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辜负天工

明代夏完淳

辜负天工,九重自有春如海。佳期一梦断人肠,静倚银釭待。隔浦红兰堪采。上扁舟,伤心欸乃。梨花带雨,柳絮迎风,一番愁债。

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一自市朝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金钗十二,珠履三千,凄凉千载。


山市

清代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贻净居寺新及第

五代谭用之

秋池云下白莲香,池上吟仙寄竹房。闲颂国风文字古,

静消心火梦魂凉。三春蓬岛花无限,八月银河路更长。

此境空门不曾有,从头好语与医王。

寄左先辈

五代谭用之

狂歌白鹿上青天,何似兰塘钓紫烟。万卷祖龙坑外物,

一泓孙楚耳中泉。翩翾蛮榼薰晴浦,毂辘鱼车响夜船。

学取青莲李居士,一生杯酒在神仙。

饮酒·二十

魏晋陶渊明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木兰花慢 常熟徐氏山园

元代张可久

看红梅未了,搴杜若,结幽兰。喜树遮云鬓,地开月面,竹*风鬟。投竿。钓鱼台下,似画舫、和雨阁前滩。龙挂古藤千丈,鹤眠矮屋三间。跻攀。危磴小阑干。松外倚高寒。且缓步寻诗,忘怀唤酒,满意看山。斓斑。紫苔外晕,拂苍云、字字碧琅*。说与花间胜友,主人未可清闲。

归去来(平调)

宋代柳永

初过元宵三五。慵困春情绪。灯月阑珊嬉游处。游人尽、厌欢聚。

凭仗如花女。持杯谢、酒朋诗侣。余酲更不禁香醑。歌筵罢、且归去。

西江月(中吕宫)

宋代柳永

凤额绣帘高卷,兽钚朱户频摇。两竿红日上花梢。春睡厌厌难觉。

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咏史二十七首 其二十二

明代王夫之

子厚县崖题壁,昌黎华岳投书。小人可使有勇,君子其蔽也愚。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

宋代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苦笋赋

宋代黄庭坚

余酷嗜苦笋,谏者至十人,戏作《苦笋赋》,其辞曰:

僰道苦笋,冠冕两川。甘脆惬当,小苦而反成味;温润缜密,多啖而不疾人。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皆得贤。是其钟江山之秀气,故能深雨露而避风烟。食肴以之开道,酒客为之流涎。彼桂斑之梦永,又安得与之同年!

蜀人曰:“苦笋不可食,食之动痼疾,令人萎而瘠。”予亦未尝与之言。盖上士不谈而喻;中士进则若信,退则眩焉;下士信耳而不信目,其顽不可镌。李太白曰:“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

观雨

宋代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