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承前启后承前启后的意思
chéngqiánhòu

承前启后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承:承接;启:开创、开始。承接前面的;引出后面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也作“承先启后。”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永。”

例子至于青年之急待攻击,实较老年为尤甚,因为他们是承前启后的桥梁,国家的绝续,全在他们肩上的。(鲁迅《两地书》一一)


基础信息

拼音chéng qián qǐ hòu

注音ㄔㄥˊ ㄑ一ㄢˊ ㄑ一ˇ ㄏㄡˋ

繁体承前啓后

正音“启”,不能读作“qì”。

感情承前启后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定语;指连接前后的桥梁作用。

辨形“承”,不能写作“成”;“启”,不能写作“起”。

辨析承前启后和“承上启下”都有“承接前面;引出后面”的意思。但两者侧重点不同:承前启后侧重于“前(过去)”“后(未来)”意义和任务承接;“承上启下”侧重于“上、下”或上下级的连接作用。同时;承前启后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承上启下”多用于文章方面。

近义词继往开来承上启下

反义词空前绝后

英语inherit the past and give enlightenment to the following generatio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承前启后的意思解释、承前启后是什么意思由元亨利贞网国学站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力承当独自负责。
一往无前形容勇猛地、无畏地一直向前进(一往:一直向前进;无前:前面没有东西能阻挡)。
一往直前见“一往无前”。
一柱承天见“一柱擎天”。
一脉相承一脉:同一血脉;指联络贯通而成的一个系统。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三思而后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不敢后人后:落后。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不甘后人甘:甘心;情愿。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不耻最后不耻:不以为羞耻。不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不记前仇指不计较以前的仇恨,任人唯贤。
不遑启处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
不顾前后比喻毫无顾忌。《红楼梦》一二○回:“不是说句不顾前后的话:当初东府里太爷,倒是修炼了十几年,也没有成仙。这佛是更难成。”
丑话说在前头不中听的话先说出来以免发生矛盾。
专美于前专美:独享美名。指先于别人独享美名。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争前恐后见“争先恐后”。
事后诸葛亮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
人前背后当着人背着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以为后图为以后作打算。
以绝后患消除祸根,来杜绝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
以观后效后效:以后的效果。指对犯法或犯错误的人给予从宽处理后;在一定时期内要观察他是否有改正的表现。
仰承鼻息仰:倚靠;鼻息:呼吸。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而求得生存。
停滞不前停留下来不继续前进。滞:滞留;停留不动;停滞:因为受到阻碍而不能顺利地前进或发展。
元戎启行谓大军出发。语本《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指先于别人行动,可以取得优势,迟于别人就会遭遇祸殃。
先人后己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先公后私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