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火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lú huǒ chún qīng炉火纯青 | 纯:纯粹;青:蓝色的;纯青:炉火的温度达到最高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焰从红色转成纯青色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
xiāng huǒ yīn yuán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huǒ shàng jiāo yóu火上浇油 | 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也作“火上加油”。 | 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你只该劝你那丈夫便好,你倒走将来火上浇油。” |
huǒ mào sān chǐ火冒三尺 | 见“火冒三丈”。 | 姚雪垠《李自成 》第一卷第十五章:“当自成在路上才得到报告时,他不禁火冒三尺,恨恨地骂了一声:‘该死!’” |
chū yú shuǐ huǒ,dēng zhī rèn xí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 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 章炳麟《致南京参议会论建都书》:“国维四固,安于泰山,出于水火而登之衽席,则其幸耳。” |
dé é pū huǒ灯蛾扑火 | 比喻自己找死。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
chèn huǒ dǎ jié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
rú huǒ rú tú如火如荼 |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国语 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
huǒ miè yān xiāo火灭烟消 | 火苗熄灭,烟云消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不留一点痕迹。亦作“烟消火灭”。 | 晋·傅玄《四言杂诗》:“忽然长逝,火灭烟消。” |
huǒ shù qí huā火树琪花 | 比喻灿烂的灯火或焰火。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于是进入行宫,只见庭燎绕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
xīn guān shàng rèn sān bǎ huǒ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福军。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乱烧一通,迟早要犯大错误呀!” |
huǒ mào sān zhàng火冒三丈 | 怒火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愤怒。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
zhàn huǒ fēn fēi战火纷飞 | 形容战斗频仍、激烈。 | 浩然《艳阳天》第一二一章:“经过了这场灾祸的考验,好像当年跟着担架队闯了一趟战火纷飞的疆场回来。” |
xīn jìn huǒ miè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法华经·序品》:“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 |
fēng huǒ lián tiān烽火连天 | 烽火:古代边境报警时点起的烟火。到处都在打仗;战火燃遍各地。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移镇》:“待何如,你星霜满鬓当戎虏,似这烽火连天各路衢?” |
shàn huǒ zhǐ fèi扇火止沸 | 沸:沸腾,指水滚开。用扇风助长火势的办法来停止水沸腾。比喻采取的办法与希望达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 《吴书》:“风声流闻,震荡城邑,丘墙惧于横暴,贞良化为群恶,此何异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 |
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水火不兼容 | 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兼容。 | 《周易 说卦》:“故水火不相逮。” |
xīn jìn huǒ chuán薪烬火传 | 薪:木材。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流传下去。 | 梁启超《管子传·自序》:“虽不能至,而或具体而微焉,或有其一体焉,则薪烬火传,犹旦莫也,国于是乎有与立。” |
jiù mín shuǐ huǒ救民水火 | 救:拯救;水火:水深火热。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老百姓。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 |
fēng gāo fàng huǒ,yuè hēi shā rén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 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 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
fàng huǒ shāo shān放火烧山 | 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 康濯《东方红》:“你不知道,那狼叼豹咬的齐占杰,前一阵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烧山呀!” |
chūn fēng yě huǒ春风野火 | 比喻迅猛之势。 | 左齐《南泥湾屯垦》;“劳动竞赛的热潮,像春风野火一样,迅速遍及整个工地。” |
rú huǒ liáo yuán如火燎原 | 燎:烧;原:原野。如火在原野燃烧。比喻声势很大,难于阻抑。 | 《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cuō yán rù huǒ撮盐入火 | 撮:以指取物。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待去呵,小姐性儿撮盐入火。” |
huǒ zhōng qǔ lì火中取栗 | 偷取炉火里烤熟的栗子。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当;却一无所得。 |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 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
áo yóu fèi huǒ熬油费火 | 指耗费灯油。多指日夜忙碌。 | 《红楼梦》第二五回:“此时贾赦、贾政又恐哭坏了贾母,日夜熬油费火,闹得上下不安。” |
dǎo huǒ tàn tāng蹈火探汤 | 同“蹈汤赴火”。 | |
jiù huǒ yáng fèi救火扬沸 | 沸:开水。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形容情况危急。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序》:“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 |
dōng hán bào bīng,xià rè wò huǒ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 形容刻苦自勉。 |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非上旦也。苦身劳心,夜以继日。……冬常抱冰,夏还握火。” |
xīn jìn huǒ chuán薪尽火传 | 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
bǎ xīn zhù huǒ把薪助火 | 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
yóu jiān huǒ liáo油煎火燎 | 形容痛苦或焦灼。 |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他觉着,像有个什么东西,在胸口上剧烈地涌动,闹得血管里的血,也加快了流速。继而,心里又油煎火燎,阵阵剧疼。” |
liè huǒ hōng léi烈火轰雷 | 形容性情暴躁,爱发脾气。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性子又烈火轰雷似的,煞是不好说话。” |
huǒ zhú yín huā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宋 朱淑真《元夜》诗之三:“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东风。” |
shuǐ huǒ bù bì水火不避 | 谓不避艰险。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驱使,奋勇直前,水火不避。” |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ái shāo真金不怕火来烧 | 比喻真理或立身、行事正直的人经得起实践检验,不怕任何非议。 | 郭沫若《相见以诚》:“有诚便能有勇,所谓‘真金不怕火来烧’。” |
jiù huǒ tóu xīn救火投薪 | 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 《邓析子·无厚篇》:“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
rú dǎo shuǐ huǒ如蹈水火 | 比喻处境艰难。 | 《元史·张德辉传》:“若宰民者,头会箕敛以毒天下,使祖宗之民如蹈水火,为害尤甚。” |
jí sān huǒ sì急三火四 | 形容非常匆忙。 | |
fēng huǒ lián nián烽火连年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
huǒ rè shuǐ shēn火热水深 | ①犹水深火热。比喻十分困苦的处境。②形容严酷;厉害。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回:“我算什么,明相国不动声色,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措天下于泰山磐石。” |
rě huǒ shàng shēn惹火上身 |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 |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 |
shì rú shuǐ huǒ势如水火 | 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 《三国志 蜀志 魏延传》:“惟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
yān xiāo huǒ miè烟消火灭 | 比喻事物消灭干净。 | 鲁迅《且介亭杂文 忆韦素园君》:“事实不为轻薄阴险小儿留情,曾几何年,他们就都已烟消火灭。” |
hán fù huǒ zhě寒附火者 | 因为寒冷而靠着火取暖的人。 | |
dà dòng gān huǒ大动肝火 | 大怒。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一回:“毛虎听了,不觉大动肝火。” |
lián tiān fēng huǒ连天烽火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 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
fēng huǒ sì qǐ烽火四起 | 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 |
míng ruò guān huǒ明若观火 |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 《尚书 盘庚上》:“予若观火。”宋 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
hóng hóng huǒ huǒ红红火火 | 形容旺盛或经济优裕的生活。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把事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没钱?借!” |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iàn真金不怕火炼 | 比喻正直勇敢的人经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 | 浩然《艳阳天》第115章:“乌云遮不住太阳,真金不怕火炼,东山坞永远会是太阳当空。” |
shí huǒ diàn guāng石火电光 | 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石火电光,已经尘劫。’” |
yān huǒ lín jū烟火邻居 | 贴邻;近邻。 | |
yě huǒ shāo bù jìn,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jǐng zhōng qiú huǒ井中求火 | 在水井里去寻求火。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对,根本达不到目的。 | |
shé fēng rú huǒ舌锋如火 | 比喻话说得十分尖锐。 | |
bù chī yān huǒ shí不吃烟火食 |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九引《直方诗话》:“文潜先与李公择辈来予家作长句。后再同东坡来,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
fēng huǒ xiāng lián烽火相连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指边防常抓不懈,比喻战火不断。 | 汉 荀悦《汉纪 宣帝纪三》:“部曲相保,堑垒木樵,便兵饰弩,烽火相连。” |
fēng léi huǒ pào风雷火炮 | 形容十分急躁。 | 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二回:“上前天我们才到上海,货还没有起完,到了半夜里,忽然宪太太来了,风雷火炮的一阵,马上就要开船,脸上很带点怒色。” |
wú míng huǒ qì无名火气 | 见“无名火”。 | |
zuàn suì qǔ huǒ钻燧取火 | 燧:火石。钻打火石取火。原始人类取火的方式。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躁,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
pào huǒ lián tiān炮火连天 | 炮火:战场上发射出的炮弹在爆炸后产生的火焰;连天:连接着天空。形容枪炮声、光焰等与天空相接;战争十分激烈。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就这样了,何况炮火连天,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
huǒ shāo méi máo火烧眉毛 | 火烧到眉毛了。比喻情势非常紧迫。也作“火烧眉睫”。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蒋山法泉禅师》:“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
zhǐ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
xīn jiāo rú huǒ心焦如火 | 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绣襦记·暂宿邮亭>》:“为何马犹不至,心焦如火,怎辞劳瘁。” |
xiā dēng hēi huǒ瞎灯黑火 | 灯不亮,火灭了。形容十分漆黑。 | 《人民日报》1976.1.17:“村剧团就要开始演出了,散戏时瞎灯黑火不好走,那路还得加宽!” |
hēi dēng xiā huǒ黑灯瞎火 |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 |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呵,你这个时候,走什么,黑灯瞎火的。” |
dòng rú guān huǒ洞如观火 | 见“洞若观火”。 |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得悉其山川险要部落游牧,暨其强弱多寡离合之情,皆洞如观火矣。” |
huǒ shù yín huā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yǐ huǒ qù é以火去蛾 | 娥喜投火,用火驱赶飞蛾,蛾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 《太平御史》卷九四四引《韩子》:“以火去蛾蛾愈多,以鱼殴蝇蝇愈至。” |
huǒ sǎn gāo zhāng火伞高张 |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
jīng fēng chě huǒ惊风扯火 | 形容大惊小怪,自相惊扰。 | 沙汀《在祠堂里》:“总是惊风扯火的!请问,搜查也搜查了,他还会把那个抓起来去枪毙么?不会的。” |
nù huǒ zhōng shāo怒火中烧 | 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极端愤怒。 | 宋 王迈《臞轩集》:“虚舟相触何心在,怒火虽炎一响空。” |
rú dǎo tāng huǒ如蹈汤火 | 蹈:踩;汤:滚水。如同在滚水、烈火中行走一样。比喻处境艰险。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命入朝廷,如赴汤火。” |
jìn huǒ xiān jiāo近火先焦 | 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9回:“常言道:‘近火先焦’。伯伯便替我们吃官司坐牢,那时又没人送饭来救你。” |
tàn tāng dǎo huǒ探汤蹈火 | 犹言赴汤蹈火。喻不怕任何艰险。 | 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宁南兵变,料无人能将檄传;探汤蹈火咱情愿,也只为文士遭谴。” |
wú míng huǒ无明火 | 无明:佛教中指“痴”或“愚昧”。指怒火。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3回:“李逵听了这句话,那把无明火,高举三千丈,按纳不住,掿两斧抢上前,一斧一个,劈下头来。” |
zhǐ bāo bú zhù huǒ纸包不住火 | 比喻事实是掩盖不了的。 | 古华《芙蓉镇》第二章:“纸包不住火……那笔款子,你收留不得。” |
gé àn guān huǒ隔岸观火 | 站在对岸观看失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见而不救。也比喻没有切身利害关系而不去过问。 | 唐 乾康《投谒齐己》:“隔岸红尘忙似火,当斩青嶂冷如冰。” |
jí yú xīng huǒ急于星火 | 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 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nù huǒ chōng tiān怒火冲天 | 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程娘子]怒火冲天,不顾一切地冲向狗子拚命,却被狗子一把抓住。” |
dòng ruò guān huǒ洞若观火 | 如同看火那样看得清楚。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十分明白透彻。 | 明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 |
huǒ zhú xiǎo xīn火烛小心 | 火烛:泛指能起火的东西。原指谨防失火。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 | 清 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你点火把送贾老爷回府,你就家去罢。家中门户火烛小心。” |
dāo gēng huǒ zhòng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宋 陆游《雍熙请机老疏》:“山宿山行,平日只成露布;刀耕火种,以今别是生涯地。” |
dāo gēng huǒ nòu刀耕火耨 | 耨:除草。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 | 《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 |
fù tāng dǎo huǒ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晋 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
bào huǒ cuò xīn抱火厝薪 | 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 语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
jī xīn cuò huǒ积薪厝火 | 薪:柴草;厝:同:“措”,放置。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后患无穷。 | 《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
cuò xīn yú huǒ厝薪于火 | 厝:同“措”,放置;薪:柴。置柴堆于火之上。比喻潜伏着极大危机。 | 《清史稿·诸王》:“躬蹈四罪,而犹逞志角力,谬欲收拾人心,是厝薪于火而云安,结巢于幕而云固也。” |
fǎn fēng miè huǒ反风灭火 | 比喻施行德政。 | 《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诏问昆曰:‘前在江陵,反风灭火,后守弘农,虎北渡河,行何德政而致是事?’昆对曰:‘偶然耳。’左右皆笑其质讷。帝叹曰:‘此乃长者之言也。’” |
cuò huǒ jī xīn厝火积薪 | 厝:同“措”;放置;薪:柴草。把火置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潜隐着极大的祸患。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
wú míng yè huǒ无明业火 | 指怒火。 | 金·马钰《满庭芳·赠赵雷二先生》词:“休起无明业火,更休思,名利相干。” |
yóu jiāo huǒ liáo油浇火燎 | 形容焦急。 | 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一章:“齐标虽认为有理,却油浇火燎地问:‘依你说该咋办?’” |
jiù huǒ zhěng nì救火拯溺 | 见“救焚拯溺”。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将以迎王师。” |
fù xīn jiù huǒ负薪救火 | 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 韩非《韩非子 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
yè é fù huǒ夜蛾赴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赴:投入。像蛾子扑火一样。比喻奔赴所向往的目标。 | 《魏书·崔浩传》:“若夜蛾之赴火,少加倚仗,便足立功。” |
xuě chuāng yíng huǒ雪窗萤火 | 同“雪窗萤几”。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
gāo huǒ zhī fèi膏火之费 | 膏:点灯的油;膏火:灯火。借指求学的费用。 | 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欲登第须理旧业读书,欲读书须膏火之费,吾视君皆未易办也。” |
diàn guāng shí huǒ电光石火 | 像闪电的光;燧石的火那样一闪即过。比喻事物很快消失。也形容速度极快。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雪峰存禅师法嗣 保福从展禅师》:“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构得构不得,未免丧身失命。” |
huǒ lóng fǔ fú火龙黼黻 |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