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耳濡目染耳濡目染的意思
ěrrǎn

耳濡目染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例子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耳濡目染,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郭沫若《少年时代 我的童年》)


基础信息

拼音ěr rú mù rǎn

注音ㄦˇ ㄖㄨˊ ㄇㄨˋ ㄖㄢˇ

正音“濡”,不能读作“xū”。

感情耳濡目染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不知不觉地改变。

辨形“濡”,不能写作“儒”。

辨析耳濡目染和“耳闻目睹”都有耳朵听见眼睛看见的意思。不同在于耳濡目染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影响;“耳闻目睹”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不管。

近义词耳闻目睹耳熟能详

英语be influenced by what one constantly sees and hears

日语見よう聞きようで自然(しぜん)と覚(おぼ)え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耳濡目染的意思解释、耳濡目染是什么意思由元亨利贞网国学站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目迷五色迷:迷乱;五色:指各种颜色。眼睛被五彩缤纷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纷呈;使人眼花缭乱;也形容事物错综复杂;辨不清本质所在。
震耳欲聋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目光短浅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目不转睛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目不忍见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触目皆是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目不斜视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目眩心花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有目共睹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充耳不闻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刮目相看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洗耳恭听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耳聪目明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举目无亲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纲举目张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条理分明。
不绝于耳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掩人耳目掩:遮盖。堵住人家耳朵;遮着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骗人。
口耳并重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目瞪口呆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名目繁多指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
鼠目寸光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