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重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zuò bù chóng xí坐不重席 | 坐不用双层席子。比喻生活节俭。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门外长荆棘,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
xīn shì zhòng zhòng心事重重 | 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 |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二七章:“毛人凤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来回走着。” |
zhòng yīn liè dǐng重裀列鼎 | 喻指生活富贵,位居高官。 | 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忒心偏,觑重裀列鼎不值钱,把黄齑淡饭相留恋,要彻老终年。” |
zhòng ruò qiū shān重若丘山 | 丘:通“巨”,大;丘山:大山。重得像大山。比喻极其严重。 |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四》:“是以国权轻于鸿毛,而积祸重若丘山。” |
nóng mò zhòng cǎi浓墨重彩 | 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8章:“九八年,历史肯定会浓墨重彩记上一笔的。” |
dé gāo wàng zhòng德高望重 |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 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
chóng chuáng dié wū重床叠屋 | 比喻重复繁多。 | 周恩来《“七七”四年》:“战时的政治机关,贵简单而不贵复杂,机关应集中而不应重床叠屋。” |
pò jìng chóng guī破镜重归 | 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侯》:“破镜重归,盟心不改,义实可嘉。” |
hán dān zhòng bù邯郸重步 | 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目昏思睡,吕翁授以青瓷枕,卢生进入梦乡,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重步”喻进入梦乡。 | 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目昏思睡,吕翁授以青瓷枕,卢生进入梦乡,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 |
quán héng qīng zhòng权衡轻重 | 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 《周书 王褒庾信传论》:“权衡轻重,斟酌古今,和而能壮,丽而能典。” |
gāo jué zhòng lù高爵重禄 | 爵:爵位,官爵;禄:俸禄。泛指爵位高,俸禄厚。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看官们,你道征伐是一刀一枪事业,胜负未分,晋王乃隋亲王,高爵重禄,有甚不安逸,却要做此事?” |
shēn chóu zhòng yuàn深仇重怨 | 怨:仇恨。极深极大的仇恨。 | 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在邻近闹攘一下当然不会成什么深仇重怨。” |
jī zhòng jī qīng畸重畸轻 | 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同“畸轻畸重”。 |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丁与粮,无畸重畸轻之弊。” |
chóng zhāng qí gǔ重张旗鼓 | 重:重新;旗鼓:古时作战用的旌旗与战鼓。比喻失败或受挫折后,重新整顿与组织力量,准备再干。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8回:“圣清室已覆,袁为总统,他自然重张旗鼓,又复上台。” |
qīng shēn zhòng yì轻身重义 | 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
yī bù chóng bó衣不重帛 | 帛:布帛。不穿多层衣服。形容生活俭朴。 | 《尹文子·大道》:“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异肉。” |
bù zhī qīng zhòng不知轻重 | 轻重:分量大小。不明事理,行事冒昧。 | 战国 秦 吕不韦《吕氏春秋 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 |
zhòng jīn xí tāng重金袭汤 | 谓几重金城汤池,防守非常坚固。 | 宋·司马光《评项羽诛韩生》:“疏斥忠良,猜忌有功,使臣下皆无亲附之意,推此道理行之,虽重金袭汤,不能以一日守也。” |
fù zhòng tūn wū负重吞污 | 见“负重含污”。 | 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仁人志士,椎心泣血,负重吞污,图其所志。” |
dié jǔ chóng guī叠矩重规 |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 《三国志 蜀书 郤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
jià zhòng lián chéng价重连城 | 价:价格;连城:连成一片的城池。形容物品极为珍贵,价值极高。 | 唐·韦庄《乞彩笺歌》:“也知价重连城璧,一纸万金犹不惜。” |
qīng sǐ zhòng qì轻死重气 | 谓以义气为重而不怕死。 | 汉·张衡《西京赋》:“都邑游侠,张起之伦,齐志无忌,拟迹田文,轻死重气,结党连群。” |
shuāng zú chóng jiǎn双足重茧 | 形容奔走劳苦。 | 《淮南子 修务训》:“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 |
chóng xiū jiù hǎo重修旧好 | 恢复旧情,重归于好。 |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五章:“秀云不愿改嫁到耳鼓山去,这就是一个最好的重修旧好的时机。” |
qì zhòng qǔ qīng弃重取轻 | 弃:抛开。舍弃重要的采取次要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中原乃海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 |
yán zhòng jiǔ dǐng言重九鼎 |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
chóng dǎo fù zhé重蹈覆辙 | 重:再一次;蹈:踏上;覆:翻倒;辙:车轮轧出的痕迹。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武传》:“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
zhòng zú lèi xī重足累息 | 同“重足屏气”。 | 《梁书·柳忱传》:“朝迁狂悖,为恶日滋,顷闻京师长者,莫不重足累息。”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三:“于是内外恐怖,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于终。” |
guī zhòng jǔ dié规重矩迭 | 谓合乎规矩法度。 | |
jiù diào chóng tán旧调重弹 | 旧调:陈旧的调子。陈旧的调子又重新弹奏。比喻把过去的主张或陈旧的议论、说法重新搬出来。 | 朱自清《回来杂记》:“北平早就被称为‘大学城’和‘文化城’,这原是旧调重弹,不过似乎弹得更响了。” |
zhòng wēn jiù yè重温旧业 | 谓再做以前曾做的事。 | 宋·陈亮《谢留丞相启》:“亮青年立志,白首奋身,敢不益励初心,期在重温旧业。” |
bù fēn qīng zhòng不分轻重 | 指人办事盲目,不分主次。 |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项工作。” |
qiān jīn zhòng dàn千斤重担 | 比喻重要的工作与任务。 |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本是乖巧不过的人,落得把千斤重担卸在他身上。” |
qīng zhòng dào zhì轻重倒置 | 置:放;摆。把重要的和次要的摆颠倒了。 | 宋 刘安世《尽言集》:“轻重倒置,有害政体。” |
ēn shēn yì zhòng恩深义重 |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 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
yì zhòng ēn shēn义重恩深 |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 唐 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
ēn wēi bìng zhòng恩威并重 |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 《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
fán xíng zhòng liǎn繁刑重敛 | 繁:多;敛:征收。繁重的刑罚和赋税。 | 明·张凤翼《红拂记·张娘心许》:“只为着土木疲民,况边庭黩武连年,繁刑重敛谁不怨?” |
qīng cái zhòng shì轻财重士 | 谓轻视钱财,重视士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 |
zhòng pī xī miù重纰貤缪 | 谓谬误重出。语本《文选·左思〈魏都赋〉》:“兼重以胣缪。”李善注:“言既重其,而又累其缪也。” | 语本《文选·左思〈魏都赋〉》:“兼重悂以胣缪。”李善注:“言既重其悂,而又累其缪也。” |
pò jìng chóng hé破镜重合 | 见“破镜重圆”。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破镜重合,古有其事,若夫再娶而仍元配,妇再嫁而未失节,载籍以来,未之闻也。” |
chóng zú ér lì,cè mù ér shì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 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 | 《史记·汲郑列传》:“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
zhòng cái qīng yì重财轻义 | 谓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 | 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百姓小人,重财轻义,不能深达事体。” |
chén móu zhòng lǜ沉谋重虑 | 见“沉谋研虑”。 |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阮文达公拟疏》:“是沉谋重虑,制胜万里,师徒不劳,兵矢未折,功莫伟焉。” |
zhòng nì wú dào重逆无道 | 大逆不道,行事不循理。 | 《汉书·吴王刘濞传》:“而卬(楚王刘卬)等又重逆无道,烧宗庙,卤御物,朕甚痛之。” |
zhòng shǎng zhī xià,bì yǒu yǒng f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 | 元 王实甫《西厢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赏罚若明,其计必成。” |
chóng yán dié zhàng重岩叠嶂 | 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 |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二》:“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xiāo fù chóng jiǎn枵腹重趼 | 枵:空虚;枵腹:饿肚子;重趼:层层老茧。形容忍饥挨饿,长途跋涉的情况。 | 《清史稿·方观承传》:“岁与兄永徒步至塞外营养,往来南北,枵腹重趼。” |
zhòng míng jì yàn重明继焰 | 谓光焰相继,长明不息。 | 明·李贽《五宗说》:“因其支分派别,源流不绝,则名之曰宗;因其重明继焰,明明无尽,则称之曰灯,其实一也。” |
lěi wū chóng jià累屋重架 | 累:重叠。指层次重叠。 | 唐·刘知几《史通·序例》:“滥觞肇迹,容或可观,累屋重架,无乃太甚。” |
zé fú yí zhòng择福宜重 | 选择吉福之事应取重的。语出《国语·晋语六》:“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 | 语出《国语·晋语六》:“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 |
ēn zhòng tài shān恩重泰山 | 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 宋·刘攽《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思重泰山,未有毫发酬。” |
rèn zhòng zhì yuǎn任重致远 | 指负载沉重而能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前景,做出宏伟的业绩。 | 《周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
zhòng hòu shǎo wén重厚少文 | 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饰。 | 《史记·高祖本纪》:“已而吕后问:‘阶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
fán xíng zhòng fù繁刑重赋 | 过重的刑罚和繁多的赋税。亦作“繁刑重敛”。 | 宋·苏轼《东坡志林》第五卷:“齐景公不繁刑重赋,虽有田氏,齐不可取。” |
qīng zhòng shī yí轻重失宜 | 谓对事情的重要与否处置失当。 | 宋·苏舜钦《论宣借宅事》:“若死行阵之家与伎术之辈均用此赏,臣窃恐轻重失宜矣。” |
bǎi shè chóng jiǎn百舍重茧 | 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 《尸子 止楚师》:“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般。” |
fù zhòng zhì yuǎn负重致远 | 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憙传》:“更始曰:‘茧栗犊,岂能负重致远乎?” |
shí dài zhòng hái拾带重还 | 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 裴度》。后以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 | 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 |
dào gāo mó zhòng道高魔重 | 形容法力高强。 | 陶牧《七夕和儆庐仍用征字韵》:“道高魔重文驱疟,海涸桑枯路未平。” |
zhòng yú tài shān重于泰山 | 像泰山一样重。比喻意义很大或分量很重。泰山:我国名山;五岳之首。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chóng dǔ tiān rì重睹天日 | 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龙飞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 |
zhòng shān jùn lǐng重山峻岭 | 连绵起伏的高山。 | 《宣和画谱·赵令穰》:“使周览江、浙、荆、湘重山峻岭,江湘溪涧之胜丽,以为笔端之助,则亦不减晋宋流辈。” |
shū cái zhòng yì疏财重义 | 见“疏财仗义”。 |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结棚避暑》:“而好接待四方之士,疏财重义,有难必救。” |
zhòng chuáng dié wū重床迭屋 | 见“重床迭架”。 | |
wú zú qīng zhòng无足轻重 | 足:足以。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 宋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
dé bó rèn zhòng德薄任重 | 薄:轻微。德行不足,责任重大。 | 三国·蜀·诸葛亮《坐上与杜微书》:“德薄任重,惨惨忧虑。” |
bǐng jié chí zhòng秉节持重 |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 《后汉书 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
qī pín zhòng fù欺贫重富 | 欺:欺负。欺负贫穷的人,尊重富有的人。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又有一诗,说欺贫重富,世情皆然,不止一买臣之妻也。” |
kǔ nàn shēn zhòng苦难深重 | 遭受的痛苦和灾难既深又重。 |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四章:“苦难深重的农民,怎能再忍受反动派的蹂躏。” |
zūn shī zhòng dào尊师重道 | 尊:尊敬;重:重视;道:道理。尊敬师长;重视应该遵循的道理。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 |
zhèng zhòng qí shì郑重其事 | 对事物的态度认真严肃(郑重:严肃认真)。 | 清 曹雪芹《红楼梦》:“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
zhòng pā lèi zǎo重葩累藻 | 比喻许多华丽的篇章。 | 明·杨慎《跋赵文敏公书巫山词》:“古传记称帝之季女曰瑶姬,精魄化草,实为灵芝,宋玉本此以托讽,后世词人,转加缘饰,重葩累藻,不越此意。” |
rì yuè chóng guāng日月重光 | 重光:重放光芒。太阳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 | 《尚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三国魏·缪袭《魏鼓吹曲》:“日月为重光。” |
zhòng chuáng dié jià重床迭架 | 比喻重复繁多。 | |
hūn jìng chóng mó昏镜重磨 | 昏镜:昏暗的铜镜。将昏暗的铜镜重新磨光。比喻重见光明。 |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投至今日,得见孔目哥哥呵!似那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
gāo guān zhòng lù高官重禄 | 见“高官厚禄”。 | 金·丘处机《满庭芳·述怀》词:“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 |
chóng dǎ gǔ,lìng kāi zhāng重打鼓,另开张 | 重:重新。比喻重新开始,另起炉灶。 | 老舍《二马》第四段:“搬家,跟父亲痛痛快快的说一回,或者甚至闹一回,闹完了,重打鼓,另开张,干!” |
zhòng zhèn qí gǔ重振旗鼓 | 见“重整旗鼓”。 | 清·湘灵子《轩亭冤·惊梦》:“侬欲重振旗鼓,烦你拟篇男女平权文劝戒女子。” |
zhòng shān fù shuǐ重山复水 |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 宋·林逋《风水洞》诗:“平昔常闻风水洞,重山复水去无穷。” |
ēn shēn ài zhòng恩深爱重 |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 京剧《白蛇传》第16场:“素贞与许郎恩深爱重……望求老禅师放他出来,夫妻重聚。” |
zhòng sān dié sì重三迭四 | 见“重三迭四”。 | |
zhòng zú píng qì重足屏气 | 谓畏惧之甚。 | 《宋书·柳元景传》:“师祖严暴无常,元景虽荷宠遇,恒虑及祸。太宰江夏王义恭及诸大臣,莫不重足屏气,未尝敢私往来。” |
shèn zhòng qí shì慎重其事 | 谓对某一事的态度严肃认真。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1回:“某观察却慎重其事的说道:‘这是兄弟始创的一个大公司。’” |
hūn jìng chóng míng昏镜重明 | 将昏暗的铜镜重新打磨光亮。比喻重见光明。 | 元 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今日投至见大人,似那拨云见日,昏镜重明。” |
jiān fù zhòng rèn肩负重任 | 担当重要工作或任务。 | 曲波《林海雪原》:“栾超家和陈小柱,未得饱赏威虎山的美景,肩负重任,离开威虎山,直奔神河庙。” |
chóng yán dié zhàng重岩迭障 | 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 唐 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迭嶂何孱颜。” |
chén zhòng shǎo yán沉重少言 |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亦作“沉厚寡言”、“沉重寡言”。 | 《魏书·道武七王传·河南王曜传》:“少有父风,颇览书传。沉重少言,宽和好士。” |
nèi zhòng wài qīng内重外轻 | 内:京都;外;外省。形容京官权大,外官权小。 | 《宋史·高宗纪》:“以内重外轻,命省台、寺监及监司、守令居职及二年者,许更迭出入除擢。” |
chén zhòng guǎ yán沉重寡言 |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陈同甫谈兵》:“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误发,若醒而悟,必杀我灭口。” |
zhòng jì píng qì重迹屏气 | 见“重足屏气”。 | 《北齐书·酷吏传·卢裴》:“又伺察官人罪失,动即奏闻,朝士见之,莫不重迹屏气,皆目之为卢校事。”《北史·恩幸传·穆提婆》:“令萱则自太后以下,皆受其指麾;提婆则唐邕之徒,皆重迹屏气。” |
chóng sān dié sì重三叠四 | 形容多次重复。 |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二:“本朝建官重三叠四,多少劳扰!此须大有为后痛更革之。”又卷一百一十八:“经书中所言只是一个道理,都重三叠四说在理,只是许多头面出来。” |
rèn zhòng dào yōu任重道悠 | 见“任重道远”。 | 《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
fāng cùn wàn chóng方寸万重 | 方寸:指心。万重:多话。心里头有千言万语。 | 皇甫牧《步非烟》:“方寸万重,悉候晤语。” |
zhǐ zhòng yī shān bù zhòng rén只重衣衫不重人 | 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黄龙心禅师法嗣》:“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老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
jǐn zhòng yán yì谨重严毅 | 谨:慎重小心;严:威严;毅:坚强。处事事情谨慎持重,严峻果断。 | 《晋书·苻坚载记》:“猛瑰姿俊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 |
dǒu zhòng shān qí斗重山齐 | 斗:北斗星;重:端庄;齐:同,并。像北斗星一样令人敬仰,像泰山一般崇高。形容人才德兼备,享有崇高威望。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鸣凤记·典刑死节>》:“痛追思旧日相随,德业文章,斗重山齐。” |
zhòng zú yī jì重足一迹 | 见“重足一迹”。 | 《汉书·佞幸传·石显》:“自是公聊以下畏显,重足一迹。”颜师古注:“言极恐惧,不敢自宽纵。” |
jiān zhū zhòng zǐ兼朱重紫 |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朱,朱衣;紫,紫绶。 | 晋·葛洪《抱朴子·任命》:“服冕乘祒,兼朱重紫,则若固有之,常如布衣。” |
zhòng zēng qí fàng重增其放 | 更助长了我的狂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