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擗踊哀号擗踊哀号的故事

擗踊哀号的成语故事


拼音pǐ yǒng āi háo

基本解释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擗踊哀号,哭得那邻舍之人,无不落泪。”


暂未找到成语擗踊哀号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擗踊哀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狼号鬼哭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况且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
哀而不伤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节哀顺变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发号施令《尚书 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哀兵必胜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鞭擗进里郭沫若《文艺论集 论节奏》:“第三是生理学的假说……这种假说,是把心脏的鼓动和肺脏的呼吸,认为节奏之起源。这觉得很能鞭擗进里了。”
呜呼哀哉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喜怒哀乐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哀哀父母《诗经 小雅 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啼饥号寒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哀莫大于心死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哀鸿遍野《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神号鬼哭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
行号巷哭晋·刘琨《劝进表》:“苟在食土之毛,含气之类,莫不叩心绝气,行号巷哭。”
更令明号《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哀毁骨立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哀喜交并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行号卧泣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自皇家祸乱,亟积寒暄,九州万国之人,蟠本流沙之地,莫不行号卧泣,想望休平。”
神号鬼泣陈毅《满江红·黄金海岸》词:“尽是黄金,这海岸,摩天壁立。任掠夺,大洋风雨,神号鬼泣。”
哀声叹气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8卷:“终日他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哀鸿遍地黄侃《水龙吟 秋花》词:“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秋侣!”
乞哀告怜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哀感天地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一 二祖阿难尊者》:“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
号寒啼饥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欢欣踊跃三国·魏·应璩《与满公琰书》:“外嘉郎君谦下之德,内幸顽才见诚知己,欢欣踊跃,情有无量。”
街号巷哭晋·潘岳《马汧督诔》:“凡尔同围,心焉摧剥,扶老携幼,街号巷哭。”
风号雨泣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
鬼哭狼号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外面拥集万把人汹汹的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