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分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分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shǎng fá fēn míng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界限清楚;毫不含糊。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时时越法纵舍,有足大者。”
chóu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míng仇人相见,分外眼明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明 施耐庵《水浒传》六十八回:“燕青牵了那匹千里龙驹,径到大寨。宋江看了大喜,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fēn gōng hé zuò分工合作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沈从文《常德的船》:“有些家中人说不定还留在县里,经营一种不必要本钱的职业,分工合作,都不闲散。”
shēn wú fēn wén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他现在是身无分文,靠那好心肠的女店主借钱度日。”
fēn háo bù zhí分毫不值形容没有任何价值。同“分文不直”。《天雨花》第二七回:“人间信佛者多,谤佛者少,惟左丞相不信虚无,专辟佛教,说我等寂灭门中,分毫不值。”
gǔ ròu fēn lí骨肉分离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谁知死后缠绵,恩变成仇,害得我骨肉分离,死无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lì fēn shì ruò力分势弱分:分开。力量分散势力就减弱。《旧唐书·杜伏威传》:“今同若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何不合以为强。”
zhēng fēn duó miǎo争分夺秒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bù fēn shèng bài不分胜败指双方势均力敌,分不出高低。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两个在战场上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láo yàn fēn fēi劳燕分飞劳:伯劳;鸟名。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shì rú qí fēn适如其分犹言恰如其分。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高祖》:“权者,轻重适如其分之准也。”
fēn bēng lí xī分崩离析崩:倒塌崩裂;析:散开;解体。分裂崩溃;离散解体。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huà tǔ fēn jiāng画土分疆指划分疆域而治。清 鲁一同《正统论》:“高光崛起,李赵彷徨,魏晋盗窃,秦隋强梁,偏安割据,画土分疆,无所拘滞,安所纷扰哉。”
bù fēn shèng fù不分胜负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半空中似雨点流星,不分胜负。”
shēn fèn bù míng身分不明来历不详。
xià huí fēn jiě下回分解章回小说于每回之末所用的套语。现多用以喻事件发展的结果。
yú guāng fēn rén余光分人比喻顺便帮助别人不必有任何花费。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
fēn háo bù chā分毫不差分毫:形容很少的数量,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差:差错。没有一点儿差错。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大尹将所报伤处,将卷对看,分毫不差。”
liàng jǐ shěn fēn量己审分估量自己,省察本分。《南齐书·刘献传》:“量己审分,不敢期荣。”
chóu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hóng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谢扶民《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
běn běn fèn fèn本本分分守本分,不越轨。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那亲家老爷倒也本本分分的说了几句谦虚话,又嘱咐了女儿一番。”
fēn dào yáng biāo分道扬镳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fēn máo xī tǔ分茅锡土见“分茅赐土”。清·李渔《玉搔头飞舸》:“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便是分茅锡土也非吾吝。”
fēn huā yuē liǔ分花约柳亦作“分花拂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
liè tǔ fēn máo列土分茅谓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军前累立功劳大,列土分茅受大封。”
dì fēn shěn bù谛分审布仔细察看分布状况。宋 秦观《奇兵》:“奕者之斗棋也,谛分审布,失其守者逐而攻之。”
bù fēn qīng hóng zào bái不分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fēn lù yáng biāo分路扬镳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féng rén zhǐ shuō sān fēn huà逢人只说三分话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1卷:“如今俗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只此便是不忠。”
luán fèng fēn fēi鸾凤分飞比喻夫妻或情侣离散。唐 房千里《寄妾赵氏》诗:“鸾凤分飞海树秋,忍听钟鼓越王楼。”
shì fēi fēn míng是非分明正确和错误非常分明。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故贤圣之君,博观始终,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èr fēn míng yuè二分明月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唐 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shǐ fēn shé duàn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后蜀·何光远《鉴诚录·知机对》:“一击而鱼溃鸟离;四合而豕分蛇断。”
fēn jiā xī chǎn分家析产见“分烟析产”。《文汇报》1984.9.19:“周善腾想:‘现在社会上因分家析产引起矛盾激化的事例很多,这起纠纷若不及时解决,后果不堪设想。’”
lèi jù qún fēn类聚群分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而聚合,各种事物因类别不同而区分。宋·陈亮《回答·上》:“方天地设位之初,类聚群分,以戴其尤能者为之长君。”
fēn tíng kàng lǐ分庭伉礼见“分庭抗礼”。《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fēn xíng tóng qì分形同气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
fēn sī xī lǚ分丝析缕喻明察入微。明·徐渭《代江北事平赐金币谢表》:“分丝析缕,不以善小而弗旌。”
fēn shēn jiǎn kǒu分身减口见“分房减口”。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家族》:“今有迫于人口多者,每有分身减口之语。”
ān fèn shǒu jǐ安分守己分:本分;守:保持;己:指自己活动的范围或指自身所具有的品节。指谨慎老实;遵守合乎自己身分的规矩;不越轨外求;亦指安于现状。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八卷:“自以为一己之能,万一人主见喜,则超臘奋迅何事不可为,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fèn qiǎn yuán bó分浅缘薄分:情分,缘分。指缘分浅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身未到,心先到,分浅缘薄,有上梢没下梢。”
fèn wài yāo ráo分外妖娆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qù jiù zhī fēn去就之分去就;进退或取舍。分:分寸。引申为应持的态度。比喻进取、取舍的分寸。亦作“去就之际”。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wǔ mǎ fēn shī五马分尸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fēi fèn zhī xiǎng非分之想分;本分。超出本分的想法;不安分的念头。指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奢望。鲁迅《花边文学 命运》:“不信运命,学不能‘安分’,穷人买奖券,便是一种‘非分之想’。”
bù yī běn fèn不依本分依:安装;本分:本身应尽守的职责和规矩。形容不务正业,不守规矩。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黄文炳道:‘那厮也是个不依本分的人。’”
fēn jīn jiào liǎng分斤较两比喻为人小气,过分计较。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不是我说句分斤较两的话咧,舅爷有什么高亲贵友该请到他华府上去?”
jìng pò chāi fēn镜破钗分比喻夫妻失散、离异。南朝陈·徐德言《破镜》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当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唐·白居易《长恨歌》:“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dài shí shǒu fèn待时守分待:等待;时:时机;分:本分。为了等待好的时机而暂时安分守己。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想咱人不得志呵,当以待时守分,何日是我那发迹的时节也呵!”
bù kě fēn gē不可分割割:分割,划分。不容许割裂周恩来《对国民党召开“国大”的严正声明》:“政协各项决议,是各党派的临时大宪章,是一个整体而不可分割的。”
xiāo fēn fèi qǐn宵分废寝宵分:夜半。半夜还没有就寝。形容学习和工作勤奋。《魏书·崔楷传》:“日昃忘餐,宵分废寝。”
fēn máo liè tǔ分茅裂土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官封极品禄千钟,分茅裂土人堪羡。腰金衣紫作朝臣,箫韶乐奏排筵宴。”
gōng sī fēn míng公私分明公家的与私人的界限十分清楚。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
fēn jīn bāi liǎng分金掰两见“分斤掰两”。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算盘、分金掰两的。”
hùn dùn bù fēn混沌不分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窃,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窃,七日而浑沌死。”
fēn pín zhèn qióng分贫振穷分财物救助穷困的人。《左传·昭公四年》:“且抚其民,分贫振穷,长孤幼,养老疾。”
zēng ài fēn míng憎爱分明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周恩来《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bù fēn bó zhòng不分伯仲分不出第一第二。
fèn wài zhī wù分外之物分:名分。名分以外的事物。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1回:“吾差四个统制官,引一百军人下船搜看,但有分外之物,决不轻恕。”
wù yǐ qún fēn物以群分见“物以类聚”。《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bù fēn bǐ cǐ不分彼此彼:对方;此:己方。不分你我。形容关系亲密。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我想叫他们今后不分彼此,都是一样。”
guā fēn dòu pōu瓜分豆剖瓜被剖开,豆从筴中分裂而出。比喻国土被并吞、分割。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晁无咎》:“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
fēn xíng gòng qì分形共气见“分形同气”。《梁书·武陵王纪传》:“友于兄弟,分形共气。”
fēi fèn zhī cái非分之财不是自己应得的钱财。指本身不应该拿的钱财。
bái hēi fēn míng白黑分明比喻是非分得清楚。东汉 班固《汉书 薛宣传》:“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
fēn mén bié lèi分门别类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志录集》:“《夷坚卷》原四百二十卷,今行者五十一卷。益病其烦芜芟之,分门别类,非全帙也。”
xī lǚ fēn tiáo析缕分条析:剖析;缕:线。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说经之书甚多,以及文集说部,皆有可采。窃欲析缕分条,加以翦截。”
tiáo fēn lǚ xī条分缕析缕:线;析:剖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明史 五行志一》:“而传说则条分缕析,以某异为某事之应,更旁引曲证,以伸其说。”
mì bù kě fēn密不可分密:紧密;分:分割。形容十分紧密,不可分割。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他们俩在我的印象中是密不可分地处于同一个场面之中。”
tiáo fēn jié jiě条分节解谓逐条逐节进行分析。《新唐书·崔义玄传》:“义玄有章句学,先儒疑缪,或音故不通者,辄采诸家,条分节解,能是正之。”
bié lèi fān mén别类分门按一定标准分成门类。参见“分门别类”。清 蒋士铨《临川梦 隐奸》:“将江浙许多穷老名士,养在家中,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
fēn shǎn zhī zhòng分陕之重陕: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重:重任。指周成王时,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后指朝廷对守土重臣的委任。西汉·司马迁《史记·燕召公世家》:“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召公主之。”
fēn lí háo sī分厘毫丝形容极细微。
fēn xiāng mài lǚ分香卖履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序:“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为,学作履组卖也。”
shí èr wàn fēn十二万分形容程度极深。王朔《我是你爸爸》:“我要向你道歉,我要十二万分诚恳向你道歉,请你原谅。”
háo fēn lǚ xī毫分缕析细致详尽的剖析。《云谷杂记》附宋·张嗣古《特荐状》:“凡本府委送剖决民讼,毫分缕析,多得其情。”
fēn xīng bāi liǎng分星掰两一点一滴,详详细细。元·孟汉卿《魔合罗》:“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掰两,责状招实。”
ēn yuàn fēn míng恩怨分明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bù fēn yù shí不分玉石指无有区别,同归于尽。参见“玉石俱焚”。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向非君侯来,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
gè jìn suǒ néng,àn xū fēn pèi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zhī fēn yè sàn枝分叶散比喻后裔支派分布甚广。同“枝布叶分”。唐杨炯《为薛令祭刘少监文》:“惟此陶唐,有此冀方。上天祚汉,人神攸赞。开国承家,枝分叶散。三貂赫赫于台省,驷马谖谖于里闬。”
fēn máo zuò tǔ分茅胙土分茅列土。明·刘若愚《酌中志·忧危议后纪》:“数公皆人杰,无不望分茅胙土如姚广孝,岂止富贵终其身而已乎!”
jué gān fēn shǎo绝甘分少自己不吃甘美的东西,把仅有的很少的东西分给大家。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以为李陵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jīng wèi fēn míng泾渭分明古人认为;渭河水清;泾河水浊;两水合流后;清浊依旧分明。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区别。唐 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泾渭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
lí xī fēn bēng离析分崩形容国家、集团或组织分裂瓦解。郭沫若《新华颂·顶天立地的巨人》:“使那整个的侵略阵营已经开始着离析分崩。”
yǒu kǒu nán fēn有口难分分:分辩。有嘴难分辩。形容难分辩清楚。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动不动棍棒临身。直着我有口难分,进退无门。”
bù ān běn fèn不安本分本分:本身应尽守的职责和规矩。形容不务正业,不守规矩。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不安本分之人,竟一味的随心所欲。”
fēn máo cì tǔ分茅赐土亦作“分茅锡土”。分茅列土。清·李渔《夺锦楼》:“不止分茅赐土,允宜并位于中宫。”
fēn jìn hé jī分进合击军队从几个方向前进,协同围击同一目标。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六节:“将敌军对我军的战略上的分进合击,改为我军对敌军的战役或战斗上的分进合击。”
sì fēn wǔ luò四分五落形容分散零乱。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蓦闻人道,森森地唬得魂离壳。全家眷爱,多应是四分五落。”
bù fēn zhěn yù不分畛域畛域: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清史稿 包世臣传》:“世臣拟多裁盐官,堆留运司之钱粮,场大使督皂户,不分畛域,仿现行铁硝之例,听商贩领本地官印照,赴场缴课买盐。”
sān fēn xiàng rén,qī fēn xiàng guǐ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子。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 大公资助张协》:“我嫁你!看牛骨自不中,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fēn qíng pò ài分情破爱谓对原所爱之人不忠,移情于新欢。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须听,我没奈何分情破爱,谁下得亏心短行。”
sān fēn dǐng zú三分鼎足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zhī bù yè fēn枝布叶分比喻后裔支派分布甚广。《左传 隐公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唐孔颖达疏:“子孙繁衍,枝布叶分,始承其本,末取其别,故其流至于百姓万姓。”
fēn cùn zhī mò分寸之末比喻微少、细小。南朝 梁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
rén yǐ qún fēn人以群分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因而能互相区别。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shǎng fá fēn shěn赏罚分审赏罚:奖赏和惩罚。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清楚明白。《隶释·汉成阳令唐扶颂》:“赏罚分审,白黑著明。”
sī fēn lǚ xī丝分缕析缕:细致。形容细致而有条理的分析。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王振鹏》:“振鹏妙于界画,运笔和墨,丝分缕析,左右高下,俯仰曲折,方员平直,曲尽其体,而神气飞扬,不为法拘。”
jiǎo hù fēn mén角户分门指分立门户,比喻结党营私《明史 华允诚传》:“四海渐成土崩瓦解之形,诸臣但有角户分门之念。”