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僭赏滥刑僭赏滥刑的故事

僭赏滥刑的成语故事


拼音jiàn shǎng làn xíng

基本解释赏的不是有功的人,罚的不是有罪的人。泛指赏罚不当。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


暂未找到成语僭赏滥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僭赏滥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赏之功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严刑峻制晋·陆机《豪士赋》:“惧万民之有服,则严刑峻制,以贾伤心之怨。”
严刑峻法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后遭条狱之诏,吉扞拒大难,不避严刑峻法。”
义刑义杀《尚书·康诰》:“用其义刑义杀。”
以刑去刑《商君书·靳令》:“行罚,重其轻者,轻其重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高亨注:“‘轻其重者’一句是衍文,《韩非子·饬令篇》无,是其证。”又《去强》:“以刑去刑,国治。”
以刑止刑《周书·武帝纪下》:“以刑止刑,世轻世重。罪不及嗣,皆有定科。”
以刑致刑《商君书·靳令》:“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又《去强》:“以刑致刑,国治。”《韩非子·饬令》:“罪重而刑轻,刑轻而则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
以誉为赏《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然则喜赏恶罚之人离公道而行私术矣。”尹知章注:“以毁誉为赏罚,则官自然失理。”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春秋·齐·管仲《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
信赏必罚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决狱断刑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躬传》:“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乃条诸重文可以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
出位僭言唐·柳宗元《上裴晋公度献唐雅诗启》:“出位僭言,惶战交积。”
击节叹赏宋 王楙《野客丛书 阿房宫赋》:“击节叹赏,以谓善形容广大如此。”
击节称赏晋·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
刑于之化《诗 大雅 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郑玄笺:“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
刑仁讲让西汉·戴圣《礼记·礼运》:“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刑余之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刑天争神《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刑措不用战国·赵·荀况《荀子·议兵》:“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
刑期无刑语出《书 大禹谟》:“刑期于无刑。”
刑马作誓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且臣闻齐、卫先君,刑马压羊,盟曰:‘齐、卫后世无相攻伐,有相攻伐者,令其命如此。’”
功同赏异汉·荀悦《汉纪·元帝纪》:“臣闻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均刑别则百姓惑。”
功高不赏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后不僭先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你这么明白的人,难道连‘亲不隔疏、后不僭先’也不知道?”
奇文共赏晋 陶潜《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威刑肃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桓公在荆州,全欲以德被江汉,耻以威刑肃物。”
孤芳自赏宋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
宁缺勿滥《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若不幸而过,宁僭不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