藴藉
共找到1个 "藴藉" 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词语解释
蕴藉
含而不露。
例荣被吸儒衣,温恭有蕴藉。——《后汉书·恒荣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汉书·薛广德传》末句“情长情短”,大有蕴藉。——《平山冷燕》
英be cultured and restrained;
引证解释
亦作“薀籍”。
宽厚而有涵养。
引《史记·酷吏列传》:“﹝ 义纵 ﹞治敢行,少藴藉。”
《后汉书·桓荣传》:“荣 被儒衣,温恭有藴籍。”
李贤 注:“藴籍,犹言宽博有餘也。”
旧题 宋•尤袤 《全唐诗话·裴休》:“为人藴藉,进止雍闲。”
《花城》1981年第6期:“﹝她﹞雍容和顺,蕴藉敦厚。”谓含蓄而不显露。
引晋•葛洪 《抱朴子·尚博》:“若夫翰迹韵略之宏促,属辞比事之疏密,源流至到之修短,藴藉汲引之深浅,其悬絶也。”
宋•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前辈文采风流,藴藉如此。”
明•陆时雍 《诗镜总论》:“少陵 七言律,藴藉最深,有餘地,有餘情,情中有景,景外含情,一咏三讽,味之不尽。”
王蒙 《我愿多分点好的故事》:“正像 鲁迅 的小说《祝福》、《故乡》、《伤逝》等的结尾一样,不但蕴藉隽永,而且富于音乐感。”蕴藏。
引应修人 《含苞》诗:“我爱这纤纤的花苞儿蕴藉无量的美,--无量地烂漫的将来。”
沈从文 《一个母亲》第一章一:“低头看孩子的笑,在这天真纯洁的生命上,反映出的是母亲的蕴藉于心中深处的罪孽的自责。”
国语辞典
蕴藉
含蓄不外露。南朝梁·沈约〈伤庾杲之〉诗:「蕴藉含文雅,散朗溢风飚。」唐·薛用弱〈王维〉:「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所钦瞩。」也作「酝借」、「韫藉」。
近含蓄
最近近义词查询:回天乏术的近义词(huí tiān fá shù)龙章凤姿的近义词(lóng zhāng fèng zī)累卵之危的近义词(lěi luǎn zhī wēi)主线的近义词(zhǔ xiàn)气汹汹的近义词(qì xiōng xiōng)辞意的近义词(cí yì)身体的近义词(shēn tǐ)雅致的近义词(yǎ zhì)老生常谈的近义词(lǎo shēng cháng tán)砌词的近义词(qì cí)全神贯注的近义词(quán shén guàn zhù)流离的近义词(liú lí)怒火的近义词(nù huǒ)风仪的近义词(fēng yí)一家无二的近义词(yī jiā wú èr)简单的近义词(jiăn dān)严重的近义词(yán zhòng)暗中的近义词(àn zhōng)听凭的近义词(tīng píng)品尝的近义词(pǐn cháng)苍头的近义词(cāng tóu)火中取栗的近义词(huǒ zhōng qǔ lì)停留的近义词(tíng liú)区别的近义词(qū bié)滔滔的近义词(tāo tāo)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