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状
词语解释
行状
即行述。
英brief biographical sketch of a deceased person;
引证解释
履历;事迹。
引《汉书·高帝纪下》“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苏林 曰:“行状,年纪也。”
《后汉书·李善传》:“时 钟离意 为 瑕丘 令,上书荐 善 行状。”
《晋书·刘弘传》:“臣輒以 勃 为 归乡令,贞 为 信陵令。皆功行相参,循名校实,条列行状,公文具上。”
宋•陈善 《扪虱新话·孔子曾子之说》:“孔子 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此 孔子 未死前自作行状也。”
鲁迅 《呐喊·阿Q正传》:“阿Q 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文体名。专指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概略的文章。也称状、行述。
引唐•李翱 《百官行状奏》:“凡人之事迹,非大善大恶,则众人无由知之,故旧例皆访问於人,又取行状諡议,以为一据。”
清•叶名沣 《桥西杂记·黄忠端书孝经卷》:“洪思 作夫人行状,言卒之日,以所临 忠端公 《孝经》,授其子 棻堂。”
国语辞典
行状
叙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文章。南朝梁·刘勰唐·李翶〈百官行状奏〉:「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状不足以取信。」也作「行述」。
引《文心雕龙·书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
近事迹
行状
记述死者生平行为的文字。
网络解释
行状
行状(xíng zhuàng),称“状”,以后称之“行状”或“行述”(也谓之“事略”)。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唐代李翱曾为韩愈写过行状,但他在《百官行状奏》写道:“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状不足以取信。”
相关成语
- xíng dòng xiē行动些
- gè háng gè yè各行各业
- xíng jìn行进
- xíng zhèng jī guān行政机关
- háng yè行业
- háng dōng行东
- háng huì行会
- xíng wéi行为
- chéng xíng程行
- yú shí zhuì xíng余食赘行
- huāng xíng荒行
- háng xíng航行
- pái háng排行
- liàng lì ér xíng量力而行
- xíng xíng hăo行行好
- rèn mìng zhuàng任命状
- liú xíng流行
- shēn tǐ lì xíng身体力行
- shào nián xíng少年行
- xíng pù行铺
- lǚ xíng旅行
- bù xíng步行
- căo xíng草行
- háng qíng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