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寸指测渊寸指测渊的故事

寸指测渊的成语故事


拼音cùn zhǐ cè yuān

基本解释以一寸之指而测深渊。比喻浅学不能探明深理。

出处《孔丛子·答问》:“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蒙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暂未找到成语寸指测渊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寸指测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寸丹心宋 杨万里《诚斋集 卷十二 新除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诗:“向来百炼今绕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一寸光阴一寸金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寸赤心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诗:“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存赤心惟报国。”
一弹指顷《翻译名义集 时分》:“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一渊不两蛟《文子 上德》:“一渊不两蛟,一雌不二雄,一即定,两即争。”《淮南子 说山训》:“一渊不两蛟,水定则清正。”
万丈深渊高玉宝《高玉宝》第13章:“玉宝身子一闪,只觉得两脚悬空,‘咚’一家伙,掉进了万丈深渊。”
三寸不烂之舌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老儿放心,凭着我三寸不烂之舌,见了伍员,不怕他不来。”
三寸之舌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三寸金莲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九回:“只说那三寸金莲上那一双大红鞋,一看了便也要浑了。”
三寸鸟,七寸嘴
不吝指教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一致》:“我现在提出我对上述各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是否有当,希望读者不吝指教。”
不啻天渊清 李渔《闲情偶寄 宾白第四》:“吴有吴音,越有越语,相去不啻天渊。”
不测之忧宋 苏轼《田表圣奏议叙》:“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何哉?”
不测之渊汉·贾谊《过秦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不测之祸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秦始皇九年》:“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
不测之罪战国 乐毅《报燕惠王书》:“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
不遗寸长《宋史 娄机传》:“称奖人才,不遗寸长。”
不遗尺寸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但职司国课,其所以不遗尺寸者,亦将以尽瘁济其成法。”
丛雀渊鱼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临渊结网明·杨珽《龙膏记·游仙》:“早办个凤想仙缘,休等待临渊结网,只落得月缺花残。”
临渊羡鱼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为渊驱鱼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语出《孟子 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晋书 段灼传》引作“为川驱鱼,为薮驱雀”。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大小文武官员,都是助纣为虐,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甚非计也。”
九旋之渊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建心乎窈冥之野,藏志乎九旋之渊,虽有明目,孰能窥其情。”
了如指掌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了若指掌《宋史 道学传序》:“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