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明代诗人 > 罗洪先

罗洪先简介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罗洪先的诗文(11篇)罗洪先的名句(0条)

人物生平

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迁左春房赞善。被罢归后,终日著书讲学。卒后赠光禄少卿,谥文庄。著有《念庵集》二十二卷,《冬游记》一卷。嘉靖二十四年(1545),微服访黄门祝咏于衡阳,携门人王托等游南岳,登祝融峰,游青玉坛,宿上封寺,交友高台寺。现存高台寺的状元松,志载为他与名僧楚石共植,至今传为佳话。于方广寺逗留七日,瞻仰二贤寺,缅怀朱张。在南岳写诗二十来首,文数篇。

罗洪先是官员家庭出身,自幼端重,不为嬉戏,从小立志要当学者。嘉靖五年(1526),罗洪先参加乡试中举人,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会试,殿试第一中状元,授修撰。当时明世宗迷信道教,求长生,政治极为腐败。罗洪先看不贯朝廷的腐败,即请告归。嘉靖十八年(1539),他出任廷官,因联名上《东宫朝贺疏》冒犯世宗皇帝而被撤职。从此罗洪先离开官场,开始了学者的生活。

他自归家务农之后,隐居山间,更加专心致志地考究王阳明心学,闭门谢客,默坐一榻,三年不出户。他甘于淡泊,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骑马练弓、考图观史,上至天文、礼乐、典章、阴阳、术数,下至地理、水利、边塞、战阵、攻守,无不精心探究。

罗洪先一生的主要成就在理学和地图学方面,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尤以地图学贡献卓著。他精心绘制的两卷《广舆图》,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分省地图集。罗洪先在绘制地图方面的建树,不但为我国地图的绘制和地理科学作出了贡献,而且为国际的同行所瞩目,在世界地图绘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轶事典故

会仙桥

会仙桥位于水镜台西,面积大约200平方米,是古晋祠的露天剧场。古人看戏,不像今人坐在一排排井然有序的剧场内,而是露天站着看,栏杆上、桥上及各种建筑物上,只要能看到舞台表演的地方,都站满了观众。中轴线的第二个建筑物是一座桥,横跨于晋水上游的智泊渠。

传说明朝嘉靖进士第一人——翰林院罗洪先,他为官清正(和奸臣严嵩为儿女亲家),农历四月十四日游晋祠于桥上,见一妇人,罗洪先不禁叹曰:“世间人说西施美,余视此妇胜西施。”妇羞怒,竟发功力使板桥突然起火,罗洪先差点跌入渠里,再看女子,早已不见。远远望去,却突然出现在悬瓮山上,罗又自言自语道:“你若真是仙女,让我再仔细看你一眼。”没等说完,只见悬瓮山摇摇欲坠,东移数步。罗大为惊恐,方知非同小可,信手写了诗一首:

悬瓮山中一脉情,龙蟠虎伏隐真明,水飘火劫山步移,五十年来帝母临。

这块诗碑至今还留在圣母殿前。此诗与传说无关,后人不解其意而已,其实作者是在暗示圣母殿的创建年代。民间对罗洪先传说颇神:“瓜皮写字尚未干,不在云南在四川。”

悬笔碑之谜

在太原晋祠圣母殿右侧的走廊里有一方十分著名的碑--“悬笔碑”。 碑高1.46米,宽0.72米,上面是三行宛如落花飞雪、骤雨飘风的草书:

悬瓮山中一脉清,

龙蟠虎伏隐真明。

水飘火劫山移步,

五十年来帝母临。

后面是落款“戊午年洪先悬笔” ,并有“宛城郜焕元摹勒上石”九字。几百年来, 它吸引了多少墨客骚人,为它流连忘返,多少游客因未能得到一张碑文的拓片而怅然归去。

为什么这块碑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论书法,这块碑的确可以当得起《晋祠铭》上所赞:“体势悠扬,宛如骤雨飘风, 落花飞雪,锐不可当”。字里行间,透露出一派天马行空,纵横万里的气象,又有一种超然出尘,无牵无羁的韵味。

论作者,乃是明朝著名的学者罗洪先,也是大大有名的人物。罗洪先生活在严嵩擅权的年代, 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态度,去研究学问。他从小就仰慕王守仁,《明史.儒林传》上说他十五岁读王守仁《传习录》,“欲往受业”,因父阻未成。罢官后即一心治学,在继承王守仁“致良知”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不少新的见解。积十年之功, 殚精竭虑,增补元人朱思本《舆地图》汇成《广舆图》一书。由于他道学精深, 多半又有些奇行异举,被民间视为“得道仙人”,他的字,也因此带了“仙气”,受到欢迎。这也是此碑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是,这块碑上的诗究竟写得是什么意思, 却一直没有人能说得清。 那些“水飘火劫山移步” 的词句在说些什么?这个传奇般的人物又是如何写下这首玄妙的诗的?几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却始终没人能解开这个谜。

也许这才是这块悬笔碑真正的魅力之源。

流传故事

有这样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据说,罗洪先云游天下,来到晋祠的会仙桥头,见对岸有一个美丽的少妇, 不觉吟道“世人都说西施好,余视此妇胜西施”。哪知此妇是仙人所化, 怒他口齿轻薄,一把火烧掉了木桥以示警告。可罗洪先执迷不悟, 绕道追到山脚下。仙人一怒,把山向前移了几步,罗洪先这才知道是仙人来点化他。 于是皈依仙道,终成正果。后世道教尊称为“罗真人”。加之此诗是以瓜皮书于圣母殿壁,民间又有了“罗洪先瓜皮写字未干,不到湖广,即到四川"的歌谣。

故事是美丽动人的,而且似乎暗合诗中“火劫山移步”的字样,倒退几百年,可以算是个完美的解释了。 可是,现代人却需要真实科学而非美丽虚幻。那么,这首诗到底在说些什么呢?

关键的句子在于“水飘火劫山移步” 。罗洪先作诗是“戊午年”,即嘉靖三十七年(1558) ,据《太原县志》记载,八年后,“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晋祠山移,既而市楼火。”于是当地人以为罗洪先事有前知,“竟应诗言”,果真是“山移火劫”,啧啧称奇。

其实晋祠一带山峦历史上曾多次“移步” :明万历四年(1577),康熙四十二年(1704) 四月初六等,特别是《太原县志》上记载的,明正德元年(1506) 六月,闲居寺山的一次“移步”极应引起注意。所谓“山移步” 是古人不了解地球的地壳运动,可能把地震和自然风化等引起的岩石崩落当成了山在“移步” 。闲居寺山在晋祠以南三里, 与悬瓮山一脉相连。巧的是,山移的这一年,与罗洪先游晋祠的“戊午年(1558) 正好相距五十二年,正合后句“五十年来帝母临”中“五十”的虚指。

这绝不仅仅是巧合——从《明史.儒林传》中的寥寥几笔,我们已知罗洪先是一个精通专业的地理学家。 他弃官而遍游天下,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对官场的无奈而超然,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做为一个地理学家, 他正好有机会去搜集第一手资料,充实著作的科学依据。而五十年前的这场变故, 目睹者都还健在,他不可能不有所闻,有所感。

罗洪先面对晋祠的山水文物, 想起它已历尽的千年沧桑:三家分晋,水灌智伯; 盛唐惊变,火烧晋阳;还有五十年前那场“山移步”的巨变,他身为一个科学家, 却无法解释这样的奇异现象,正如一百多年以后,牛顿无法解释天体第一次运动的力的来源。 牛顿求助于他的“上帝”,用“科学”论证了“上帝”的存在;而罗洪先也诚惶诚恐地断定——“五十年来帝母临” ,只有神力才能做到这些,不由得感慨万端,这里真是:“龙蟠虎伏隐真明”啊!

悬笔碑之谜到此可算是真相大白了。当然,美丽的故事还要长久地流传下去,还会变得更加美丽动人。正如为了弥补生活的缺憾,虚幻而美丽的戏剧永盛不衰。

是堂俞宪使枉顾兼惠高文恨不相值寄以言谢

明代罗洪先

几年同调叹离居,出谷谁疑客到庐。江夜泊舟遥问舍,竹斋烧烛更留书。

欲为后会期何定,却愧前知信不虚。满箧琼瑶无可报,螺川同水渺愁予。

午日青原山中共善山晴川东廓明水诸公燕序

明代罗洪先

一径穿云万木深,高厓曲槛昼萧森。同心人与兰熏对,多病身逢艾节临。

自笑行踪经石滑,谁从闻性辨钟音。年来渐识窗前草,不借菩提树下阴。

桃林竹坞翁七十

明代罗洪先

宗家家庆似君难,七十容颜尚渥丹。兄弟俱为王国傅,祖孙常显大夫官。

林桃含色凝春酒,坞竹繁阴阅岁寒。习静迩来忘味久,壶觞遥阻共宾欢。

颜两江六十寿诗其婿陈两湖翰林代索

明代罗洪先

供奉先朝遇宠私,后人文物自应奇。移家尚记从泸水,选婿终应向凤池。

江上花开春未晚,门前车至酒能酾。当筵不用酬宾戏,祇诵闻莺应制诗。

石楼

明代罗洪先

仙人好炼石,五色何氤氲。在天能补漏,在地能生云。

云中石楼起,户牖略可分。楼头合灵药,鸡犬那得闻。

服之七十年,飘然人莫群。待余石莲长,登楼窥秘文。

赠特峰兄令永定

明代罗洪先

亲民自属为儒事,今佩铜章百里中。官署乍开当岭月,蛮音惯听问乡风。

林乌日下庭阶静,垄雉春多野戍空。令谱传来君第几,美名期与古人同。

寄吴九山

明代罗洪先

严君出处类而翁,生死悲欢岁月同。异域长嗟难问鲤,远书何意逐来鸿。

青峰湖上官斋晚,白露山中垄树风。不待牵衣方下泪,孤云相对恨无穷。

双江公赴蓟州中丞

明代罗洪先

蓟门天险重王畿,立待中丞笑解围。开府旌旗占阵色,行边草木动兵机。

潮河川上秋城壮,山海关西晚燧稀。应是笑谈尊俎上,古来常胜在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