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掩耳盗铃掩耳盗铃的意思
yǎněrdàolíng

掩耳盗铃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例子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基础信息

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

注音一ㄢˇ ㄦˇ ㄉㄠˋ ㄌ一ㄥˊ

繁体掩耳盗鈴

正音“耳”,不能读作“ér”。

感情掩耳盗铃是贬义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辨形“铃”,不能写作“玲”。

辨析掩耳盗铃和“自欺欺人”;都有“自己欺骗自己”的意思。但掩耳盗铃专指“自己欺骗自己”;而“自欺欺人”除了“自己欺骗自己”以外;还有“欺骗别人”的意思。

谜语

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反义词开诚布公

英语play the ostrich

俄语занимáться самообмáном(прятать голову под крыло)

日语耳(みみ)を覆って鈴(すず)を盗(ぬす)む。自己(じこ)をあざむく例(たと)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掩耳盗铃的意思解释、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由元亨利贞网国学站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震耳欲聋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
    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
    绿林大盗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疑邻盗斧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绿林强盗指山林的强盗。
    充耳不闻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洗耳恭听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耳聪目明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不绝于耳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掩人耳目掩:遮盖。堵住人家耳朵;遮着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骗人。
    口耳并重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面红过耳形容因激动、窘迫、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如雷贯耳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方面大耳方脸盘,大耳朵。旧指富贵相。
    马耳春风见“马耳东风”。
    开门揖盗揖:打拱;表示欢迎。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耳食之论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
    耳闻目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见亲眼看到。
    耳不忍闻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交头接耳交头:头挨着头;接耳:嘴挨着耳朵。头挨着头;嘴对着耳朵。指凑在一起低声说话。
    蒋干盗书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盗食致饱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瑕不掩瑜瑕:玉上的斑点;瑜:玉的光彩。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不饮盗泉比喻为人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