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啮檗吞针啮檗吞针的故事

啮檗吞针的成语故事


拼音niè bò tūn zhēn

基本解释檗:俗称黄柏,味苦。啮檗:食用黄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吞针:将针吞下,比喻食物极难入口。形容食物难以下咽。

出处唐 康骈《李使君》:“及至冰餐,俱置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啮檗吞针 。”


暂未找到成语啮檗吞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啮檗吞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壮气吞牛明 孙梅锡《琴心记》第二十出:“男儿汉壮气吞牛,丈夫志岂困荒丘?”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饿虎吞羊《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气吞牛斗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蟠桃记 诞孙相庆〉》:“看兰孙,气吞牛斗,知不是等闲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狼吞虎咽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有一寸见方大小,和在饭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绵里藏针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当日说知心,绵里藏针。”
服气吞露明·无名氏《洞玄升仙》第一折:“若论道姑休养,服气吞露,搬离运坎,施仁布义,必有成仙之日也。”
针锋相对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5卷:“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
砭庸针俗清 龚炜《巢林笔谈 双忠寺碑文》:“其论足以扶教维风,其文足以砭庸针俗,卓识大力,一空当世作者。”
吞吞吐吐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
铁杵磨成针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见缝插针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七章:“‘小钢炮后来打死了敌人不少’,陈三又见缝插针地鼓励他。”
大海捞针明 王錂《春芜记 定计》:“觅利如大海捞针,搅祸似干柴引火。”
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日记故事》:“道逢一老妪,磨铁杵。白问:‘将欲何用?’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还卒业。”
生吞活剥唐 刘肃《大唐新语 谱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气吞斗牛
囫囵吞枣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蚕食鲸吞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六》:“汝先遗二孤侄,汝蚕食鲸吞,几无余沥。”
针头削铁清·杨潮观《穷阮籍醉骂财神》:“若不是针头削铁将身惫,只怕你刀头餂蜜将人害。”胡士莹校注:“形容刮皮刻薄之至。为旧时俗语,明代已有之。《一笑散·夺泥燕口》:‘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气吞山河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人心不足蛇吞象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楔子:“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气吞湖海清·查慎行《送田间先生归桐城兼寄高丹植明府》诗:“气吞湖海豪犹昔,老阅沧桑骨已仙。”
如坐针毡《晋书 杜锡传》:“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忍气吞声元 关汉卿《鲁斋郎》:“你不如休和他争,忍气吞声罢!”
蛇口蜂针
一针见血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程树榛《大学时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你是个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动脑筋,自然都能干出个眉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