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荦造句


1.睿智练达替代了笨拙青涩,举手投足、身份地位,无不显示你想要的卓荦不凡。

2.潜虽学不沾洽,然卓荦强识,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可采。

3.至若襟期卓荦不受羁绕,而摅词命意,仍不爽乎绳尺之间,则又其才其情一本乎,品与识俱矣。

4.见称,一身抱负、卓荦不群、傲骨侠风的孤高游侠。

5.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6.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 

7.他对于事务的处理,每有出人意料的独特见解,甚至在游戏场中也常有惊人的举措,处处表现出他的卓荦不凡,胜人一等。

8.高谈阔论处,卓荦为杰;腾蛟起凤时,胜友如云。

9.而小说的作者——高大魁梧的徐贵祥,以其雕心镂骨的英雄情结和卓荦不羁的战争思考,被称为“正面强攻派的战争小说家”。

10.那些卓荦不凡的女子,可以用来倾慕、欣赏、品鉴,却不一定要娶回家。

11.虽体属骈丽,然卓荦遒亮,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

12.林伯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书院门前由创办人林德泉手书的对联“卓荦为杰,山渎效灵”。

13.今土宇日广,文武并用,卓荦奇伟之才,世岂无之,或隐于山林,或藏于士伍,非在上者开导引拔之,则在下者无以自见。

14.其学术观点卓然独树一帜,以其慷慨气度而陈卓荦之论,嗤黜空疏随人牙后谈性命者以为灰埃。

15.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孔融,名人,大家都很熟悉)。

16.可随之而来的,却并非学术气质的卓荦不凡,反倒引来越来越多的对大学精神失落的追问。

17.王徽之是王羲之的第三个儿子,史书上说他“卓荦不羁”,一天到晚不好好上班,时不时地还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嘲弄领导。

18.我与几千年前与我同名的李白一样,卓荦不群、高自期许、藐视*贵,不愿向那些贪官污吏折腰,但换来的却是到了不惑之年,还是一个小小的文化馆职员。

19.卓荦超‘伦’,振奋人心,铿镪‘顿’挫,齐声高歌,深‘奥’莫测,表现自我,‘运’筹制胜,定能成功,风云际‘会’,勇夺金杯,祝福奥运会顺利,祝愿中国样样第一。

20.文化灿烂、荣耀和辉煌是中国,它让每一个国人由衷感到自豪;经济腾飞、卓荦不凡是中国,它正成就民族复兴的光荣与梦想。

21.凡此绝异成就,当然是跟金庸本身兼具深厚的文史素养与卓荦才华息息相关。


※ "卓荦"造句元亨利贞网国学站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