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日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ī rì jiǔ qiān一日九迁 | 九:形容多次;迁:升职。一日之内多次升迁。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 汉·焦延寿《易林》卷九:“安上宜官,一日九迁,升擢超等,牧养常山。” |
shí rì wàn qián食日万钱 | 每天饮食要花费上万的钱。形容饮食极奢侈。 | 《晋书 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
bái rì jiàn guǐ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
huí tiān wǎn rì回天挽日 | 见“回天倒日”。 |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贴赘说》:“则回天挽日之功,皆出宪台起死嘘枯之赐矣。” |
jì rì yǐ sì计日以俟 | 数着日子等待。极言盼望之殷切。 | 明·方孝孺《与邵真斋书》之六:“前者村仆还,承书约在月末相过,计日以俟,未遂一见,岂以雨故愆期邪?” |
bái hóng guàn rì白虹贯日 | 虹:这里指的是“晕”(yùn);即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贯:穿。古人迷信;认为这种异常的天象;是天变将发的征兆;将有不平常的事件发生。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四》:“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
rì mù lù yuǎn日暮路远 | 同“日暮途远”。 | 《尉缭子·兵教下》:“日暮路远,还有挫气;师老将贪,争掠易败。” |
zhē tiān yìng rì遮天映日 | 同“遮天蔽日”。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回:“高继能把蜈蜂袋一抖,好蜈蜂!遮天映日,若骤雨飞蝗。” |
chóng jiàn tiān rì重见天日 | 重:重新。重新看见天和太阳。比喻摆脱了黑暗困苦的环境;又见到了光明。也作“复见天日”、“重睹天日”、“再见天日”。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杨八老越国奇逢》:“幸天兵得胜,倭贼败亡,我等指望重见天日。” |
yī rì fū qī bǎi rì ēn一日夫妻百日恩 | 一旦结为夫妻,就有经久不衰的深厚恩情。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3回:“常言一日夫妻百日恩,相随百步也有徘徊之意,一个热突突人儿,指头儿似的少了一个,如何不想不疼不思念的!” |
rì zhuǎn qiān jiē日转千街 | 指乞丐沿街行乞。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婆婆也,咱去来波,可则索与他日转千街。” |
bō yún dǔ rì拨云睹日 | 拨开云彩看见太阳。形容受到启发,思想豁然开朗,或比喻见到光明,大有希望。亦作“拨云见日”、“拨开云雾见青天”、“披云雾,睹青天”。 | 语出《晋书·乐广传》:“[卫瓘]见广而奇之……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云者也。’” |
rì lǐ wàn jī日理万机 | 理:处理;万机:纷繁的政务。指帝王宰相每天要处理许许多多的事务。现指国家领导人为国事日夜操劳。 |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第二卷:“朕日理万机,不敢斯须自逸,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 |
huī gē tuì rì挥戈退日 | 见“挥戈反日”。 | 朱德《赠友人》诗:“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
rì zhì fēng shāi日炙风筛 | 日晒风吹。形容长途跋涉之苦。 | 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二折:“哎哟儿也,知他那里日炙风筛,博功名苦尽甘来。” |
shí guāng sì jiàn,rì yuè rú suō时光似箭,日月如梭 | 梭:织布机上引导纬纱与经纱交织的构件。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也有一年以上。” |
cǎn wú tiān rì惨无天日 | 犹言暗无天日。 |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以希腊、罗马之文明,而其下级社会之民,被虐待者惨无天日,其所沐文明之膏泽者,不过国中一小部分耳。” |
xīn yì rì xiū心逸日休 | 谓不费心机,反而越来越好。 | 《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
yì shè jiǔ rì羿射九日 | 形容为民除害的英勇行为。 | 汉·刘安《淮南子》 |
bīng hòu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 非:不是;寒:冷。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积累的结果。 | 东汉·王充《论衡·壮留》:“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
rì shí wàn qián日食万钱 | 每天吃喝花费上万钱财。形容生活极其奢侈。 | 《晋书 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
fēng qīng rì nuǎn风轻日暖 | 轻:轻柔。微风轻拂,阳光温暖。 | 宋·欧阳修《赠沈遵》诗:“有如风轻日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 |
rì sòng wǔ chē日诵五车 | 一天诵读好多书。五车,形容书多。 | 宋·朱熹《答陈师德书》:“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 |
lù yáo zhī mǎ lì,rì jiǔ jiàn rén xīn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rì jiǔ jiàn rén xīn日久见人心 | 日子长了,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为人怎样。 |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假如王莽早死了十八年,却不是完全名节一个贤宰相,垂之史册,不把恶人当做好人么?所以古人说:‘日久见人心。’” |
rì yǐ jì yè日以继夜 |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 《国语 吴语》:“孤日夜相继,匍匐就君。” |
yǔ rì jù xīn与日俱新 | 伴随时间的推移新事物不断出现。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8卷:“耳目唯有聪察,神彩弥加精明。颜与日而俱新,智将年而共远。” |
nóng cuì bì rì浓翠蔽日 | 翠:青绿色;蔽:挡住。形容树木茂密遮挡阳光。 | 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三卷:“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紫深。” |
wéi rì wéi suì惟日为岁 | 犹言度日如年。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久废过庭,不闻善诱,陟秙瞻望,惟日为岁。” |
rì shèn yī rì日甚一日 | 一天比一天厉害。 | 《新唐书 独孤及传》:“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
rì zuò chóu chéng日坐愁城 | 愁城:比喻为忧愁所包围。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 宋·范成大《次韵代答刘文潜》诗:“一曲红窗声里怨,如今分作两愁城。” |
yǒng wú níng rì永无宁日 | 永远没有安宁的翌日,指社会不安。 | 邓小平《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或者人民认为是个平平庸庸体现不出中国前途的班子,将来闹事的情形就还会很多很多,那就真正要永无宁日。” |
yǒu zhōng kuī rì牖中窥日 | 牖:窗户。隔着窗子看太阳。比喻见识不广。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
rì jī yuè lěi日积月累 | 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 《宋史 乔行简传》:“借纳忠效勤之意,而售其阴险巧佞之奸,日积月累,气势盖张;人主之威权,将为所窃弄而不自知矣。” |
rì xíng qiān lǐ日行千里 | 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 | 《魏书 吐谷浑传》:“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是也。” |
kāi yún jiàn rì开云见日 | 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衔命来征,宣扬朝恩,示以和睦,旷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 |
rì zhōng jiāng zè日中将昃 | 比喻事物盛极将衰。 | 梁启超《新史学·历史与人种之关系》:“世界文明史之第五段,实惟阿利安族中罗马人与条顿人争长时代。而罗马人达于全盛,为日中将昃之形;条顿人气象方新,有火然泉达之观。” |
rì chū ér zuò,rì luò ér x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作:做工。太阳升起就做工,太阳下山就休息。泛指简朴单纯的生活。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2章:“如果你从小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理想。” |
rì yì yuè gèng日异月更 | 日日不同,月月改变。形容变化快。 |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文字之变,日异月更,不可穷诘。” |
rì zhōng bì huì日中必彗 | 彗:晒干。太阳到中午正好晒东西。比喻做事应该当机立断,不失时机。 | 《六韬 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 |
kuàng rì mí jiǔ旷日弥久 | 旷:耽搁荒废。指时间拖得很久。 | 《战国策·赵策三》:“太子丹曰:‘太傅这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
cháng jiāng yǒu rì sī wú rì,mò dài wú shí sī yǒu sh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 思:考虑。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指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如此剀切劝谕,奢侈之风,自可渐息。” |
kuā fù zhuī rì夸父追日 | 古代神话。同“夸父逐日”。 | 毛泽东《矛盾论》:“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这种神话中所说的矛盾的互相变化,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于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 |
shì bié sān rì,dāng guā mù xiāng dài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jiāng hé rì xià江河日下 | 日:一天天;下:低处。江河一天天流向低处;比喻事物日益衰落或局势越来越糟。 | 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昊天不吊,大命忽焉,山岳崩颓,江河日下,三风不儆,六逆弥臻。” |
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 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 晋 常璩《汉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
gān tóu rí shàng竿头日上 | 竿头:竹竿尖头;上:上升。比喻学业进步很快。 | 《秉烛谈》:“招贤大师赠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fēng hé rì lì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清 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
rì yuè hé bì日月合壁 | 日月同时上升,出现于阴历的朔日。古人以为是国家的瑞兆。 | 《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
tóng rì ér yǔ同日而语 | 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意即相提并论;同等看待。语:谈论。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
shì fēng rì xià世风日下 | 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坏。 |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我国世风日下,亲戚尚如此,况友乎?” |
bǐng ruò rì xīng炳若日星 | 光明如同日月星辰。同“炳如日星 | 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上:“仁皇一朝人才之盛,如文正公、文忠公、师鲁,皆第一流人,名书国史,炳若日星,初不假于称赞。” |
yí rì qiān lǐ一日千里 | 一天前进一千里。形容发展极快。 |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骐骥骅骝,—日而驰千里。” |
fēng hé rì xuān风和日暄 | 微风和畅,阳光温暖。见“风和日暖”。 | 明 汪廷讷《狮吼记 赏春》:“风和日暄,燕交飞触碎胭脂片。” |
huáng rén pěng rì黄人捧日 | 见“黄人守日”。 | 宋·宋祁《春帖子词·<皇帝阁>》:“青帝回风还习习,黄人捧日故迟迟。” |
yǔ lín rì zhì雨淋日炙 | 炙:烤。雨里淋,太阳晒。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 唐·韩愈《石鼓歌》:“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
yǔ rì jù zēng与日俱增 | 与:跟着;日:时间;俱:一起。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 《清史稿 圣祖纪三》:“万国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祝廷者当以慈为先。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
zhòu rì sān jiē昼日三接 | 一日之间三次接见。形容深受宠爱礼遇。 | 《易·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孔颖达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 |
mí rì gèn shí弥日亘时 | 弥:满;亘:连续。指一天到晚。 | 《南史·刘穆之传》:“言谈赏笑,弥日亘时,未尝倦苦。” |
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rì yè rú suō日夜如梭 | 白天和黑夜象穿梭一样一来一往,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
tiān gāo rì yuǎn天高日远 | 指偏远地区。比喻离帝王很远。 | 宋·秦观《代王承事乞回授一官表》:“臣父独婴罪衅,流寓江海,天高日远,自新无路,臣诚私心痛之。” |
sān rì bù tán,shǒu shēng jīng jí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 弹:用手指拨弄。三天不弹琴,手就像长满荆棘那样不灵活。比喻技艺不经常练习,就会生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6回:“这果真是‘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
chóng dǔ tiān rì重睹天日 | 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龙飞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 |
dù rì rú suì度日如岁 | 同“度日如年”。 | 宋·周邦彦《霜叶飞》词:“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 |
yuè yì rì xīn月异日新 | 同“日新月异”。 |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比见国家奋筹富强之术,月异日新,不遗余力,骎骎乎将与欧洲并驾矣。” |
wǔ rì yī fēng,shí rì yī yǔ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 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
xīn guàn bái rì心贯白日 | 谓心地与太阳一般光明。极喻坦诚,磊落。 | 《晋书·宣帝纪》:“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 |
nián pò rì suǒ年迫日索 | 谓老年逼近,馀日不多。 | |
kuàng rì jī guǐ旷日积晷 | 久经时日。 | 明·张居正《种莲子戊午稿序》:“若旷日积晷,则铅刀效于一割,驽马可致千里。故曰兵宁拙速,未睹巧之迟也。” |
kuàng rì jīng jiǔ旷日经久 | 犹言旷日持久。 | 唐·韩愈《省试学生代斋郎议》:“自非天姿茂异,旷日经久,以所进业发闻于乡闾……则不可得而齿乎国学矣。” |
jì rì zòu gōng计日奏功 | 可以数日子看到功效。谓成功极快。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9回:“此乃陛下洪福齐天,得此大帅,可计日奏功,以安社稷者也。” |
cuō tuó rì yuè蹉跎日月 |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 晋·阮籍《咏怀》诗:“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
rì hé fēng nuǎn日和风暖 | 见“日暖风和”。 | 宋·范纯仁《鹧鸪天·和韩持国》词:“腊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风暖欲开梅。” |
gān yún bì rì干云蔽日 | 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高大。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
rì rú yuè rǎn日濡月染 | 濡:浸润。染:熏染。天长日久地渐渐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逐渐的变化。亦作“日渐月染”。 | 清·魏祝亭《两粤傜俗记》:“因避徭赋,举家窜入,日濡月染,凡饮食衣服器用,皆与真傜无异。” |
xī shān rì bó西山日薄 | 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 宋·洪咨夔《风流子》词:“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欲高三著。况转首,西山日薄。” |
fú yún bì rì浮云蔽日 | 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 《文子 上德》:“日月欲明,浮云盖之。” |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蒸蒸日上 | 蒸蒸: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
rì jī yuè jù日积月聚 | 同“日积月累”。 | 《宋史·张致远传》:“使州县无妄用,归其馀于监司;监司无妄用,归其馀于朝廷;朝廷无横费,日积月聚,惟军须是虑,中兴之业可致也。” |
zhē kōng bì rì遮空蔽日 | 同“遮天蔽日”。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十九回:“军行腾起地中尘,遮空蔽日;马走踏翻拦路草,偃土摇风。” |
rì bó xī shān日薄西山 |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边的高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临汨罗而自损兮,恐日薄于西山。” |
nián jiǔ rì shēn年久日深 | 深:远。形容时间久远。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年久日深,失迷的也有,隐瞒的也有。” |
nián yān rì jiǔ年淹日久 | 淹:滞留。形容时间久远。 | 闻一多《屈原问题》:“遭受谗言,使气出走,而年淹日久,又不见召回。” |
fú yún yì rì浮云翳日 | 浮云:漂浮在空中的云;翳:遮蔽。浮云遮住太阳。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的光明,但时间不会太长。 | 汉·孔融诗:“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
jì rì chéng gōng计日程功 | 计:计算;程:衡量;功:成效。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如期完成。 | 梁启超《中国理法学发达史论》:“法治国虽进不必骤,而得过进尺,计日程功。” |
tóng rì ér lùn同日而论 | 犹言相提并论。 |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
rì xīn yuè shèng日新月盛 | 每天每月都有变化、增加。形容不断发展。 | 宋·朱熹《<中庸章句>序》:“而异端之说,日新月盛。” |
zhān yún jiù rì瞻云就日 | 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 《史记·五帝本纪》:“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
tú qióng rì mù途穷日暮 | 犹日暮途穷。 | 清黄遵宪《群公》诗:“途穷日暮更何求,白首同拼一死休。” |
dù rì rú nián度日如年 | 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 | 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
jī rì lěi yuè积日累月 | 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 | 宋 无名氏《靖康要录》卷一:“若积日累月,万机之微,所失可胜言耶!” |
shì rì rú nián视日如年 | 谓时间虽短,但却感到过得很长。 | 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七:“自发义乌信,引领西跂,视日如年,今两月矣。” |
jīng guàn bái rì精贯白日 | 形容极端忠诚。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君执大节,精贯白日,奋其武怒,运其神策。” |
rào liáng sān rì绕梁三日 | 绕梁:在房梁间缭绕飘荡。(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俪,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
jí rì liáng shí吉日良时 | 见“吉日良辰”。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宋江拣了吉日良时,焚一炉香,鸣鼓聚众,都到堂上。”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子牙对惧留孙曰:‘命土行孙乘今日吉日良时,与邓小姐成亲,何如?’” |
rì xià wú shuāng日下无双 | 京城无人可比。比喻才能出众。 | 汉 刘珍《东观汉记 黄香传》:“读所未尝见书,谓诸王曰:‘此日下无双江夏黄童也。’” |
dài rì dài dòu戴日戴斗 | 犹言普天之下。 | 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序》:“戴日戴斗,靡不来王。” |
jì rì yǐ dài计日以待 | 见“计日而待”。 | 明·赵元星《贺贾元礼食廪序》:“待御为两京学使者,即不复外补,坐致九列,惟计日以待耳。” |
rì lì fēng qīng日丽风清 | 阳光明丽,清风送爽。形容天气晴和。 |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外面日丽风清,蓝天如洗,是一个典型的明净的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