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zhì

正志


拼音zhèng zhì
注音ㄓㄥˋ ㄓˋ


词语解释

正志zhèng zhì

  1. 正确的思想。正当的志向。端正志向。

引证解释

  1. 正确的思想。

    《荀子·解蔽》:“壹于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

  2. 正当的志向。

    《汉武帝内传》:“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师,遂欲毁其正志。”
    元•袁裒 《求志赋》:“求正志之所藴兮,庶无忝於祖武。”

  3. 正志向。

    宋•张载 《正蒙·三十》:“以 孔子 之圣而下学於困,则其蒙难正志,圣德日躋,必有人所不及知而天独知之者矣。”

网络解释

正志

正志,①见“八正道”。②正志(1599—1676)。明末清初禅宗临济宗僧人。继起弘储弟子。据《宗统编年》卷三二等载,俗姓熊,俗名开元,字鱼山,号檗庵,世称“檗庵正志”。嘉鱼(今属湖北)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授礼部给侍中。明亡后削发为僧,得法于弘储。出世住三峰祖庭,晚年隐居莲华峰翠岩寺,终老于虞山。以性格刚直而名闻天下。

分字解释


※ "正志"的意思解释、正志是什么意思由元亨利贞网国学站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正志造句


  • 1.周乐说余正酉从小就喜欢作诗,不愿钻营功名,这才是他的真正志向,“然少有诗癖,雅不欲以吏事显”。

    2.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这正志士愤痛的时候,朕不能坐视陵夷,卿但为朕调兵输饷,朕自委诸王用兵,成败与卿无干。

    3.“王恕砥砺风节,马文升练达政体,刘大夏笃棐自将,皆具经国之远猷,蕴畜君之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