,他不畏*贵,秉笔直书,被誉为“良史”。

    4.方谦和秉笔直书统一战线地认为,把技能喊出来根本就是个羞耻play,偶尔得瑟得瑟就行了,用不着次次都来。

    5.班固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也是著名的编辑学家,从他编著的图书中可以分析出他的编辑思想,即宣传儒家思想、关注民生、秉笔直书、既继承又创新。

    6.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7.待冯简等人离去后姜麒匆匆吃过送来的晚饭,开始在桌案前奋笔直书。

    8.在400多页的乱弹琴之后,布西内尔仍然不愿改一改那副德性,她再次把情节扭转了一下;要是换了别的作家,肯定会直书到底。

    9.这声音不快不慢,这动作一笔一换,时而左移,时而右变,时而跨出马步,时而又作秉笔直书状。

    10.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

    11.许元贵欲言又止,似仍前瞻后顾;鹿洲知其尚有顾虑,即命分别给二人笔墨纸砚,据实直书。

    12.史家对“书法不隐”、“秉笔直书”的执着追求和与之相对应的史家自身素养的规范,都显示出中国传统史学中蕴含的丰富的史学认识论思想。

    13.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14.史官由于某种原因,不据事直书,有意掩盖事情真相,谓之曲笔。

    15.鲁隐公至棠观看渔民捕鱼,史官据实直书,其义自见。

    16.当然,史官能够做到“仗气直书,不避强御”,除了他们个人作为史官所具备的品德、素养和气节,也是和当时的史官制度分不开的。

    17.拿起纸笔,岳不群奋笔直书,既然没了风清扬亲自来鼓舞门派士气,自己就亲自上手,想了办法,来鼓舞门派士气。

    18.老王是我在学校里面的死党,那个时候我还整天奋笔直书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家伙都已经开始捣鼓买卖了,具体干什么我不知道,后来大学没毕业就退学了。

    19.我也在临阵磨枪,奋笔直书!呵呵!

    20.自然这些并不为正在奋笔直书的凌风所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