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达
陈叔达(?-635年),字子聪,吴兴(今浙江长兴)人,唐朝宰相,陈宣帝第十七子,陈后主异母弟。陈叔达出身于陈朝皇室,曾授侍中,封义阳王。陈亡入隋,历任内史舍人、绛郡通守,后归降唐高祖,担任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唐朝建立后,陈叔达历任黄门侍郎、纳言、侍中、礼部尚书,进拜江国公。玄武门之变时曾建议唐高祖立唐太宗为太子,晚年以散职归第。贞观九年(635年),陈叔达病逝,追赠户部尚书,初谥缪,后改为忠。
顾秘
(约1746—约1790)清江苏无锡人,字立方,号笠舫。乾隆五十二年进士。自知无吏才,请就教职,官苏州府教授,不满三年即去世。博览群书,词笔婉丽,骈体文尤古艳。少游贵池,撰《昭明太子庙碑》,袁枚见之,以为出自六朝高手,后知为笠舫文,惊喜叹绝。有《笠舫诗草》、《古文辨体》。
来鹄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
袁乔
(312—347)东晋陈郡阳夏人,字彦升,一作彦叔,小字羊。袁瑰子。博学有文才。初拜佐著作郎。桓温引为司马、江夏相。穆帝永和三年,从桓温伐蜀,攻克成都,李势降,成汉亡。寻势将邓定、隗文反,乔与温又击破之,封湘西伯。
萧德言
萧德言,雍州长安人,齐尚书左仆射思话玄孙也。本兰陵人,陈亡,徙关中。祖介,梁侍中、都官尚书。父引,陈吏部侍郎。并有名于时。德言博涉经史,尤精《春秋左氏传》,好属文。武德年间,任东宫属臣太子洗马。贞观中,除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
殷仲文
(?—407)东晋陈郡长平人。桓玄姊夫。仲堪从弟。少有才藻。仲堪荐于司马道子,引为骠骑参军。后为司马元显长史。及桓玄入建康篡位,仲文奔赴,为咨议参军,宠遇隆重,使总领诏命,以为侍中,领左卫将军。玄败归朝,迁东阳太守。不得志。安帝义熙三年,以与永嘉太守骆球等谋反,为刘裕所杀。善属文,为当世所重。
岑文本
岑文本(595-645年),字景仁,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人,唐太宗朝宰相,文学家。聪慧敏捷,博通经史。十四岁为父申冤,辞情激切,由是知名。萧铣荆州称帝,聘为中书侍郎。河间郡王李孝恭平定荆州,力劝安民。贞观元年,以为秘书郎,迁中书舍人,官至中书令,封为江陵子,参豫政事。贞观十九年,从征辽东,卒于途中,享年五十一岁,褒赠侍中、广州都督,谥号为宪,陪葬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