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而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sǎo xìng ér huí扫兴而回 | 扫兴:指情绪低落。指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而情绪低落。 | 明·汤显祖《牡丹亭·旅寄》:“早是暮冬,不提防岭北风严,感了寒疾,又无扫兴而回之理。” |
xiàng jī ér yán相机而言 | 相机:观察当时情况。观察适当的情况说话 | 明·汤显祖《南柯记·象谴》:“倘若吾王问及,不免相机而言。” |
zhì sī ér fén治丝而棼 | 谓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语本《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 语出《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
bù hán ér lì不寒而栗 | 寒:寒冷;栗: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发抖。形容恐惧到了极点。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
yǒu suǒ bù wéi,ér hòu kě yǐ yǒu wéi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 为:做,干。有些事情不做,把它放弃掉,然后才能在另外的事情上有所作为。指要获得成功,必须有所舍弃,有所选择。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
xiù ér bù shí秀而不实 | 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
xiāng shì ér xiào相视而笑 | 双方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慧生指与老残看,彼此相视而笑。” |
zì jīn ér hòu自今而后 | 是指从今以后。 | |
gǔn gǔn ér lái滚滚而来 | 滚滚:水奔流的样子。形容来势连续不断而又迅速 | 唐·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sǐ ér fù sū死而复苏 | 复:又,再;苏:醒过来。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 宋·洪迈《夷坚丙志·九圣奇鬼》:“地狱百毒,汤镬锉硾,随索随见,鬼形糜碎,死而复苏屡矣。” |
yú guàn ér jìn鱼贯而进 | 贯:连贯。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
dǔ ér lùn zhī笃而论之 | 笃:切实。确切地论述。 | 晋·裴启《语林》:“林公云:‘文度著腻颜,挟《左传》,逐郑康成,自为高足弟子;笃而论之,不离尘垢囊也!’” |
bù qī ér tóng不期而同 | 期:约定期限。指不约而同。 | 郭沫若《文艺论集 整理国故的评价》:“他的论调与吴稚晖的虽若不期而同,但是吴稚晖所注眼的是功利问题。” |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鸣鼓而攻之 | 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 《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xiàng yú ér qì向隅而泣 | 隅:墙角;泣:哭。一个人面对墙角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 | 汉 刘向《说苑 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
nì tiān ér xíng逆天而行 | 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2回:“今孔明自负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 |
zhōng dào ér fèi中道而废 | 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 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
xiāng shì ér xiào,mò nì yú xīn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 《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
cǐ ér kě rěn,shú bù kě rěn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 这个如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 | 《晋书 解系传》:“[司马伦]怒曰:‘我于水中见蟹且恶之,况此人(解系)兄弟轻我邪!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
fū cùn ér hé肤寸而合 | 谓(云气)逐渐集合。 | 《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维泰山尔。” |
zé dì ér dǎo择地而蹈 | 选择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谨慎。 | 《史记·伯夷列传》:“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 |
rú xiǎng ér yìng如响而应 | 响:回声;应:反应。比喻反应迅速,回声很大。 | |
chéng xū ér rù乘虚而入 | 虚:空隙。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施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也指趁着空虚或虚弱的地方侵入。也作“乘间而入”。 | 宋 张君房《去芨七筌》第120回:“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
miáo ér bù xiù苗而不秀 | 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
chēng chái ér cuàn称柴而爨 | 称了薪柴才去生火煮饭。比喻斤斤于细节而不识大体。同“称薪而爨”。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
shàn dāo ér cáng善刀而藏 | 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shùn fēi ér zé顺非而泽 | 顺从错误言行且加以润饰。 | 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学非而博,顺非而泽。” |
bìng rì ér shí并日而食 | 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 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郑玄注:“二日用一日食也。” |
chēng xīn ér cuàn称薪而爨 | 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 《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
wàng fēng ér xiáng望风而降 | 风:踪影。降:投降。看见敌人的影子便缴械投降。形容军队毫无士气。 |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自起兵之后,所过城池望风而降。” |
dài jià ér gū待价而沽 | 等到好价钱再出售(沽:卖)。比喻做事等待某种条件;或怀才等待赏识者重用。 | 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 金宝》:“待时而动曰待价而沽。” |
xí juǎn ér táo席卷而逃 | 指偷了全部贵重衣物逃跑。 | 清·吴趼人《恨海》第九回:“过了没有几个月,这金如玉就罄其所有,席卷而逃,便把他闹穷了。” |
chuán xí ér dìng传檄而定 | 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 《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
yǒu bǎi hài ér wú yī lì有百害而无一利 | 百害:泛指许多坏处。有许多坏处,没有一点好处。 | |
fèi rán ér fǎn废然而反 | 废然:沮丧失望的样子。反:返回。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形容因消极失望而中途退缩。亦作“废然思返”、“废然而返”。 | 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
xiǎo xué ér dà yí小学而大遗 | 小:指不知句读;大:指不解疑难问题;而:转折连词,可是;遗:弃。小的方面则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 | 唐·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bó ér guǎ yào博而寡要 |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
wú jí ér zhōng无疾而终 | 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到三十六岁,忽对人说:‘玉帝命我为江涛之神,三日后,必当赴任。’至期无疾而终。” |
qiān fū suǒ zhǐ,wú jí ér sǐ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 指:指责。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么好下场。 | 《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5月5日电》:“语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愿诸公深思熟虑之。” |
zì yá ér fǎn自崖而反 | 崖:崖岸;反:通“返”,回。旧时送行辞。 | 《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 |
yìng yùn ér qǐ应运而起 | 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 郭沫若《屈原时代》:“应运而起的‘执命’的‘陪臣’与‘横议’的‘处士’,不外是阜舆之流之高级者或地主化了的阜舆。” |
jìn huān ér sàn尽欢而散 | 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命酒更酌,尽欢而散。” |
cǐ ér kě rěn,shú bù kě róng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 此:这;孰:哪个;容:容忍。如果这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 | 《南齐书·张敬儿传》:“履霜于开运之辰,坚冰于嗣业之世,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
míng chá qiū háo zhī mò,ér bù jiàn yú xīn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 《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
pò ké ér chū破壳而出 | 带壳的动植物冲破其外壳而生长。形容新生事物十分顽强。 | |
sān sī ér hòu xíng三思而后行 |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 《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
shǐ ér fù tú豕而负涂 | 豕:猪;涂:泥。猪背上有泥。比喻极为污秽。 | 《周易·睽》:“睽孤,见豕负涂。”王弼注:“豕而负涂,秽莫过焉。” |
chóng zú ér lì重足而立 | 迭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 | 西汉 贾谊《过秦论》下:“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 |
jī zhì ér mò赍志而没 | 赍:怀抱着,带着;殁:死。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 | 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
bèi ér bù yòng备而不用 | 备:准备。准备好而暂时不用;以应急需。 |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虽说备而不用,到得那时候,听凭兵丁造一句谣言,开上几排枪,那人可就死了不少。” |
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出淤泥而不染 | 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污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 宋 朱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
ān zhěn ér wò安枕而卧 | 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黥英列传》:“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 |
chèng xīn ér cuàn秤薪而爨 | 薪:柴;爨:烧火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 《淮南子 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
yì hōng ér shàng一哄而上 | 同“一哄而起”。 | 《人民日报》1983.10.31:“在发展新‘三大件’和其他有前途的轻工行业时,决不能再像发展老‘三大件’那样,一见有利可图,便一哄而上。” |
wàng fēng ér kuì望风而溃 | 溃:散,溃逃。刚看到敌方的影子就溃不成军。形容军旅不堪一击。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西川自唐刘辟构逆后,久无干戈,人不习战。每岁诸道差兵屯戍大渡河,蛮旗才举,望风而溃。” |
cóng fēng ér fú从风而服 | 从:顺从;服:服从。象顺风倒下一样就迅速服从了。 | 《战国策 秦策一》:“山东之国,从风而服。 |
guó ér wàng jiā国而忘家 | 谓为国事而忘其家。 | 《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 |
shì kě ér zhǐ适可而止 | 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乡党》:“不多食”宋 朱熹集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
yǐn hèn ér sǐ饮恨而死 | 饮:含忍。指含恨而死。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他平日也常以岳少保自期,可是岳少保饮恨而死,并未能挽既倒之狂澜!” |
wén fēng ér táo闻风而逃 | 风:风声。听到风声,立即逃跑。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只要望见土匪的影子,早已闻风而逃。” |
jiàn jī ér zuò见几而作 | 几:苗头;作:行动。指发现一点苗头就立刻采取措施。 | 《周易 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
kùn ér xué zhī困而学之 |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lín shì ér jù临事而惧 | 临:遭遇,碰到;惧:或惧。遇事谨慎戒惧。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juàn xí ér zàng卷席而葬 | 谓用苇席裹尸而埋葬。极言葬礼之薄。 | 《后汉书·逸民传·梁鸿》:“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封修远伯,使奉少昊后,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
děng ér shàng zhī等而上之 | 按某一等级,由此再往上。 | 宋·朱燮《絜斋集·高鞅论》:“古者五家置一比长,等而上之,为闾,为旅,为党,皆置官焉。” |
yī ér guāng一而光 | 比喻彻底清除。同“一扫而空”。 | |
bù jiào ér shā不教而杀 |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
sì fēi ér shì似非而是 | 看来与常识相矛盾或相反而事实上却可能是正确的。 | |
sǐ ér hòu yǐ死而后已 |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yú páo ér yàn逾庖而宴 | 逾:越过,穿过;庖:厨房。越过厨房去吃饭。指办事不合情理。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
xún qiáng ér zǒu循墙而走 | 循:沿着。沿着墙走。形容恭谨顺从。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 |
fén lín ér tián焚林而田 | 烧毁树林以猎取野兽。比喻取之不留馀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 《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
dài shí ér dòng待时而动 | 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 《周易 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
mí ér bù fǎn迷而不返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汉 王粲《为刘表与袁尚书》:“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则戎狄蛮夷将有诮让之言。” |
cóng tiān ér xià从天而下 |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 东汉 班固《汉书 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
wù yǐ è xiǎo ér wéi zhī,wù yǐ shàn xiǎo ér bù wéi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勿:不要;为:做。不要以为是微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不要以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 《诸葛亮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chū wū ní ér bù rǎn出污泥而不染 | 比喻生于污浊的环境却不受污染,依然保持纯洁的品格。 | 宋 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tàn kǒu ér chū探口而出 | 犹言脱口而出。 | |
bù kě tóng nián ér yǔ不可同年而语 | 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 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变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xuè ér jìn nüè谑而近虐 | 谑:开玩笑;虐:侵害,伤害。开玩笑近于伤害人。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3回:“这等议论,谑而近虐。” |
jiàn jī ér zuò见幾而作 | 幾:通“机”,时机;作:行动。指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行动。 | 《周易 系辞下》:“君子见幾而作,不俟终日。” |
qiāo zú ér dài跷足而待 | 踮起脚跟等待。形容短时间内便能见到事情的结果。语出《汉书·高帝纪》:“大臣内畔,诸将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 语出《汉书·高帝纪》:“大臣内畔,诸将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
bù huān ér sàn不欢而散 | 欢:高兴;愉快;散:分开;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众客咸不欢而散。” |
qīng ér yì jǔ轻而易举 | 轻:轻松;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 |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
bù yuē ér tóng不约而同 | 约:约定;同:相同。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
bù xuān ér zhàn不宣而战 | 指不宣布开战,就突然发起进攻。 | 朱自清《不知道》:“美国过去曾两次不宣而战,第一次系北非巴巴拉之海盗,曾于1883年企图封锁地中海上美国之航行。” |
yǎn rán ér shì奄然而逝 | 奄然:忽然。忽然死去。 | 宋·陆九渊《与朱元晦书》:“比日不知何疾,一夕奄然而逝。” |
xìn ér yǒu zhèng信而有证 | 真实而有根据。 | 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旨。” |
lǎo ér mí dǔ老而弥笃 | 弥:更加;笃:深厚。人越老对某事物的感情越深厚。 | 《梁书·王筠传》:“余少好书,老而弥笃,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 |
tài jí ér pǐ泰极而否 | 好的到了极点,坏的就来了。 | 唐 刘禹锡《史公神道碑》:“侍中以帐下生变闻,泰极而否,当歌而哭。” |
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
zé jiāo ér yǒu择交而友 | 选择可结交的人作朋友。指不随便结交朋友。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4卷:“且卜邻而居,犹从改操;择交而友,尚能致益。” |
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反其道而行之 | 反;相反;其:他的;道:方法;办法;行:做;之:它;指事情。采取同对方相反的方法行事。 | 清·吴趼人《痛史》第14回:“只是宗兄劝你去做教习,你却去做学生,未免反其道而行之了!” |
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ér zh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 蓬:蓬草。蓬草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míng qín ér zhì鸣琴而治 | 指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 | 《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
zhōu ér fù shǐ周而复始 | 绕完一圈;又从头开始。指循环往复。周:环绕一圈;复:又、再。 | 《文子 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 |
wú jìng ér lái无胫而来 | 见“无胫而至”。 |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珠玉》:“珠雄于此,玉峙于彼,无胫而来,以宠爱人寰之中。” |
xiāng jì ér zhì相继而至 | 接连不断地到来。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王平传》:“涪诸军及大将军费袆自成都相继而至。” |
áng rán ér rù昂然而入 | 仰头挺胸地走进来。形容态度傲慢。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须臾,李恢昂然而入。” |
gōng ér jìng zhī恭而敬之 | 恭:恭敬。指待人恭敬又有礼节 | 老舍《赵子曰》:“李顺恭而敬之的慢慢往起卷那张戏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