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寒底捞月寒底捞月的意思
jǐnglāoyuè

寒底捞月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捞:从液体中取物。从井底捞月亮。比喻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我若今日见你呵,将你活剁做两三截,你要活时恰似井底捞明月。”


基础信息

拼音jǐng dǐ lāo yuè

注音ㄐ一ㄥˇ ㄉ一ˇ ㄌㄠ ㄩㄝˋ

感情寒底捞月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徒劳的行为。

近义词海底捞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寒底捞月的意思解释、寒底捞月是什么意思由元亨利贞网国学站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冰壶秋月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秋月:中秋的月亮;比喻皎洁。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样洁净。
月明如水月光清澈,如同水一样。
日月合壁日月同时上升,出现于阴历的朔日。古人以为是国家的瑞兆。
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嘘寒问暖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靡所底止谓没有止境。
犀牛望月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歇斯底里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胆寒发竖形容恐怖之极。
捞一把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海底捞月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常年累月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水中捞月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风情月意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春寒料峭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岁寒三友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寒木春华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移:迁移。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云阶月地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
月下老人神话传说中主管人间婚姻的神。后来指媒人的代称。
闭月羞花闭: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料峭春寒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成年累月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寒冬腊月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大海捞针在大海里捞一枚针。比喻范围大;没有线索;事情很难办成。含有白费力气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